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飯店優秀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6.17K

盧安達飯店影片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保羅·盧斯賽伯吉納(唐·錢德爾飾)在亂世中開了一家飯店,這家飯店在殺戮如麻的世界中,就像一個綠洲供人休憩,救人性命。為大家分享盧安達飯店的觀後感,歡迎借鑑!

盧安達飯店優秀觀後感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1

今天按好評推薦看了一部電影《盧安達飯店》,看的時候非常震撼人心,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現在的世界並不和平,也許是習慣了安逸的生活,對外面的世界感受不是很深刻,雖然看新聞,每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發生襲擊事件炸彈自殺事件,暴徒威脅劫殺事件等等,但是隻是看過後心裡知道,頂多對不幸的人滋生一絲絲同情心,心裡沒有多大的震撼,因為沒有身臨其境,所以沒有感同身受, 《盧安達飯店》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基本上都是80後,90後,我們生在中國,雖然童年的我們也許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我們活得快樂, 我們不用擔心哪天會無家可歸,哪天會面臨生離死別,因為現世安穩,我們唯一擔心的是完不成作業會被老師罵,考不好分數會被家長訓斥,但這些東西都是瞬間的,再說了,只要我們努力去做了,這些事情真的不算事情。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的吹來,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娛樂方式增多了,上大學也不再是遙遠的夢想了,我們享受著自己不知道叫幸福的幸福。看看電影中的孩子們吧,他們小小年紀跟著大人到處逃亡,生命對於他們來說不再是那麼的沉重,更像是一片羽毛,隨時都會飄散,他們天天過著心有餘悸的生活,面對著叛徒們的凶殘,暴虐,年幼的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嚇得靈魂出竅,心理陰影與日俱增,當然這都是倖存下來的人能夠經歷的。至於那些不幸的孩子們,也許早就闖開了天堂的大門。

屍體遍佈山野,血流成河,這一慘不忍睹的景象,竟使電影中的主人公保羅看到後,傷痛難耐,回家後,抱頭痛哭,沒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作為一個飯店經理,他又發揮了出乎常人想象的能耐,他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周旋于軍閥,政治家之間,他使出渾身解數,聯絡各種關係,保護著米勒·科林斯飯店的顧客和難民們,使得米勒·科林斯飯店成為嗜血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怎麼樣的一個人叫善良的人呢?也許我們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善良是看別人陷於經濟困難中,我們施與援手,別人心情不好時,我們去安慰,關心她,但是這樣善良的人,具有民族大義,高度人道精神主義精神,置家人,飯店顧客的生命於最高價位置的善良的人,我是第一次見,也許也是我生命中遇見的最善良的人。

感恩生活,感恩世界,心存善良,力所能及幫助每一個我們能幫助的人吧!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2

這種電影在世界上總是需要的。有些電影是身體放鬆的一部分,我們都喜歡它。比如周星馳和金·凱瑞的喜劇。因為世界太累了,我們需要放鬆緊張的神經。還有另一種電影。它起著記錄、提醒、表達、抱怨、堅強的作用,就像冬天的寒冷的草稿,從你的心中冷卻過去。你會發現你必須面對現實,你並不完美,甚至醜陋,我們對這個世界感到愧疚。”“盧安達飯店”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它可能會傷害你,但你必須看它。這是值得銘記的歷史。

首先,告訴我這個故事的背景。事實上,這也是故事的核心。誰在製造戰爭?當西方殖民者來到非洲大陸時。作為不振的新人,他們總會搗亂,讓當地的民族分裂,讓當地的無知繼續下去,那麼他們就有機會永遠留在這裡了。中國沒有這樣的犯罪。人口分為不同等級和等級,將是侵略性的最好的治理方式。對於外國人的憤怒,由於實力和抵抗力懸殊,降到塵埃,對於男人來說,卻往往不能接受,為什麼會有分化,戰鬥往往更強烈反。這是誰在造成邪惡?歐洲人來到盧安達,把國家分割成一個國家,統治另一個國家,等待殖民速度不夠,把政權留給最底層的國家。怎麼會是混亂?那麼為什麼在戰爭發生以前就反映了人性,真的不應該忘記這一幫始作俑者的罪惡。在這組世界各國甚至蠶食鯨吞,寬容是一種美德,歷史是不能忘記的。

在盧安達,一個民族的國家開始屠殺另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的民族鬥爭中,將會有一百萬多人死亡,1/9人口將失去。普通人在民族認同上並不感到不同;他娶了另一個人為妻。他只想保護他的家人。但是她的妻子想保護她的人民。然後他也不得不保護他們。聽起來很容易。簡單的是,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些人說這部電影是一個非洲版的“Schindler名單。讓我們看一看這部電影的表演,我知道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超過100分鐘,大師的節奏就到位了。氣氛也很合適。沒有正面鏡頭,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在國家戰爭中給西方國家的。他們組成了一個國家分部,當戰爭即將來臨時,美國和英國要求聯合國第一次撤出維和人員。這才是真正的聯合國。這是歷史。這部電影將詳細說明這一過程,誰應該反思,電影並不責怪,但只呈現。最奇妙的事情是盧安達人民的自助。在西方國家被俘的普通人,顯示了盧安達主人的求生慾望和技能。但他的技巧,只不過是對人性的一種幻想。這是許多娛樂電影中的一部。你應該看看它,然後問:“那時候你能做什麼?”。

