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的革命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91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靜悄悄的革命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靜悄悄的革命觀後感

本學期學區組織了讀書活動,讀的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學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當我手中拿到這本書時,一股莫名的衝動讓我捧著這本書將其一口氣讀完。佐藤學教授對學校、教師、課程的深刻闡述,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與反思

佐藤學教授提出:①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回想起自己的教學,更多地是追求那種熱鬧的,積極發言的課堂氣氛對於課堂上一時的沉默,總是擔心因此會浪費時間,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總覺得這樣的課一定是在設計上存在著不少問題,學生參與面寥寥無幾便是自己教學工作的最大失敗。於是,便總是追求課堂上積極發言,積極響應的熱鬧氣氛,全然忽視了相互間地用心傾聽。在觀摩其他教師的課,發現大多老師也是如此,好像課堂氣氛是否熱鬧便是一節課成敗的標誌。於是,往往一個問題的設計造成課堂上的暫時沉默,教師就會很急躁地給予適當的提示,或直接給出答案,隨後在一連串的“知道了嗎?”“明白了嗎?”的詢問聲,在學生頻頻地附和聲中,滿意地繼續去上自己的課。如今“主體性”神話的提出,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學,仔細回味佐藤學教授的話。是的,從表面上看,課堂顯得異常活躍,氣氛相當熱鬧,學生是在積極地配合,實際上是教學中的一種假象。教師在無意識中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剝奪了學生創新的機會。試想:在學生嘰嘰喳喳地交流聲中,有多少學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有多少學生在認真傾聽其他學生的回答,教師自己又認真傾聽了幾個學生的回答。即使在傾聽,也是想急於從這些回答者的發言中,找到與自己答案相吻合的那一個。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種說法過於偏激,因為哪一節課不是如此,學生在下面大聲附和,教師在上面連連點頭,表面上看,學生和教師之間達到了一種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訂的教學目標。公開課,隨堂課,對老師課堂教學的評價,課堂氣氛不是佔了很大的比例嗎?於是乎,教師都在追求那所謂的課堂氣氛。然而,我靜下心來回憶日常的教學,我們經常會發現課堂上有這樣的現象:教師佈置了一個研究課題後,讓學生各自觀察,接著再讓同一小組的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學生馬上搶著各說各的發現,隨後老師請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學生舉著手高喊:“我!我!”,叫聲迴響在整個教室,唯恐別人搶了先。學生甲說了自己的發現後,教師問還有別的發現嗎,可站起來的學生乙竟說了與學生甲相同的發現。若同學說得不夠正確,老師會問:“你們對這位同學的回答有什麼想法?”可隨後站起來的學生卻仍在說著自己的發現,與老師的發問毫無關係。教室裡亂作一團,老師終於發脾氣了:“安靜!我看誰聽得最認真!”並指名讓學生複述剛才的提問。此時,未能發言的學生在嘆息聲中一個個垂頭喪氣,有的則不甘示弱,仍在下面悄悄地說著自己的發現;有的乾脆做起與課堂無關的事;有的雖畢恭畢敬端端正正地坐著,卻一言不發。

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主體性神話”在作祟。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的機會太少,使學生既不會傾聽別人的意見作出正確的判斷,也不會用正確的語言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只管自己說不管別人聽不聽,他們在意的是老師對自己的評價,潛意識中交流的目標是教師,因此當其他同學發言時與自己無關,只是在等待下一個輪到自己與教師進行交流的機會。原因之二是大多數教師卻仍然以學生的“發言”為中心來了解學生的看法,而並不是認真仔細地對待“傾聽”。於是,②比起擅長髮言的學生來,那些在學習上不多言語,然而善於傾聽的學生儘管應該被評為優秀,但在這些學生的通知書上卻常常被寫上“更加積極地發言吧”。其實,對那些不思考就草率發言的學生,倒是該寫上“更加註意仔細傾聽吧。”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希望在課堂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言語表現力的話,那麼預期鼓勵他們發言,不如培養其傾聽的能力。由此可見,看來作為教師十分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傾聽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我們這裡所說的“傾聽和表達”主要是用耳朵認真地聽,辨析別人的語言,做出自己的判斷,並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一個過程。涵蓋兩層意思:一是會表達自己的思想;二是會傾聽別人的訴說,努力聽懂、理解,從而作出積極的反應,即給予正確的評價。

