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篇

來源:才華庫 2.83W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篇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1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一條狗的使命》講述了一隻名叫貝利的小狗歷經多次重生,輪迴三生三世,終於找到當初最愛自己的那個人的故事。本身堪稱汪星人的心靈簡史。

身為獨一無二的汪片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此前曾拍過兩部與狗有關電影《狗臉的歲月》和《忠犬八公的故事》。和當初那部讓人哭瞎的《忠犬八公的故事》相比,這部汪片其實挺陽光,也有完美的結局!不過,這並不妨礙影片的煽情指數,我左邊的女影評人哭得稀里嘩啦,女影評人左邊的男影評人的太太投入更多,也哭得一塌糊塗。

影片中小狗剛一出場,就用汪星人的語氣丟擲了三個哲學命題:“活著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什麼活著?活著有什麼使命嗎?”小狗比利陪伴第一任主人伊桑直到生命盡頭,轉世後的它保留了上一世的記憶。於是,它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還有什麼未完成的使命,就這麼邊想邊成長,歷經三生三世,始以找到答案。

影片中,汪星人比利用了整整五十年時間,歷經三次生命輪迴,遇到不同的主人,儘管它的外貌一直在變,但它對第一任主人伊桑那份赤誠之心始終未變。也正源於這份執著,比利才得以和當初最愛的那個人重逢。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汪星人不在此列。歷經三世輪迴的比利一直思考生命的意義所在,並教會了人類如何去笑,去感受和理解愛。究其原因,比利在第一任主人伊桑身上見證了太多生離死別。當然,那時的比利還不叫比利,它在壞蜀黍的車裡幾乎悶死,幸好它遇到小伊桑和他的媽媽。之後的歲月,它與伊桑成為玩伴,在被子裡聽伊桑講故事,幫伊桑撩喜歡的女孩子裙底,也見證了受傷後的伊桑忍痛和女友分手。影片中,伊桑開著車子憂鬱地離開,比利叼著球一路追趕伊桑遠去的車的場景,讓人黯然淚下。就是在這樣的等待中,思念伊桑的老比利視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再次輪迴後的比利投生為一隻警犬,生命也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不過,協助主人破案之餘,它也見證了主人內心的孤獨。而之於它,最迫切的要想法就是想要睡在主人的床上。這也是它投胎前和第一任小主人伊桑養成的習慣。在此生中,為了保護主人,它奮力撲向綁匪,不幸中槍。臨死前,主人含淚不停地說:“你是一隻好狗”。這一生,比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了自己的責任。

第二次輪迴時,比利變成了一條萌人的小短腿。這次它的主人是一個不愛社交的黑妞兒。這個黑姑娘是個內心狐獨有點自卑的吃貨。而比利則是一個能讀懂黑妞兒想法的好狗。所以,在這次生命之旅中,比利更多意義上充當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角色。也正因為比利,黑妞兒才遇到自己的心上人,開始自己嶄新的人生。而比利也遇到了自己的大長腿,開始了自己的愛情。這一生中,它見證了更多人間冷暖,也見證了大長腿的不告而別。明白了人生無常狗生無常的道理後,它的內心淡然了許多。

第三次輪迴時,比利遇到一對很不負責任的小夫妻。被這對夫妻收養後的它基本上就沒出過院子,也未見過外面的世界。而它最後的結局就是被主人無情地拋棄。所以,不再思念家的它憑著自己的本能,開始尋找前世熟悉的氣味,一路狂奔來到伊桑生活過的地方。歷經時過五十年,此前的伊桑已成為一個老男人,過得一點兒也不快樂。比利還是靜靜地陪著他,並幫助他找到當年最愛的那個姑娘。最後,兩人終於冰釋前嫌,再次走到一起。

影片中有個感人的橋段:歷經多次轉世重生後的比利早已不復當年的樣子。為了告訴伊桑自己回來了,它一次次地咬著尾巴轉圈,保持著多年前的老習慣。而後,面對老伊桑,它更是搖頭晃腦地叼著當年那個球開始玩當年那個高難度遊戲。直到這一刻,老伊桑才意識到老朋友回來了。兩人就這樣對視,眼裡含滿淚水。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這首詩本就是對《一條狗的使命》中比利和伊桑之間關係的最好詮釋。

影片最後,鏡頭靜靜地從高空掠過,比利和老伊桑夫婦站在農場裡,靜謐而安祥。比利用汪星人的語氣道出了內心獨白:“活在當下,這就是狗的使命!”至此,影片中所要闡述的溫暖命題,真相大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2

