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觀後感7篇

來源:才華庫 3.34W

電影《銀河補習班》圍繞著教育和父子情兩大主題展開,在觀看精彩電影的同時,也為大家帶來深深的反思,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親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如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下面是《銀河補習班》觀後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7篇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

那天去看了《銀河補習班》。

影片中鄧超演的爸爸,是一位橋樑設計師,有妻有子。因為設計了城市大橋,爸爸成為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就在距離火炬傳遞五分鐘,爸爸還在給兒子用足球改做地球儀。父愛,從開始就在蔓延。

爸爸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拿著火炬,自豪感洋溢在臉上。突然,大橋坍塌了!爸爸的設計出了問題,他從城市英雄成為過街老鼠。

爸爸進了監獄,媽媽跟爸爸在獄中辦理離婚手續。兒子跟媽媽和繼父生活,進了寄宿學校。七年後爸爸出獄,得知兒子要被學校開除,他跟校長打賭,不讓兒子住宿,自己給兒子補習,如果兒子成績成為級部第十名,學校就答應不開除兒子學籍。

像所有單身帶孩子的父母一樣,爸爸付出的艱辛有目共睹。只是作為一個出獄人員,生活更多了一些不易。他為了和兒子的生活,去工地做民工。甚至,為了保護兒子被不良青年打傷。兒子看到爸爸那麼勇敢,用紙條寫下:爸爸,像你一樣勇敢!不放棄(大體是這句。)

兒子愛上航天,想去看一場航模展。他不顧教導主任反對,從學校偷偷帶出兒子,一邊旅遊,一邊給兒子補課。航展的最後一天到達現場,卻沒票不能進入。爸爸找了附近山頭,讓兒子從最佳角度看了航展。那一刻,飛機模型呼嘯而過,父子倆歡呼雀躍,滿足幸福。

回來時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爸爸累了,睡在車上。兒子懂得父親累了,下車泡麵時上錯車,父子失散。洪水緊逼,所有人撤退。爸爸哀求武警部隊人員,借用喇叭在風雨中呼喊:兒子,如果你能聽見,請你看看身邊有什麼可以用的東西。動動腦子,爸爸相信你會出來的!爸爸相信你!

兒子聽到了,並且按照爸爸說的做。終於脫險,父子團圓。

爸爸跟主任的打賭贏了,雖然中間有些周折:兒子的作文被主任打了零分,爸爸去跟校領導理論,為兒子爭得分數。兒子成績進了前十名。

兒子順利考上熱愛的航天專業。在參加重要專案時被領導提醒不要再有他爸爸上報紙的新聞了。

原來,這些年爸爸一直在為自己的事奔走。當年他的設計沒有問題。是有人偷樑換柱,才出現重大事故。爸爸說過:橋可以坍塌爸爸不能。他幾十次跑法院,被人冷臉冷遇,依然沒有放棄。在兒子入選可以完成航天任務時,他也收到法院的訊息,自己的案子有了明路。他一臉的喜悅想跟兒子分享,沒想到兒子卻冷冷地說了一句:爸爸,你的事就那麼重要嗎?這麼多年了,還有幾個人記得那件事?咱們可以不折騰了嗎?

爸爸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他說了一句話,刺痛我的心。他說:“這麼多年,我的教育是失敗的。”他默默收好行李離開。邊走邊跟兒子說:以後你跟別人說起,就說我從進監獄你就跟我沒有關係了。

我想,影院裡也許有人聽到這句話,也許沒人在意。也許有人聽到有感覺,也許聽了心裡沒留下什麼痕跡。我卻為這句話心痛不已。父母與孩子,一路走來的付出總以為孩子能懂,父母傾盡所有為孩子圓夢,可有幾個孩子知道父母的夢想是什麼?父母還有哪些沒有實現的願望?或者,父母還有哪些夢想自己實現不了或許你可以幫他們實現?

所謂的孝順是什麼?只是問寒問暖嗎?只是有心無心地陪伴嗎?

爸爸一生揹負罪名,想方設法為自己洗脫。兒子大了,卻把爸爸的心病那麼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這世間還有什麼比這個不理解更悲涼的事呢?

什麼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真正的陪伴是你的驕傲也是我的驕傲,你的煩惱也是我的煩惱。你的願望我幫你實現,我的肩膀,你一樣可以依靠!

