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來源:才華庫 1.5W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1

這個國慶假期,我完整地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Ⅱ》,感慨良多。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

這是央視20xx年推出的美食紀錄片,雖主要講中國美食,還融入了自然風光、家國曆史,以及當代的國人生活,甚至點出了人與自然的平衡關係。

全劇分為《腳步》《心傳》《時節》《家常》《相逢》《祕境》和《三餐》七大篇章,每集由不同的導演執導,從不同的側面探究了中國人的美食祕訣。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美食自然也包羅萬千,從春夏秋冬,到高山湖泊,“農林牧副漁”各行各業的人們挖掘出各色美食;從三餐家常,到時令海鮮,美食不僅包含了人們的辛勤勞作,還反映了人物的聚散離合,更折射出社會的程序、歷史的變遷。

劇中某一集講述了一位母親陪著女兒來到上海學習小提琴,女兒認真刻苦地拜師學琴,母親用心地準備著一日三餐;過節時,母女請老師來家中吃飯,家常美味不僅犒勞了師徒的辛苦付出,更增進了彼此感情,老師不吝賜教,女孩堅持苦練,終於女孩登上了國際表演樂團,成為了一名職業演奏家。從美食的角度反映了教育的發展,給人以滿滿的正能量。

總之,全片拍攝考究、配樂精美,內涵豐富,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好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2

這幾天,媽媽說新出了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為《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知道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而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特別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著,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螢幕上的美食。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裡,上面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裡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裡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可以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可以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非常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面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面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說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螢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3

舌尖上的中國裡有幾樣特色菜。有;雲南 香格里拉的松茸

與冬筍、 浙江的竹筍、 安慰的蓮藕、火腿、鹽、吉林的魚類等。

其中的雲南的松茸與冬筍很有名氣的。 先把松茸切成一片

一片的,然後放入鍋裡煎一煎,真是一道美味的菜餚哦。冬筍它也可以烹飪出幾道美味的菜餚。 安徽的蓮藕蠻有特色的。先把蓮藕切成一片一片的,切好之後,二片蓮藕的當中放入一些肉末。 等全部弄好之後,把它們放入平底鍋煎一煎。蓮藕也能熬成一鍋美味的湯餚哦。 鍋裡放入一些蔬菜、骨頭、蓮藕等食材。 蓮藕咬一口,它的絲會拉出來很長的。口感很好的,吃了一片又想吃第二片,蓮藕的營養價值很高,還能做出幾道美味的菜餚。 吉林的魚類有特色的。 吉林的漁民半夜四點出發趕往莫一個地方捕魚。有的漁民用鏟子挖洞捕魚,有的漁民挖好洞就開始放網了。 有的漁民用電器的工具打洞與捕魚。 吉林的漁民非常喜歡吃魚。 魚的營養很好。燒、 蒸、烹、 煮、 煎、 這幾種做法可以品嚐魚的各種各樣的美味菜餚哦。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4

《舌尖上的中國2》,這是一檔介紹來自中國各個地方的美食節目,透過那一個個誘人的事物,我們也從中得到感知,本週是《舌尖2》的第三集節目,《時節》,講述一年四季的美食。

“不時,不食”是中國人飲食最重要的特徵。在四季分明的國度,不同的時節,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美食。在節日假期的悠閒之中,我們感受四季的輪替,感受天南海北的誘人美食。

第三集《時節》的內容,比之前的節目增加了更多美食的介紹,本期節目介紹了鐵鍋燉魚貼餅子、蝦子小刀面、桂花糯米藕、老鴨雁來蕈、板栗燒雞、清煮飛魚乾。。。等來自各地一年四季的美食,完全是吃貨的世界,看得人垂涎三尺。

這些食物都是按照時令吃食物,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中國人講究按時令吃食物,而不同的食物也在不同的時令產生。只要對自然和時序產生敬畏,每一道菜,每一家人,總會得到最甘甜的回報

在本集中,講述了螺螄捕手的故事,捕螺螄就要對螺螄的最佳捕獲季節掌握的一清二楚。才能換得到餐桌上一盤盤的螺螄~~~

從冬到夏,從春至秋,餐桌上的食材隨時令變化,不變的是中國人的勤勞努力。色彩變化,生機盎然間,是一次次美食的體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5

