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劉德華王牌逗王牌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8.72K

《王牌逗王牌》不僅有劉德華黃曉明同臺競技,更雲集了最頂級的諧星加盟,可說是兵強馬壯。

2016年劉德華王牌逗王牌觀後感

  2016年劉德華王牌逗王牌觀後感一:

經過賀歲檔澳門風雲3洗禮過後..已經也快小一年了..看澳3的時候心情真的無法形容..天王+影帝居然這麼爛..甚至還不如1和2...後來要拍王牌的報道的出了...在後來預告出了...而且從預告片來看這無疑真的又是一部爛片...至於為什麼去看..是因為一種情節..劉德華..老港片..所以依然去看了.

與其說是部爛片..不如確切的說.王晶已經把電影拍出了快餐化了...劉德華+黃曉明.其實就相當於漢堡王裡的雙層皇堡.用料真的很足.但快餐終究是快餐..終究上不了大雅之堂,吃過就是吃過了,遠不如真正的美食料理可以細細的去品位.王晶早年間拍的那些經典港片.感覺現在已經不在了..現在已經專門拍這快餐電影了..最近看報道.劉德華和甄子丹合作要拍追龍.劉德華二次飾演雷洛.看到這個報道時候心裡仍然存在著強烈的期許.20多年錢的五億探長真的太經典了.希望下一部不會讓人失望...

其實整體影片來講.水準要比澳3強多了.喜劇片澳3的水準是國小..那王牌能到國中高中的水準了..具體細節以及劇情之類的沒有什麼過多的好評價的...就是一份用料十足的快餐.吃過就好.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全片的8毛特效..也真是讓人服了..同期的湄公河一起看的.好歹人家真車實彈拍的..王牌裡不論各種高科技.賽車追逐.還是飛機..完完全全特效做出來的...如果若干好多鏡頭要是真實 實際拍出來的 而不是在摳像棚裡拍的 那這部影片能加分很多.

這部片子雖說是一部喜劇..但是全片.沒有一個笑點能個讓我笑出來.可能是我笑點太高的緣故.影院裡人很多.在大家歡笑的時候.有兩度心裡有一絲酸楚.我卻想哭出來.不知道有人沒有有同樣的觸動.第一幕是因為劉德華像諧星一樣去演那種很自貶的戲,比如被打嘴..一種搞笑的一直被踢到襠部.劉德華已經是天王了.為什麼還要演這種諧星的角色.是因為真的老了?還是因為利益?或者還是說他依然很讓人敬畏.做為一個專業的演員.依舊什麼角色都可以出演,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想法..第二幕有觸動的時候眼睛真的紅了.因為在片尾.鄭秀文出來了.從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在到龍鳳鬥,在到盲探...也是因為一種懷舊的情懷...

說到這就好了..以上純屬個人愚見..不喜務噴.....

  2016年劉德華王牌逗王牌觀後感二:

看早年王晶的電影,其實還是很可圈可點的,很多的電影都算的上是經典作品,例如《賭神》系列和《五億探長雷洛傳》系列,以及和周星馳合作的一系列電影,但是在近年來王晶一直都在炒冷飯,當然比起劉鎮偉而言,王晶算是很有誠意了,至少他沒有拿某一部成名作一直在翻來覆去的改編。

說回《王牌逗王牌》,其實看起來也沒有那麼爛,作為一部閤家歡電影,其實它已經達到了合格線。一個輕鬆的故事+無數個搞笑橋段+強卡司。這樣的電影非常適合在國慶假期一家人去電影觀看,劇情沒有少兒不宜,場面沒有過分暴露和色情,而且還有老中少三代都認識的明星。劉德華、黃曉明擔當主演、還有沈騰、王祖藍、歐陽娜娜、謝依霖等一班明星,可謂陣容強大。電影講的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經常鬧烏龍的特工寶爺,為了跟世界恐怖組織爭奪一種叫做“上帝種子”的東西,聯合俠盜家族一起拯救世界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生了很多的囧事,然後友情愛情都得到了昇華。

