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26W

1、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築夢路上有愛更暖心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觀後感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村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平凡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們讓我們由衷感動,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溫暖心肺。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就為我們挖掘了一批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詮釋了執著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國小,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著和奉獻。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了築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無數炎黃兒女為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範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潤著滿滿的真善美,都散發著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選《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樣人物來說,其大都來自基層、出自平凡,卻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們的事蹟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他們的精神可敬佩、可親近、可學習,可謂13億多人民群眾學習的“精神富礦”。

凡人善舉,小善大愛。將鏡頭筆端對準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築夢中國將更有動力。近幾年來,江西就通過“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評選,發掘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道德模範。在這些來自於身邊的典型引導下,民眾自覺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時代道德,好人效應如同“滾雪球”般在我們的身邊輪番滾動,推動了另一批好人群體的出現。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蹟,讓我們在寒冷冬日裡更有暖意。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如盞盞明燈,點亮千家萬戶。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特約評論員 楊飛

2、《感動中國》15年,主持人敬一丹白巖鬆在堅持些什麼

央視活動《感動中國》今年已經是第15個年頭了,從2002年到2016年,150多位感動中國的代表溫暖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心。我們可能不能清楚地記住這15年來曾讓我們落淚的每一個人,但是每次提起他們的事蹟,依舊心存溫暖。

15年了,當年那個頒獎的戴著紅領巾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已經大學畢業了,至今頒獎的一直是八九歲的小孩,沒有領導、沒有時尚,沒有名流。15年了,每年頒獎晚會臺上的主持人一直是敬一丹和白巖鬆,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他們這樣的組合,他們也就這麼一直主持著。

敬一丹在接受採訪時開玩笑地說:“我還挺喜歡這個節目的,但是事實上退休後我做主持不會比原來更好,我也希望早日能給白巖鬆找一個新搭檔。但是白巖鬆打趣說,如果我不主持,他也不主持了。可能一時還沒選到更合適的搭檔吧。”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這十五年來白巖鬆服裝的樣式都基本沒有改變。兩位知名主持一定是在堅持著什麼。

“用感動去衡量,真正的標準突然變得平等”

15年來,《感動中國》一直堅持著兩樣東西:一是一定要講一個好故事,二是一直用人性最閃光的標準去衡量。

對敬一丹、白巖鬆這兩位主持人而言,與15年間的150多位獲獎人物對話交流,在臺上近距離看他們領獎時,幾乎都淚目了。回憶這些曾感動中國的人物,讓白巖鬆挑幾個最感動他的人和事,他卻說:“這一點兒都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感動中國的人物代表著生活的不同層面,都在從不同的層面感動著我們。”當然,最感動白巖鬆的,還是身邊那些最普通的人。白巖鬆對筆者說:“用感動這個標準去衡量人物的'時候,官職、財富、地位、地域都消失掉了,真正的評價標準突然變得平等。這種平等就是人性中最閃光、最美好的東西。很多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在人性層面還是達到了很高的高度。所以我覺得每年這種感動是持續的,每年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敬一丹談起這15年來感動中國帶給她的感動,總結了兩類:一類感動是瞬間壯舉,一類感動是經年累月。她拿今年來舉例:“從火場救人、使鄰居無一傷亡、自己卻幾乎被燒成‘炭人’的王鋒,雖說是瞬間壯舉,但是背後一定有原因。而經年累月給人帶來的感動看似平常,仔細想想卻是常人很難做到。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秦玥飛就可貴在他年輕,很執著地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給了農村。”現在,敬一丹更關注的是秦玥飛正在做的事兒,“這讓人感到一種未來感,原來他是一個人去當村官,現在他是和一群年輕人去做,特別有出息,特別有中國味道。2004年的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是以志願者的身份去貴州支教的。當年他在獲獎者裡最年輕,給我一種感受就是未來感。”

敬一丹還表示,她對有風骨的人充滿敬意。所謂風骨,不僅僅是善良,同時還是有勇氣、有智慧、有擔當的人。比如最初感動中國中敢於揭開股市黑幕的劉姝威,敢於救助艾滋病人的高耀潔,都是非常有風骨的人。