影評人夢見烏鴉說道:‘每一隻寵物,都是命中註定的精靈。導演太會拍狗狗了,穿越生死只為遇見你,每一次經歷都是那麼感動。’有網友表示:‘影片逗趣得讓人捧腹,感動得讓人落淚,結束時影院裡響起了掌聲,這還是頭一次遇到。’更有觀眾用‘治癒系神作’來形容該片。時光網記者感慨本片‘能一下子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情感’,更有媒體犀利點評‘影片看似在說狗生,不如說是講人生。孤獨始終是常態,很慶幸此生遇見你’。

先生忙完事情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但他沒有忘記今天是週末,一邊翻看網頁,一邊向我讀著影評。從他那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可聽出對這部片子的鐘情。見我不置可否,最後,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調:《一條狗的使命》暖心而不虐心,溫情而不煽情,可說是同檔期惟一一部真正直擊人心並且治癒靈魂的電影雖然十點半場已經太晚,雖然天雨夜寒,但我還是忍不住說:好吧,影片推薦成功,我們去和狗狗約會吧!

果然,好影評不是吹出來的。溫暖而詩意的畫面,感人而曲折的情節,溫情四溢的人文關懷,令人時而歡笑時而黯然但,心一直很溫暖。

早聽奶奶說人的十年,狗的一生,狗的生命何其短暫!何況還會有意外。技藝嫻熟的導演採用穿越的意識流手法,深情演繹了狗的多次輪迴,展示了狗生命的酸甜苦辣。雖然時空在變,但貝利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沒有改變,對伊森的愛沒有改變。他一路行善一路尋找,最終回到了伊森身邊,並幫他找回初戀女友,找回遺失了幾十年的幸福。影片最終以歡喜結束,迴應溫暖的主題,令每個走出影院的人心懷感動:生命的意義在於讓自己快樂。只有自己快樂,愛的人才會快樂,才能給別人快樂;狗的使命應該是盡力幫助別人,讓身邊的人幸福。生命無常,活在當下。

一路行善一路溫暖。這是一部播種愛的影片,凡是認真的觀影人,都能收穫到陪伴、忠誠、關愛、互助的珍寶。影片以汪星人的視角展現狗狗和人類的微妙情感,狗狗貝利陪伴小主人伊森長大成人:童年的夥伴,青年時的陪練、情竇初開時的紅娘貝利早已經成為伊森生命裡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了他的親人後來它年邁死去又轉世投胎變成其他性別和型別的汪:第二次輪迴狗狗變成了威風凜凜警犬,她恪盡職守,勇往直前,幫助主破獲了無數的大案,最後在冒險救助落水人質後趕回主人身邊,在千鈞一髮的時刻與罪犯殊死搏鬥,搶救回警官一命,自己卻倒在血泊之中後再次轉輪迴,又成了陪伴一位單身女青年的小柯基犬,因遛狗與命中男神相遇,終結幸福連理,孤獨不再;第四次的輪迴中,雖受女主人疼愛,但最終被遺棄。但禍兮,福之所倚,正是這次經歷,讓他循著記憶中伊森歲月的氣息,重回伊森身邊,並幫助伊森找回初戀女友,贏得幸福美滿的團圓。

父親的使命。伊森的父親原本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外派高階銷售。但後來嗜酒成性,淪為破壞家庭幸福的禍首。伊森看不起酒鬼父親,看待父親的眼光也就有了冷漠與輕蔑。最終,在一次父親酒後發瘋毆打母親時,伊森和父親扭打在一起,並警告不許再打我的母親!他說服母親放手,任由父親離家出走。可是,酒滅心智的父親走進了伊森球隊的慶功宴,受到不懷好意的隊友的羞辱與威脅,伊森與隊友反目,並引來一場熊熊大火。在這場大火中,是機警的貝利叫醒了熟睡的伊森(後來,還勇猛地抓住了肇事者),使他們免遭不幸。但尹森卻被燒燬的樑柱砸斷了強壯的腿,失去了因優秀橄欖球員保送名牌大學的機會這是不爭氣的父親給予兒子的不幸饋贈,他改寫了兒子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影片開頭的畫外音是貝利對狗的使命的不住叩問,那麼,每一個父親,每一個人,也應該時時記得自己的使命,以高尚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品行給予孩子生命的引領,建設家庭的幸福。

當然,衝動是魔鬼。遇到事情要冷靜,不要大打出手。友愛別人就是保護自己。這應該是尹森命運陡轉給年輕人的啟示吧!

總之,《一條狗的使命》既是一首具有詩情畫意的抒情詩,又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哲理文。她讓我們在唏噓中感恩,在反省中成長。友愛動物,關愛家人,溫暖世界,這或許就是電影導演的初衷吧!