兒子乘火箭出發時,爸爸沒出現。家屬席位空缺。爸爸不願意打擾兒子,怕兒子受影響。飛行中出現意外,太空艙出現問題。兒子隨身帶去爸爸當年為他改制的地球儀。裡面有一張他當年寫給爸爸的紙條:爸爸:像你一樣勇敢,不放棄。他勇敢出艙,排除故障,順利返航。

回來時,爸爸來了。他的頭髮白了,背也有些駝。爸爸用一句玩笑冰釋前嫌,父子擁抱。

不好意思,還是劇透了。雖然國產劇有太多詬病,這部電影也同樣褒貶不一。挑毛病的事我不喜歡,我只是看出一個故事裡極力表達的父愛。對我來講,父愛母愛都是如此。只要有一點能力,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不止有父親,也有母親。一切為了孩子,幾乎是為人父母以後大部分父母的座右銘。只是,只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被理解,都被善待。都能有人幫著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像當年父母們為了幫孩子實現夢想不惜一切那樣。

願世間所有真愛,都被溫柔以待!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2

昨天下午,我跟兒子一起去觀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其主要內容是講述一對父子馬浩文和馬飛穿越漫長時光的愛和親情,充滿歡樂和奇觀,充滿溫暖與淚水的故事——在浩瀚太空裡,航天員馬飛意外失聯,在生命最大的絕境中,他回憶起自己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馬浩文的教誨,終於戰勝曲折,解決疑難,絕處逢生。

觀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現將我的所思所想記錄如下:

馬浩文是一個教子有方的父親。正確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我很欣賞馬浩文的家庭教育理念。我認為馬飛的爸爸馬浩文的確是一位很棒的父親。他的"棒"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身作則。

高談闊論往往令人生厭,正面行為的引領更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典範作用。這位父親在橋樑倒塌之後替人背黑鍋坐牢,即使在監獄裡妻子讓他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那樣的場合,他竟然表現得那麼灑脫,那麼堅強!當小馬飛纏著他不肯離開時,他居然能通過輕鬆比賽的遊戲活動讓小馬飛跟他妻子一起離開了監獄。還有,在被人上門打砸的時候,馬浩文那種不屈服、不認輸的行為也培養了馬飛在學習上奮發努力、在困境中永不服輸的精神。父親堅強面對逆境的灑脫不僅讓人歎服,更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正能量。

2、幫助孩子實現理想。

馬浩文沒有用愛去捆綁孩子,沒有強硬地要求孩子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他首先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再要求孩子把興趣、愛好當做靶子(即理想),接著努力地拉弓向靶子射擊,向著理想不斷努力,頂著來自學校的巨大壓力在臨近期末考試之時帶孩子去觀看航天表演。正是因為馬浩文能正確引導孩子發現興趣,樹立理想,向著理想勇敢前進,才讓馬飛最終實現了航天夢。

3、陪伴是最好的愛。

馬浩文經常陪伴在小馬飛的身邊。在陪伴的過程中教會孩子許多知識。一次,在陪馬飛到大自然中欣賞美景的時候,看到面前一大片草地,馬浩文說:"你看看這片草地,是不是遠看一片綠,近看卻綠得不那麼濃了?"馬飛說:"是呀!"父親說:"這就是'景色遙看近卻無'呀!"兒子馬飛恍然大悟:"原來這句詩就是這個意思呀!"

馬浩文帶馬飛看航天表演,不僅讓他感到快樂,更讓他開拓了視野,明白了一些原理。

還有一次馬浩文在送馬飛上學的路上陪馬飛玩捉迷藏的遊戲時,馬飛被一夥歹徒圍攻。為了保護兒子,父親讓兒子快跑,自己一人徒手對付一夥歹徒,結果是父親被打得鼻青臉腫!

一次,馬浩文在知道自己的徒弟陷害自己的真相後,心情壞透了。當兒子馬飛向他提問題時,他大發雷霆。事後他主動向兒子認錯,並賠禮、道歉。

馬浩文陪兒子玩,做到讓兒子在玩中學;他陪兒子樂,做到讓兒子在樂中悟;在危險面前,他奮不顧身地保護兒子,讓兒子明白了面對困難必須勇往直前的道理;在對兒子大發脾氣之後,不以長輩自居,主動認錯道歉,能培養兒子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行。