表達與傾聽是相輔相承,交替發展的。學生在表達和傾聽中傳遞資訊和接收資訊,更有將資訊進行整理,在內部消化吸收和情感體驗過程。隨著傾聽的深入,思維活動和表達能力的水平也就會得到螺旋式的上升,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培養。

我記得瑞吉歐有句名言:“接過孩子拋來的球!”同樣,左藤學教授也講到:多數的教師只注意自己教學的進度,並沒法想準確地“接住”每個學生的發言,未能與那些傾心“投球”的學生的想法產生共鳴。是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心感受,有著與眾不同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作為孩子大朋友、大夥伴的我,就必須在孩子的活動過程中,走進孩子的心靈,解讀孩子的所思所想所為;傾聽孩子的聲音,知道孩子的“一百種語言”,然後才能欣賞孩子,成為他們成長的有力支持者。

其實,學會傾聽是一種學習,一種禮貌,一種修養,一種品質更是一種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佳時機。然而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這一點。記得我在上《坐井觀天》這一課時,我讓他們談談自己聽了故事後的感受,以“青蛙跳出井口了”為題說幾句話。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講著,內容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是“青蛙真正感到了自己見識少”。這時,班裡一個平時調皮,又特別愛惹是生非的學生說:“青蛙從井裡跳出來,到外面看了看,覺得還是井裡好,又跳回井裡。”話音剛落,同學們便捧腹大笑。我也笑了,隨口說道:“我看你才是一隻坐井觀天的青蛙。”孩子失望地坐了下去,小嘴噘得老高,一臉的不高興。按照一般的理解,井底之蛙孤陋寡聞,一旦出得井來,就可以見多識廣,當然不會再回去了,這也是課文的應有之義。現在,居然有學生要井底之蛙回井裡去,實在有些“離題”。

靜下心來想一想,新課標提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我們班有幾十個孩子,面對同一事物,可能眾口一詞,也可能聲音不一。一個好的語文教師,首先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傾聽孩子的語言,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引領孩子的思想。這個學生為什麼會這樣說?他到底是怎麼認識井底之蛙的?我很遺憾:在課堂上我居然忽視了這一點,因為想當然,我沒有積極關注這唯一不同的聲音,沒有思考這些話的意義,更沒有理解這些話的言外之意。

好在寫日記時,這個學生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他寫道:青蛙跳出井後,來到一條河邊,想喝水,突然,聽到旁邊老青蛙的警告:“不要喝,水裡有毒!”緊接著,又看到許多青蛙被殘忍地剝去了皮,血淋淋地出現在眾人面前,眨眼間又成為了桌上的一道佳餚。我的心被震撼了:讓青蛙跳回井裡又有什麼不好?可作為老師卻沒有給他一個當眾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於是,我提筆在作文本上寫道:“對不起,老師才是那隻井底的青蛙。”雖然道歉似乎晚了些,但好在我已意識到了傾聽的重要性。

我決定再給學生一次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讓孩子動手動腦新解《狐假虎威》,我又一次領略了孩子繽紛的童心世界。

傾聽,是一種理解。有人說,教育就是不斷消除誤解的過程。傾聽,可以增進溝通,促進理解。傾聽,還是一種等待,給孩子機會,不隨便打斷孩子,也不輕易做出評價,讓他們把話說完,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在傾聽中交流,在傾聽中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共創幸福。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們都應學會傾聽,傾聽他們的話語,傾聽他們的心聲,傾聽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夢想。

如今,二期課改的推出給基礎教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給我們帶來了全面性的挑戰:領導者決策的挑戰,課程多樣性的挑戰,教師素質的挑戰。這次教育改革就如《靜悄悄的革命》一樣是從根本性、結構性開始的深刻地教學變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