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觀後感1500字範文

來源:才華庫 5.76K

<<東京審判>>是在一種沉重而肅穆的氣氛中緩緩揭開了序幕,黑底白字,簡潔而富有歷史的韻味,主人公有力而深沉的敘述,帶人走近了那段彷彿已經在記憶中淡去封沉的歷史……

東京審判觀後感1500字範文

影片的開始鏡頭慢慢滑過戰後日本的廢墟,戰後的廢墟遠沒有斷井頹垣的蒼涼與憂愁,僅僅是悲哀,關於死亡,關於絕望……

影片的格調一直是緩慢而緊湊的,從法官梅汝H先生嚴詞對座次席位的爭奪開始,影片便彌散著那個時代真正中國人的骨氣,想起梅汝H先生嚴詞宣告我到這裡不是為了愉快,想起他沉毅而堅定的面容,我似乎可以感知那個時代,我們中國人揹負那段慘痛歷史的沉重與嘆息,想起中學時學過的課文<<談骨氣>>,始終覺得現代的我們說出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樣的話始終比較疲軟,然而在那一刻,看著梅汝H先生堅定而清澈的目光,我忽然覺得那句話是如此的鮮明突兀,擲地有聲……

審判開始了,卻推進的那樣緩慢,大國的壓力隱約的彌散在這個本該是絕對公正的殿堂,脣槍舌戰,戰犯們或自信滿滿或軟弱無力或平淡無奇的無罪宣言隨著辯護律師的理屈詞窮惱羞成怒而分崩離析,倪徵燠先生的辯論無疑是一個亮點,那樣的義正詞嚴,那樣的睿智敏捷,讓那些或傲慢自大或裝傻充楞的戰犯們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在電影中,始終穿插著法庭與社會,生活與戰爭,戰爭的陰影不僅僅籠罩在中國的頭頂,更在日本百姓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無論是高呼日本鬼子反戰的日本軍人,還是與中國人相戀的日本記者,又或是依舊為軍國主義瘋狂的日本青年,太多年的歲月,太多時光的阻隔,本來是繁花錦蔟和樂融融的生活因為戰爭而變得蒼白,無論是誰,戰爭都給他們以陰影,帶走了青年的意氣與夢想,留下的,是傾頹與迷惘……

讓我最震撼的不是中國記者肖南與日本女子那蒙著不屬於她們的沉重的愛情,不是日本青年舉槍射殺親人與愛人,是在那個小酒館,當美麗的老闆娘輕輕哼著日本民歌,帶著對戰後的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帶著她天性中的純良翩然起舞時,一顆不知從何而來的子彈射穿了她的身體,她於是那樣倒下去,燦爛的笑容像還未來得及綻放便萎謝的春花般在戰爭所帶來的陰鬱中隨風飄零,她那樣倒下去了,滿地的鮮血,她的眼中還有不甘,還有迷惑,她所向往的那種生活,那種昇平是不是僅僅在夢中?

終於認定戰犯們有罪了,然而死亡的判決卻又成為了爭論的焦點,當梅汝H先生據理力爭的時候,當他沉重而緩慢的說出死難者在看著我們的時候,當他莊嚴而肅穆的劃下選票同意死刑的時候,我只能保持沉默的堅守,雖然心知死亡的判決絕無懸念,我的心依舊隨著法官們一個一個的投票,隨著投票箱的開啟,隨著唱票者嚴肅而沉靜的唱票而緊張,彷彿我回到了那樣一個年代,彷彿我站在那個廳堂,彷彿我是那些亡靈,彷彿我的靈魂為了那些死難者而祈禱……

影片的最後,當法官一字一頓的說出有罪二字,當我想起那些荒蕪的村落的時候,當我看到那些死難者的骸骨那些生者沉痛的時候,我的心決沒有因為處決了那些甲級戰犯而感到絲毫的快慰,縱然他們死了千萬次輪迴,誰又來救贖那些無辜的生命與備情?

忽然想起朴樹的<<白樺林>>,想起他略微滄桑的聲音反覆詢問誰來紀念那些沒有墓碑的生命?

歷史終於會成為歷史,也許歷史的沉重也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忘,電影院中,總共只有五個觀眾,比起看<<十面埋伏>> 看<<無極>>時的喧鬧也只有慘淡而字,或者是我們已然遺忘,或者是根本不願意記得,風—花雪月的浪漫,虛構的生死愛情,華麗的服裝,絢麗的特技,這樣的一切都比一段沉重而痛苦的記憶來得漂亮誘人吧……

誰還像當初那些偉大的中國人般矢志不渝?

誰還記得那個年代那些歷史時刻玄在我們頭頂的利劍?

我們記得的不應該是仇恨,而是那些歲月劃破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痕跡……

為了那些死難者,為了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奮鬥的人,為了我們自己的祖國,也為了我們自己。成都的九月,風依舊透著暖意,我很久沒有覺得如此熱血彭湃……

向那段歷史肅穆,向那些偉大的中國人膜拜,向<<東京審判>>劇組的所有人獻上我最深刻的敬意,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