4、堅持真理,敢於向傳統呆板的教育模式挑戰。

當學校教導主任一次又一次地責難馬飛時,馬浩文這位偉大的父親一次又一次地據理力爭。他敢於指出教導主任因教子無方而導致自己的兒子跳樓致殘的事實,並強調父子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教導主任給馬飛的作文打了零分,他要求學校重新評分。校長組織評委重新評分時,他讓兒子充滿感情地朗讀自己的考試作文。最終兒子馬飛那真實又想象豐富的作文獲得了公正評判,被評較高分。

《銀河補習班》這部影片為怎樣教育子女提供了很好的教材。馬浩文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對兒子馬飛的愛,不是溺愛,而是一份正確而偉大的父愛!這份愛充滿淚水,充滿歡樂,充滿熱情,充滿奇觀!馬浩文是一位超棒的父親!馬飛當然是一個優秀的兒子。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3

在寫下這個答案之前,我也看了一些評論,很多人不敢苟同導演這部電影的理念,認為應試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素質教育,是有經濟條件的家庭,才配擁有的玩意兒。

可是,代入到孩子的內心,你們想要怎樣的父母?

我認為電影不僅僅是在說,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從頭到尾,導演並非在反對應試教育。而是在強調,終生學習,終生思考。

一開始,童年馬飛,便受到來自老師的惡意,認為他缺根弦。這種場景,很多人都熟悉吧,小時候,犯錯了,父母老師很少耐心的教導你,為什麼犯錯,怎樣做是對的。而是粗暴的問,你怎麼這麼蠢??這麼簡單都不會!

我蠢嗎?我也不知道。

少年馬飛,因為厭學,所以曠課,看武俠小說,面臨退學風波。母親不惜下跪,為他求得一個上學的機會。

母親很愛馬飛,可是母親卻對馬飛說,你這麼笨,能考進年級前十麼?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長了年級前十的樣子麼?

另說一句,一開始覺得任素汐演技忽然尷尬了,那臺詞,就像剛從驢得水的劇組回來。後來發現,任素汐和老孟,是這部戲溫情中的笑點,雖然仍然尷尬,但尷尬裡也讓我笑了幾次。

父親反駁了母親,年級前十應該長什麼樣子?

少年馬飛,和出獄後的父親,是電影的主要描寫部分。父親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訴馬飛,你很棒,你不笨,你不是廢物。

電影裡,父親是一個出獄的工程師,幾乎給了馬飛最差的物質條件。卻也拼盡全力,讓馬飛重拾信心。

很多人認為一個年級墊底的孩子,僅僅用了一學期,便成了年級前十,讓辛辛苦苦每日熬夜刷題的孩子們,成了笑話

我覺得,這個劇情沒有問題。努力加不熱愛,努力加熱愛,哪個會更好。

馬飛,國中的一次期末考試前夕,找到了畢生熱愛的事情,確定了心中的夢想。刷題的我們呢?可知道自己的夢想?可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標?

電影探討了一系列話題:

1)成績最優異的孩子就一定是最健康的麼?

2)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考大學麼?

3)考上大學後是不是就不需要學習了?

總體而言,這部《銀河補習班》的確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2個半小時的觀影歷程,如同坐上了一場情感過山車。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4

《銀河補習班》講了一個爸爸和兒子的故事:

爸爸是個工程師,人品好業務棒。某天,爸爸在最輝煌的時刻遭遇了最毀滅的厄運:設計的大橋塌了。然後,爸爸坐牢了,替單位背了黑鍋。媽媽跟爸爸離婚之後又再婚,兒子上國中被送往貴族寄宿學校,開始了叛逆期。爸爸出獄了,開始了獨自帶孩子的艱難日子,並憑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兒子的尊重,最終把兒子培養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與叛逆期的兒子如何相處,及如何幫助兒子愛上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併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一直努力不放棄上。

這過程,是親子教育的過程,也是與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鬥爭的過程。其實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平等溝通,就是一直沒找到跟孩子最和諧的相處方式。其實,就像鄧超在影片中所說: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誰不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尋求著更合理更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呢?而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剋制自己的壞情緒。這對於在社會中為生存打拼的爸爸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爸爸並不多見,否則,就不可能出現在影片中,作為教科書式的存在。很多爸爸,只要少在外邊各種應酬,多回家陪孩子,少嘮叨多幹點兒實事,就已經很不錯了。

影片中作為爸爸的鄧超,教育孩子如何學習的過程,也是與現如今的應試填鴨式教育相抗衡的過程。

影片中的教導主任就是應試教育體制的代表,為了讓學生考高分上名校,用盡各種手段扼殺孩子的興趣愛好。

影片中金句頻出,比如那句:

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分佈在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這話是針對教導主任說期會考試是孩子最重要的時刻來說的。而鄧超作為爸爸,覺得孩子的每一分一秒都很重要。所以,他帶著孩子逃課去看航展,去旅遊,去體驗生活,去驗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真理。

這得頂著多大的壓力。後來教導主任的雷霆大怒,及把孩子的作文打零分,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中,要做一個衝破牢籠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有足夠的智慧和用心的栽培,最重要的是要有明顯的效果。若那個孩子後來的'成績沒有達到學校的要求,而是繼續倒數,那爺倆的行為還會不會編入劇中,引來孩子們的無限嚮往呢?

只能說因為劇中爸爸有著淵博的知識,陽光的永不服輸的性格感染了孩子,激發了孩子的潛能,爺倆才在與教導主任的抗衡中獲得成功。

影片有一個很完美的結局。劇中爸爸心裡的那座橋,永遠沒有垮塌,而他幫助兒子樹立起來的那座橋,日臻高大堅固。影片很有正能量,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們去觀賞。

最後:願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個這樣的爸爸。也願天下的爸爸,都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5

週日下午,難得休息,與老公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觀影--《銀河補習班》點映。15點開演,14:43搶票成功,一跑狂奔,正點趕到。鄧超和俞白眉導演,鄧超主演,哭點、笑點俱全,良心製作,情感細膩,細節感人,適合父子觀看。

片中有奧運、洪水、老歌的年代感和代入感,加上跌宕起伏的情節,讓人忍不住跟著哭,跟著笑。最用心的是細節前後呼應,貼切、到位:當父子互訴衷腸時,用“我是第一次做父親”、“我是第一次做兒子”來開頭;當父子分別在人生巔峰的時刻,用“魔術精彩,能不能再變一次”來調侃;那個永不認輸的字條激勵兒子在考場上奮筆疾書,在外太空去拼一次;足球改制的地球儀是出境率最高的道具,是奧運火炬傳遞時父親送給兒子的禮物,是兒子被欺負時壞孩子打爆的球,是父子回已變成倉庫的家時落滿灰塵的記憶,是兒子唯一帶上航天飛船的物件,是無法正常返航的機倉裡給兒子的力量……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是靶子,沒有夢想,每天的努力有什麼意義呢?”再厲害的補習班也敵不過孩子內動力的喚醒和驅動,學習是終身的事,學習的目的不是考入大學找到工作,而是做自己喜歡和有意義的事。無條件的愛和信任孩子必須是為人父母的基本素質,即使自己工作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也要做孩子的榜樣,一直向前,一直堅持,永不放棄,永不認輸!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6

父親這個角色,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特殊,很遠又很近,少不更事時,覺得父親不解風情、不通情理,自己到不惑之年後,才發現父親有多了不起。

《銀河補習班》很坦誠的講了一個有一點老舊的父子故事。但它融入了兩位導演的個人經驗。因為倆人也都是父親,片中放置了很多他們自己對為人父、為人子女的困惑、迷惘及感悟,並把這一切,一股腦放進了故事裡。

鄧超坦言想做一個父子主題的電影很久了:“這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我倆當父親後冥冥中的看法一拍即合,當爸爸的經歷讓我獲得了很多能量,孩子們給我們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去愛”。導演俞白眉坦陳:“這部作品凝聚了自己的人生體驗”

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故事的時間跨度。它從1990年的第11屆亞洲運動會講起。走過1992年亞洲盃,1997年香港迴歸,1998年洪水,2003年張國榮去世等等充滿回憶的時間點。並且穿插了大量熟悉的道具、回憶中的歌曲(《走四方》、《快樂老家》),以各種方式,去喚醒年代記憶。這一刻,講述故事的他們其實並不是父親的身份,而是兒子,因為這些都是俞白眉和鄧超兒時的回憶。

在故事中,爸爸問兒子: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兒子說“上清華北大”,爸爸說不對啊,這是過程,並不是目標,以後想要做什麼才是那個答案: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就因為有這樣的父親,兒子才能從一個“吊車尾”逆襲成為“學霸”,最終實現夢想,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涉及成長,探討的自然離不開家庭與學校,離不開社會。你的孩子為什麼要上補習班,因為他(她)的成績還不夠好,因為為人父母的總是擔心成績不夠好的孩子們,被浪潮洶湧的社會淘汰。然而,為什麼許多孩子總是越補越差呢?難道是天生愚笨?