北風呼呼的吹,雪花飄飄灑灑。村頭的二踢腳響起,臨近春節了,街頭巷尾家家戶戶瀰漫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媽媽的石磨又啟用了。經過泡製的黃豆再加上兩勺水灌進石磨頂端的小孔裡,蒙起眼睛的小毛驢繞著石磨慢悠悠的拉磨轉圈,一會功夫,白花花的生豆漿沿著石磨下邊沿流了出來,一盆、兩盆,滿滿當當,這便是水磨豆腐的食材。

大火呼呼的吞噬著鍋底,開水在鍋裡翻滾,一雙佈滿裂紋的手在使勁的擠壓著裝滿生豆漿的紗布袋,豆汁沿著木板流進開水鍋裡,沸騰著,翻滾著,等擠壓完全部的豆腐食材,鍋裡的火候也差不多了,媽媽最拿手的就是拿出一種叫滷水的新增劑,慢慢的點入翻騰的豆漿鍋裡,奇蹟就在這裡,大鍋裡的豆漿開始分離,一會功夫,豆花開始成形。屋內屋外瀰漫著濃厚的豆腐味,我們孩子們自然很饞,口水已經在喉嚨裡下嚥多次,這時候媽媽便會先盛出兩勺加上佐料讓我們解解饞。接下來,媽媽會用大漏勺把大鍋裡分離好的豆花裝入一個大竹篩子,上面加一塊洗乾淨的木板,木板上面放置一塊大石頭進行擠壓,滷水從篩子的空隙裡流淌下來,小狗小雞們也都聞出原汁原味的豆腐味兒了,在院子裡追逐打鬧,哄搶豆腐渣兒解饞。個把小時後,篩子裡的滷水已經被擠壓乾淨,掀開木板,這原味豆腐算是完工了,媽媽會小心翼翼的把篩子裡的豆腐切成方方正正的'塊存起,以便春節享用。

農村人過年,最實誠的就是每家每戶都自己宰殺一頭大肥豬,豬血便是這時候收集的。入秋,天高氣爽,在隴東北部山區,蕎麥花開遍漫山遍野,充足的吸收了大自然的陽光、水分,辛苦的農民在秋後便儲存好這冬天用來享用的蕎麥麵。蕎麥麵加上新鮮的豬血,經過精心的揉搓,精洗之後,像山東人攤煎餅一樣,一張一張,媽媽在節前馬不停蹄的趕製,

攤好豬血蕎麥麵以後。白裡透紅的蕎麵在案板上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大的食材算是準備好了乾淨清亮的胡麻油在鍋底 旋轉,隴東特有的乾菜加入鍋底沙沙作響,媽媽利索的向鍋裡新增各種佐料,自然少不了豬血蕎麵,少不了香氣四溢的豆腐,蔥是剛從地窖裡挖出來的,嫩綠色的蔥花撒在豬血豆腐的碗裡,看著都讓人垂涎三尺,口水直流。在隴東,把日子過好了叫“殷實”,誰家殷實不殷實,就看那一碗豬血豆腐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6

近來,中國中央電視臺多個頻道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在其播出之初,便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流傳甚廣。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著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謝的那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我認為這個節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覺上的享受——平心而論,在視覺上比這個紀錄片的色澤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樸的人,人生觀和自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7

和第一季對比起來,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氣了,展現了更加淳樸的勞動者們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勞動者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中的一切,給我們帶來那麼多的感動。第一集中主要講的是腳步,從追逐花期的養蜂夫妻,漸漸消失在這個時代的麥客們,頂著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跋山涉水採集香菇的老漢,捕捉十幾米開外僅五釐米長跳跳魚的爸爸……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美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個叫做“家”的東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瑪佔堆這個人讓我對於那些質樸的美食多了幾分感動。為了給家裡帶去一份蜂蜜,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到樹上40米……那樣一份簡單美味的蜂蜜是白瑪家裡對於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時代在變化,我們吃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一切都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但願這些淳樸和美食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感動。

