電影戰馬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9.64K

(一)戰馬、好來塢和米國電影

電影戰馬觀後感

一、一直以來,戰馬的口碑很不錯,所以自然便列入了自己的觀影計劃。這次一個人在重慶看完以後,首先想到的一個最直觀感受:“戰馬”中沒有一句多餘的話。

最近看到關於林彪的一些話,他曾講:“懂的人不用講,不懂的人沒必要講”。這裡有個意思是說人們日常交流中有很多完全不必要的廢話。事實的確如此,這個世界充滿了廢話(很多還是謊話屁話),充滿爭論,以及分歧。所以我們在《非誠勿擾》中看到秦奮窮盡才智,搞了個“分歧終端機”!

“戰馬”的時間並不短,事實上文戲、對話相對還更多,但是卻沒有什麼廢話,更沒有什麼不必要的場景和畫面鏡頭。我認為這就是好來塢的魅力所在:100多分鐘的電影讓觀眾分分秒秒都過足戲癮。在一個編劇們一致信奉“好故事就是一切”的好來塢,不斷湧現出這樣的作品,(或許,從好來塢出走的夢工廠,終於又重新整理了他們的票房記錄。而斯皮爾博格則說“我拍攝電影並不是為了賺錢”,很個性。)

二、這次回家還先看的“諜4”,同樣來自米國,不一樣的大片,卻同樣精彩。我覺得這才是做電影。留得住觀眾的電影。湯帥“英雄”暮年魅力不減。看“異星戰場”卻睡著了,一直到終場結束。

國內也一直在效仿,尋求突破,只可惜總在皮毛(這麼說並不誇張)。姜導的“子彈”打響了票房上的初級突圍,可是值得細嚼的滋味很少。《金陵十三釵》以及《龍門“卸”甲》沒來得及一看。可是從片花以各式宣傳介紹,你就能明白,除了過過癮,看點也寥寥。關注老謀子這麼多年,知道他在各類電影中總想“有所關懷”,可終究攝影出身,算半個“2B的文藝青年”吧,能夠實現突圍?“徐俠客” 這次乘3D勢頭一併把“新龍門客棧”重新推出,原來十多年前“新龍門客棧”裡的那位太監大俠竟然就是甄子丹演的,很是牛X。“龍門”系列也還是精彩,徐克還有很多經典、給力的武俠片。“笑傲”?“黃飛紅”?只是,武俠,以後的出路又在哪裡?

 (二)有關瞿秋白先生“多餘的話”

20xx年導演霍建起出品了《秋之白樺》,必定又是一部只能不希冀票房的`型別電影。所有的文藝電影,即使再你宣稱你不為票房,那麼你排出來,不多讓大家瞭解感受那又是為何呢?相比之下《桃姐》以及《晚秋》都還可以----儘管目前人們《晚秋》的評價好壞各半,儘管還有人自稱看到一半實在忍不住了離場!

拋開電影,瞿秋白先生是令人敬畏的,他在臨死前一定是有許多話想說,但是人生在世,終究有一種“不可說”,或者“看破不說破”的機緣巧合時候。臨死前,縱使千言萬語萬千感慨,匯成寥寥二三百字“多餘的話”,留白之處,省了人們三千煩惱絲的“多餘”的話,便是瞿先生秋白的最可敬之處。

曾有人問林彪:“您打那麼多勝仗祕訣是什麼?”林一句最簡短的回答:“熬!”簡單,因為無多餘的廢話,便不失霸氣,像極一句廣告詞“簡約不簡單”。(林的那些事就不提了,也是“多餘的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抱態度且作茶餘飯後閒談)

我是一個人在重慶UEM影院看的《戰馬》,在重慶的短暫幾天,多感受到的還是一種相對平安和諧的城市生活,至少在看完電影后午夜回住所的一路還是很放心。與房東交流,我能感受到他們對城市何何重有些許隱憂以及對領導的一種樸素的尊敬。

秋,白,戰,馬,是怎樣一幅畫卷?帶一點憂傷、涵養、勇敢以及野性的畫面?

