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講座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來源:才華庫 1.27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聽講座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1

楊教授一共提了四個部分並分別進行闡述。第一部分分別闡述了什麼是馬克思、馬克思的生前身後、哲學家薩特對馬克思的評價和馬克思的幾個主要作品。第二部分開始闡述了馬克思的立場和方法論。其中,對於理論的批判與武器的批判做了詳細的講解。“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

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的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楊教授分別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以及《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原句來給我們講解理論的批判比武器的批判優越在哪、為什麼優越,甚至理論的批判的本身就是強而有力的武器。

其次,還闡述了異化勞動的四個規定性:

1、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相異化。

2、勞動者與勞動行為相異化。

3、人的類本質的異化。

4、人與人的異化。

第三,楊教授講解的是教育、環境與實踐之間的關係: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其中,還闡述了人的本質觀: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第三部分首先闡述的是馬克思的兩種生產理論。根據唯物主義觀點,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蒂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

但是,生產本身又有兩種。一方面是生活資料的生產;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其次,講解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第三,闡述了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生產勞動和教育的早期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四部分分為兩個方面:關於教育的三件事和幾個需要思考的問題。關於教育的三件事包括智育、體育以及技術教育。

幾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1、教育活動何以是“實踐的”?何為實踐活動?教育活動是一種什麼樣的實踐活動?

2、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係?

3、教育辯證法:抓住教育活動的基本矛盾、認識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理清教育思想的基本範疇和指明教育發展的基本走向。

楊教授的講座開闊了我的視野,講授了馬克思文字中幾個經典命題及其教育方法論意蘊。在沒有學習之前,覺得馬克思文字中幾個經典命題及其教育方法論意蘊是一個相當枯燥無味的一節講座,裡面所講述的內容也差不多是一些很死板,一些條條框框的定義罷了。但是經過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學習,讓我知道不能只著眼於教育學,它與其他學科都有交集,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發展,相得益彰。所以在今後學習教育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視野放開闊,並掌握正確的思維。楊教授引用馬克思的原著,結合我國教育現狀,對多個問題方向的發展進行了精彩的解讀,為我們今後的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與哲學指導。

人們常說:聽名師講課是一種藝術享受,他們在課堂上並非單純作為老師在講課,同時也是作為藝術家在表演,他們總是以自己獨有的內在美和外在美的藝術風格的教學,感染著學生,震撼著學生的心靈,而且講座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兩位教授用各自不同的風格給我們帶來了“饕餮盛宴”,但是俗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何吸收老師的精華變成自己的,這就要看自己的努力與思考。以人為鏡,能夠體察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通過聽講座,豐富了我的視野,也是我們師範生成長的一個捷徑,雖然講座結束了,但是我的學習還在繼續,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將不斷反思,更上一層樓!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2

4月25日下午三點,我們學校邀請了蘇州市政緯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談海聖給我們作了“安全在我心中”的法律知識講座。談律師通過一些生動的事例並結合我們教師工作的實際給我們作了一場精彩的講座,使我更加了解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

談律師講到在處理一些學生在校傷害事故時,應堅持事實清楚,責任明確,弄清事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如學校發生了學生傷害事故,應如何做呢?第一,在第一時間送學生到醫院,同時聯絡家長。第二,查清事實真相。第三,做人性化處理,不要過早的去分清是誰的責任,可能在學校出了一些事故,孩子受到傷害,家長心裡也不好受,所以應該先緩一緩,冷卻一下。第四,如果學校處理不當而造成的這一部分損失由學校承擔。聽到這裡我深有感觸,由於在前一階段我們班正好出了類似的事情。有一個學生上廁所回班級的路上由於自己不慎摔了一跤,為了這件事折騰了好些天。

聽了談律師的講座,給我們以後在教育教學中處理一些學生傷害事故指明瞭道路。希望以後多聽聽類似的講座,更好的為以後的工作服務。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3

為了提高我校教師團隊執行力,著力打造沿河品牌學校,促進學校更進一步的發展,學校安排於20XX年11月14日下午,聽了由深圳道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孫老師主講的“執行力與學校發展”的講座。其中談到的執行者應當具備的六心——愛心、公心、責任心、寬容心、平常心、律己心。“愛心”放在首要位置,讓我感觸很深。

作為一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執行者,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深刻領會,始終保持這“六心”,用這“六心”去嚴格要求自己。從愛心這一層面來說,我的體會是:

一、要熱愛自己的事業

“做一天蠟燭,就要發一天光;做一天春蠶,就要吐一寸絲。”這就是我的從教觀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甘於無怨,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也是一個人從事教育事業的必要的心理準備。

二、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

作為教師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怎樣去關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外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過程育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

熱愛教育事業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熱愛自己的學生是搞好教育教學的保證。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4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與人交往的日益頻繁,文明禮儀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商務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習禮儀知識,運用禮儀規範,對提高我們自身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公司組織了機關工作人員進行了一次禮儀知識培訓,通過這個禮儀知識講座,我們感到在禮儀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組織的禮儀培訓非常必要,非常及時,我們深有感觸,受益非淺。

