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精選10篇)

來源:才華庫 1.67W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精選10篇)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1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曆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溼潤著,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一次次完成任務,最終除了伍萬里以外,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為所有為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我們是中國人!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2

在大年七年級這天,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其實於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是很喜歡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卻被它深深的感動了。

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敵我不過,準備撤退,而撤退的必經之路,就是水門橋。為了不讓他們逃跑,中國的志願軍軍隊要炸燬水門橋,在這場戰爭中,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百多人最後只剩下一個人活著回到了祖國,無數的戰士用身軀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其中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就是中國軍隊的物資、環境與美軍的對比了。在嚴寒中,美軍能喝咖啡、還能聽音樂,而中國的志願軍卻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為當時中國的落後,大部分武器都是通過搶奪美軍的得來,且在前進時一會兒就會有美軍飛機轟炸,可見二者的差距與戰爭的殘忍。

其次在劇中有明顯體現的,便是伍萬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誼了。兩人在同一個連隊中,但是伍千里並沒有因為伍萬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軟,更是嚴格要求。最後為了炸燬水門橋伍千里英勇犧牲了,伍萬里與哥哥的屍體一起靠在一塊石頭後面,第二天美軍發現了兩人依偎著的身軀,便用火燒了伍千里的屍體,火融化了冰雪,兩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溫暖又讓伍萬里甦醒過來,後來志願軍軍隊發現了他,他便僥倖活了下來。這一段當時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兩人的兄弟情誼深深的打動,也同時被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一個個戰士們打動。

這部電影記錄了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3

大年七年級,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後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麼相較於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裡,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後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於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麼這部電影裡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4

很多電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開始下滑,雖然長津湖之水門橋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甚至覺得這個第二部超過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歷史場面更巨集大,但是它將極限的表達出志願軍戰士的頑強戰鬥意志,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有可能還會超越第一部。雖然電影的總時長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節奏不拖沓,整部電影看下來讓人感覺很爽,結束的時候總覺意猶未盡。

“水門橋”顧名思義就是圍繞一座橋展開的戰鬥,戰爭很激烈也很讓人痛心,炸橋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避免不了會帶來人員傷亡,電影接近結尾的時候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異曲同工之妙。水門橋為何如此關鍵?片中,水門橋是一座背靠懸崖的半懸空通道,這裡身兼發電廠、水壩等功能,還是美軍撤往興南港的通道。導演徐克曾在採訪裡解釋:“如果志願軍把這座橋炸掉,機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車輛就會難以通過,志願軍就有時間趕上來。”

《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他們面對裝備精良又佔據地理優勢的美軍,做出了巨大犧牲。電影以極其逼真的場景,以令人髮指的戰爭殘酷場面,帶著我們穿越了歷史的天空,來到這段令人髮指和感動及深思的戰場。影片中講述的是一段令我們窒息垂淚的歷史,令我們深刻體會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從拍攝角度上看,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調色,構圖都很恰到好處,看下來不會有電影畫面帶來的頭暈的感覺。演員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鏡頭特寫的時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動作都太到位了,這部電影火,是很有沒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後,伍萬里抱著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鄉,虛擬的千里對萬里說道:“你不是說你一塊石頭能打三十下水漂嗎?”萬里解釋道:“那是撿到塊特別的石頭”,千里問道:“什麼是特別的石頭”,萬里哽咽住了。也許那塊特別的石頭是伍千里能帶著第七穿插連的弟兄們平安回來。但戰爭是殘酷的,哪有那麼多特別的石頭,我們能撿到的只有普通的石頭,革命的勝利不是靠運氣,而是實打實用他們血肉之軀拼搏出來的。

電影中除了伍萬里的成長線之外,其他志願軍戰士的群像也被塑造得更加豐滿:連長伍千里能力強、能穩住大局;狙擊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譜;火力排排長餘從戎整天樂呵呵,時刻照顧伍萬里的安危;指導員梅生看上去書卷氣十足,但他實際上不僅戰術過硬,而且非常果敢。他們沒有主角光環,但他們各個都是主角。

