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成功的基石說明文

來源:才華庫 2.36W

我們不喜歡沈老師的語文課。這是毋庸置疑的。

學習是成功的基石說明文

你要問起為什麼,我只能回答你:沈老師的語文課真的超級無聊的!其實剛剛升入中學的那段時間,我還是覺得老師的語文水平很高的,他經常教給我們一些文學常識和閱讀方法,都很管用。可是漸漸地,我們就發現,沈老師的教學方法其實很死板、很枯燥,總是喜歡重複講述一個知識點,總是問我們一些特別基礎的問題,讓我們覺得很沒水平。我們都無心聽講,語文成績也漸漸不如以前了。

一次,語文課上,沈老師對我們說:“同學們,這節課,讓我們來講一講分析句子。”同學們稍稍坐正了些。我在心裡想:“分析句子我們好像還沒接觸過。可沈老師也不會講得好到哪裡去吧?——又是一節無聊的語文課!”

黑板上馬上就寫上了一個句子:“秋天來了。樹林裡的葉子變成了黃色和棕色。風捲起它們,把它們帶到空中飛舞。空中是很冷的,雲塊沉重地載著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懸著。烏鴉站在籬笆上,凍得只管‘呱——呱’地叫。”老師推了推眼鏡,解說道:“這個句子出自《醜小鴨》,寫的是醜小鴨在外流浪的那段時光。”我託著下巴,歪著頭看著這個句子,等著老師的下一句話——平時老師都是這樣講著講著,就為我們解說到最後一步了。沒想到,老師出人意料地說:“現在,請同學們分析句子。”“怎麼?不為我們解說了麼?”老師的戛然而止,讓我們感到有些驚訝,突然有些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方法了;但同時也來了興致,大家都開始思考了。“分析句子……到底要從哪裡入手哇?”我抓耳撓腮,“這段話的中心就是‘醜小鴨在外流浪’嘛,還能怎麼想?”我正苦惱呢,抬頭卻發現同學們也是一個個都像丈二的和尚一般——摸不著頭腦。我們都紛紛把目光投向老師。

老師看著我們,微笑著。見我們都疑惑不解,他終於開口解說了。他推了推眼鏡,指著黑板上的句子,說:“同學們,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以前已經跟你們講過很多遍了。”老師這一句話真是語出驚人,我們都百思不得其解。老師說:“分析句子呢,答案有很多種。老師這裡有幾把鑰匙,都是很常見的鑰匙。”我們更疑惑了。老師接著說:“第一,你們看,這個句子是什麼描寫?”馬上有人回答:“景物描寫!”一個“描寫”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以前課堂上老師反覆唸叨的描寫的各種作用。我猛地拍了一下腦袋:原來是這樣!老師眯著眼,笑著說:“這個句子烘托醜小鴨艱難淒涼的處境——這只是獨立看這個句子時得出的結論,結合整篇文章還有其它作用。”所有同學突然都明白了。老師還接著說下去:“第二把鑰匙也簡單,單看這個句子,它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我們都恍然大悟,又記起各種修辭手法的作用,這個句子不正運用了擬人嘛。老師又推了推眼鏡,我分明看到他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大家都嘰嘰喳喳討論起來了。“這裡還可以從動詞來分析!”“這個句子還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還有五分鐘就要下課了,老師做了一下總結:“同學們,上這樣一節課,是要你們明白:老師反覆講那些基礎的知識,並不是囉嗦,而是要你們牢牢地記在腦子裡。像今天這樣,你們剛開始為什麼百思不得其解呢?題目變了一下,你們就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了,根本忘了那些基礎知識。這種基礎知識是很重要的。你們是不是以前都沒意識到原來老師囉嗦的東西這麼重要哇?老師想送給你們一句話:學習就像蓋房子,基礎知識就是那一塊塊的基石,基石不穩,房子又怎麼會牢固?”

哦——原來,學習也需要日積月累而得來的、牢固的基石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