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學習心得(精選8篇)

來源:才華庫 3.2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每個階段都有需要學習的內容,不過,學習不是死讀書,而要講究方法的。想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方法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精選8篇)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1

學期,我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時間堅持閱讀第二輪繼續再教育課程叢書,以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其中讀得最多的是《新課程教學法》這本書。這本書涵蓋了“新課程標準概”、“語文課程的目標及分析”、“教材編寫建議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語文課程教學與評價建議”、“語文教材常見型別的教學策略與教學設計舉例”以及“新世紀語文教師的素養”這些內容。可以說這本書既在理論上給了我指引,又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給了我很大的指導和啟發。尤其是第五章第三節裡對閱讀的教學策略的闡述,使我對閱讀教學的目標觀、價值觀、方式觀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下面就閱讀教學的價值觀這一論述談談我讀後的心得體會。

P131頁寫道: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干擾,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讀”已成為中國小閱讀教學的主要價值取向。教師按照“教參”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讀課文,並設計相關的問題,學生順著教師預設的問題理解課文,這種異化了的閱讀教學,不僅不能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提高,而且泯滅了學生的個性,針對這個問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的閱讀教學的價值觀進行重新的審視,確定新的閱讀教學的價值觀,也就是要變“一元解讀”為“多元解讀”,讓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張揚個性,完善人格,提高閱讀的綜合素養。

那麼,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新的閱讀教學價值觀,改進當前的閱讀教學呢?書中說到:“第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閱讀教學理念,為學生個性的彰顯和思想的解放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多元解讀”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字內涵進行不同的情感體驗的方式及結果,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個體在生活經驗、知識儲備、感悟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有客觀差異,因而他們在對同一文字的解讀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豐富多彩的答案。第二,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好“多元解讀”與堅持正確的價值觀與標準導向的辯證關係。《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的第一條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的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審美情趣。”但在語文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有些教師把“多元解讀”誤解為“多元價值觀”或者是“多元標準”。例如,在《狐狸和烏鴉》一課的教學中,授課教師在進行拓展思維的訓練時問道:你們認為狐狸是個什麼樣的動物?當有學生說狐狸是“聰明的,很會動腦筋”的小動物時,教師不但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反而對這種解讀大為讚賞,給學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試想,如果社會上真的湧現出這麼一批“聰明機智”的狐狸,我們的社會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尊重個性差異,提倡多元解讀,是建立在一定的標準或共識的基礎上的。由於國小生正處於成長期,他們只是的積累還比較膚淺,認知能力還比較薄弱,因而他們對文字意義的理解難免會出現膚淺、誤解,甚至曲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積極的引導,否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看完這本書,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如:在教學《20xx年的一天》這篇以想象日記為題材的閱讀課文時,學生在瞭解了課文所描寫的環境惡化的種。種現象(空氣汙染、臭氧層破壞、水汙染、溫室效應、酸雨等)後,一個學生憂心忡忡地問:“老師,27年以後地球真的會像作者描寫的那樣糟糕嗎?”對於學生的提問,我在充分肯定他憂天下之憂的思想後,並沒有立即給予回答,而是順水推舟地將問題又拋回給學生了。頓時,教室裡像開了鍋一樣,學生紛紛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有理有據地進行推測,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說會的理由是現在的人們嚴重缺乏環保意識,肆意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隨處可見,要不了多久,作者的預言就會成為可怕的現實;說不會的理由是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併為之奔走呼告,有的地區已經實行了“退耕還林”的政策,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人們攜手並肩,植樹造林,為保護母親和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地球村會恢復藍天碧水的美麗容顏。直到下課鈴響,爭論的雙方還沒有形成一致的見解,但我想答案的本身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次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多向對話,學生的知識得到了豐富,思維得到了拓展,個性得到了張楊,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真正實現了“學生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的教學理念。