150位感動中國人物現在怎麼樣了,相信也是很多人關心的事兒。白巖鬆說:“感動中國是一個公共資源,不一定這個節目組去承擔所有的事情。如果其他媒體甚至自媒體願意關注當年那些感動人物,那就去做吧,我們自己也會去關注的。”至今,敬一丹和徐本禹還經常保持聯絡。徐本禹從一個大山深處孤獨的志願者到現在變成了一個志願團體的組織者,在湖北省團省委專門做學生青年志願者的工作。

“只要抱有感動的心,總會看到更多感動你的東西”

當被問及最近的一次感動,白巖鬆坦言,人們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感動,就是來自很平凡的事情。比如一項工作,團隊做到一半被叫停了,也許大家有抱怨,但說上兩句後馬上投身新的工作,繼續合作、相視一笑,就是一種感動。再如老朋友、老同學之間的聚會,當大家突然意識到一轉眼已經畢業快三十年了,但是人們之間的情誼逐漸加深,這也會讓人感動。“只要抱有感動的心,總會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動你的東西。”

敬一丹最近的一次感動恰恰和《感動中國》有關。前兩天,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劉偉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段由多幅照片組成的視訊,所配文字寫著:看到第幾幅你會流淚呢?敬一丹開啟這個視訊後,從第一、第二幅照片後就一直在流淚。“我總會和劉偉在朋友圈裡相遇,也在關注著劉偉的關注。”

《感動中國》每年評出10位人物,那些曾被提名但最終沒有走上舞臺的人物也依舊感動過我們。白巖鬆說:“感動中國沒有落選,只有入選。它畢竟是個電視節目,有節目時長、舞臺大小的控制,每年的十個人物只是代表。我們每個人一年365天,也許在某一天也悄悄做著感動別人的事兒,那麼你能說你落選了嗎?沒有!我覺得我們每天都能夠比自己的昨天做得更好。”

“講個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還是不變的好”

15年過去了,這個時代變化得太快。人們習慣了拿“變化”去衡量很多東西,《感動中國》中的一些“不變”也會讓一些人覺得不適應。不少網友都覺得《感動中國》的人選不外乎那麼幾種:鄉村教師、捨己救人、大科學家,再配一個少數民族。

白巖鬆在接受採訪時舉了個有意思的例子:“中國的飲食每年都有那麼幾種突然火了,比如那年的河南燴麵,比如去年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鍋。每年都會有一股熱潮,但是你會發現真正長久的東西還是大米白麵、白菜豆腐,它們一直就在你的身邊。作為《感動中國》這樣的平臺,評選人物要考慮到很多的方面,要蒐集到方方面面感人的力量。這樣也更均衡,否則是另一種不公平。當然,在急劇變化的時代裡,恰恰需要的還是不變的東西。15年來評選的標準不能變,也許有一天也會有一位IT業人士成為感動中國的人物,甚至機器人說不定有一天也會給我們某種感動,這些都不重要,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他們背後人和人性的東西。中國的變化也是為了有一天再沒有這麼多的變化。因此對於感動中國,我們對追逐時代的熱潮一直比較警惕。這個節目有的方面好像在不斷地更新,舞臺稍微大一點,技術稍微先進一點。但是講一個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我覺得還是不變的好。”

敬一丹說:“剛剛創辦《感動中國》時,有一種又模糊又清晰的感覺,意識到它是一種社會向善的需求,於是應運而生。雖然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當觀眾看到《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就會覺得這是一檔有洗禮感、讓人有信心的節目,產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15年以後,《感動中國》已經不像一開始似的探討它的意義了,恰恰是這15年來它獲得的美譽和被人們需要,才是它真正的意義。”敬一丹退休後,不再主持焦點訪談,卻還在主持《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她覺得中國還需要這種“有力量感的、擴大善的”節目。

白巖鬆說:“《感動中國》這個團隊一直飽有一種警惕,就是從不指望這個節目給中國帶來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初做這個節目,僅僅是因為自己被打動了。但是當15年前《感動中國》第一屆頒獎晚會播出的時候,一下子就火了,出乎整個團隊的意料。15年過去了,經歷了前幾年的大紅大紫,《感動中國》終於回到了它本該有的位置,回到了‘大米白麵、白菜豆腐’。它可能不是每一年的熱潮,但是它始終會陪伴你。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感動中國》對中國的意義,就是人們慢慢知道,感動是一種力量。感動在人們之間傳遞,它是由一粒種子,悄悄地蔓延,生長成一顆樹,慢慢地變成一片林子,最後變成整個森林的過程。木、林、森,就是《感動中國》這15年帶給中國的。”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只有幾小時就落幕了,但是它所觸碰的人性的核心不會結束,依然閃耀著感動的力量。