故事就是這麼簡單,任何走進電影院的觀眾不需要動任何腦子都可以看懂的電影,而包括去年國慶黑馬《夏洛特煩惱》中主演沈騰也來客串,一開始就唱起了《夏洛特煩惱》中夏洛給劉德華寫的歌曲《咱們屯裡人》。還有之後的很多橋段,其實跟王晶以往的喜劇片都沒差,要麼對經典的致敬,要麼對熱點事件的模仿,這也是最喜劇電影最受用的方法了。很多人都覺得當年他和星爺合作拍的那些片子才經典,在搞笑之餘也很有深度的樣子。大家都忽略了一點,因為大家看的電影足夠多了,很多的橋段都已經用過了,那麼看到重複的橋段自然就不會再笑了,那麼可能大家就會覺得這喜劇一點都不好笑了。而講到深度這種東西,得看市場需不需要,大家如果只是想娛樂,那麼拍的那麼深度又有誰看。

大家都認為王家衛的電影有深度,但是其實王家衛的電影一直都叫好不叫座,電影不虧到老闆進醫院就不錯了。也許一味的追求票房不好,但是如果每個導演都拍文藝片了,那麼電影院還會有那麼多人買票嗎?就好像王晶自己在《精裝難兄難弟》裡面借王晶衛的口說了:你不低俗怎麼顯得哥哥高格調呢!我平時會看一些文藝片,也會把諾蘭的片子反覆的看,但是有時候覺得不想想太多,就想看部電影放鬆一下心情的時候,周星馳的電影或者《王牌逗王牌》又有何不可。

不可否認劉帥哥和黃教主根本不適合演喜劇,不可否認裡面有很多橋段都還是無厘頭的還是很老套,但是能看的喜劇越來越少了。而其實喜歡看燒腦和文藝電影的觀眾也沒有那麼多,所以我們除了需要王家衛,我們同樣需要王晶。

如果一家老小去電影院看個電影,如果看《一代宗師》那可能老人和小孩都會睡著的,看《王牌逗王牌》起碼還是可以大聲的笑幾下,這樣不就夠了!

  2016年劉德華王牌逗王牌觀後感三:

瀕死的套路,一貫的花樣,從搞笑到非主流之間極具落差的變化,就是電影《王牌逗王牌》所帶給觀眾最直觀的觀影體驗。影片至始至終都是一派的胡鬧和玩笑,並且劇情在沒有任何支撐的情況下,在導演王晶的指導下,覆手是雲,覆手為雨,使影片盡顯尷尬和無趣。而各路明星的薈萃和出演,除了極具嚴重的違和感之外,倒更像是一場綜藝聯歡晚會,與其說它無厘頭,不如說它是瞎搞,且逗來逗去,最終只是譁眾取寵。

衝擊春節檔,突擊國慶檔,王晶的本事已展露無遺,就算曾有著電影《賭神》口碑的證明,且相較於近些年來的作品,若是說其江郎才盡,只顯得諷刺無比。而《澳門風雲》系列電影票房的'成功,加之重大傳統節日下的市場情況,似乎讓導演王晶打定了繼續延續此模式和套路的主意。無論是前者也好,還是《王牌逗王牌》也罷,雖然主打“無厘頭”的笑點,但卻是低幼化的設定和表達,不僅是在挑戰觀眾的底線,也是在挑戰導演本人的底線。

除了令人作嘔的笑料之外,影片中的許多情節設定都有著《澳門風雲》系列的影子,例如兒童玩具般的黑科技,刷大槍的國際刑警,以及高手之間的“精彩”對決,在觀眾審美疲勞的如今,這些元素的反覆運用,不但在劇情中沒起到令人驚喜之外,進而直接的導致觀眾感到一陣可笑和乏味。而影片本屬華麗的喜劇,卻彰顯的如此無聊,又外加大量的老梗子融入其中,各種元素攪拌在一起,不得不說王晶做了一鍋“完美的東北大雜燴”。

影片作為無厘頭耍賤逗觀眾一樂的作品,拋開笑點的強度不說,也僅僅只是走個形式而已,相較於同是以“賤”為主的英國喜劇電影《王牌賤諜:格林斯比》,二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大。在耍賤方面,前者只有表面上的牽強附會,並沒有直切觀眾的內心,後者卻是將“賤”深深地植根於影片的核心部分,以及人設在無厘頭的基礎上展現荒誕的舉止行為,且更是以不要臉著稱。雖然二者都有著不少的汙梗,但論起汙來顯然前者不及後者,《王牌逗王牌》看似放得開,其實也只侷限在王導那一畝三分地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