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1.02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1

我有幸聆聽了陳靜老師的習作課和王小敏老師的“簡簡單單教語文”這兩個講座,讓我感觸頗深。

習作是所有老師的難點,既想教好又不知該怎麼教,但陳靜老師卻把習作課上得遊刃有餘。陳老師先以眾所周知的《西遊記》入手,讓學生談自己喜歡的人物,聊人物、編故事、定題目,每個環節都讓學生在挑戰中學會知識和技能,同時時也愉快地度過了這一節課,真是潤物細無聲。

陳靜老師的習作課

王小敏老師的“簡簡單單教語文”,重點突出簡單兩字,大道至簡,讓語文迴歸真實,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老師應該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真參與、真朗讀、真理解。最後王先師說在語文教學中倡簡,把繁雜的結構、內容簡化,讓語文更有語文味。

簡單的語文不簡單

要想簡簡單單教語文,就要做到以下六點:

1、目標簡潔一點兒。

2、內容簡約一點兒。

3、過程簡單一點兒。

4、手段減省一點兒。

5、視野開闊一點兒。

6、心態天真一點兒。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師對於語文教學三重境界的闡述:教過了——教對了——教會了,讓我們領悟到語文課要把朗讀作為核心,教師做好課堂朗讀示範,並給孩子充分練讀的時間,語文味兒就有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我會把這兩天來所學到的點點滴滴的收穫,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讓自己的語文課也有語文味。

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2

第一天的學習,就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改變了以前對學習培訓形式的看法,收穫了很多心理知識,學會了調節心態,重新審視自己的事業。

上午,李華平教授給我們上了第一堂課《放下自己,重新起航》。現場表演的《上學歌》,《放下自己,重新起航》富有文采的內容,讓人耳目一新,大家開始調整自己的身份,告誡自己要用謙虛的態度來面對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告誡自己要用好學的心態來向身邊的人學習,告誡自己要用務實的行動來學習、總結。第一堂課準備很充分,讓我們感受到了李老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可以看出他很熟悉中學課堂教學,有豐富的基礎教學經驗,看來這次學習不是純粹的學院理論講解,一定會讓我們在實踐技能等操作層面得到很多收穫。

下午,聽了張皓教授的《教師的情緒管理》講座。這次來學習的老師都來自教學一線,繁重的教學讓大家身心疲憊,工作中的煩惱多於快樂。張皓教授的講課內容切中要害,講的內容正是大家想聽的,講的心理調節方法讓人受益匪淺。風趣的語言、富有生活體驗的事例讓大家精神振奮。我本以為在大學的學習培訓不外乎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聽課一定會打瞌睡,事實卻相反,我是越聽越想聽,精神抖擻。張皓教授舉到了教師的心理現狀,又聯絡大學老師的工作苦惱,讓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已其實不是最倒黴的人,從事的事業也不是世上最慘的事,傳授的心理調節方法也很有說服力,讓人驚喜地發現事情還真如她所說,要學會判斷哪些事該自己做哪些事不該自己做。

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3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在教學中,執教老師重點完成兩個教學目標:一、初識議論文。二、通過理解文字,讓孩子明白禮貌待人的意義,並落實到行動。

在落實第一個教學目標時,教師抓住課題《談禮貌》中的“談”,從“作者要和我們談什麼?”和“他是怎樣談?”入手教學。交流時,看出差不多每個學生都掌握了本文的提綱,基本弄懂了議論文的結構。

在落實第二個教學目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時地把文中講道理和列舉事實的內容分開講授。首先讓學生找出文中寫道理的句子,用線畫下來。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並且發現每一個自然段裡都有一小段。把這些句子拎出來,多讀幾遍,學生對本文所要揭示的道理就有了一個鮮明的認識。接著,巧妙過渡,讓學生明白:要想說清一個觀點,光靠講幾句道理是遠遠不夠的,沒有說服力,必須要有充分的事實加以說明,這就引入了事實的學習。

文中分別列舉了岳飛、女青年和小朋友、周總理的故事,從古代到現代,從普通人到國家領導,恰如其分地說明了禮貌待人的重要性。這樣多方面的列舉,使得文章的說服力很強。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又幫助學生換位思考,也學會了怎樣寬容別人的錯誤。最後,教師告訴學生:這就是議論文的特點。

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4

今年我很幸運地再一次參加了國小語文國培課程的`學習。經過幾個月的認真學習,我收穫頗多,感悟極深。

每當下班回家,開啟電腦,點擊出國培課程,聽著名師們一堂堂即興而精彩的課堂教學,那是一種享受;當我正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感到困惑時,專家們一次次及時的專題講座猶如春風一般沐浴著我迷茫的思緒,解開我教學的謎團,引領著我的教學實踐走向成熟。

特別是聽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教學評析後(如為什麼小壁虎只向小燕子、小魚、牛伯伯借尾巴呢等對文字的解讀),我恍然大悟,專家的一句句貼近生活的評析,讓我感悟到“語文課”的大含義,它不僅僅是教課文,我們還應走出課文,把語文落實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維、解疑能力、生活能力等。

國培學習不僅僅是完成國培各科課程的學習時間,它的學習室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要想真正的學有所獲,我們還應在一線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各種教育教學問題,閱讀教育專著,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使自己成為真正的教育者。

經常聽同行們感嘆:“我班的XX同學的作文真差,字跡多麼爛等”,試問我們自己,一學期下來教師又寫了幾篇論文在哪裡?我們的黑板字又能讓學生心服嗎?恐怕我們自己都不敢理直氣壯地回答了。

羅大耳朵曾經說過:“你讀書的厚度,決定著你站在講臺上的高度。”是啊,作為語文教師,如果連文學作品都沒讀幾本,何談語文?何談語文素養?現代社會是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學生有很多獲得知識和資訊的渠道,如果我們不廣泛閱讀,不上網“充電”自己,那我們可真不配“教師”了。

國培不僅讓我思考,更警示著我應該付諸於行動了,我將不斷實踐,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真正實現我參加國培的意義。

國小語文國培的心得體會5

源頭活水潤物無聲很榮幸參加了上海師範大學20xx年國小語文骨幹教師研修班培訓。培訓中,我聆聽了多位教育專家生動精彩的專題講座,深深地感到自身的不足。通過國培平臺的搭建,來自四面八方的我們能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培訓中各種教育專題報告、一線教師與全國特級教師於永正、薛法根的同臺授課,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各種討論等,無不使我心中充滿無言的感激。

這次培訓,雖然苦點,累點,但是快樂著。因為我們在學習中積累,在學習中收穫。收穫的不單單是專家們講解的方法內容,更是一種理念,一種動力。真正體會到“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得有一眼源源不斷的源頭水”這句話的深刻。聽了於永正老師的《一株紫丁香》之後,更讓我受益匪淺。他的授課讓我真正體會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他能夠蹲下身子與孩子們交流,教學生不會的,講學生不懂的。他的課堂,不僅給學生上,同時也給在座的每一個教師講。他告訴我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語文素養是決定課堂成敗的關鍵。於永正老師也正是這樣做的,為了給孩子們示範好左耳旁,自己練了許多遍。他認為語文重要的是示範,示範是最好的老師。看到70多歲高齡的於老師如此精心備課,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

是呀,當今的教師,應同時具備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教師為“育人”而學習,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習不是一般的學習,而是基於一個教育者的學習,我們最終的追求是育好人。當不斷學習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自己成為“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

最後,以浙江省特級教師唐懋龍“在理論中轉身,在課堂實踐中成長,在專題研修中昇華”的經驗來與大家共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