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實習心得體會:第三次月考

來源:才華庫 2.86W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第三次月考1

這周,xx實驗中學進行了第三次月考,這次的考試給我了一份“大禮”。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第三次月考

月考過後,我的一顆心便吊了起來,總有預感,六班這次考試成績會很不理想,但是又安慰自己,採取了這麼多措施,除了沒有“體罰”他們,個個應該都是有點效果的吧。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不能大規模地考察,便就近分小組,挑選組長,讓他們互考,再不濟也能記住一些吧!

然而,是我想錯了。

儘管我們用了很長時間講《誡子書》,並且我偶爾抽查背誦,孩子們依舊在考試中記不住。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我不得不將記憶倒回最初上課時,發現了問題的根本:我是一個站在講臺上的朋友。

或許,這個角色在某種角度上說是正確的,但是,直到現在我才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學生的心裡,我是一個“站在講臺的朋友”,而不是“走下講臺的老師”。

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這二者的本質區別。

“走下講臺的老師”,首先,你是一個老師,你在他們心中是一個的教師形象,這樣,即使以後“走下講臺”,和他們玩耍、談心也不會影響自身的教學,不會讓孩子們出現學習上的懈怠感。

“走上講臺的朋友”,出發點是朋友,於學生,你先是一個朋友,然後才是老師,或者說,他們只是稱呼你一聲“老師”,但實際上,如果你默許了,他們可能就會肆無忌憚的以朋友的身份給你一些特殊的稱呼。而此時是孩子們,他們理解的朋友,只是處於不出賣他們的階段,並不能真正的分清楚“朋友”的各種類別,理所當然的,你在他們心中的形象便也是不如其他老師那般懲罰他們。這也是我所存在的問題之根本,總是替他們著想,想的是這個時間段內這麼多作業他們是否能完成,而忽略了,如果不給他們留紙質作業,他們是絕對不會感激你的,不會因為你留的少了便利用課餘時間記一記課上未能掌握的知識。

還記得這麼多年來看過的唯一一部日劇《女王的教師》,這裡面的老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最開始的想和學生做朋友,結果對學生毫無威懾力,導致上課都成了問題。

我現在的狀態也僅僅是上課時能夠震住他們,沒有學生在我課上搗亂了,僅此而已。他們依舊會不完成作業,較於本校的其他實習生,我帶的班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是我是獨自帶這個班,沒有其他老師來懲罰他們,他們不會對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出現畏懼心裡,從而出現了語文學習上的“懈怠”。

出於這一點,我要記得批評了他們,此時的批評,不再像以前那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而是以不理他們作為懲罰。或許這樣說有點自戀,但是我知道,其實在他們心裡,我還是有一些“地位”,我相信,他們的“朋友”不理他們了,他們一定會注意的。

我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效果,但是我會演出“漠不關心”,對他們愛搭不理,然後看看以後的效果吧。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第三次月考2

這周,xx實驗中學進行了第三次月考,這次的考試給我了一份“大禮”。

月考過後,我的'一顆心便吊了起,總有預感,六班這次考試成績會很不理想,但是又安慰自己,採取了這麼多措施,除了沒有“體罰”他們,個個應該都是有點效果的吧。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不能大規模地考察,便就近分小組,挑選組長,讓他們互考,再不濟也能記住一些吧!

然而,是我想錯了。

儘管我們用了很長時間講《誡子書》,並且我偶爾抽查背誦,孩子們依舊在考試中記不住。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我不得不將記憶倒回最初上時,發現了問題的根本:我是一個站在講臺上的朋友。

或許,這個角色在某種角度上說是正確的,但是,直到現在我才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學生的心裡,我是一個“站在講臺的朋友”,而不是“走下講臺的老師”。

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這二者的本質區別。

“走下講臺的老師”,首先,你是一個老師,你在他們心中是一個的教師形象,這樣,即使以後“走下講臺”,和他們玩耍、談心也不會影響自身的教學,不會讓孩子們出現學習上的懈怠感。

“走上講臺的朋友”,出發點是朋友,於學生,你先是一個朋友,然後才是老師,或者說,他們只是稱呼你一聲“老師”,但實際上,如果你默許了,他們可能就會肆無忌憚的以朋友的身份給你一些特殊的稱呼。而此時是孩子們,他們理解的朋友,只是處於不出賣他們的階段,並不能真正的分清楚“朋友”的各種類別,理所當然的,你在他們心中的形象便也是不如其他老師那般懲罰他們。這也是我所存在的問題之根本,總是替他們著想,想的是這個時間段內這麼多作業他們是否能完成,而忽略了,如果不給他們留紙質作業,他們是絕對不會感激你的,不會因為你留的少了便利用餘時間記一記上未能掌握的知識。

還記得這麼多年看過的唯一一部日劇《女王的教師》,這裡面的老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最開始的想和學生做朋友,結果對學生毫無威懾力,導致上都成了問題。

我現在的狀態也僅僅是上時能夠震住他們,沒有學生在我上搗亂了,僅此而已。他們依舊會不完成作業,較於本校的其他實習生,我帶的班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是我是獨自帶這個班,沒有其他老師懲罰他們,他們不會對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出現畏懼心裡,從而出現了語學習上的“懈怠”。

出於這一點,我要記得批評了他們,此時的批評,不再像以前那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而是以不理他們作為懲罰。或許這樣說有點自戀,但是我知道,其實在他們心裡,我還是有一些“地位”,我相信,他們的“朋友”不理他們了,他們一定會注意的。

我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效果,但是我會演出“漠不關心”,對他們愛搭不理,然後看看以後的效果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