雖然這部電影沒有展示屠殺的詳細過程,但湖面的景象非常好,寂靜嶺的恐怖景象。在一個霧濛濛的早晨,沿著寧靜的河流行駛,突然趕上了柵欄,停下來,看了看,一眼就看見了身體的周圍,路的盡頭,或者身體的那條路。血液不凝結而。年輕人和老年人,都是自己的同胞。如果世界突然崩潰,睜開眼睛,所有的死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世界,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劍斷了。是的,謀殺的殘酷沒有顯示足夠的鏡頭。民族糾紛的背景還不夠。但是演員夠好了。導演對人類心靈的洞察力是充分的、合理的、非常敏銳的。

當大屠殺現場發生時,這位男子向記者表示感謝,記者無奈地承認:“你認為你所拍的東西會被人看到,所以有人關心這裡的情況嗎?”我不這麼認為。他們會看電視,說:“哦,我的天,那太可怕了。”!最重要的是,那些坐在白宮和白金漢宮的人將不再願意支援他們。他們只會出現在他們能受益的地方。你能從你身後留下的爛攤子中走多遠?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好得多。無數次在每天7至十分鐘後7:30,我們會看到那個訊息屢屢出現在世界其他國家,生活在熱水中的畫面不是火、旱、或綁架,或是被殺,而是我們來自不同。也許你真的會說,“其他國家很可怕”,然後繼續吃下去。誰關心弱勢群體?與自己相比,主角的救助,受傷的自助,尤其值得尊敬。

顯然,盧安達飯店不會流傳下來像辛德勒的名單,因為它在這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一記耳光。Schindler的名單是一個好萊塢的價值。當然,我不是說Schindler不好的清單。正如我記得拉貝日記,我知道有些人真的是值得尊敬的。但是盧安達的旅館會改變普通人的真實面貌,給我們一些希望,希望世界不好,我們必須,或者活著。同時,電影有一個非常商業化的方法,你可以強烈地感覺到女人通過征服男人征服世界,這是難以置信的反映。如果是後面的救援,因為主角觸發了某種人性,最初的開始,真的只對他的妻子而已。看電影。女人對男人有一些希望。芒果秀

讓我們記住導演,Terry George,他把故事放在銀幕上,也許是痛苦,只是為了我們,“噢,可怕”一個字,當我們想起這個偉大的人保羅,故事的原型。當我翻閱材料時,我看到了引言。當保羅和導演回到盧安達時,當地人非常恭敬地向他們表示歡迎。歷史真的不會忘記你是否值得。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3

與《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結緣,完全是個巧合。週六,開啟音樂播放器,看到歌單:大氣磅礴的史詩級音樂,隨手點開,伴著音樂沉浸在“拯救世界、星辰大海”的迷夢中,直到翻到一條關於“盧安達大屠殺”的評論。是的,當戰爭只是歷史畫卷中的一幕,它是壯觀、磅礴的,如果深處其中呢,只是殺戮、鮮血淋漓、人間慘劇……

在1994年盧安達發生了讓全人類蒙羞的種族大屠殺,胡圖族人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瘋狂地屠殺了將近80—100萬的圖西族,約佔整個國家八分之一的人口,影片以此為背景而展開,一個盧安達的高檔酒店經理,保羅,胡圖族人,在1994年種族衝突中救了1000多位難民的生命。如今看來,這部電影也因“真實性””美化問題“而頗受爭議,撇開這個問題不談,我們還是能從中收穫良多。

一荒謬的種族仇恨

盧安達是個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國家,國內主要有兩個民族,胡圖族占人口85%左右,圖西族占人口的15左右。就好比影片中哪位美國攝影師提出的疑問:胡圖族和圖西族到底有什麼區別?區別並不是天生的,就像矛盾也不是天生的一樣。在19—20世紀的殖民時代,盧安達是比利時的殖民地,比利時為了方便統治,特意拉攏膚色比較接近白人對自己比較親善的圖西族人,給予他們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的特權,藉助他們來通知盧安達。對於兩個種族的區分甚至是非常隨意的,比如影片中提到的身高、鼻子的寬度、頭顱大大小、膚色的些許差異等等。最後,他們在離開的時候把政權交給了胡圖族,從此也就造成了兩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終於掌握了政權的胡圖族人要向圖西族人報復,縱容著民兵組織的仇視情緒,終於在一個總統被刺身亡的節點爆發了,“砍倒高高的樹”,“胡圖力量”,種族大屠殺開始了。

