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來源:才華庫 2.8W

導語: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接下來小編整理好關於電影觀後感怎麼寫,快來瞧瞧吧。

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重點是“感”

電影的內容以高度概括為主,如需要特別就那一個情節進行描述,那麼字數也要限制在50字以內。因為一旦敘述了太多“觀”的內容,那麼文章的`主題必然偏離。

切忌:

“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

離開“觀”的“感”將是無本之木

另一種比較多的失敗的後感,是隻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是洋洋灑灑的大篇幅的個人感想,給人感覺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沒有實際意義,讓讀者感覺不到到底哪裡讓人感動?合格的觀後感,需要讓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只有恰到好處地把觀寫清楚,才能讓“感”的內容有的放矢,才能使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感”而有物,切忌空談

要寫好“感”就該聯絡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裡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當然要看孩子的年齡和認知基礎)。這裡的實際是你個人能夠把握的實際,即:真情實感。有些文章不能得到高分的原因,就是因為讓評卷老師看了覺得不著邊際,不切實際。

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的感受就該表現出孩子的年齡特徵,感受不在多麼高深,也不在於多麼高遠。只要是孩子自己真實的感受,都可以成為“感”的一部分。家長們不要過於求成,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孩子的思維,過分的包辦代替,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不會寫,越來越沒有“感”。孩子不會說兒童語言,那麼作文也就沒有什麼看頭了!

小貼士:

第一:不管看什麼影片,一定要認真,只有認真才能溶入情節領悟到影片所反映的真實含義;每部影片都有一個或者幾個深層主旨,把主旨一個一個挖掘出來;假如看第一遍沒有看明白,可以多看幾遍加深印象,相信每看一遍都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第二:記錄一下主角名稱和主要事件以及主要矛盾;記錄每個對你有心靈震撼的瞬間;可以寫對你影響最深的某個人或某件事、也可以寫全部人物或者全部事件。

第三:仔細觀察每個人物面部表情的變化、內心活動、小小動作;留心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在對待同一個人和同一件事物時候的態度、語言、表情。

第四:抒發自己的感想,敘述一下你為什麼支援或者反對這個人或者這件事,表達一下你對他們這樣做有什麼看法。

第五:最重要的一點,寫觀後感一定要根據影片客觀現實,積極向上、有道理、能讓別人也受到共鳴、能從你的文章裡得到啟發,這才是一篇完美的觀後感,也是寫觀後感的意義所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