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

來源:才華庫 5.2K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1

9月1日,我在中央一臺晚黃金檔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本次《開學第一課》的話題為“乘著夢想的翅膀”,分別由主持人撒貝南、王小丫和方瓊來主持本次節目。

第一節課是由撒貝南撒老師來為我們主持,撒老師帶領著這節課的小班長迷你彬,開講啦!首先,一架飛船到達了課堂中間,一位漂亮的宇航員——王亞平,我們的夢想老師從飛船慢慢下來跟我們說了一段話,最讓我難忘的是這樣一句話:“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並非一帆風順,擦乾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進一點”。不久,撒老師又“召喚”出一位中國傘兵,付麗娟。又讓她如願的見到了自己的奶奶,我們都為祖孫倆人能重逢而喜極而泣。

《開學第一課》第二節課是由王小丫老師主持的。講述了,最美舞蹈教師廖智失去雙腿依然綻放微笑,女演員章子怡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黃綺珊、方俊、廖智共舞《怒放的生命》,一曲動人心。夢想,就是廖智在失去女兒後堅持下去的動力。

《開學第一課》第三節課是由方瓊老師來上。這節課郎朗讓我們明白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鄭媽媽鄭亞波雖是加油站女工,但為了患有自閉症,也就是不愛跟別人說話,只自己跟自己說話的兒子。沒有叫苦叫累,反而堅持在十一年中教她兒子鋼琴,想要讓孩子活得更有希望。她說:“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感動了很多人。我和父母也流下了眼淚。

夢想是人人都擁有的,但我們是否能夠實現不是取決於別人怎麼看,而是自己怎麼做。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會更加堅持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夢想開出驕傲的花。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2

在開學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家中的沙發上跟媽媽一起懷著一種十分期待、興奮的心情開啟電視,準備觀看《開學第一課》。

這個節目圍繞“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這一主題講了五個故事:“繡紅旗”,讓我感受到了郭德賢老奶奶與其他戰友的愛國之心,令我無比敬佩;“機器人”,讓我感受到了我國的科技十分厲害;“打海盜”,讓我感受到我國軍事力量的強大;“跳繩”,讓我感受到我國體育也在變強;“小玉兔”,讓我更加佩服我國航天事業。

在這個節目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打海盜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特別佩服中國海軍,他們是多麼的敬業啊!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智慧和雙手,保護著那五艘遠洋漁船,成功的打敗了那些可惡的海盜。不過,令我難忘的還是當中國海軍把漁船送到岸邊時的那面五星紅旗。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我國的軍事力量十分強大,並憑此贏得了其他國家人民的信任。

然後,當我再一次看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心裡不禁想起了“繡紅旗”與貢布爺爺的故事,我太佩服那些熱愛五星紅旗的人了。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我對國旗有了新的認識。國旗有三層含義:第一,國旗是鮮血染成的,是千萬人通過不懈奮鬥得來的;第二,國旗是國家的象徵;第三,愛國旗就是愛國家。我愛國旗,更愛中國!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3

今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夢想是什麼呢?我心裡有這樣個疑問。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比如:有人想當科學家、有人想當音樂家———太多太多了。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清楚地認識到:一個人有夢想固然很好,但是一定要堅持,才能實現。

看了這一學期的《開學第一課》後,最令我感動的是廖智姐姐,她曾經是一名舞蹈家,跳得非常棒。可惜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了傷,最終雙腿被截肢,她成了殘疾人!不能走路了,更不能跳舞了,非常可惜。過了不久,她裝上了假肢。她有一個強烈的願望——重返舞臺,之後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最終成功了!

她動情的述說完自己的故事之後就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看著她依舊優美的舞姿,我心底對她的敬佩之情再一次湧滿了心間。廖智姐姐太勇敢了,我一定要向她學習!回想我自己現在正在學鋼琴,常常是剛彈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看到別的同學都出去玩,我也想出去,我就總和媽媽提要求,媽媽不。答應,我就不高興了,不想練習了。然後我找藉口一下上廁所,一下偷偷地玩一會兒,其實就是在耗時間,最終進步也不大。我今天看完廖智姐姐的故事,回想我遇到的困難,跟廖智姐姐相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

我下定決心,做什麼事,遇到任何困難,決不退縮,努力實現我心中的夢想!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4

