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

來源:才華庫 5.44K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7篇)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

從20xx年3月份來到力天面試,就覺得力天是一個特別注重培訓的公司,特別注重員工綜合素質的公司。正式由於這點,我從畢業開始就來到公司,參加過公司大大小小的培訓,每個型別的培訓都讓我們收穫豐富,也豐富了自己成長道路上的足跡。施工經驗、主材知識、設計案例,都是我們要加強學習的。本次主材課程的培訓讓我有了很大的收穫,在平時洽談客戶實踐中有很大的幫助。

我參加了主材培訓班,共上了三門課,對瓷磚、地板和電器都有了深層次的瞭解。在選擇主材的過程中,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業主說明白選擇哪個材料更加適合自己家的空間,在瓷磚種類上,每個種類的瓷磚都是什麼價位的,有什麼樣的硬度、防滑度、耐磨度等,拼花的裁磚尺寸、收費標準,包括計算方法都讓我們在洽談客戶的時候得心應手,特別是一個很獨特的拼花會給業主眼前一亮的感覺。我之前簽單的一個客戶也是因為對整體的設計造型,和地面設計十分滿意而最終達成了合作的。很多年長的業主、有過裝修經驗的業主,在洽談時經常會問一些施工工藝上的問題,瓷磚課上完後,我對瓷磚怎麼鋪貼,水泥砂漿的佔比都有了很深刻的瞭解,水泥是什麼型號的,為什麼在施工的時候水泥的比例要比沙子多,這些都是客戶在交談的時候經常問到的問題。一次從容的解答也給自己的專業度打上一個很高的分數。也為了自己的簽單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地板的培訓中,我也收穫頗多,特別在一些工藝上、如何保養上得到了很深刻的體會。地板的厚度、材質、堅硬程度,這些都是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有了這些細節上的保障,再遇到各種各樣的客戶的時候,都能靈活應對。

電器課剛剛培訓完,這幾天就把課上學到的的內容運用到了談單中。客戶對公司的材料是非常認可的,但是客戶要去《三佳購物》上去比較價格,《三佳購物》是電視臺的欄目,也是比較正規的節目,價格和贈品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後還是輸在了價格問題上,不過對電器知識的瞭解還是增加了自己的自身信心程度,在講解的時候要比之前專業多了。今後還會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談單中,更專業的為客戶解答,多多為客戶推薦合適的電器,多多創造產值。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2

經過一個階段的國小數學新課程教材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應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並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

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轉變為在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新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並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能吸引學生閱讀,激發學習興趣。因此,面對耳目一新的教材。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材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排的特點,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那下面就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談點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現代教師不再比喻為“一桶水”,而應當被比喻為“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裝滿一桶水,享用一輩子”的思想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二、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三、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會動腦筋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實踐操作能力。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要注意做到:既重視科學精神,又充滿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紮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學生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要善於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於傾聽他人發言,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敢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3

今年的暑假,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優秀教師新課程培訓。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收穫很多,能夠和那麼多優秀教師共同學習,共同探討,是我的榮幸。現在我就本次培訓做個小結,談談感想。

優秀教師新課程培訓第一天生平老師給我們深入剖析了新課標英語的編寫思想以及教材結構及各模組間的聯絡。除此之外,生平老師還就新課標教材在實際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做了提綱揳領式的講解。在這次培訓中,我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教學目標abcd。其中a代表了audience,時刻提醒我們要在備課時把學生作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自身為主體;b代表behavior,告訴教師在沒定目標時要儘量把這些目標變成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完成的具體活動;c代表condition,提醒教師在備課時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創造儘可能真實的語言環境;d代表degree告誡老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學況進行評估。這個概念的引入令我耳目一新,而且能夠非常貼切地體現新課標的編寫思想,令我收穫良多。其次,生平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幾個課例,很好地演示了warming up部分的設計,從而解決了以下問題:1、在整合單元教學時,應如何處理熱身?2、熱身部分新詞彙需不需要詳細講解?3、熱身部分的問題學生討論不出來怎麼辦?另外,在這次生平老師的講解中,第一次接觸到了教材中對語法知識的編排。教材中有呈現部分出現在課文中,課後練習中包括髮現練習,由老師引導學生對語法知識進行歸納、演繹,再由學生完成課後練習和活用。瞭解了這些資訊,在以後的教學中也將大有裨益。