又如在教學《20xx年的一天》這篇以想象日記為題材的閱讀課文時,學生在瞭解了課文所描寫的環境惡化的種。種現象(空氣汙染、臭氧層破壞、水汙染、溫室效應、酸雨等)後,一個學生憂心忡忡地問:“老師,27年以後地球真的會像作者描寫的那樣糟糕嗎?”對於學生的提問,我在充分肯定他憂天下之憂的思想後,並沒有立即給予回答,而是順水推舟地將問題又拋回給學生了。頓時,教室裡像開了鍋一樣,學生紛紛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有理有據地進行推測,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說會的理由是現在的人們嚴重缺乏環保意識,肆意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隨處可見,要不了多久,作者的`預言就會成為可怕的現實;說不會的理由是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併為之奔走呼告,有的地區已經實行了“退耕還林”的政策,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人們攜手並肩,植樹造林,為保護母親和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地球村會恢復藍天碧水的美麗容顏。直到下課鈴響,爭論的雙方還沒有形成一致的見解,但我想答案的本身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次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多向對話,學生的知識得到了豐富,思維得到了拓展,個性得到了張楊,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真正實現了“學生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的教學理念。

通過對《新課程教學法》的學習,我的教學觀念得到了全新的轉變,這些新的理念也必將指引我,推動我去創設更富有活力、更體現人文關懷的新課堂,我也必將沐浴著新理念的春風,在新課改的路上越走越穩健。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2

通過對臨川四中施淑華老師組織的案例教學法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現狀卻令人擔憂,目前,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講授法。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以“知識”為中心,忽視智力、能力、情感、態度等因素;往往重說理、輕情感;重結論、輕過程;這是一種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或稱為"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採用講解式的教學方法固然有其合理之處,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陷也是明顯的,首先表現在,這種靠教師講授,缺乏師生之間必要交流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易掌握所學的內容,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低下;其次還表現在,這種講解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由於以講解理論為主,缺乏與實踐的銜接,只重視理論的掌握,學生雖然有了較紮實的理論功底,能應付各種條條框框,但卻不知如何在實踐中使用這些理論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顯得束手無策。

教育部頒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其課程改革目標中明確規定:教學要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創作的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要切實提高素質教育的成效,在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評價體系的同時,還必須緊緊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一方面必須給傳統教學方法以新的內涵,另一方面必須引進一些發現、探索、歸納、推理的現代教學方法,從而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而從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的特點出發,科學地應用案例教學法,則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

在當前形勢下,科學地選用案例教學法,以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是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的,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案例教學法只是現代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要優化課堂教學,並不是簡單地以一種教法替代另一種教法,而應是多種教法的綜合運用,它必須隨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側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進一步認識瞭解案例教學法,充分發揮其優勢,運用案例教學法,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有其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3

通過學習洋思中學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我影響很大。再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情況,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1、“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說,收穫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退步,可能要出現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絡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

2、“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平時教學中總認為自已不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是錯的。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

3、“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改進措施: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對於我所教班級現階段來說,學生沒有養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同學自學時還會有一部分同學看不出應該掌握什麼、什麼內容是重點、自己什麼地方還是薄弱環節。這就要求我在學生自學前為同學們寫出引路提綱,只讓學生根據提綱在書中找答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對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無論是什麼學科,幾乎都要討論,因為通過看書,還有許多總是沒有解決。通過問題討論先要讓同學們幾個一組進行討論,比較後,再提問或到黑板上演練,會使許多同學的思路比老師還寬。所以教師根據課本內容、班級或個人實際情況,應該有意識地設計或組織學生儘可能多的對實際的問題討論解決,而不是老師直接說了答案。

3、對練習和當堂達標題的操作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練習有講前板演練習,講後書面作業或者小考。這是同學們形成能力,把知識和應用聯絡起來的過程。儘量避免出現以講帶練,以練代測。

洋思教學模式,讓學生聽課更有針對性,以學生思考為主,讓他們積極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努力,便逐漸會發現思考中的學生最美,思考中的學生最可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夠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每一個學生在我們這裡都可以成才。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4

識字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

新課程實驗教材的識字量比較大,識字速度比較快,給識字教學帶來了困難。但我相信只要堅持課堂教學向生活開放,將孩子的生活經驗帶進課堂,是走出識字困境的好辦法。

新課程標準下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途徑與方法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學會”兩種要求,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多認”,有利於學生儘早、儘快、儘可能多地認字,以便儘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這無論對培養閱讀能力,還是對培養獲取資訊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

但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學生在識字中,音、形、義三方面,字形是難點,解決了這一問題就為提前閱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一、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實驗證明學生在充分自學中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是培養識字能力的捷徑。當然自學不等於老師不教,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獲得知識,這樣的所獲才紮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學習了基本字、基本筆畫、筆順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後,上課時首先解決生字的讀音,接著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這幾個生字,看誰最聰明?自己動腦筋想出最佳的記憶方法,請你告訴大家。”這樣一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二、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突破字形難點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於疲勞,教學時要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情緒,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促使有意注意的發展,所以,每種方式練習前都要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並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思維靈活、有創造性地發展。