我們今天開學啦!晚上八點鐘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次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講的是父母給了我們愛,給了我們知識,也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孝敬他們。看完之後我懂得了一些道理,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課中講述了“孝”、“愛”、“禮”……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愛”這一段故事,有一對父子,父親“秦勇”曾經是樂隊的主唱,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叫“大珍珠”,可惜在兒子4歲的時候,得了一種病,叫做“重度感統失調症”。這種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因此他放棄了樂隊主唱的工作,用心地去照顧兒子。“大珍珠”不懂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是爸爸秦勇,不但沒有放棄自己的兒子,還更耐心地去教他,他比別的小朋友學習一樣東西要難一千倍,一萬倍,甚至最簡單的繫鞋帶都花了1年的時間。有人說騎自行車可以保持平衡,但是“大珍珠”一上去,掉下來,一上去,掉下來,一直這樣,當秦勇要放棄的時候,一個早晨,他說:“父王,我們什麼時候繼續這個魔鬼訓練,這時的秦勇,瞬間變得精神百倍,整整用了3年的時候,“大珍珠”才會騎一小段,但這是秦勇最幸福的時刻!

父母給了我們許多,我們一定要珍惜爸爸媽媽哦!我們現在更要好好學習,將來有所成就,回報父母,讓他們過得更加幸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5

快樂的暑假終於過完。開學第一天,我和媽媽、爸爸一起收看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但是這個一個半小時給我的感動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什麼是幸福”?幸福有很多種,有人說,在過節的時候,雖然沒收到禮物,但是,也很幸福,因為家裡老老少少都很健康。沒錯,那也是幸福!對於山區的孩子來說,能上好學校,就感到幸福。有些孩子問,在哪兒上學最幸福呀?其實在哪兒上學都很幸福,比如,在山區上也很幸福,因為在那裡上學的孩子,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在城市裡讀書,那就更幸福,可以坐舒適的教室裡,和許多同學一起讀書,反正上課什麼也不缺。

聽我上面說的,你們感到幸福嗎?我可以說說我自己,在學校裡,我有時開心,有時快樂,有時悲傷,有時生氣……不管怎樣我都感到很幸福。在家裡,住的是樓房,睡的是好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家人又很溫馨,你們說我幸福不幸福?媽媽曾告訴我,幸福就在我們身邊!那怕我們一無所有,但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那我們也是幸福的,有些人即使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依然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有些人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最優秀的人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6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法國羅丹的這句經典的名言,扣人心絃。

天色漸漸暗了,太陽歇息了,星星閃耀著,照亮星空,把月亮襯托得更加綺麗,更加迷人。我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每學年最必不可少的《開學第一課》,它就像一個知識的寶庫,每次收看後都會讓我收穫許多的知識和道理。

當我聽到韓庚哥哥好聽的聲音——是主題曲《第一課》!我激動地把音響開到最大,目不睛地認真觀看。

保持好奇的心,帶上發現美的眼睛,學會“探索美”。焦劉洋姐姐說的:“興趣也許是最大的動力,卻不一定是持久的動力。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出最美的感受,需要我們常說的‘貴在堅持’。”讓我學會了“創造美”。陳一冰哥哥說:“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細節,當每個人做完動作下來以後,其他人都過來跟他擊掌、擁抱,互相傳遞著正能量,也正是這樣的互相鼓勵,支撐和鼓舞著每一個人,直到最後一個專案,我們都依然保持著這種士氣。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卻有完美的團隊。”讓我學會了“和諧美”。

這幾種美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吳斌叔叔的感人事例。

吳斌叔叔在駕駛公交車的時候,被飛來的`碎片刺入胸口。他當時一定痛苦不已,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吳斌叔叔並沒有因為意外傷害而連累一車的乘客。他慢慢地剎車,在最危難的時刻還保住了全車24人的生命,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驚人舉動。吳斌叔叔堅守著自己公共汽車司機的職位,從未被乘客舉報,他付出生命,用它寶貴的生命去救回車上的乘客。吳斌叔叔雖然不在人世了,但是他永遠印刻在我們的心底,他的精神將永恆的流傳。

觀看過了《開學第一課》後,世界上的美將愈來愈多,愈來愈多……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7

愛是一顆幸福的種子,深深地埋在我們的心中,需要我們用真情去澆灌,讓愛的種子在心中發芽。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就是這樣真切的感受。