(三)關於生活

在好友家,友老責備母親的不是,在現場的我總覺有點尷尬,而且他母親已經“疑似”抑鬱症夜不能寐了。本來盡是一些小事(反感母親的嘮叨,以及對母親做事瞻前顧後常常做不好事而擔心著急?)!其實母子連心,彼此都是因為愛,可是為什麼不能採取一個更好的辦法呢?(具體怎麼著我也講不上來,但是隻要具備這種“以更好的辦法關心和愛”的意識以後,自然可以有很多好的解決問題方式,比如好多時候可以以幽默帶過,或者以幽默達到提醒的效果。)而且,上了年紀的人,多數比較安於現狀,比較害怕變化,何必苛求他們按著我們的思想改變什麼?我們想的真的就是對他們最好(最適合他們)的嗎?

我自己也曾同樣也厭煩了母親的嘮叨,也甚至為這些事上臉,但現在這已不是我的煩惱。二十幾的我們,開始有一些主見,父母有些話便當了耳旁清風。我想這是家庭中孩子長大的一個自然過程。大家給彼此多點時間,多點理解包容便一笑帶過。媽媽有一天會不再嘮叨,就像現在耄耋之年的奶奶,變的像個小孩子,很嬌氣,要吃這要吃那,這裡不好那裡不好,“還是你們年輕人好,好多地方”…----全是小情緒,以及晚年的一種不再苛求不再奢望的希望,像我們小時侯不能真正計劃著實現的希望、夢想一樣。

那些像《大話西遊》中的蒼蠅的嘮嘮叨叨的話,又是否多餘?

(四)戰馬,全篇是關於“勇氣”的詮釋

關於勇氣,我認為平時那種就是很膽大的人自然是一種。此外對於有些膽小的人,就像《集結號》中谷子地手下那個最後犧牲的戴眼鏡的文化青年王金存一樣,一開始老是“怕怕怕”的,到後來也做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事。“知恥近乎勇”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也有些不是因為“知恥”,卻是情至深處,瞬間爆發的能量。就像情急之中有母親能完好接住高樓上墜落的孩子,就像《戰馬》中農場少年阿爾伯特(Albert)的父親在那一刻不惜得罪地主花掉全家積蓄買下相中的這匹馬,就像那個法國小女孩艾米莉(Emily)的祖父始終不得罪德軍而選擇生存下來,以及小女孩自己不顧生命想保護喬伊(Joy)和它的黑馬朋友。

艾米莉責備爺爺的軟弱。爺爺坐在一張椅子上,為艾米莉講了一個故事。信鴿,是可以改變戰爭的動物,他們的職責就是不停的飛到目的地。然後在飛行過程當中,身下是一片炮火,要多過這些炮火,才能到達目的地。一個不小心,也會喪命。信鴿要活下,就要眼睛一直盯著家裡的方向,一直飛下。信鴿的活法,是影片清晰的表現出勇氣的意義。信鴿的生存方式就是躲避,躲避槍林彈雨的戰場,飛到目的地,完成自己的使命。用懦弱的方式活著,是勇敢的另一種詮釋。爺爺講完,天空雷聲乍停,大雨傾盆,艾米莉留下了一行眼淚。

有些“勇氣”不是隻屬於那種一直就膽大,很有氣場,任何時候都不輸給他人的人。就像前面說的“家庭生活瑣事”中,遇到了分歧或者問題,應抱著“以更好的辦法關心和愛”的意識尋找更好的解決方式,這樣更好的保護了我們每一個所愛的家庭成員。就像現在很多國家之間,有些問題,看似總在吃虧,肯定不能簡單說是韜光養晦。(米國的電影人很好的理解了英國的小說家關於“勇氣”的詮釋,可是他們的領導人卻在每一寸朝夕利益上步步緊逼,耍盡伎倆,用盡trick,耍很多花招)。

我覺得勇氣是可以傳染的,以一些話和一些信物的方式。就像被Albert他父親他扔掉,卻又被妻子Rose卻暗地裡儲存並藏了起來團三角旗和勳章。

人在世,適應環境是一方面,但是無論在什麼環境中保持自己那一點堅持更不容易更需要敢於堅守的勇氣。希望所有人有勇氣做到自己講過要做的事,或者敢於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真正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於各自人生畫卷上,也著一筆比較純粹的丹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