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亂》觀後感範文

來源:才華庫 3.33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亂》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電影《亂》觀後感範文

電影《亂》觀後感1

《亂》是由導演黑澤明執導,由日本/法國製片,片長162分鐘,1985年6月1日在日本上映。

一文字秀虎(仲代達矢飾)征戰多年,手段殘忍。在七十歲時,秀虎準備將家業一分為三,由三個兒子分掌大權。他把太郎孝虎(寺尾聰飾)、次郎正虎(根津甚八飾)、三郎直虎(隆大介飾)叫到跟前,以“支箭會斷,硯支箭折不斷”喻語告誡三兄弟,囑咐他們要休慼與共。三郎當場把三支箭橫在膝上折斷,以抗議父親枉經亂世,而不知人情。秀虎大怒,將三郎驅逐出境。三郎遂到鄰國入贅為婿。

而之後一文字家果然被三郎言中,背信棄義的告誡果然成真,父子及兄弟間的紛亂開始,迎接他們的將是什麼命運?

本著黑澤明的經典之作去看的,色彩果然絢麗,紅綠藍代表三個兒子。依舊是《影武者》的老主演,眼睛好大呀,真有點李爾王的意思。影片內容取材於莎士比亞的經典《李爾王》,但我總覺得怪怪的,這類影片應該取材於真實歷史看起來才過癮,哪怕是演義就好啊,就像中國的《三國演義》或者《水滸傳》,都有真實的歷史在裡面。這樣總覺得為了拍電影而拍電影。

日本那個時代的男人的'髮型真是挺有意思,半個頭頂剃光,扎一個小辮子。不過,中國清朝時男人剃光前額,留個長長的大辮子也不好看。那個時期日本女人眉毛幾乎看不清,在往上靠近前額卻描了兩道重重的假眉毛。想到國內古裝電影《夜宴》中章子怡的眉毛好像也是這樣的,大概這是當時的一種時尚吧。

不要意氣用事,看清一個人不在你得意的時候,而是你失意之時。

電影《亂》觀後感2

今天看了電影《亂》。

本來不想寫影評的,因為這確實不需要什麼高難度,但看了關於亂的影評後,卻覺得應該要寫。

中國人看日本電影,可能會不習慣它的節奏,比較唯美的畫面,其實是需要耐心來欣賞的,記得前些日子看〈忍〉的時候,女朋友幾乎是在極度的不耐煩中看完的,而我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因為如果我認可她的態度,可能就得看〈完美結局〉了。

很多人可能看不懂黑澤明在講什麼,其實,三郎真的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在他砍樹枝為老父親遮陰的時候,大家就應該感受的到他的細心與善良。也許別人也可以偽裝,但他本身就是一個不喜歡偽裝的人,所以,他的行動能夠證實他的內心。

有人說,三郎不應該選擇折箭,然後離去,我想,這也是一個誤解,因為,他別無選擇。他希望父親收回成命,但父親沒有聽從。他無能力改變什麼,因為他是最小的兒子,而繼位的人也是他的血親。如果他偽裝請求父親原諒然後到三城去,結局還是一樣,因為,三城無論從兵力還是物力上來講都不可能和一城二城抗衡,而且名不正則言不順,在三城的三郎只會被莫名其妙地處死,而且絲毫都不會有反抗的能力,而且將以不光彩的名義死去。我想這是一個聰明人不可能選擇的行為。

還有人說,三郎不應該讓仇敵來報仇,這是一個誤會,他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他的善良決定了他的行為,在他心中,岳父只是來幫他押陣的,而凌部的動機就難測了,而凌部的出現並不是三郎招來的,他作為藤也的女婿,凌部更可能是自行前來,或者受其岳父所請而來。

最後,三郎的死,有人認為是因為日本人喜歡寫悲劇的緣故,其實也符合劇情的發展,在消滅一文字家族後,活著的三郎確實是個負擔,這至少是凌部不願意出現的事情。

總結一下,性格決定命運,可以說,一文字家的人都是英雄,也可以說,他們都不是,而是由命運裁決的小人物。這其中也包括報仇了的楓和為消除仇恨而唸佛的末,所有情節的發展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亂》之憂傷,不在於它的憂傷的結局,而在於,在原本可以改變的時候,人們的選擇都出錯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