愛需要承擔,這點,年幼的馬鵬飛做到了。在馬鵬飛成長的道路上,有太多的坎坷:出生後被父母棄養,他只有跟隨患糖尿病的奶奶生活。為了維持生活,也為了馬鵬飛能夠繼續學習,奶奶不得不讓自己吃藥的量減少,甚至停藥,奶奶因此耽誤了病情,最後雙眼失明。在這樣的情況下,馬鵬飛6歲時就動手為奶奶做飯、洗衣,成了家裡唯一的支柱。他的日程表像總統似的,排得滿滿當當:五點起床幫奶奶洗漱,五點半做飯,六點為奶奶打針,六點二十吃早飯……奶奶失明瞭,他並沒為此被命運擊垮,面對生活的不公平,他沒有埋怨,因為他深知,如果他倒下去了,這個家就沒有半點希望了。

愛也許是一支優美的舞蹈,愛也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愛也許是一個輕輕的吻……馬鵬飛現在僅僅13歲,他的世界裡沒有舞蹈,沒有傳說,沒有親吻,只有擔當。而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我們承擔了什麼?我們這些被父母、爺爺奶奶捧在手中的“小公主”、“小皇帝”,遇到什麼難事都會奔向父母身邊,讓他們來解決。其實,我們可以承擔一些簡單的事,比如:給下班回來的媽媽倒杯水;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倒盆熱水,給他洗個腳……

同學們,因為有了愛,世界變得更加溫暖,因為有了承擔,愛變得更加博大,更加莊嚴。讓我們學習馬鵬飛樂於承擔的精神,讓愛的種子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8

愛,讓生活更加的美好。

昨天,我在家裡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特別節目——《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特別的好看,請來了不少有名的人物,其中有楊利偉叔叔、《家有外星人》中唐不苦的扮演者、李宇春、馬鵬飛…等一些知名的人物。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知道了愛是有力量了,就像看電視上表演的那樣,6個人,沒人伸出兩隻手指就能抬起一位觀眾,這看上去真是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事實就是如此神奇,它就像一位魔術師,隨時都可以令你大吃一驚。通過以上這個小遊戲,讓我深切明白了愛的力量是多麼的偉大,在汶川縣發生的大地震後,我們中國千千萬萬個同胞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紛紛捐款,5元、10元,這些錢雖然不多,但他們卻像無數箇中國同胞伸出的兩隻手指,將一個個四川同胞給抬起來,這就是愛的力量。

愛是承擔,記得,有個叫馬鵬飛的中學生,他8歲時就已經是家裡的頂樑柱了,每天放學他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的,他跑出教室的目的並不是放學了,自由了,他是想快點回家,去照顧盲目的奶奶,為了照顧奶奶,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時間表,具體時間我也不記得了,但影響最深的就是他每天五點鐘都必須起床忙著煮早餐。

想起這兩天來,我們學校畢業班的同學都在軍訓,我忽然感覺比起馬鵬飛他那樣艱苦的上學,我們這點小困難有有什麼大不了的?人家馬鵬飛的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回憶起在軍訓期間,我並沒有做到站的時候紋絲不動,想起來確實慚愧,馬鵬飛今年已經14歲了,9月11日是他的生日,主持人與觀眾給馬鵬飛過了一個提前的生日。

我認為我們不僅要向他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還得向他學習孝順。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9

《開學第一課》通過一個個英雄故事,共同來緬懷這段歷史。

在晚會的第一篇章重點呈現國歌的故事,邀請93歲的老藝術家秦怡老師登臺講述。秦怡老師不僅用語言重現國歌中描寫的真實戰鬥,還透露了自己與國歌之間的“特殊緣分”。

晚會現場共邀請了三十五位親身經歷了抗日戰爭的老人作為貴賓出席。他們當年以士兵、藝術家、兒童團員等各種身份走過那段歲月,而今最年輕的85歲,最年長的已有98歲。

在這節課上,93歲高齡的秦怡坐著輪椅講述了國歌的故事。秦怡的丈夫金焰和聶耳是朋友,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因為沒有鋼琴,就請金焰把這首歌一句一句地試唱出來,聶耳聽了以後再進行修改。她反覆告訴學生:“國歌的產生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在戰鬥中創作出來的。”

節目中,左權將軍的女兒左太北扶著助行器走上舞臺,堅持站著為學生們講述父親的故事。左權犧牲時,左太北還不到2歲。40歲時她接到了媽媽寄來的裝有父親11封家書的包裹。