三、閱讀課外書識字

一年級新生在入學5~7周左右,便可熟練掌握漢語拼音,並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教師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學生初學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會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但開始時,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則將“弄巧成拙”,扼殺學生閱讀的熱情。在具體操作中,我採取了“分層要求,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優生藉助漢語拼音閱讀,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複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讀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讀,不求快,但求讀音準確;稍差的學生閱讀比較困難,便引導他們“找朋友”,即從書中找出自己學過的生字,並用鉛筆在其下打一小點。這樣,人人都在“閱讀”,人人都能“閱讀”,包括“找朋友”的學生也“讀”得興致勃勃。日積月累,打點的字越來越多,學生便可以自由閱讀了。這一過程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讀”中有所得,在“讀”中獲得發展。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5

我校選15位數學老師去沭陽縣第二實驗國小聽課,我有幸參加。一開始心裡想沒有什麼,大大小小的課聽了不知多少節,再說今天是冬至的日子,心理還是有點不情願,可是一天學習下來,感覺收穫很大,真沒有白來。在這裡我把一天的學習情況彙報如下:

本次活動在第二實驗國小的會議廳舉行,活動主題為主題為:吳正憲精英團隊成長正規化與成果展示暨小數報名師大講壇“走進真實的兒童數學學習世界”。本次活動拉近了我們與吳老師之間的距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瞭解名師、學習名師、走進名師的機會。

會議開始了,我們首先聽取了吳正憲國小數學教師團隊工作彙報,與吳老師一起分享了團隊的研修故事,讓我們走進了吳老師的團隊。聽取了吳老師和他的團隊介紹、觀看了會議期間的資料,讓我再一次走進了吳老師本人:

吳老師的人格特點:善良、簡單、智慧、重情義。

吳老師多年來的工作寫照:要吃別人不願吃的苦,要花別人不願花的時間,要下別人不願下的功夫。

吳老師的基本教學理念:走進學生心中,讀懂學生需求,站在學生的角度看數學,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需求來設計、組織教學。

吳老師的兒童觀:創造兒童喜愛的教學教育的途徑——“讀懂兒童、讀懂數學、讀懂教材”;確立了兒童數學教育的三維目標——“傳遞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提出了明確的兒童數學理念——讓兒童在“好吃”中享受“有營養”的數學學習。

吳老師的教學觀:根據教學物件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創造了八種特色課堂:“真情流淌的生態課堂、思維碰撞的智慧課堂、經驗對接的主體課堂、機智敏銳的靈動課堂、以做啟思的實踐課堂、追本溯源的尋根課堂、縱橫聯通的簡捷課堂、充滿魅力的生活課堂”。其次是教育局劉澤民局長講話。教育局在這次的活動中充分對當今國小數學教育的重視,對我們全體數學老師作出了要求,也對吳正憲團隊能來我們宿遷做交流表示感謝。

再者就是聽課。我們一共聽了四節課,分別是吳正憲的《行走中的數學問題》、武維民的《租車問題》、杜建軍的《體積與容積》和薛錚的《積的變化規律》。

他們的課真是精彩,給我很深的印象,到現在我還在回味這四節課,我在想,如果我去上,我肯定不如他們上的那麼輕鬆。這四節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太多,我一定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運用,豐富自己的教學。

最後薛錚和我大家一起交流。

從這次活動中,不僅讓我們走進了吳老師及她的團隊,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迪:

一、摯愛兒童教育

吳老師對教育的熱愛深深感染著我們,我們會以吳老師為榜樣,把對教育的熱愛融入到自己的心靈,堅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快樂前行,享受教育帶給自己的幸福。

二、追求高尚師德

“做人、做學問、做老師”是吳老師對我們的教誨,也是吳老師自己成長的寫照。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業務精良,還要師德高尚。在學校,我們要做一名孩子喜歡,給孩子帶來智慧和力量的好老師。在家庭,我們要做一個給他人帶來幸福,富有責任感的家庭成員。在社會,我們要做一個充滿人情味,有愛心、有道德、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三、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吳老師是一位善於教學的老師,課堂上的吳老師面對學生的生成遊刃有餘,面對意外的情況巧妙應對,這與她紮實的業務能力是分不開的。吳老師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我們要準確理解數學的本質,準去把握數學的本質,準確把握教材的內容,準確理解學生的需求。做一名數學功底紮實,專業知識精通,教學基本功嫻熟、深受學生喜愛的數學教師。