還有,如果真愛,那麼,一路行善,就一定會在時間的輪迴裡再見。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3

時過八年後,這部《一條狗的使命》會讓我遇到什麼?

本來是帶著批判去看的,但看完以後......我對導演真心佩服的五體投地!

導演用狗狗的五世之命,揭露了狗在不同家庭、不同生存環境下的命運,同時也揭露了現代社會下的人,常常因為沒有“活在當下”而有著無窮盡的焦慮的真諦。

第一世:沒有看清品種的幼犬----出生就夭折的“慘命”

劇情剛開始時,主角貝利一生下來沒有多久就夭折,甚至很多觀眾都還沒有看清它是一隻什麼品種的狗生命就結束了。這個橋段事實上揭露了,很多新養狗人在對狗沒有任何健康常識的條件下,只因自己想養一隻狗,或者只因看到別人養了狗就去買狗養,而買回來後,沒有養活幾天就夭折的現象。

在中國的新城市養狗人群體中,幾乎每個養狗人剛開始都在家養死過一兩隻幼犬。很多時候大家都一味地怪賣狗的人賣病狗,也許真的有這樣的賣狗人,但不可能全部都是這樣的賣狗人的。

第二世:新斯科舍獵鴨尋回獵犬----既滿足了人類文明,又釋放了自我天性的“福命”

有人陪伴,有人餵養,有健康免疫,有正式登記管理,白天有大院子大草地自由奔跑,有人陪著互動,晚上有溫室安睡,能活到終老死去。

對於狗來說,真正的幸福是一半為適應人而活著,一半為釋放它自己的天性而活著,最重要的是,能正常的活到老死。這才是真正人、狗、社會平衡共處的生活最佳狀態。三者都保證了自己的正常發展,同時也完成了最佳的相互合作。這是普通人養狗的普世終極追求。

第三世:德國牧羊犬----為大自然的共同利益而獻出自己生命的“殞命”

站在人類社會需要更高進步的高度去看,我們認為這是狗的生命價值的昇華,人類為了維護整個社會能更普世安詳的持續發展,在努力付出自身的價值以外,還給狗賦予了超越它們生命本能的生命價值。從大自然整體平衡發展的意義上去講,社會職能性工作犬生命意義的高度遠遠要高於個人家庭養犬。

對於它們的生存方式我們無可厚非,我們也沒有資格純粹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批判職能部門對它們的特有生存方式,因為這些狗用生命換來的社會價值享有者本身有我們一份。我們能去做的只有讓我們自己更好地去遵守社會公序,人人做到守法守序,需要狗付出生命代價的社會職能崗位就會越來越少。

當然,如果有些人專門借用狗的社會職能崇高價值而讓狗承受這些生活磨難只為得到自己的一己私利,那這種人根本不配談對狗的愛和尊重。

第四世:威爾士柯基犬----被捧為寵物而實則憂鬱一生的“幽命”

真正讓我對導演敬佩的就是這個橋段,貝利轉世為一隻威爾士柯基犬,一生看似被主人奉為愛物過得一生安平,但實質上,導演在最後的鏡頭中讓它孤獨地坐在鏡頭前瞬間跨越到老態,最後再幽幽閉眼死去,如果我沒有前面十五年的從業經歷,我永遠也看不到我今天看到的憂傷。

這隻柯基一生的生存狀態是目前所有把狗當成一種私人物品來擁有的最普遍現狀,人們往往只是從人的情感感受去理解狗,認為給狗好吃的,向狗投射人的愛慰情感需求,就是在愛狗,沒有人會俯身站在狗的視角去看自己,沒有人會站在狗的天性去了解狗。這隻狗一生當中沒有幾次能在大自然自由釋放,縱使有了一個同類在陪伴,但也是兩個相同命運的疊加,沒有人能看懂它最後死去的眼神,它的主人最終並不懂得它的內心。

這是目前所有城市圈養狗的宿命,一生都在期待,一生都在憂鬱。它唯一比其它狗好一點的就是最終還是活到了老,沒有被轉送,沒有被遺棄,沒有夭折,沒有被流浪而已。

但,它的主人卻因它而找到了一生的陪伴和心理歸屬,這是一種心靈上的不公平。

第五世:聖伯納犬----重回人狗共處終極福命的期待

不得不佩服導演拐了一個如此大的彎,在批判了人類常常面對動物時,只顧自我情感表達,而不顧對方天性存在必要性的普遍謬愛倫理。

最後在主人翁幾十年單身再次與所愛之人終成眷屬的劇情結尾,也折射了人類之間的愛就是一個相互獨立又相互為伴的陪伴過程。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4