一口氣讀完所有的書信,她淚流滿面,那時候她才知道,原來有一個那麼愛自己的爸爸。

除了左太北,東北抗聯女英雄趙一曼的孫女陳紅也來到現場。陳紅說,爸爸告訴她,奶奶是英雄,“其實英雄是大家的,奶奶是我自己的。”

作為英雄的後人,她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工作,踏踏實實做人,不給奶奶的名字丟臉。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10

在2014年9月1日晚,我如期開啟CCTV-1,觀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由4節課組成。第一節課“孝”的主講:童話大王鄭淵潔講述了他關於“孝”的故事。第二節課“禮”由香港女歌手容祖兒講述了關於“禮”的故事。第三節課“愛”由黑豹樂隊原主唱秦勇介紹了辭去主唱而用心養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症的兒子“大珍珠”。第四節課“強”由武術老師張家振講他培養81名藏族孤兒的事。

在這中間,我最喜歡容祖兒的家風故事了。她的關於“禮”的故事讓我看了非常感慨。

她媽媽在幼時教導要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吃飯要有規矩。很多小習慣令容祖兒受益終生。她小時候喜歡下雨天和弟弟一起踩水坑,看雨水濺在行人身上的樣子,覺得很爽。媽媽告訴她,要換位思考,想想他人的感受。

在看了之後,想想自己吃飯樣子根本沒有規矩而言。她們如果沒到三餐時間,就再餓也不吃東西;她們沒等長輩上座、動筷子,她們也絕不上座、動筷子,吃飯時非重要事情不講話......而我平時吃飯很隨便:想吃就吃,不管時間和父母,吃飯姿勢更是沒有“規矩”,經常翹二郎腿,吃飯時經常聊天,還很挑食,更嚴重的是吃飯磨磨蹭蹭,成了媽媽經常嘮叨的重點。

反思之後,發現我的缺點太多了,今兒起,我打算像容祖兒說的那樣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慣。“做個受歡迎的人,做個文明禮貌的人,要從現在做起。”

正在我心中暗暗發誓之時,吳莫愁又唱起了王力巨集的《改變自己》,更使我信心倍增。我相信,我一定會改掉努力這些壞習慣的!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11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對責任的詮釋。

他,一名普普通通的客車司機,20多年來開過車的里程可繞地球30圈。在一塊鐵皮砸向他的腹部時,他沒有驚慌,而是握緊方向盤;他沒有看自己的傷口,而是看著前方。剎車、掛檔、開雙閃燈……當車停下來後,他對乘客說:“你們不要走,這是在高速上,快打110、120”他——吳斌,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告訴了我們什麼是責任,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保護了乘客們的安危,他盡到了司機的責任。

我們是帶著責任生活在這個世界的。出生時,父母擔負起了撫養的責任;成長時,老師擔負起了教育的責任;長大後,我們擔負起了回報社會的責任。醫生必須對病人負責。政府必須對老百姓負責,如果你當了班長,你必須對班級負責……

當然,不負責任,後果也會很嚴重。如果吳斌叔叔對24位乘客不負責任,只顧自己的疼痛,而不把乘客的安危放在眼裡,那麼乘客有可能有生命危險。

這個世界賦予了我們生存、求知、享受的權利,也賦予了我們一定的責任。生命本來很無味,是責任給了它酸甜苦辣的多彩;生命本很枯燥,是責任給了它風花雪月的燦爛。責任是火,讓生命溫暖;責任是筆,讓生命多姿;責任是花,讓生命芬芳。

責任,與生俱來。是義務,也是權利。當你為責任在奉獻的時候,當你為責任在行動的時候,你也在享受著責任給你豐厚的回報——讓我們的靈魂更高尚,讓我們的生命更美麗。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12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長征精神”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激勵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70年前的長征,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70年後的今天,再次回首漫漫長征路,久久咀嚼那段光輝歷程的時候,我們從中又會體味出何種情感和豪情?在新世紀的時期,我們又如何理解和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偉大的紅軍戰士,他們強渡大河,飛奪瀘定橋。想想當時的情景是多麼艱險。“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偉人毛澤東同志的詩句,不就是紅軍長征生活的寫照嗎?

