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安全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35W

解決校車問題究竟有多難?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下面是校車安全觀後感,歡迎閱讀。

校車安全觀後感

校車安全觀後感1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曾有過上學的經歷,校園裡的青蔥歲月,無疑是最令人懷念的。尤其是每逢教師節來臨,學生們幾乎都會自發的為自己的老師準備節日禮物,來回饋這些辛勤的園丁。不過,今年的這個教師節,電影院裡也為廣大的在校學生準備了一份大禮,這就是由實力派硬漢演員於榮光,“美聲天后”柯以敏攜手張大禮、那威等一眾明星領銜主演的公益電影——《校車》。

作為我國首部青春題材歌舞公益電影,《校車》講述了一群95後在校園中的多姿多彩的生活。首先從演員的遴選上就注意做到讓演員和學生實際年齡的契合。劇中小主人公的扮演者張恩齊、張新成、李曼嘉等均為地道的95後,他們顯然更能體現出校園中學生的那些曖昧的小情愫、小爭吵以及學生的那種青春期的叛逆、迷惘或者心底懵懂的曖昧情愫。

影片講述了一起校車事故後,寧寧失去了最知心的老師和同學,進而患上創傷後遺症,性格愈發孤僻,再也無法融入班級。而由於榮光飾演的父親林暮陽則在車禍中失去了心愛的妻子,女兒林丹則沉浸在了失去母親的痛苦之中,這也讓她與父親之間的'隔閡加重。此時,由柯以敏飾演的音樂老師王春蘭出現了,藉著音樂的力量,以一起參加歌舞大賽作為契機,隔閡消失不見,心門終於開啟,孩子們在音樂和舞蹈中重新學會了自信和信任,所有的一切也就此恢復了最初的美好。

其實,一直以來音樂都是最好的療傷靈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選擇用唱歌的方式激勵自己的原因,就好像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有不少實力派選手都曾經因為音樂的緣故走出人生的低谷,甚至戰勝了病魔。而在《校車》這部電影中,由快女史上最毒舌評委柯以敏精心打造的6首歌曲,首首都朝氣十足,朗朗上口,堪稱經典之作。加上孩子們動感的舞步,讓校園學生的青春陽光,朝氣蓬勃的狀態顯露無餘。特別是師生一起努力爭先的精神也更加讓人動容,催人淚下。實在稱得上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青春歌舞電影的上乘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影片的演員、型別奪人眼球之外,片中最耀眼的還要數那明黃色的海格校車。作為中國校車的領導品牌,海格校車在安全性上可以說是遙遙領先。所以,不光《校車》這部影片有了美國好萊塢歌舞青春片的感覺,連校車也都有了美國校車的風範呢!

校車安全觀後感2

“總是在問題發生後才懂得去重視!”這都是人們發出的感慨,但,並不是所有的人會去重視,而是把問題放在一旁,讓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復發,才逐漸去重視起來。這樣下去,就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和傷害。

就拿今天的話題校車安全問題來說吧,江西省的校車事故不止一次發生過了,政府沒有在甘肅正寧校車事故中吸取教訓;沒有對該省的各個地區的校園進行安全檢查;對部分貧窮地區的校園沒有及時提供經濟支援,更換質量好、安全舒適的校車;對不符合校車標準的校車沒有及時的停用。交警部門沒有加大對校車的排查,從而使不法學校亂改裝校車,造成校車屢次出問題,所以人們經常說:“怎麼又是校車的問題、又是超載、又是幼兒園!”

據我所瞭解,前幾天的江西貴溪一所私營幼兒園,因為超載並且實際駕駛速度快,又加上操作不當,從而引發翻車滑落於水塘,就這樣11條鮮嫩的小生命離開這美麗而又渾濁的世界,再也不能見到溫暖的陽光,再也不能活潑亂跳的玩遊戲!看完這則新聞,我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去年發生在湖南婁底的校車事故,再聯絡這次的事故,不由的產生對政府的失望之感和對部分學校以利益為重而漠視學生的生命安全感到憤慨和無奈——這難道就是中國式的學校嗎?為什麼政府沒有及時的去發現問題?為什麼這樣子的學校會出現在中國?這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

但讓我最搞不懂的是每次校車事故都有面包車的影子?我有個疑問:麵包車到底適不適合作為校車來使用?這樣安全嗎?特別是幼兒園的校車,某些幼兒園為了減少開支而把麵包車當成校車更恐怖的是還私自改裝!所以大部分幼兒園都是用麵包車來接送兒童上學,在大部分的事故中麵包車被毀,造成車毀人亡又加上兒童的生命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那為什麼就不能購買些質量好、安全舒適的大巴車或中巴車作為校車呢?難道是因為認為貴就不買了?那得要請你們好好想想:學生的命重要還是金錢重要?建學校是一件好事,但要在保證學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去建立,否則再好的學校,也沒人敢去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