四、讀懂兒童

做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真正的瞭解兒童,把滿足兒童成長需求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時刻提醒自己對學生要真誠平等,在和學生交往的過程中,給學生獨立體驗的機會、給學生適當的空間、給學生建立自信的勇氣??要通過自己豐富的知識、教育智慧、高尚的道德、積極的人文關懷影響和教育學生,做一名真正能讀懂兒童的好教師。

五、勤於研究

吳老師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做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職業讀書人、終身學習者,充滿了反思意識的人,天生的思想者,要把學習、思考、研究作為專業持續發展的助推力。我們不僅要好學而且要善學,要適時地向文字學習,事本學習,人本學習。做一個充滿思想並不斷思考的人。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的解決問題。把學習、思考、研究作為自己專業成長的主旋律。

可以說本次活動我滿載而歸,感受他們團結奮進的精神,學習他們勇於創新的魄力,讓我們也在探索中成為一名讀懂學生需求,走進學生心中,做一名數學功底紮實,專業知識精通,教學基本功嫻熟、深受學生喜愛的好教師而努力!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6

教育,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須在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身積極主動的發展。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髮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身才是成長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發展。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運用了三種主體性教學方法。

一、愉快教育法

對一個教師來說,善於為學生營造寬鬆愉悅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重要。教師與學生關係和諧了,學生自然地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也就會自然地形成。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減輕學生心靈重負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情感交流活動比較多,在教學中,要注意這種值感的交流作用。如在上音樂課之前,我經常用錄音機播放音樂,或面帶微笑和學生輕鬆地談話,或敲一敲打擊樂器等。一上課,我以親切隨和的教態和學生一齊聽著音樂參與做律動,這樣創設了一種愉悅、合作的學習氣氛,而學生在一種激奮情感的驅使下,很快產生了投入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情感的心理需求,這就為後一環節的教學,作了情感上的鋪墊。如在教第一單元《動畫城》中《小機靈的歌》一課時,教師彈奏《西遊記》插曲《一個師傅仨徒弟》,在匯入新歌時教師說:“難聽出來了,這是哪部動畫片的插曲?如果聽出來,就跟著音樂模仿一下動畫片人物的動作。”教師彈著學生熟悉的《西遊記》插曲,學生都很認真地聽,有的學生走到臺前模仿起孫悟空、豬八戒的動作,嘴裡還不由自主地唱了起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學生比較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片中的人物,教師在創設了讓學生進行音樂體驗的氛圍後,又調動他們的音樂學習經驗,用較為熟悉的《西遊記》插曲引人,進行了情感與音樂經驗的雙重鋪墊。當學習《小機靈的歌》時,學生就能很快地投入到旋律的感受中去。

二、主動參與,積極交往法

主動參與,有助於學生自覺掌握科學知識和相關的思想方法,獲得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發展的主動權,形成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關係和諧,和學生平等相處,有了真摯的情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才願意接近老師,願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師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親切和藹的教態,都是對學生的信賴。有了平等和諧的音樂氛圍,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願意去表現自己,才能主動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如在一年級實驗班有一個男同學,上音樂課不願唱歌,不願跳舞,非常靦腆,老師走到他跟前,拉著他的手做律動他也不做,教他唱歌他還是不唱,最後我鼓勵他上課坐得那麼好,聽得那麼認真,肯定在心裡早已經聽會了,看會了,然後我讓組裡的其他學生唱歌,讓他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結果他不但不為難,接過樂器伴奏起來,效果很好,我及時鼓勵他,最後他不但用打擊樂器伴奏而且還唱起了歌,這時全體學生為他鼓掌,這次鼓勵,使這個學生以後積極地參與到了音樂活動中。

