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一詞的含義

來源:才華庫 2.1W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驚蟄一詞的含義

驚蟄的含義

中國傳統曆法是將全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節氣則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驚蟄是春季的節氣之一,一般在陽曆3月5、6或7日。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驚蟄,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 到了驚蟄,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勢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於水稻和玉米播種,其餘地區則常有連續3 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 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

驚蟄時節,春光明媚,永珍更新。 生物一出土,便開始覓食。按廣東傳說,凶神之一的白虎(俗稱虎爺)也在這時出來找吃的。在古老的農業社會裡,老虎為患是常有的事,為求平安,人們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這是驚蟄祭白虎的由來。 供祭祀的'白虎(塑像)通常獠牙張嘴,祭祀時以豬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張口傷人;以蛋餵食,飽食後的白虎就不會傷人了。

祭白虎不忘“打小人”

除了祭白虎,廣東人在驚蟄這天也有“打小人”的習俗。打小人者相信,驚蟄一到,不僅害蟲全部出動,連小人也開始出來活動。而他們相信,到廟裡打過小人後,就可以把引起病痛或糾紛的惡鬼統統趕走,在新的一年裡便可以順順利利,不受小人的糾纏了。

驚蟄的節氣特點: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