優秀教師新課程培訓的第二天由溫州學科專家潘老師給我們講解了閱讀中的詞彙教學。在一個課例中,首先引入了一個故事的開頭激發學生興趣,繼而用幾個問題引入主題c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再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之後向學生舉出幾個典型的例子,幫助學生自己發現猜詞意的五大技巧。第一大技巧是通過語境理解生詞的意思,再出幾個典型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第二大技巧是通過中文的連詞猜測,比如asas連詞同義詞,while引導轉折句,從而可以根據已有單詞猜測生詞含義;第三大技巧是通過因果關係判斷生詞含義;第四大技巧是根據常識猜測生詞含義。講解深刻實用,令我感觸良多,也對生詞在閱讀中的教授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優秀教師新課程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也讓我見識了全國各地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的靈活變通,從中我深刻體會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英語作為一門跨學科最顯著的學科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與時俱進,萬不可固守陳規,而應勇於創新,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自成一派的教學風格,才能儘快成長。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4

什麼事都有開始的第一次,請你不要在意做事前周圍人的議論,也不要在意以後人的評價,只要是在做的過程中人們都熱情的參與其中,收到了理想的效果這就足夠了。這是博興縣教育局第一次組織大規模的.教師暑假全員培訓,培訓之前我不管別人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既然自己認同這次培訓,那就應該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和我的同事們每天都是按教材梳理——單元梳理——課時分析的思路認真研討,其中總結了我們的收穫,也發現了我們的困惑。我們快樂的忙碌著,精心的耕耘著那一畝三分地——六冊歷史教材,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根本沒有牢騷,沒有不滿。滿以為我們的精心設計會在縣裡獨樹一幟,大放異彩,可真正到了展示成果時,沒想到一個單位的發言比一個單位好,一個單位的成果比一個單位精彩。大家成功經驗層出不窮,你引入了單元梳理樹,我總結了學生願意接受的授課模式,你用順口溜幫助重點記憶,我用歷史圖冊突破教學難點,你分析到了七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大家你展示你的亮點,我說我的成功經驗,你一言、我一語彙聚成了豐富多彩的教研成果,所有的老師都深入其中,每一位老師都有有或多或少的收穫,誰能說這不是一次成功的培訓。

正像一位移山大師所說的移山竅門一樣: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既然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制定規則,那麼我們就好好執行規則吧!更何況暑期培訓對教育來說是件好事,教師的職責不就是教書育人嗎,現在教育局免費吃、免費住、免費提供電教器材、免費提供優秀師資供你學習,大家何樂而不為呢?我們還希望教育局提供同樣的培訓機會。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5

通過幾個月的培訓,我感到耳目一新,收穫很大。專家們的講座以及優秀課例,使我得以從理論的高度瞭解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得以從感性上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從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與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和教學策略。

對新課改由陌生變得逐漸熟悉,瞭解了一些新變化,學習了一些新理論,但對具體教學,還是首次,有一種莫名的緊張,因為這畢竟關係到教師課堂教學的實施,關係到學生的前程,關係到三年後的大學聯考,也關係到我校的發展新課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但是在大學聯考這個指揮棒的引領下,在千軍萬馬爭度獨木橋的背景下,怎樣平衡傳統教學與新課改教學,怎樣在新課改教學中,既落實了新課改的精神,又有利於提高學生成績,提高三年後大學聯考升學率,這都是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觀念的的轉變。

要求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從以知識為本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轉變;重新認識高中政治課程的目標和定位。傳統的授課模式主要表現為:“滿堂灌”、“一言堂”,教師以講授為主,忽視學生“主體”作用,束縛了學生思維活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要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幫助者;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轉變

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為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與參與者。

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學生機械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古語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直以來教師被認為是知識的傳授者。這次高中課程改革中新課程賦予教師更多的角色和作用。

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研究、建設和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不再只是習題的研究者和考試的指導者,而是擁有先進教學理念、懂得現代教育技術、善於學習、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參與研製開發學校課程等方面,必須圍繞施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同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新課程標準下還要求教師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和專業水平。

三、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課堂一直是學校教育全過程的主體,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與主要方式,它為素質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間。但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往往被教師佔領作為傳授知識的地方,整節課滿堂灌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於被動,失去了主觀能動性,學習效果欠佳。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現在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主人。

