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讀書心得總結

來源:才華庫 2.8W

----讀《寬容》一書心得體會 最近讀了著名作家房龍的名著《寬容》,這本書為我們展示了一幕幕因為固執己見所帶來的人間悲劇,勾勒了一幅幅人類因為和諧相處、而共生共榮的發展場景。作者對寬容的闡述,給我以很大的啟迪。

寬容讀書心得總結

何謂寬容?《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我在閱讀了《寬容》後,對寬容的理解更簡單明瞭,那就是寬恕和包容,就是用一顆寬大、包容的心去對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但這絕不是無原則地一味遷就,也不是懦弱無能地委屈忍讓;寬容是寬而有度地恕,包而見底地容。我覺得,讓,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智慧,一種風度,一種雅量。現代社會需要寬容,能夠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因為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那麼,怎樣做到寬容呢?

我認為做到寬容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首先要學會寬容自己。

在人生的旅途中,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摔上幾跤也在所難免。高山不理解流泉,設定了許多路障,泉水卻永不停歇,饒過頑石,跳下斷崖,變成了飛瀑,變成了大江,奔向浩瀚的大海。船不理解岸,總要離去,但岸總是等待著,永遠張開寬大的臂膀。太陽不理解月亮,不喜歡她慘白的光,月亮卻永遠追隨著太陽,當太陽落山後,她卻用淡淡的柔光照亮整個黑夜。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人不理解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二、要善待他人。

沒有必要和他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他人爭強鬥很……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與其去記恨和報復別人,不如去理解和寬容別人。印度聖雄甘地說得好:要是人人都把‘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當作人生準則,那麼整個世界就會亂成一團了。

給他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正所謂一聲問候三天暖,半句惡言一月寒,面對他人的錯誤、失誤,與其不顧顏面橫加指責,不如用寬容之心待之,為其留一條後路,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責人之心責己,則寬;用利己之心利人,則容。

三、要學會瀟灑。

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做到寬容,你疲憊的心,也會變得年輕。因為寬容,腳下的路會越走越寬,因為豁達,生活會處處充滿陽光。

四、要學會忍耐。

同事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惟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海,納百川而清澈明淨;寬容是山,壘礫石而巍峨挺拔;寬容是天,容永珍而朗朗清清;能寬容就能發展壯大。另外還有一個體會就是:寬容是助人成就事業的基石,是所有想成就事業的人們必須具備的涵養。當你對他人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大度、多一點容忍、多一點體貼、多一點諒解時自己也會少一些憂愁、少一些煩惱、少一些鬱悶;少一些悶悶不樂、少一些不快。這樣善待他人也益於己,大大增加了健康快樂的基數。

總之,寬容不但是一種胸懷,寬容是一種氣度,寬容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更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一個人的人生躍上新的臺階。如果人與人之間多一份關懷,多一份理解與寬容,那麼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