漫漫長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戰士站起來。二萬五千里長徵路,路有多長,紅軍撒下的汗水就有多遠!巍巍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埋葬不了他們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掩藏不住他們堅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那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征精神。

此時,我感覺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歷史再次向我們證明:長征精神將伴隨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我們應該學習長征精神,爭做紅軍後人。

我感謝那些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這就是永恆的長征精神。我們應該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讓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13

今天是9月1號,是開學的第一天,我放學回家後看了《開學第一課》,真是受益非淺!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在第一堂課上,《烽火家書》告訴我們戰爭年代,幸福的含義就是和平,那些在戰爭時候的孩子們多麼渴望和平,多麼渴望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如今的生活是無數的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呢?10歲的盲童劉浩對幸福的理解又不同了,他認為幸福就是能彈鋼琴。成龍。李娜。鄧亞萍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發現幸福,幸福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學會自信。樂觀。努力。超越,學會對壓力說沒關係,這樣就會感受到幸福。

第二堂課上,千年等一回的王老師把自己的青春無私的奉獻給了那些山區的孩子們,他的幸福則是看著那群可愛的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健康快樂的成長。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傳遞幸福,在幸福的世界裡要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懂得對生活說感恩,用寬容的心待人,讓自己更快樂,就好比“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第三堂課上“最美女孩”最令我感動,十五歲的孟佩傑姐姐在4000多個日日夜夜中扛起了一個成年人都可能無法承擔的重擔,但是她並沒感到委屈。不滿,因為她對養母充滿了感恩,養母雖然只養育了她三年,而她願意照顧癱瘓在床的養母一輩子,她的幸福就是回報養母。楊利偉老師也告訴我們給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樂越多!

看到這麼多的幸福,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社會裡,我們學校為了給學生們帶來舒適的學習環境,把學校裝修的格外美麗,嶄新的座椅,明亮的教室……這就是我們的幸福!

讓我們學會成長。樂觀。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寬容。溝通。關愛。讚美。努力。奉獻,就會感受到幸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14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深受啟發。我從中明白了孝、愛、禮、強這四個字的意義。這四個字,都是由四個美好或悲傷的故事表現出來的。孝就是晚輩孝敬長輩的意思;愛的意思是說喜愛,對人物或事物有深摯的感情;禮的意思是說禮物,用來表示慶賀或敬意。

其實這幾個字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會發生一些溫暖的故事。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告訴我要孝敬老人,尊敬長輩。我只知道每天吃飯的時候,爺爺奶奶都會給太公盛飯、倒酒、夾菜。因為太公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所以早上打洗臉水,都是爺爺奶奶做的,晚上打洗澡水,也是爺爺奶奶幫太公做的,雖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我從中明白了這才是真正的“孝”字的含義。

在學校裡,我們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別人過生日,我會送上生日禮物。雖然禮物不需要太貴重,但也表達了自己的心願。

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所不有。上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正在寫作業,突然覺得頭暈暈的。老師發現我不對勁,就趕緊過來問我,給我量體溫。結果我發燒了,老師立即把我送到醫院,並打電話給我的家長。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老師對同學的愛就像父母對孩子的愛。

通過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孝、愛、禮、強的意義,這些故事也會激勵我在今後的生活中努力去做一個好孩子。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_國小生觀後感500字15

今年的主題是英雄不朽。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篇章,通過一個個英雄的真實講述,讓人們共同回顧歷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由董卿、王小丫、何炅及撒貝南四位主持,它圍繞著“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精神進行教學。

我想重溫國歌的背後故事:

《開學第一課》將在晚會的第一篇章重點呈現國歌的故事,邀請93歲的老藝術家秦怡老師登臺講述。秦怡老師不僅會用語言重現國歌中描寫的真實戰鬥,還將透露自己與國歌之間的“特殊緣分”。晚會現場邀請了三十五位親身經歷了抗日戰爭的老人作為貴賓出席。他們當年以士兵、藝術家、兒童團員等各種身份走過那段歲月,而今最年輕的85歲,最年長的已有98歲。《開學第一課》將以“搶救式”的態度,盡最大可能地向這些英雄老人致敬。

還原王小二真實面貌:

“王小二”是家喻戶曉的少年英雄形象,人們通過歌曲和故事傳頌著他的英勇事蹟。《開學第一課》尋訪並邀請到“王小二”的小夥伴史林山老人,在現場為大家還原這個英雄少年的真面貌,更細緻入微重現“王小二”選擇英勇犧牲背後的情感脈絡。史林山在現場聲情並茂,幾度落淚。

看完《開學第一課》以後,我覺得受益匪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