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的內容

來源:才華庫 2.26W

觀後感,就是看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啟示寫成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道理或精湛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內容啟發而引起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抨擊。下面是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請參考!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的內容

【篇一:《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一部影片,一個故事,一份責任,一種感動。

今天,我有幸觀看張藝謀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它主要講述是關於一個代課老師魏敏芝故事,她只是個國小畢業人,今年才十三歲。因為高老師請假回家探病才來到水泉村國小,這個學校就有一個班,班裡學生一到四年級都有,共二十八個學生……

在班裡有一位名叫張慧科男同學,由於母親生病,他家人帶著他輟學到城裡去打工。魏老師從學校一直到(知道以後,隻身一人到)城裡去找張慧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他,把他帶回家。其實她完全可以不用去找張慧科,因為她任務就是代好這一個月課,而她或許是為高老師臨走之前一句話:“這個班已經流失十幾個學生,再也不能少。!”我想:這就是責任所帶來動力吧!

在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動是魏老師為找張慧科在街頭上四處尋找,廣播找人,貼尋人啟事一幕幕……可惜都沒有找到張慧科。她渴,就喝街邊自來水;餓,就吃小店客人剩下食物。她偶然遇到一個好心人,告訴她應該去電視臺……可門口登計人員處處叼難她,不准她進去。她沒有就此放棄,在大門外等三天三夜(一天一夜),而且她見到每個從裡面走出來人就問:“你是不是臺長?你是不是臺長?”最終,她終於見到臺長,並上電視,在圓圓鏡頭面前,她流下眼淚,說一席讓人感動不已話:“張慧科我好想你,你在哪裡?”

最終,魏老師找到張慧科,一起回到那個熟悉而陌生地方——水泉村希望國小。是啊,付出或許才會有回報,可不付出註定一無所獲。而這個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像魏老師一樣,為一句話,為一個孩子,付出那麼多艱辛和勞累呢?

因此,我希望所有貧困學子都能過上幸福生活,也希望那些已經輟學孩子能夠早日重返校園

【篇二:《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今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一場名為《一個都不能少》影片。

劇中講是水泉鄉水泉國小高老師媽媽病,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一位年僅12歲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裡學生要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為家裡窮去城裡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裡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臺臺長幫助下他終於找到張慧科。

水泉國小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

劇中魏老師對她學生那麼好,我們王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為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為我們辛勤忙碌著。同學生病,老師犧牲自己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為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成績報答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