三、激趣表現法

只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活動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因為國小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如在課堂上有時我這樣提問:“老師和你一起唱這首歌好嗎?”“有誰願意上臺來表演一下?”“你挑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一下。”等等,用這種平等、友好的態度,學生容易接受,樂於表現。在分組合作學習,討論研究怎樣表現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選擇表現方式。在分組展示時,有的學生選擇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或用不同樂器未同一節奏,或用相同樂器擊不同節奏;有的用表演動作表現歌曲;有的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二人對唱、小組對唱、領唱等),還有的用圖畫、色彩表現歌曲等,形式豐富多彩,這樣能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個性,並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獨立性,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調控能力、獨立判斷決斷能力、自學能力,也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了競爭意識、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了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還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總之,學生素質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內化過程,在這個內化過程中,我們必須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方法有很多,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做進一步的探討。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7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大綱要求,低年級學生要掌握2000個生字左右,因此識字也是低年級教學的難點,如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如何開展多樣性識字教學成為難點。

作為青年教師,我曾覺得識字是枯燥的,也在尋找著識字方法。這段時間我通過對國小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研究的資料整理,對識字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作為老師首先要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不是機械地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去展現文字魅力,進行趣味課堂,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孩子主動去學,快樂去學。在學習中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夯實基礎。因此作為老師我們也要步履不停,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我們應充實自我,只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培育好學生,比如現在我進行識字教學方法研究,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明白選取重點、難點,提取各類理論知識的精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去探索去開拓去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教學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人文關懷,對學生只有愛,對教學只有激情,卻沒有方法研究、沒有課後反思、沒有不斷探索超越,就沒有進步。

在課堂中我根據“國小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這一特點把實物、圖畫等帶入課堂,讓學生進入具體直觀的學習情景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們都非常積極,去思考這個字為什麼是這樣寫。比如在教“朝”時,我從甲骨文講起,在黑板上勾勒出這個字的畫:一堆草中間一個太陽,右邊是月亮,和孩子們一起描繪太陽從草叢中升起,月亮還未落下便是“朝”。孩子們一下就記住了這個字,一時之間許多同學開始用繪畫的方式來記字,並也記得牢固。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趣,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去聽,與我互動,學生們也自己在生活中主動認字。這些讓我非常欣慰,非常高興。我在識字教學中仍有諸多不足,但我會不斷改進。

教學方法學習心得 篇8

很慶幸有機會參加了20XX年6月14日至16日的《高校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的學習,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活動以及自身有了新的認知,很多以往迷茫的地方變得清晰了,很多過去讓自己困惑的地方也找到了確切的答案。從總體上來說本次的培訓學習的確是及時和必要的,雖然學習時間不是很長,但卻有很多的收穫,大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本次培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寬廣而高水平的學習平臺

本次培訓學習是由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性的進修學習,教育部為我們聘請了各個專業的專家和學者,他們用自己的高超的教學水平和學識,用他們為人師的高尚品格影響和引導我們,讓我們能撥開雲霧看到前進的方向,讓我們感覺到為人師的責任與快樂,讓我們漸漸找到了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方法。專家和學者帶給我們的影響必將是長期的深遠的。同時,我們也在本次培訓學習中結識了很多的同行,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這讓我們能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眼界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而且這種相互的借鑑和學習也將是長期和深遠的。

二、本次培訓給我一個生命拔節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自從進入教育領域後,因為自身的教學任務非常繁重,加上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壓力,本身變得非常的閉塞和迷茫。在教學中忽視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也缺乏這種變革的能力和條件,但是本次培訓卻讓我明白了很多以往不明白的地方,讓我找到了想找卻沒能找到的方法和手段,讓我結識了想結識卻沒有機會結識的一些師長和同行。可以說無論是從上課的專家還是同行們的身上我都獲益頗多。這其中既有彭林老師的教育是人格和人文素質培養的核心理念的提出,也有魏鈞老師的多種課堂教學手法的引證;既有黃建榕老師對教學心裡的分析,對教育物件的人文人性關懷,也有蒙曼老師教學中的隨性和睿智,對學生創新性的啟迪,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還有諶衛軍老師教案的設計和課件的製作先進想法。從幾位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看到了中國教育的希望,我會盡自己所能虛心的學習和探索,努力讓自己真正的做到教書育人,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一分光和熱。

三、本次培訓讓我發現自身存在的許多缺憾

參加本次學習之後,讓我真切的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感受到了終身教育的必要性。通過聆聽專家們的講解我學到了很多,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我想很多和我處於同一環境中的同仁們也會有同感。我們這些基礎院校的教師缺乏這種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我們也很難有機會聆聽高水平大師的教誨,我希望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今後能給我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我們去豐富和提高自己,讓我們學習和接受更多的先進教學經驗和方法,進而為我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為我國的和平和和諧的發展做出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