二:舌尖上的中國

寒假,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著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8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裡的味道。

離開家久了,就經常會想起家裡的一碗飯一桌菜。也許我們並不懷念故鄉,也許只是故鄉對我們魂牽夢縈。

養蜂的女人說,結果我跟她結了婚,風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說,這海洋的鈔票難掙,沒有牛勁馬力難吃海洋衣食。這些都是生活給人的最樸素最直接的感受與經驗。這些感受與經驗,在作家那裡寫成了文字,在詩人那裡吟成了詩,在母親那裡變成了嘮叨,煮成了飯,炒成了菜。我想,對很多人來說,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艱辛的。朝五晚九,餐風飲露,為的不過是一家人能吃飽穿暖,不過是回到家裡能好吃好喝一頓,能安逸巴適睡上一覺。

也許我爸媽的飯菜做得並不那麼好吃,但是我總是會想吃它,也許我想吃的只是那種味道,別人無法做出來。

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樸素而有力量。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會不會有那樣一種味道,我後來再也沒嚐到過?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9

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這樣的道理,吃對中國人還說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這麼簡單的事兒,它更像是一種儀式。

舌尖上的中國的主題不僅僅侷限於向你介紹一種美食,更加深入到通過食物認識當下的中國人如何糾結於傳統以及如何驚慌的面對發展。我在看第一季的時候餓了,第二季的時候直接哭了。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可能不算創新,因為拍攝美食的紀錄片數不勝數。但是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侷限於八大菜系,而是紀錄每一個普通家庭對食譜的古老傳承,體現出農業大國對家庭文化的重視以及對自然的敬畏與尊重。

舌尖上的中國每一個鏡頭質量都非常高,這是央視第一次用高清機器拍攝的紀錄片。陳曉卿團隊拍攝了近千個鏡頭,每一個鏡頭所選取的時間不過幾秒,有一次為了拍攝一個要做4小時的菜,整整拍了28小時。頻繁剪輯與精緻的特寫畫面結合,使得整個影片非常的美,色彩斑斕,食物背景虛化的非常好。抖動的鏡頭更能突顯紀錄片的真實感,跟拍的形式使觀眾們身臨其境。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影片的解說詞十分簡練。很多氛圍都用音樂和音效烘托了起來,給觀眾很多想象與思考的空間。其實很多人類的情感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出來的,100個人眼中就有100種哈姆雷特,人類的情感需要觀眾自己去領悟。這是一種藝術手法,這個片子沒有意識形態的捆綁,正因如此,才把這個片子推向了國際化,這種不狹隘的創作手法才能被全世界認同與欣賞。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10

中國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無論是習俗還是食物。如今,我們的技術越來越先進,生活中充滿了科技之氣。也許,我們會感覺很幸福,但這樣真的好嗎?古老的職業和悠久的傳說,正被機械們一茬茬收割殆盡。

就連美食,也沒有從這悲慘的命運中逃脫。原本故鄉親切、熟悉的味道,轉化為了陌生而高貴的山珍海味。成百上千的人發瘋似的品嚐著這些華而不實的“人間珍品”,而不起眼兒的家鄉菜,卻被人們漸漸遺忘。只是因為家鄉菜的樣子並不華麗、美觀。但他們哪裡知道,越是珍貴的美味,看起來越是平常無奇。也許,當人們終於醒悟時,當他們再想品味家鄉的味道時,那親切、熟悉的香氣早已隨著時間,消失在這人世上。孩子的不捨,老人的落寞。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個鏡頭。他們要的不是富貴,而是能和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圍在一起,吃著團圓飯。但這真的是太難太難。這個願望是多麼地樸素,但樸素,卻充滿了力量,卻又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美味、習俗、文化……難道真的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葬身海底”嗎?五千年啊,也同樣經受不住風風雨雨的考驗嗎?

