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來當校長作文

來源:才華庫 1.01W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從奴隸到將軍”是不少人的夢想,也是不少人的追求。看到《江蘇教育》上的“獨家策劃”話題《假如我來當校長》,作為曾經做過三年副校長、現在做了近五年副校長的我,不免想說說心裡話。

假如我來當校長作文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努力成為教育管理行家。教育專家朱永新教授說的好:“教師走多遠,就能帶學生走多遠”,同樣“校長走多遠,就能帶教師走多遠”。無數的事實都證明了這樣一條真理:校長的成長連帶著教師的成長,校長的水準反映了教師的水準,校長的思路反映了教師的努力方向,校長的行為牽動著教師的課堂課後,甚至於校長的生存狀態反映了教師的生存狀態。我會認真學習各類教育教學報刊雜誌,在工作中實踐先進的經驗和做法,努力使自己走遠並把教師帶遠。我會發揮自身優勢,虛心向盧志文、程紅兵、蔡林森、袁浩、馮恩洪等名校長請教,參觀考察省內外名校,努力成為名校長。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科學制定學校發展思路。“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校長的思想決定學校的辦學思路,也就決定學校的辦學出路。辦成名校的校長都是有思想的校長,特別在管理方面是行家。如果我來當校長,雖然不一定能把學校辦成名校,但是起碼可以使學校有所發展。“沒有行動的思想是空想,沒有思想的行動是盲動。”我會與班子成員一起,與全體教師一起,研究制定以“立校為公、執教為民”為指導思想,以“德育榮校、安全定校、師資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為發展思路,努力打造“服務型學校”,實現“一年有起色、二年有進步、三年上臺階、五年大發展”的巨集偉目標。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合理分配校級幹部工作。我會根據學校規模,建議上級主管部門配備校級班子成員。如果是一般規模,就建議上級主管部門配備一名副校長,兼任工會主席,負責後勤、工會工作,分管總務處;自己負責德育、教學、教研工作,分管教導處。如果是中等規模,就建議上級主管部門配備兩到三名副校長,或兩名副校長、一名副書記。他們分別分管三個部門,副書記兼任工會主席。如果是較大規模,就建議上級主管部門配備三名副校長和一名副書記。一名副校長分管教務處、教研處;兩名副校長分別分管辦公室、總務處;副書記兼任工會主席,分管政教處、工會。科學設定、合理分工,會使班子成員有名有份、有職有權、有權有責,會使班子成員齊心協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唱得更好。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合理分配中層幹部工作。我會根據學校規模內設部門,明確中層幹部職責。如果是一般規模學校,就內設教導處、總務處;如果是中等規模學校,就內設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如果是較大規模,就內設辦公室、教務處、教研處、總務處、政教處。辦公室的業務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辦公室、人事科指導,教務處的業務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基礎教育科、督導室指導,教研處的業務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教研室指導,總務處的業務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劃財務科、裝勤辦指導,政教處的業務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團委、少先隊指導。辦公室主任負責學校內務、人事,教務主任負責招生、教務,教研主任負責教學、教研,總務主任負責後勤、財務,政教主任負責學生管理工作。另外,各部門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副職,協助正職工作;共青團、少先隊負責人由政教處同志兼任。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努力成為教師的“三者”。“教師的成長決定學校的成長,教師的發展影響學校的發展。”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專業成長一靠專家引領,二靠同伴互助,三靠自我反思。”我會努力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引領者,引領教師走向專家、走近專家,向專家學習,得到專家的指引;引領專家走進校園,走近教師,讓教師與大師直接對話,以得到專家的指引;引領教師走進網路,走近網路中的專家,觀看大師的精彩;引領教師走進書籍,與精彩的文字對話,與高尚的心靈對話,與先進的思想對話。另外,我還會引領教師通過“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來提高專業成長水平。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提符合實際的工作要求。無論副校長、中層幹部,還是教師,都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參與而不干預,服從而不屈從,實幹而不虛幹,讓功而不搶功,到位而不缺位,補位而不越位,牽手而不插手”是全校所有人都要努力做到的基本要求。無論副校長還是中層幹部,實際上都是教師。在“提倡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校園”的今天,要做一名智慧的教師,不要一味地寬容學生,而最終導致縱容學生;在“提倡賞識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嚴禁體罰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智慧的教師,不要因為怕戴上“體罰學生”的高帽,而不用懲罰的手段來教育學生;在“轟轟烈烈抓素質教育,紮紮實實搞應試教學”的今天,要做一名智慧的教師,不要因為怕學生考試排名靠後,只抓應試教學培養“考生”而不搞素質教育培養智慧的“學生”。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加強校本教研培養教師。所謂校本教研,概括地說,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校本教研是培養師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校本教研活動中,我會旗幟鮮明地強調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我會以學校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我會符合校本教研的校本性、科研性、人本性、牽引性、依託性等特性;我會遵循教育性、教學性、針對性、實踐性、合作性、民主性、制度性等原則;我會採取校本培訓、教研活動、集體備課、專業引領、研訓一體、課題研究、等策略,把教師培養成為“學有專長、教有特色”的優秀教師。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加強管理構建和諧校園。我會建設德育工程,建立文明校園;建設平安工程,建立安全校園;建設園丁工程,建立名師校園;建設課改工程,建立科研校園;建設特色工程,建立特色校園。“學校首先是培養教師,其次才是培養學生。”培養教師,首先培養自己。我會積極投身名師工程,主教數學,兼教語文等其他學科。我會學習華應龍校長,為教師上示範課、觀摩課,努力成為一個名師,帶領全體教師科學和諧發展,力爭部分教師成為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按照企業模式管理教師。我會採用表決形式決定學校事物。根據“二八定律”,在教代會、校務會或全體教師會上自身行使20%的權利,其他人員行使80%的權利。在校長辦公會或支委會上,按照黨的組織原則一人一票參加表決,不搞特權。我會按照ISO9001質量體系管理教師的“教學五認真”,待教師管理規範以後淡化。我會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為基礎,強化親情化、友情化、溫情化、隨機化管理模式。“現代企業的東方管理模式本質是群體本位下的‘文化管理’。”我會在對傳統文化做到“揚棄、整合、創新”的基礎上,堅持人本性、激勵性、發展性等原則,整合利用學校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構建師生的文化聖園、教師的精神家園、學生的童年樂園、師生的生態公園,使學生主體的價值創生和全面自由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師主體行為的提升,從而實現學校的“文化管理”。

假如我來當校長,我會用“精細化管理構建和諧校園,人本化治教提升學校品味”作為教育理念;用“教育的理想打造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的理想”作為教育理想;用“首先要培養學生成人,其次是培養學生成才”作為治校理念;用“在人之下視己為人,在人之上視人為人”作為座右銘;用“不重複自己,更不重複別人”作為個人信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