現在都在關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今兒咱們來聊聊“四生四世萬里尋主”的故事。

一個比較玩笑的開頭,並不能掩蓋這部電影的讓人哭的稀里嘩啦的。其實“把人看哭”對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是有負面影響的。畢竟一部娛樂作品,大家歡天喜地的去電影院,最後整的聲淚俱下、七葷八素實際上是不可取的。

但好的地方在於,這部《一條狗的使命》並不是虐心電影,電影結尾是一個happyending,各位觀眾大可放心。本片雖然有苦情與煽情之處,但最令人動容的地方,還是一個極度暖心與溫馨的結尾。

《一條狗的使命》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寵物電影,電影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一條狗的幾次輪迴視角,帶有奇幻色彩,以及那麼些許的擬人手法,呈現給觀眾一道特殊的萌寵大餐。

電影的'整體用意比較淺顯,比起傳統寵物電影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導盲犬小Q》,本片並沒有實事求是的按照相遇――馴化――相處――相別這樣循序漸進的情感爆模式去發展,而是從“相遇”開始,就直接進入到了“相處”模式,狗狗與人類的情感來得有些迅猛,直接進入到“我和我的小夥伴”的互動情感描寫之中。

這樣的跳躍式進擊,顯然不符合常規寵物飼養模式的標準,說白了就是“超現實”。為此本片除了正片劇情中的轉世設定之外,還時不時的加入了狗狗視角,以及狗狗內心的獨白。由於沒有看過原著,不知原著小說中是否也是如此。但本片之所以進行這樣擬人化的設定,為的就是讓觀眾在欣賞本片的時候,從傳統寵物型別作品的桎梏總跳脫出來,電影更偏向於《叢林赤子心》、《子貓物語》這樣的動物電影,以動物擬人化的情感作為核心,才是本片所要表達的主題。

就像本片中的轉世設定,有著那麼點宿命論的味道。對比其他寵物類電影中,人寵互動作為重心,而本片通過轉世記憶的噱頭,突出的寵物的主動情感。以狗狗的視角來強調動物對人類的不離不棄和善解人意。儘管這樣的主題有些虛無縹緲,但還是如上所述的那句話。讓觀眾跳脫傳統寵物電影人類對寵物的情感,以這樣的情感設定方式進行逆向轉化,著重寫寵物對人類的情感,將其演變成為一部寵物童話故事。

而且四生四世過程中,四種狗狗,有大型犬也有小型狗,在鏟屎官的眼裡,用句俗話來形容,總有一款適合你。

本片的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就是《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導演,當然他還拍過不少著名的電影包括《不一樣的天空》、《總有驕陽》、《濃情巧克力》等等。聯絡這些電影,不難發現,導演之前的作品幾乎清一色的是情感向,這是一位非常善於刻畫情感的導演。本片的在狗狗的輪迴過程中,首尾兩段為電影主線故事,交相輝映。第一段內容用了大量篇幅去鋪墊小主人與貝利之間的故事,

中間兩段情緣篇幅相對較短,但這裡用到了大量煽情段落,來填補劇情上的空白。

也就是說,在平鋪直敘的故事中,從電影40分鐘之後,就進入到了苦情的階段。狗狗與主人的相聚與離開,意外事件,生老病死,狗狗對人類的情感,有的是是主人唯一的夥伴、有的幫助主人牽紅線,這兩段故事目的就是為了強化電影的主題――寵物對人類的情感。加上大量煽情段落,淚點較低的朋友,這個時候已經忍不住了。這樣的處理方式,有些常規,依靠煽情來強化情感,但細想一下也是無可厚非。

因為寵物與人類,那種相伴已久最為純潔的情感,恰恰格外動人,永遠不會變。

當然,讓本片昇華之處在於最後一段,一段隔世重聚的溫馨結尾,我覺得沒幾位能忍得住的眼淚。不是悲情,而是太美好了。前期大量的情感鋪墊,中期隔代兩世的情緣,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怎能不讓人淚流滿面。

我不是一個很迷信的人,但我更願意相信宿命和因果,你對他不離不棄,最終他終究會回報你。這部電影,以狗狗的視角來表達這個核心,動物單純的情感,對比人類駁雜的世界,最終達成的因果訴求,所以才會令結局顯得如此動人。