事實上,國際上很多遺留的問題,都是西方殖民者當年留下的禍根。比如盧安達的種族歧視和衝突、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領土爭端、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糾結。太多的事情都是那些偽善的殖民者留下的,然後他們拍拍屁股走人,或者重新以調停者裁判者的身份出現,對著他們自己造成的禍事指手畫腳,充當救世主的角色。

二蒼白的宣言

然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戰爭爆發,屠殺開始,可憐的幾個比利時籍聯合國維和士兵只能顧上僅有的幾個酒店和難民營,甚至有11個維和士兵被殺,雖然有槍,卻不能開槍,維和將軍的電話求救,數天的等待,隨後等到的只是一個小隊的維和官兵,在酒店避難的上千人歡呼雀躍,以為是和平的力量,生存的'機會,可他們帶來的卻只是幫助所有聯合國官員和所有外國人撤離的命令。

維護和平的漂亮宣言在這裡是蒼白無力的。

一位美國攝影記者,拼死在外面拍到了種族屠殺的畫面,保羅認為畫面只要能讓世界看到,就會有人來救他們,記著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把這些畫面送到全世界,他們會叫到‘Oh my God, it's horrible!'然後他們將繼續吃晚飯。”

在撤離的時候,記者勾搭上的圖西族女孩哭喊著,希望他可以救自己,此時,這位記者能做的不過是給她留點錢。撤離的那天,下著大雨,攝影記者走向大巴士的時候,酒店的侍者還在後面給他打著傘,他連聲說著不要,侍者卻堅持。因為即使在那時,他們都還堅持著高階酒店的星級服務,記者無以自容,只能說羞愧兩字。

西方人給當地人xx,告訴他們什麼叫品位,什麼叫服務,卻沒有告訴當地人怎麼振興自己的民族,他們只是用這些來掙錢而已,在生死相關的時候,這些東西卻顯得如此單薄、可悲。

三自助者天助

保羅對西方的信任無以復加,以至於很多次救人都是找了些可笑藉口,而事實是,這些漏洞百出的藉口都幫他實現了救人的目的。在酒店裡,他曾威脅一位胡圖政府xx的將軍,說美國人一直用衛星在監視;另一次他威脅將軍如果不去阻止屠殺,到時候美國人來抓戰犯,他將不會替他辯護作證。這些話,將軍都選擇了相信。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4

一部影片,沒有太多暴力血腥的畫面,卻帶著極強的感染力與穿透力刺痛人心,換來了無盡的悲痛與無盡的思考。

短短100天的時間,一百萬條生命直挺挺地倒下了。人民眸子中本應充滿的盈盈笑意煙消雲散,在罪行罄竹難書,罪惡滔天的兩族統治者的帶領下,他們的眸子中取而代之的是殺戮,是血腥,是殘忍,是絕望,是心靈走失了方向,是生死間的迷茫。刀光劍影間,人們冷漠無情地自相殘殺,血流成河的“美麗”使他們越戰越勇。終於——橫屍遍野、殘垣斷壁、生靈塗炭。影片中,炮火聲此起彼伏,帶動了人們心上的悲涼寂寥;陣亡者漫山遍野,撥起了人們心中的疼痛;廢墟堆一片狼藉,擊碎了人們心底最後的希望。滿目蕭然,放眼望去盡是罹難的悲傷。

“盧安達形勢尚在可控制範圍內,不必救援。”這是聯合國的迴應。電影中體現出來的“人道主義”,說到底不過是一片空白。一旦與自身利益相駁,那麼人權必定灰飛煙滅。災難來臨,未必會有人捨身相救,但總有人冷漠淡然地袖手旁觀,不顧同胞的顛沛流離,任由他們在一片戰火硝煙中苟延殘喘、奄奄一息。

從第一槍打響的那一刻開始,作惡多端的人與置身事外的人就已經泯滅了良心,喪失了最根本的人性。生命的屠殺之上是靈魂的扭曲,而慘無人道的殺戮者們用鮮血慰藉空虛。那一刻,盧安達不是盧安達,是人間煉獄。

二十年後的今天,盧安達的戰爭還未徹底平息,世界上的無數個角落仍然戰爭四起。面對獨裁,霸權者蜂擁而至;面對權力,統治者利慾薰心。種族歧視還在,世界和平還是夢想,鑄劍為犁也還是人們追尋的信仰,然而成王敗寇的世界規則一直在繼續,我們無力改變也不能改變。只是,人民永遠是戰爭中無辜的受害者,等待他們的是走投無路與家破人亡。

幸好,這個世界上還有像保羅一樣的人,有一顆善良慈悲之心,在危難之時臨危不懼,捨己救人,視死如歸。大難當頭,人性醜陋的一面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更是散發著熠熠光輝。願你我都是這樣的人,更願世界和平的夢想早日實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