無論怎樣,昨天已記入歷史,散發著或喜或悲的光芒;但明天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與非,對與錯,全都要靠自己去編寫。

但我們必須明白: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11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給別人,誰知道那上面能長出啥好吃的。”

雖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內,但是卻直白地體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在東方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裡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裡有令人迴腸的美味,無時不刻的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過程中,彈幕時不時飄過遠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學他國的學生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食物最能代表故鄉,也最寄託了遊子的思念。介紹一些菜系時,也總有“這是我家鄉菜”之類的話,盛滿了對故鄉的驕傲與自豪。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闊的地域也帶來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裡的味道。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著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房裡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也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

“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正因為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著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融入了飲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12

暑假裡,我看了一部紀錄片,是《舌尖上的中國》中的第五集《廚房裡的祕密》。

一看這個題目,我想你一定會非常疑惑:廚房裡怎麼會有不可告人的祕密呢?這個祕密又是什麼呢?是食材,佐料的配比祕密嗎?不用著急,現在就讓我一一向你解答吧。

在燒菜的時候,除了食材要好,更重要的是烹飪。在尼西鄉,人們都認為用黑陶做出的菜,擁有更好的味道。在揚州,廚師的絕招就是刀法了。它們將豆腐切成一條細細的,像頭髮一樣細的豆腐絲。這必須要心平氣和,內心要平靜,刀法上不能有半點差異。

在我看完這部紀錄片時,我就會認為廚房的祕密就是要尊老敬老,互相幫助。就像歐陽廣西要燒村宴時,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他就不會做得那麼快,這麼香了。我又認為廚房的祕密是親情,如果沒有親情,香港婆婆的菜就不會燒得那麼香甜,那麼誘人。

那麼,廚房的祕密到底是什麼呢?是尼西鄉人的黑陶臘肉,是揚州廚師令人叫絕的刀法,是讓國際名廚偶然失手的一罈鹹鴨蛋,還是香港婆婆的一碗羹湯?

現在,就讓我告訴你吧,廚房的祕密其實就是———沒有祕密!

也許,廚房的祕密是廚師們一生的財富,對於普通人來說,廚房的祕密則更多的是和青春,情感,記憶聯絡在一起。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13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我來說,怎泥拱、香椿煎蛋、紫蘇炒螺螄等食物不斷撞擊著我的味覺神經。我對媽媽說,你什麼時候會做這些菜啊?媽媽說,我會盡量學的,為了我的寶貝!

以前經常聽到賣切糕的很騙人,但我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切糕。晚上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了。我感覺這麼美味的食物這麼會是騙人的工具呢?

《舌尖上的中國2》還有一點讓我看起來感覺很爽,就是畫面太美了。感覺比我看的任務動畫片都美。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著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裡,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這是節目的最後說的一句話。雖然我不大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卻很喜歡這句話。

看完今晚的《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我跟媽媽說,以後每一集我都要看。太好看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14

中國中央電視臺多個頻道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在其播出之初,便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流傳甚廣。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著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謝的那些通過勞動與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心得15

自然,主食,轉化。中國人在本身所處的自然條件下,馴化改良出了各種不同的主食,儘管主食的來源只有很少的幾種,但是中國人還是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智慧改進製作方法和手段,創造出數不盡的美味食品。中國人的主食是靠天吃飯,這磨礪著中國人的性格,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天氣如何,所以中國人習慣於接受現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人懶就沒人給他錢”,老人家說的就是中國人在骨子最為篤信的真理。中國人其實是最愛抱怨的,但也是最不把抱怨的事當心頭事的,因為為了生存,為碗中舌尖的一口飯食,還是得振作精神,安慰自己,然後繼續付出自己的努力。

努力永遠不會白費,中國人在自然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的改善和創造一切有利於自己的食物,把豆子做成百味不爭的豆腐,把稻米做成可以宴飲的米酒。中國人在於自然共處的過程中幾乎利用了自己一切的智慧,為的只是把自然能給予人類的事物發揮到最極致的狀態;為的只是在自然允許的條件下,薪火相傳,留給後代自己所有的生活智慧,然後樂然得看著自己的子孫有如一季一季的菽麥稻穀,連綿不絕。

今年過年我回家祭祖,當把將餃子和酒倒進祖先墓前燃盡的紙灰時,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也許祭祀祖先的真正意義在於感恩祖先,不是他們所謂的陰靈庇佑,而是他們將世世代代生存生活的智慧延綿不斷流傳下來的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