這部電影,描述了陪伴,但不是強化失去,而是迴歸。

善待自己的寵物吧,因為每個寵物,都是你命中註定的精靈。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

《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很有名,它在打分網站上擁有9.2的高分,在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電影排名中,位居第13位。其實,霍爾斯道姆最著名的作品,不止《忠犬八公的故事》一部,他曾憑藉電影《狗臉的歲月》和《蘋果酒屋的法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提名。擁有這樣的背景,使得他的20xx年新作《一條狗的使命》頗為引人關注。

一同看這部電影的朋友,收養了一條一隻腿殘疾的吉娃娃,她矇混過關躲過了檢票員的眼睛,帶那隻玲瓏的吉娃娃進了影院,整個觀影過程中,這隻吉娃娃一會兒盯著銀幕,一會兒盯著影廳裡不斷被銀幕光芒閃爍著的觀眾背影。整個觀影過程裡,愣是一聲沒吭。這麼乖的狗還是第一次見到,讓從不願意養狗的我立刻就喜歡上了它。而它的主人看完電影之後,鼻子都哭紅了。

愛狗人士看與狗相關的電影,肯定是不客觀的,受強烈的感情因素驅使,愛狗人士比一般觀眾更容易被情緒帶動,走進故事裡,被一切的細節觸動。但即便不愛狗,也很難不被《一條狗的使命》打動,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部動物電影,更是講述變與不變、愛與忠誠、祝福與守候的電影,這些關鍵詞,都是人類普世價值觀中最為樸素的組成部分,一條狗在電影故事中,所起到的只是激發作用,它幫助人們麻木的心靈迅速地甦醒,去感受,去感動,然後產生愛的衝動。

《一條狗的使命》使用了重生元素,一條名字叫貝利的狗,在人世間死亡了四次又復活了四次,狗的名字在變,狗的品種也在變,唯一沒變的是他那顆忠誠的靈魂。影片最為感動人的一幕發生在結尾時刻,當小主人已成白髮蒼蒼的老人,貝利想方設法讓主人意識到了它就是幾十年的那個貝利,用理性的思維看,這不真實,但並不影響這種設定的震撼性。人們往往願意在虛構中,去尋找在現實裡得不到的東西,這不叫自我欺騙,而是為每一顆苦難的靈魂尋找避難所。

如果注意觀察的話,會發現故事裡貝利歷經的四個主人,他們的生活境遇都很糟糕,要麼摔折腳骨失去上大學的機會與女友分手,要麼是一個經常失眠的孤獨的警察,要麼是一個身材肥胖失去生活自信的家庭主婦,還有那個被男朋友逼迫著拋棄貝利的女人……最後的貝利前半生很慘,被拴在院子裡數年,但如果它那些同樣命運充充滿各種悲劇的主人一樣,最終都能夠迎來救贖的機會。被拋棄的貝利,換另一個視角看,也獲得了狗狗最為在意的自由,也正是因為有這自由的存在,它才可以重新撮合第一任主人與他的女友在老年時重溫舊夢。

我猜霍爾斯道姆有意地使用了故事的陰鬱底色,只有如此才能夠充分映襯出一條狗的使命價值,在故事裡狗狗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貝利幾乎以“一狗之力”,為整個悲劇故事注滿了溫度。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心靈與眼睛會牢牢地被貝利吸引,沒有心思去關注人類角色的命運,但看完影片後靜下心來思考,會覺得這部影片有著鮮明的寓言色彩--在人類墜入越來越深、越來越孤獨的情感深淵的時候,像一隻狗狗那樣的單純、熱情、盲目,或才是幫助人們重新找回對生活與命運的熱愛的唯一方式。

拍電影時最難拍的是孩子,比孩子還難拍的是動物,但電影人多年來對動物電影的熱愛始終不減,拍攝出了一部又一部好看又感人的作品,如果電影按型別來打分的話,動物電影在整體打分方面,相較於其他型別電影一定會有很高的優勢。霍爾斯道姆在《一條狗的使命》中,再次展現了他對動物演員出色的調教功力,四條狗的外形區別很大,但在性格方面卻是貫穿始終的,尤其是在對貝利的靈魂塑造上,觀眾完全意識不到狗狗的外形變化,那是因為大家已經深深被貝利的靈魂所吸引,電影也因此具備了靈性與靈魂。

動物電影會一直拍下去,這類故事無論怎麼變化,其實關於動物的定位以及創作者對於動物的表達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最重要地是,電影人如何發現人在不同時代的變化,並敏感地將之尋找出來,用動物當作一面鏡子,來映照人類的不安與恐懼。我們喜歡一部電影,往往不是被片中的故事打動,而是因為電影裡的動物,恰好填補了我們內心因為受傷而長久空洞的那一部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