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指導學習心得體會

來源:才華庫 2.38W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創業指導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創業指導學習心得體會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創業”一詞已成為大學生意識中較為普及的詞彙了。《大學生創業指導》一課讓我對大學生創業有了更深的認識。許多的人都在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而努力創業,有成功的,有失敗的,也有在艱難中前行的。但是縱觀創業領域的一些資料和資料,我們也不禁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殘酷的結論:創業之路艱難,創業成功更加難。

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我們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我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對未來充滿希望,這些都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這也往往造就了我們創業的動力源泉。

我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變革的時代,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協會以後,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推進,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社會關係、價值觀念乃至文明形態都在發生著日益深刻的變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逐漸變化。如何培養和塑造能夠適應這種變化並在社會變化中有所作為的人才,是當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高等學校要擔負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的歷史使命。 同時創業精神也是一種理念,這種理念貫穿於高等學校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使學生畢業後大膽走向社會、自主創業。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包括課程設定、實踐活動、教學體制改革、教育評價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創業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創業技能教育。創業思想教育是創業技能教育的基礎,創業思想教育包括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動機的確立和創業心理品質的養成,目的是為了讓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創業思想。開展創業思想教育,關鍵一點就是創業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變被動接受就業指導為教會學生主動或自主創業。既要鼓勵學生敢於在新興的領域和行業去艱苦創業,也要支援學生敢於自主創業,學會自我發展,培養學生具有創業的膽量、勇氣和開拓創新精神。

而我們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創業的道路是艱難的,創業的成功與否不一定與知識的積累量成正比。沒有很高的學歷在創業競爭中也一樣能立於不敗之地,關鍵是創業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時候還要看準時機,看準市場的潛力。就像比爾蓋茨,他之所以能財源滾滾,就是因為他看到了計算機在人類的生活中會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個市場有無限的潛力,也就是需求會無限增大。

但是在創業道路上,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往往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對市嘗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常常盲目樂觀,我們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我們經常看到的創業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我們變得更加理智。

所以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創業需要有堅實的基礎。用一個貼切的比喻來說,創業如同建造房屋,地基不穩,就難以長期立足。對於大學生來說,選擇創業不應該出於一時衝動,而應該慎重考慮,充分的瞭解市場,把握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勢,做好創業的前期準備。

其次,要有敢於承擔風險的意識。事物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正如馬雲所說:“創業者自從創業那天面對的就是困難和災難”,大學生創業畢竟經驗不足,如果是自主創業,那麼個人承擔的風險將是不可估量的,這就需要樹立敢於承擔風險的意識或者選擇合夥創業,以此來降低成本,降低投資的風險。

再次,創業需要有堅定的信念。所謂信念就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在中國創業征途上,有的人敢於正視暫時的失敗,積極進取;有的人貪婪於一時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不思進取。對於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創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念是否堅定,因此,一旦選擇創業就應該樹立堅定的信念。 最後,創業需要有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資訊、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大學生創業應該以市場為導向,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品牌觀念,敢於創新,不人云亦云,唯書唯上,堅持獨立思考,說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不喜歡一般化,追求新穎、獨特、異想天開、與眾不同;不僵化、呆板,靈活地應用已有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創業征途上,有馬雲、俞敏洪等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創業佼佼者,從他們的創業經歷中,我可以學到很多有益的經驗,而從那些功敗垂成或失敗的創業者身上,我們可以得出許多經驗教訓。結合自身創業的經歷,對於大學生創業我亦頗有感想。創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一時的衝動,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更沒有經過大量的市場和社會環境的調查分析。同時,大學生缺乏創業必備的綜合素質,沒有專業的技能和指導,對市場動向把握不準,過於追逐創新而偏離實際,資金匱乏,因此很多大學生創業的激情在剛開始就被種種挫折與困難澆滅,最終失敗而告終,創業需要勇氣和毅力,但這樣的勇氣和毅力都必須建立在個人較高的創業素質和能力之上,否則也只能算是蠻幹。

就我個人觀點,我覺得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無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不能盲目的跟隨潮流。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重學習。學習就像老鷹飛翔的練習,只有把翅膀練硬了才能飛得更高。用一個比喻:火焰與海水。火焰象徵著熱情、激情和希望;海水象徵著廣袤無邊、深邃而又冷酷。沒有火焰般激情的創業是不可想象的,而往往也會有被市場經濟大海吞沒的“犧牲品”。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也不會給任何人實習的機會。當然僅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創業意味著冒險和付出,也意味著失敗和挫折。大學生創業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定經受了種種挫折和市場經濟大潮的考驗。在經歷了最初的創業衝動和付出之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成熟和冷靜,對創業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體驗創業、學習創業與實踐創業,是大學生成功創業的三個連續階段。事實證明,大學生有益的創業活動,將會成為真正發揮自己的才華、展現創新思想和個性特點以及充分認識社會的一個大好機會。創業大學生所具有的品質、素質,完全可以勝任一般情況下的就業需求。創業和就業是孿生兄弟,能創業者一定可以順利就業!

所以我們大學生在捲入創業熱潮的同時,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自己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最後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人生的財富。總之,創業不容易,創業成功更不容易。大學生選擇創業就註定要遇到艱難坎坷,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在創業初期,不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選對創業的方向;在創業過程中,還應該樹立堅定的信念,樹立敢於承擔風險的意識;在創業有一定成就時,也不應該沾沾自喜,而應該積極進取,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創造更大的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