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怎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故事裡提供了很多觀點。比如孩子母親代表的是更傳統的管教——辱罵與批評,而鄧超出演的父親,則更現代,它代表了溝通、交流與理解。

不同的家庭教育觀,自然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銀河補習班》中,最讓我觸動的語句,其實是鄧超對兒子說:“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我在學習做父親。”

是啊,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親,第一次當母親。會困惑,會茫然,會無措,但也會摸索,學習,成長,努力做個好父親、好母親。比如要跟孩子做朋友,去真實分享你的困惑與感受,與他一起感受這個世界,更要感受在冰冷的現實世界之外的夢想。儘量不要強迫他,命令他,而是和你孩子一起從現實中抬起頭,仰望星空。去實現孩子心中的夢想。

這是一個關於教育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在有限的鏡頭和對白無法觸及的更深處,其實有更多的愛需要細細剖來。所以才有了這本和電影同名i的書。它以更加細膩動人的文字,讓這份天底下最深沉最平凡的愛,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現。

可憐天下父母心。看一場電影,你可能會在煽情時刻忍不住抹眼淚。但如果你僅僅滿足於煽情的故事,懷舊的場景,那麼這部電影就算是白拍。這是關於我們每一個人成長的詩篇。千言萬語,每一個鏡頭,只是為了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都同時是孩子,也同時是父母。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7

《銀河補習班》的感人至深包裹在懷舊與喜感的外殼下,故事並不晦澀艱深。它帶著好幾代人的共鳴和回憶,讓我們重溫成長的煩惱,和做爸爸的苦與樂。

線路一:顛覆教育的導向

本片話題涉及孩子的成長,探討學校的教育。以傳統的應試、管教、批評、填鴨,與現代的激發、交流、引導、理解,碰撞、比較出方式的優劣。體現出教育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育觀,對不同的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影片中重複出現一句臺詞,馬浩文對兒子說: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我在學習做父親。影片並未對“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下定論。但它試著提出了問題,並以自認為更好的方式去解決。一起學習、一起摸索做個好父親。很多事情,可能要在很多年後,你才能真正瞭解這種方式的對或錯,但人生又是無法試錯,也無法回頭。我們只能學著做到更好。跟孩子做朋友,去真實分享你的困惑與感受,與他一起感受這個世界。尊重他的選擇,不應該只是死記硬背,更應該是獲得知識的方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勇敢面對這個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的臺詞所言:真正的人生難題,不會像考卷那樣,會自動跳出ABCD四個選項,有且只有一種標準答案。而是會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開出XYZ的腦洞。

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觸動什麼樣的神經,是該頂層設計解決困惑和癥結的時候了。

線路二:詮釋父子情深

滿滿的父子情,貫穿影片始終,使得影片在感情表達上非常充沛。既有戲劇性的情節又有動人的煽情時刻。父愛無聲卻又浩瀚無邊的,馬皓文的付出亦是如此。他不但沒錢而且資本盡失,但只要是孩子需要的,他會拼了命去爭取。足球做的地球儀、飛機模型、門上的身高刻度表賺來的586電腦、桌上兩盤不一樣的饅頭、掩面毛巾而又不能表現出的淚水,每一個你細節,都愛意洶湧...父子兩人在溫暖與淚水中一起成長。

線路三:年代的帶入感

影片從1990年在我國主辦的第11屆亞洲運動會講起,直至2019年12月載人航天到太空。歷經92年亞洲盃、97年香港迴歸,98年大洪水、2003年哥哥去世等滿是回憶的時間節點。並以《亞洲雄風》《渴望》《走四方》《好大一棵樹》《快樂老家》《英雄本色》等耳熟能詳的歌曲去喚醒年代記憶。對於70後、80後很有帶入感,容易產生共鳴,容易讓我們回憶起曾經歷過的點點滴滴。

線路四:勵志拼搏的故事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這同時也一個勵志的故事。除了鼓勵我們要追求自己的夢想之外,還向我們傳遞了一種面對人生與挫折要懂得堅強的勇氣。影片最後主人公馬飛正是因為看到“永不認輸”“永遠不要停止思考“的勵志名言,才激發了他勇於拼搏的鬥志,從而取得了最終的成功。

總結: 這是一部值得觀賞的溫情片、勵志片,尤其是適合忙於應試的兒子和忙於事業的父親共同感受的影片,也是今年為止我認為最好看的影片,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