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活動作文5篇

來源:才華庫 1.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活動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活動作文5篇

重陽節活動作文1

10月21日(農曆9月9日),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社群根據區人社文精神,結合本社群工作實際,圍繞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積極開展重陽節活動,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氛圍

在重陽佳節來臨之際,我社群通過印製宣傳橫幅和顯示屏宣傳等形式,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溫馨氛圍,教育大家要關愛老人,理解老人。

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豐富退休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

為進一步豐富轄區內退休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我社群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

1、舉辦“愛我社群、樂在金秋”為主題的迎國慶,慶重陽大型文藝表演活動。此次活動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內容豐富多彩、亮點紛呈,有扇子舞、故事情景劇、歌曲、健身操等10個節目。社群退休人員毛金華舞蹈隊帶來的開場舞《夢入桃花園》拉開了都會的帷幕,時尚而又動感;劉斌代表隊的快樂舞《套馬杆》、《和諧中國》讓現場的觀眾眼前一亮,充滿青春活力,而由宣蘭代表隊帶來的柔力球和秧歌扇則剛勁有力,得到了居民們的喜愛,表達對偉大祖國生日的美好祝賀和對老人重陽節的衷心祝福。

2、上門走訪探望退休老人。9月28日上午,社群黨工委一行對轄區內90歲高齡、獨居、特困退休老人進行了走訪慰問。每到一戶老人家中,都仔細詢問他們近期家庭情況、身體狀況和需要社群解決的實際問題,和他們親切地聊天、交流,同時送去了慰問金和慰問品,讓老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社群的關心和關愛。

3、開展慶重陽,志願服務暖人心活動。9月28日下午,社群組織志願者來到高齡退休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幫助打掃衛生,給老人們送上了節日的歡樂。

通過此次重陽節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使企業離退休人員增進了相互瞭解和友誼,陶冶了情操,活躍了身心健康。還讓老人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更讓他們真實地度過一個溫馨、快樂的重陽佳節,衷心希望這些老人們,以及普天下的老人們都有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幸福晚年生活。

重陽節活動作文2

“尊老愛幼”這個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也永恆不變的人生真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歷代人們談論和遵從的永恆話題。有人曾說:“百善孝為先”可見孝之重要,孝敬老人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物質上的給予,老人的'心如夜空,物質的給予是閃爍的星星,而星星在月亮的光輝下便失色了,這月亮則是態度,則是精神滿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許你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時刻牽動著老人的心,當你不留意,一個不滿的眼神可能給老人的心靈烙上了一個傷疤,但老人會忍痛寬容,所以,老人的心即狹隘又寬廣,如果能懂得老人之心靈,就能夠真正做到尊老、敬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老人不僅僅對自己的親人,全社會的老人都需要我們的愛,把“愛”發揮的淋漓盡致,把愛播撒到每一個角落,這是我們神聖的使命

漫步老人心靈,你就會明白,家中長輩生活不能自理時,你不辭辛勞,毫無怨言的待過,在老人心中,哪怕就是你為他做的一件事,他都會銘記在心,你為他梳理一次頭髮,她會覺得自己的頭髮不是銀絲,彷彿煥發了青春的光彩,如果你為她送飯,她會覺得即使下不了咽,身體也不會缺乏能量,這是精神的食糧,這是愛的力量,你做的如何,時時站在家中老人的角度上想想吧!

漫步老人心靈,當與你從未蒙面素不相識的老人行動蹣跚,拄著柺杖在道路上行走時,你是否上前把自己當作成他手中的柺杖呢?也許你給予的愛能扶平老人前行的路,老人欣慰的笑容見證了你情感與品格的昇華。當你看見有位衣衫藍縷的老人向你走來,你是否避而不見呢?如果他向你問路,你會綻放出你的笑容,耐心的做他的嚮導嗎?“尊老”其實很簡單,但這簡單的事,又有多少能把它做好呢?多付出一些愛給老人,老人如同幼孩,他也需要愛,愛要呵護,我們則是愛的源泉,當我們能夠源源不斷地湧出愛的源泉給老人,讓老人的心沐浴在愛之中,你便做到了“尊老,敬老”

把愛的和煦的陽光,撒進老人的心底,讓老人心中的鮮花不凋謝,讓老人心中永遠溢滿愛的源泉,在老人心靈漫步下,你會真正懂得老人的心,真正做到尊老,愛老!