走出電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榮景象,不由地感嘆道:“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萬家燈火,是他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啊!”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應該更加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學習更多的本領去建設國家,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那些為國家,對得起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5

今晚,我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在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的較量,迫使美軍撤離,而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離的必經之路,志願軍為了阻斷通行,在物資短缺裝備告急的情況下,與美軍周旋,“三炸三修”的故事。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也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連長伍千里那鏗鏘有力的話語,不停地在我的耳畔迴響,腦海裡也不斷地浮現著一個個英雄的壯舉。

當看到平河被坦克拖拽、碾壓下,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側臉看向連長,告訴他“開槍”,我的淚水模糊了雙眼;當看到餘從戎全身被火燃燒著,卻依然選擇狂奔引走敵機,直到整個身子化成灰燼才終止,我的內心無比地震撼;連長伍千里隻身落入敵群,面對幾百個手握機槍的敵人,他沒有跪地求饒,而是從容地笑著,準備完成任務,不幸的是炮彈沒有爆炸卻被敵人接連擊中數槍,在即將墜落橋下時,他用手裡的機槍燃爆了炸彈……

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讓我看到了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同暴風雪鬥,同坦克鬥,同燃燒彈鬥,同裝備最好的人數比我們多好多倍的美軍鬥……,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膽怯,而是忘我地無條件地完成任務!

坐在暖室裡,外面也是正下著雪,讓我情不自禁地把七連戰士作戰的場面和自己比。比環境,我們不用到寸步難行的暴風雪中工作學習,然而吹著暖風的我們卻難有他們那鋼鐵般堅定的意志;比面對困難的勇氣,他們拖著受傷的身體,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完成任務的決心和行動也沒有絲毫的動搖,而我們身體健康無礙,卻有很多理由將當前事擱置或拖延下去;比犧牲精神,梅生說:“我們的任務就是炸橋,他們修一次我們炸一次,哪怕只有一個人要完成任務。”從當兵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把生命交給了國家和人民。而生活在幸福的社會主義國家裡的我們,有時候為了個人利益卻很難取捨……七連戰士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他們的英雄壯舉,讓我在今後的生活中有了榜樣和力量!

水門橋之戰,給每一位觀眾上了一節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觀影現場,不斷傳來發自內心的驚歎聲、惋惜聲和陣陣的啜泣聲,從這些聲音裡我聽出了他們和我一樣地震撼和感動,同時也有對幸福生活的滿足和珍惜。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6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著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訊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7

看完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禁深深思索一個問題,長津湖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武器裝備不如美軍、後勤供應不如美軍的情況下,為何能夠打敗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終於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明燈和方向。這明燈、這方向,對於人民志願軍基層戰士來說,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七連連長的理想,就是等戰爭結束了,在家鄉蓋房子,讓爹孃來住,讓弟弟伍萬里成一門親事,讓戰死沙場的哥哥伍百里有一個安息之所,甚至讓並肩戰鬥的戰友雷公來住;指導員梅生手揣女兒的照片,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還有人民志願軍戰士楊根思抱起一炸藥包,衝向敵群,與數名美軍同歸於盡,用生命踐行了“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錚錚誓言。

信仰,是信念和意志。這信念、這意志,是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第七連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鉅的任務,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他們在敵機的轟炸中,沒有帶上棉衣,就匆匆登上了列車;在荒蕪人煙的亂石堆裡,面對敵機的肆虐襲擊,為了保護電臺,他們忍受著身邊戰友犧牲的悲痛;為了完成上級交給圍堵敵人的任務,他們顧不上歇息片刻,一個饅頭還沒有吃完,就穿著單薄的軍衣,又踏上了征程;為了殲滅美軍王牌軍隊“北極熊”軍團,他們窩在冰雪裡,啃著凍得硬綁綁的生土豆。還有令人淚目的一幕,就是一支人民志願軍連隊,為了完成堵截敵人的任務,將自己全變成了冰雕,令對手肅然起敬,這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再現了人民志願軍,憑著鋼鐵般的信仰,超強的組織力,終於戰勝了美軍,扭轉了戰局,使長津湖一役,成為抗美的援朝的關鍵之戰。美軍敗了,是敗給了人民志願軍堅如磐石的信仰。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自敗、不打自垮。諄諄教導,印證了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人民,之所以有力量,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是我們擁有無比高尚的信仰。