1、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主動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理應受到重視。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給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架設學習橋樑,善於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知識點,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讓學生感受或接受的學習材料,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2、把課堂教學的時間還給學生。

教師把現在教學中花在多餘的分析、談話、提問的時間省下來,還給學生支配,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節奏,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開展學習活動。課堂上,教師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專注地、饒有

2趣味地讀,在讀中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並進行相關內容的讀寫訓練,加深對所學內容的感悟,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3、使課堂形成最佳學習氛圍。

在教學實踐中,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熱點新聞,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而且還可以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高中政治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高中新課程培訓學習即將結束了,培訓過程中認真觀看了視訊,對新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接觸了許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穫。

舊教材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習方法、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過於注重書本知識,課程內容繁、難、偏、舊,不能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基礎。新課改要改變這一現狀,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改變被動接受、死背硬記、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進行接受學習的同時,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倡導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學習主動探求,能互相交流討論、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學習方式。這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而這必須貫徹新理念,新思想。在課堂中貫徹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號。

我們的課堂教學緊緊圍繞三維目標展開,如果老師從學生實際出發來制定三維目標,則三維目標的定位會非常準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圍繞其設計的課堂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識與技能目標——這一目標的制定需我們教師認真分析學情,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從學生已具備的基礎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識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這一目標的達成,從而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如何促成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需要我們教師創設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匯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創設的情境和我們的生產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則讓學生直觀的感覺到這一知識的有用性,繼而自主的去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政治學科的教學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如果我們脫離教學內容直接進行情感教育,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這樣的情感教育毫無作用;如果我們把情感教育與課堂知識有效結合,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並形成了全新的情感價值觀,可謂事半而功倍。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階段的激勵人、引導者,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在課堂上教師也不再單純是知識的講解、傳授者,是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指導、調整者。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我們必須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6

闊別一年後,在20xx年的8月,因著參加廣東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師新教程培訓,我又回到了廣州,在這個城市,我度過了難忘的大學四年。廣州以其37度的高溫讓我感受她的熱情。

華師變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覺好象又回到了學生時代,這讓我對此次培訓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這份心情伴著我度過在多少人看來是枯燥無味的三天。

在華師培訓的三天裡,新課改的部分專家給我們介紹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意義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內容標準、教學實施及評價要求;使我們瞭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點和教學方法。儘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淺。

在學習過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輪課改很好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本次課改借鑑了國外與港臺地區高中公民、社會學科的改革經驗,教材內容注重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重視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致力於學生社會性思維方式和決策技能的形成,力爭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承擔責任、具有積極人生態度和世界觀、符合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變了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和學科體系的現狀,注意處理好生活主題與學科知識、生活邏輯與理論邏輯的關係,堅持以生活邏輯為主線,避免用理論邏輯打亂生活邏輯;在進一步提供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的同時,更為關注當代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知識應用價值,關注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學生自主選擇和認識規劃的能力培養。

按照這個思路,新課程設定了必修和選修模組。必修部分設定為四個模組:

經濟生活(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經濟頭腦的人);

政治生活(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政治覺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文化涵養的人);

生活與哲學(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論思維的人)。

在這裡,文化生活是新開設的課程模組,課程內容立足於中國文化,同時兼顧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瑪雅文化之謎、海外華人的中華文化內涵等),有利於開拓學生的視野,瞭解區域文化的差異性,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文化的視野觀察問題的能力。我想這個模組對學生的吸引力是較強的。

哲學與生活模組課程通過生活化的安排,體現哲學方法論的魅力。它以生活邏輯為基礎,從活生生的事實、生活出發,寓哲學原理於生活之中,使原理不會變成乾巴巴的教條,體現了哲學的人文關懷和人性魅力。同時也加強了歷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滲透一些中外哲學史的內容,讓學生理解哲學思想發展的過程。

選修則設了六個課程模組:科學社會主義常識;經濟學常識;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科學思維常識;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

本次課改採用課程模組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的趨勢,有利於整體規劃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由於實行學分管理,要求學生在每一學年在所有的學習領域都必須修得一定的學分,目的在於防止學生過早偏科,避免並學科目過多,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必修課一般設在高一至高二,每學期開一門必修及相對應的一門選修課。高三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各開設一門選修)。