重陽節活動作文3

時間驕傲,它從不為誰停留,就這樣瀟灑甩手而去,翩翩而來。又是一年重陽到,雙九是陽數最大,所以也有敬老一說。現在也比較重視重陽節,主要敬老了。雖然重陽登高賞菊、遍插茱萸、飲酒吃糕是習俗,也是紀念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其中更為重要的也許是重振敬老之風吧。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去,我們也會需要人照顧。我們還年少,我們也可以為老人家做一些事情。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重陽節活動作文4

聞著桂花香,不知不覺間,重陽節就到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古時就有孝老敬老的傳統,今年重陽節我陪著爺爺去登了岳陽金鶚山。

說起金鶚山,它其實是個公園,裡面有座小山丘,樹木茂盛,空氣清新非常適合老人小孩散步。從山腳下往上看去,只能從樹林中看到幾條小路。沿著平緩的小路,我們不一會就到了半山腰,一條小溪從眼前經過,對面就是一片楓林,深紅的葉子伴著春風起舞,整座山被鋪上了紅地毯。我扶著爺爺跨過小溪,走了一條林中小徑,迎面又傳來一陣桂花香,彷彿是秋天在向我們招手。在桂花樹邊有個八角涼亭,涼亭邊上有一群孩子們在玩泡泡槍,大孩子在吹泡泡,小孩子則追著泡泡跑著跳著,老人們坐在涼亭裡看著孩子們露出慈祥的微笑,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在孩子們邊上守護。

爺爺看著孩子們,好像回憶起了什麼。爺爺是土生土長的岳陽人,那個年代物質貧乏,但也阻止不了當時孩子們的歡樂。我們坐在山頂的草地上,聽爺爺講起了故事。那時孩子們也會來金鶚山玩耍,去樹上摘果子吃,或者是下河捉魚,重陽節也有許多人登高,總有無盡的樂趣。他還說,現在人民生活條件好了,但兒女們都忙於工作,很少回家,不像從前四世同堂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那般幸福。

孩子們即使回了家不是在玩手機,就是趴在電腦前,似乎都沒有時間和老人好好聊聊天。聽了這番話我也羞愧難當,其實上了國中之後,我也很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這次也是藉著重陽和國慶節回家看看。

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溫暖的昏暗中,吸飽了陽光的樹葉低垂了下來,青草也垂下了頭,香甜的氣息瀰漫開來。看著爺爺開心的笑容,我的心頭也浮起了一股暖流。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人們忘記了許多優良傳統,這次重陽節登高提醒我,不僅重陽節要孝敬老人,平時也要關心老人,教會爺爺奶奶使用手機軟體,與他們更好的交流,讓他們生活的更加美好!

重陽節活動作文5

最美不過夕陽紅,重陽節之際。學府大道69號社群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於社群“銀杏廣場”組織開展了“濃濃‘重陽’敬老情”69號社群重陽節系列活動,給社群的老年朋友們送去了快樂和生活的歡笑。

本次活動分為“社群愛心服務”及“社群文藝匯演”兩大部分,於20xx年10月21日白天和夜間分開進行。

在“社群愛心服務”板塊,社群邀請了“學府醫院”及品牌髮型工作室,分別為社群居民做基礎健康方面的科學檢查及免費為社群年滿70週歲以上的老年朋友理髮的服務。同時社群還組織周邊養身產品商家在“銀杏廣場”優惠展銷其各類養身商品及服務專案,為社群居民提供更多更直接的健康參考。其中作為社群“居民”熱心成員的健康食品經銷商家“萬民福生活館”更是準備了多份袋裝優質大米作為禮品贈送給社群老年朋友。此時的社群,空氣中瀰漫著和諧互助的因子,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所有的一切使得活動當天的“銀杏廣場”格外的幸福、溫馨。

晚上七點,“社群文藝匯演”準時舉行,伴隨著歡快的樂曲,舞蹈“小蘋果”火熱開場,其跳動的音律,清脆的樂音,為演出打了一個好頭彩。節目演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動靜之處皆顯大道自然的“太極拳”、“太極劍”,龍精虎猛的“武當劍法”等武術表演。亦有優美動聽的二胡、琵琶三重奏;有歡快的舞蹈,亦有時尚的服飾走秀。無論是歌舞表演,還是樂器彈奏,亦或是武術表演,臺上的演員演得精彩紛呈,臺下的觀眾也是看得樂意淘淘。整個現場都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海洋中。

最後,本次活動在一曲“最炫民族風”的高亢旋律中落下帷幕,獲得圓滿成功!此次活動不僅活躍了節日的氣氛,豐富了社群居民間及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了居民間的溝通交流,而且弘揚了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展示了一個和諧、互助、友好的文明社群形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