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大力弘揚抗美的援朝精神,經常憶苦思甜,經常心懷感恩。在生活工作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不畏艱險,衝鋒在前,處處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一個“忠誠、乾淨、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蹟,讓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輝。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8

水門橋不是一座橋,是古土裡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電站水壩,是戰鬥中美軍機械化部隊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之戰是長津湖戰役中抵擋美軍撤退的連級戰鬥,如果能阻止美軍從水門橋上撤退,美軍陸軍一師將會被全殲在此。

長津湖戰役打響的第三天,我志願軍就意識到了美軍陸軍一師有逃跑的跡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願軍58師172團2營爆破組趕赴水門橋作戰,將水門橋橋面炸燬,但當時美軍的武裝實力與工業實力早已能甩我國一大截,在我軍傷亡眾多將橋面炸燬後,陸軍一師僅用不到40小時就已經將整個橋面完全修復。12月4日,爆破組再次將橋面以及樑箱一同炸燬,這次,有鋼材的美軍第73工兵營很快就又架起了橋樑。12月6日夜,志願軍80師240團3營七連連長姜慶雲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再次赴戰水門橋,激戰過後,志願軍戰士以傷亡十人的代價,將水門橋的橋面以及橋墩炸燬,這是志願軍對水門橋實施的第三次轟炸,這次,水門橋上炸開的豁口寬達8。8米。

第三次炸燬水門橋後,美軍在日本定製了8套M2橋樑元件。12月8日,美軍C—119運輸機將這8套元件投放至黃草嶺,計劃開始動用重兵部隊修復橋樑。這八套元件中,其中一套元件落在了志願軍陣地上,一套在投放過程中被摔壞。美軍用6套元件重新駕起了水門橋。

電影中美軍渡過水門橋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願軍180團2連、240團5連。這兩個連的戰士,在戰鬥中因氣溫驟降永遠留在了自己的戰鬥陣地上。

今天,我們把這場英勇之戰製成影片,在萬家團圓時全國放映,正是對犧牲戰士的深刻緬懷,也在不斷提醒著世人,今日的萬家燈火是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因此,這部包含著血與淚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去看看。

長津湖戰役中,我志願軍共三次炸燬水門橋。在沒有任何重火力的掩護下,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惡劣風雪中,數千名志願軍踩著厚厚的積雪,挪動著已然凍僵的身軀。反穿棉襖、身負炸藥,用血肉之軀把大橋連同基座全部炸燬。在我們用小米加步槍,用戰士的血肉之軀抗戰的時候,美軍則用飛機、坦克、大炮輪番轟炸,成百上千噸的炮彈在我軍狙擊陣地上炸響,1950年12月1日4日,我軍兩次炸燬水門橋,付出了巨大犧牲。這短暫的勝利,一幕幕、一幀幀都讓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軍再次下達了炸橋任務。在零下35度的極寒天氣下,七連的戰士拼盡全力,用血肉之軀綁上炸藥,硬生生的頂了上去,炸燬了水門橋。之後,美軍生產了每個元件重達1。1噸的鋼橋元件,動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美軍陣地,僅用不到兩天的時間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載重機械部隊通過的橋樑。最終,這場戰役以我軍犧牲巨大、美軍艱難撤退告終。我們落後、貧窮,這場戰役中,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試圖彌補著我們與美軍相差了一個世紀的武器裝備力量。也正是這赤裸裸的差距,不斷告誡著每一個國人,落後就要捱打。

美軍通過橋樑之後,看到的是早已經被活活凍成冰雕的中國志願軍。他們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國的。戰士,才有這樣頑強不屈的精神。”,而這個連隊,最終只剩下了三個人,這個連隊就是《長津湖》中的七連,他的名字叫“鋼七連”。

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我們是中國人!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9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凶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篇10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鬥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