3、感動中國十五年 開先河 講精神

今年,是感動中國舉辦的第十五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主創者們的初衷與堅持。

一段拍攝於15年前的視訊中,兩位小朋友正在為即將進行的頒獎儀式反覆排練。他們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逗笑了節目組的工作人員,於是他開啟攝像機,留住了這普通又珍貴的片段。在晚會上,正是他倆將獎盃交在了大學教授、籃球明星、集團總裁、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的手裡。讓小孩子為大成就者頒獎,《感動中國》開創了頒獎典禮走下神壇、走向百姓的先河。

 4感動中國主持人 白巖鬆:很多人特別驚訝的是,感動中國這樣一個節目居然頒獎,不是領導不是名人,而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一轉眼15年前頒獎的這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大學畢業了。

15年間,不止小朋友脫胎換骨。隨著科技飛速發展,今年的《感動中國》,多處加入了最先進的虛擬技術。虛實結合,視覺效果更加震撼。然而,舞臺上最重要的元素始終未變。

 5、感動中國的總導演何昊:舞臺當中的那個豐碑,實際上是一塊螢幕,那個螢幕大概有九米高,尤其是那紅綢落下來那一剎那,大家印象都很深刻。我們做一個符號,把它保留下來,什麼後面都可以變化,但是它永遠是沒有變化。

這顆宛如紅綢飄動的心,是感動中國的符號。它既是舞臺上為英雄樹立的豐碑,也是當選者手中揮舞的獎盃。15年前,設計者孫偉這樣解釋自己靈感的來源。

 6、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孫偉:在我腦海裡,感動,就像陝北的大秧歌,腰鼓,那些黃土中飄舞的綵帶,紅綢帶。用這種綢子在飄的過程中旋轉轉出心一樣,又有一種整體節奏感,又有激越的情緒,這就是我理解的感動。

7、15年前老視訊 白巖鬆談感動

已經連續主持了15屆《感動中國》的白巖鬆說:感動就是一粒種子。記者還找到了一段15年前拍攝的視訊,十分生動有趣,一起看一下。

8、感動中國主持人 白巖鬆:讓每一個人感動的內容都各不相同。比如說可能2002年對我來說就是,那年孩子自己睡了,4歲多,自己睡了。我突然覺得,哎喲,特感動,我一感動有時候會起雞皮疙瘩。但平常好像人們不太敢用感動這樣的詞了,覺得挺酸或者怎麼著,其實前兩天在報紙上看見一個標題,挺像一個問號,它說你有多久沒被感動過了。其中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他說,心好久沒被感動,就像花好久沒被澆過水。我覺得挺代表我對感動的理解的。

9、感動中國主持人 白巖鬆:ok?朱波,那我先去把飯扔肚子裡?

白巖鬆打招呼的物件朱波,是第一屆感動中國的總導演。我們可以看到,白巖鬆的藍襯衫、黃領帶,和主持那屆感動中國的裝束完全一致,可見視訊正是錄製於上場前不久。回答完總導演的問題“感動是什麼”,他就匆匆趕去吃飯了。

白巖鬆連續主持了15屆《感動中國》,時間也改變了白巖鬆的臉。從方里帶著圓,到逐漸稜角分明。15年後,面對同樣的提問,白巖鬆的答案,和當年的答案居然有相似的地方。

10、感動中國主持人 白巖鬆:我今年的開場白特別說的是,如果感動是一粒種子,這15年它長得怎麼樣了?普通的人給你的那種最大的感動,從來都像細水長流一樣,就在你身邊流過,也許有的時候,不滿意或者憤懣遮住了你的雙眼,你以為一切都流失了,不會,我覺得,所以我說感動就是一粒種子,你只要還可以感動,你自己還不錯,如果身邊還有那麼多的依然會感動你的人,其實這個時代還在向前走,還有很多正向的能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