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以來,中華兒女一直將文明禮儀放在相當重要的位臵。如今,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文明禮儀顯得尤為重要,它內容之多,範圍之廣,可謂包羅永珍,無處不在。一個人的舉止、表情、談吐、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一個單位的整體形象。因此,在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著重注重四個方面提高:一是強化自律意識,提高自身服務能力;二是端正思想態度,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三是講究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禮儀水平;四是注重學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禮儀培訓的學習後,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有非常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從小小的坐姿、站姿到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時工作中鞠躬禮不標準、文明用語聲音太小、面部無表情等常見問題我們都沒有多加註意。

通過這次文明禮儀學習,還使我們意識到原來平時忽略的這些小問題其實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十分大的,試想當辦事走進我們的辦公室,看見一個精神不振、吐詞不清、面無表情的員工時會是什麼樣的感覺?相信他們也不會有愉快的心情,甚至會產生厭惡感。而我們的服務宗旨是什麼呢?可我們的服務態度卻帶給顧客一種疲倦、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這不是違背了我們的服務宗旨嗎?如果我們自己是去辦事,難道又願意見到這樣一位工作人員嗎?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真正地做到“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當然,這不僅僅要求我們在文明禮儀方面,還包括業務水平方面,我們應在提供文明服務的前提下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服務規範,真正為職工群眾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讓他們真正地感受到我們的真誠!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的社會將更加溫馨和諧。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5

今天,聽過z老師的講座之後,感受最深的就是兩個字“反思”,這也是王老師講課的重點所在,貫穿於培訓的整個過程當中。培訓的過程中,浮現在腦海的多是共鳴,課後細細想來,更多的是收穫、是自省,即是“自我反思”。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聽到不少教師說到“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教學中常常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也不論是哪門功課的學習,對課程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學生,考試成績往往是名列前茅。這類學生在課堂的聽課過程中,往往也比較積極,善於去積極的思考問題,積極的回答問題,最終會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這很大程度是學習興趣在起關鍵的作用,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的學生沒有很強烈的興趣,單單憑藉自制力去努力、去刻苦取得好成績,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去思考,用什麼方法去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怎麼去提高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多觀察、多傾聽、多瞭解學生是怎麼想的,是如何做的。只有我們真正的深入探索、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就會總結出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方法,會不斷的提升班級整體的學習積極性。

二、尊重學生個體性格

學生高矮胖瘦各有不同,脾氣性格各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處事的方式,有自己觀察思考問題的角度,即使是國小生。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各有差別,灌輸的價值觀念也千差萬別,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脾氣性格,儘量去尋找一套適合每個孩子的溝通方式,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實實在在的關心和愛護,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份良好的學習環境。除了自己努力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外,更多的是我們更應該去與每一個孩子的家長溝通,去深入的瞭解學生的真實的性格、真實的想法、真實的自我。這不是僅僅從家長、從孩子的表面就能得出結論,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去認真的思考,從學生的每個動作、每個細節、每次作業中去總結、反思,需要深入到每個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我們的信心、決心和耐心,認真的讀懂每一個孩子,去做每一個孩子的好老師。

三、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千篇一律的東西,人們往往會逐漸厭煩,“熟視無睹”“審美疲勞”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小孩子更是如此。教學中我們要不斷的去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去探究小孩子到底是關注的什麼東西、對什麼比較感興趣、對什麼特別上心,這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加註意的方面。就小孩子自身來說,對一件事情的關注時間不會持續很久,更不會對同樣的事情持續的抱有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保持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在這裡還要強調的是思考,是對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反思,以及思考過後的結論。經常性的'思考會使我們對某一方有深入的研究,會持續的關注,往往也會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個過程可能會有長有短,期間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也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我們不能因為過程的艱苦就放棄對教育方式的創新和改進,更應該去努力探求,去擁有屬於自己特質的教育方法。

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無遠弗屆的。我們教學中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去教授孩子們去認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激發學生探求真理、發現真理、認識世界的潛質。這並不是老師從幾本教科書中就能教授出來的,也不是照本宣科就會有效果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平時除了要把課本知識看通透之外,多數的時間是去學習、去充電、去提高,只有讓知識和智慧充滿頭腦,才會對孩子學習、對孩子的未來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要做到的是“安全的課堂、快樂的課堂、溫馨的課堂、和諧的課堂、靈動的課堂、智慧的課堂、創新的課堂、高效的課堂”,這不僅僅是目標、是我們的教學目的,更是要求、是責任,這是z老師積極提倡的,也是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追求的。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 子。

學校在上星期二下午舉行了學校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的活動。在活動中我感受很深。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1.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2.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

3、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5.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在師德演講中,我的心得體會主要有:作為新時期的國小教師必須進一步加強全心全意為學生和家長服務的宗旨,要做一位有道德素質的國小教師,做一位讓學生和家長都願意接近的教師,首先自己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生在學校裡學習,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懂禮貌、講衛生的好孩子,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高尚教師道德的人。

作為國小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啟蒙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國小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這樣才能為人師表。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職業道德充分體現了教師特有的職業思想、職業情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聽講座寫心得體會7

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校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國小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物件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一個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國小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能幹的孩子,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孩子,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從教師這裡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國小生很善於觀察與思考,對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在觀察並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並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

總之,我認為提高教師道德的學習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提高全體教師的道德修養,形成好的教師風氣,這樣整個教育事業才能得到前面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