其次,本次課改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力求淡化相關學科知識的概念化、標準化的識記和理解要求,尋求在強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控制教學總量(每個模組只有36課時,只相當於現行教材的一半)。那麼,在淡化概念的情況下,學生考試時是否還需要運用政治術語作答呢?就這個問題,本人請教了經濟生活教材作者、華師政法學院副教授陳友芳,陳教授非常肯定說在新一輪課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義,不要求學生掌握,在考試中不要求使用政治術語,只要學生能做相應描述,即可給分。這也有利於學生從“標準答案”中解脫出來。

此外,本次課改提出必須對高中學業成績測驗實行改革,並建議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師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測試加入開放性試題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們的創新意識;二是採用等級制評分,並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給予肯定性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本人認為,這兩方面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遭遇困難,如開放性試題的評分是否客觀、採用等級制呈現測試結果是否合理、怎樣評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對困難,不作嘗試,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話吧。

感謝學校為我提供了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也感謝華師為我們提供的良好的學習環境。

為期三天的培訓雖然顯得有些倉促,但通過“我思我想新課程”、“實話實說:新課標、新教材”等活動、與專家教授面對面的交流,促使我們對新課程改革產生認同感,主動思考課改相關的問題,能做到這一點,我想這次培訓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我想我不會辜負此次廣州之行,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且本人非常樂意與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學習的心得,希望從他們那裡學到更多。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7

當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的發展變革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中國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教育部對普通高中《政治課課程計劃》及《政治學科教學大綱》進行修訂的基礎上,又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對高中政治課內容都作了區域性調整。課堂教學是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形式,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完成政治課的教學任務,要從實際出發,教好每一節政治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的。

一、以趣引思,使科學性寓於趣味性之中

新的課程理念強調要使學生在快樂中成長,重視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如何在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中貫徹這一理念呢?我想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產生注意力的基礎,是求知的動力。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不願聽,不願學,但又迫於大學聯考壓力不得不學。要上好政治課首先要扭轉學生中的這種思想和情緒,使學生感到政治課有趣,有理,有用,使他們快樂的學習政治課,並且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課的科學性比較強,因此我在講課的過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為主,把科學性和趣味性統一起來。當然科學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學性是基礎,要把趣味性寓於科學性之中。

在備課選材和講課語言的運用上注意恰當使用成語典故,漫畫,比喻等,可變抽象的理論觀點為形象生動,變深奧的道理為淺顯易懂,變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為活潑有趣。

二、採用靈活的教學策略,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重視在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把教師主導的“目標—策略—評價”過程與學生經歷的“活動—體驗—表現”過程結合起來,在明確基本標準的前提下,結合相關內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在新課標指導下,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比較生動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嘗試,而且努力創設問題情境,製造矛盾,使學生有思維碰撞。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討論、質疑,並富有個性發表見解的過程,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培養了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創新精神。新課程理念還強調學生既是評價的物件,也是評價的主體,應重視學生參與評價。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然後在班裡交流,學生經過打分、得分、答辯、同學間互提問題再打分等環節,培養了自我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

三、鼓勵質疑,巧設思維情境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釋疑解疑,有所進取。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愛因斯坦曾精闢的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科學上的實驗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在課堂教學中設定疑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創設積極思考的教學氛圍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高中政治課新教材對概念既有理論的闡釋,又有事例的說明,似是無疑可循,貌若“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此時教師應投石激浪,巧設疑問,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於“山窮水盡疑無路”,教師適當點撥,因勢利導,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講“價值”概念時,我設疑如下:“既然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那麼,價值也就是勞動本身,對嗎?”問題一提出,如投石擊水,意見分呈,或說正確,或說錯誤。我提問持肯定態度的同學:“既然價值就是勞動本身,那麼農民自產自食的糧食有價值,是商品,對嗎?”這又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波濤。多數學生作了否定的回答,我便順理成章的歸納指出:“農民自產自食的糧食雖然耗費了人的勞動,但它沒有用於交換,因而不是商品,沒有價值。”接著,我又提出:“有些商品不是勞動產品也可以出賣,也有價格,這是否與勞動價值論相矛盾?為什麼?”這又引起學生們的熱烈爭論,大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勢。這樣,使學生在“無疑——釋疑——無疑”的過程中掌握了“價值”的概念。通過不斷的設疑,讓學生是始終處於積極思考的狀態,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