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心得體會

來源:才華庫 1.32W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竊讀記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竊讀記心得體會

竊讀記心得體會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就學了一篇有關讀書的課文—《竊讀記》。

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作者複雜的情緒,表現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讀了這篇課文,我影響最深的就是這兩句了:“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想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從這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中非常糾結,快樂是因為作者從書中獲取了知識,懼怕是因為怕被書店老闆發現,而受到訓斥,被趕出去。還有一句就是“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我讀過之後,我知道了吃飯是物質需求,而讀書是精神糧食。我們不僅需要物質需求,也需要精神糧食。

我們現在,有許多書在我們眼前,而我們卻不去讀。從今天起,我要每天堅持看書,讓我們一起在書海中遨遊吧!

對於廣大國小生們,寒假就應該是快樂而又充實的。希望我們提供的寒假讀書筆記竊讀記,能切實的幫助大家做好寒假學習計劃,高效的完成寒假作業!

竊讀記心得體會2

燈光下,我翻開一本書,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文題《竊讀記》。“竊”!難道是偷?我好奇地往下讀。原來《竊讀記》是寫一個小女孩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書,為了讀到更多的書,迫不得已只好常常跟大人混進書店看書的故事。文中寫到:“我已餓得飢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衣袋裡有錢該多好。”讀到這裡我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生活有多麼困難。而在這樣困難的生活中,還能堅持讀書,這是多麼可貴呀!像我有這樣優裕的生活,還有父母源源不斷地為我提供閱讀的書籍,我卻沒把這當回事,好多書都閒在書架上,我要以小女孩為榜樣,努力改變自己,與書為伴,做一個博學的人。“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是小女孩的老師說的話。是啊!吃飯是我們成長的物質需求,讀書是我們成長的精神需要。我們要長大成才是缺一不可的。

《竊讀記》讓我明白了許多許多。我以後也要像那個小女孩一樣好好讀書。

竊讀記心得體會3

《竊讀記》主要敘述作者林海音小時候去書店偷偷讀書的經歷,也說明了林海音對讀書的熱愛與對知識的渴望。因為他愛讀書、想讀書,所以總結了許多竊讀的技巧,比如藏身於眾多顧客之中,借雨天讀書等等。雖然竊讀又苦又累,可是林海音這種愛書的精神值得我們去敬佩。是啊,“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吃飯是在哺育身體,而書則是在充實我們的生活。當然我也十分喜愛讀書。

我讀書也時常忘記時間,忘記吃飯。去年暑假我幾乎每天都要去三毛書城讀書,從早上一直讀到晚上,19:00左右才肯回家,也常常忘記吃午飯,因為讀書讀進去之後就不會覺的很餓。有時一本書都要讀上兩三遍,偶爾抬頭瞧瞧四周,左右的人都在入迷的讀著,而在書架旁一本一本選書的人則挑的十分仔細,挨個挑生怕錯過哪本精美的書。書店從沒有人喧譁,沒有人吵鬧,一片寂靜。從進門到出門;從天亮到天黑;從安靜到喧鬧,彷彿和店外是兩個世界,兩種生活。

讀書真的是令人愜意、享受的事情,正如林海音那樣,因為愛讀書可以跑遍幾家書店,也正如那個年代,他說:“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我想,那個年代生活不寬裕的人家讀書很辛苦,腳麻了,腿痠了,但是可以竊讀,讀完了心裡會十分輕鬆,那麼我們何嘗又珍惜現在的生活呢?

書,是我們的益友,它可以讓我們享受生活;可以讓我們心情愉悅;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現在讓我們像林海音那樣去快樂地讀書吧!

竊讀記心得體會4

今天,我讀了《竊讀記》這篇課文,我深有體會。文中作者對書的如飢似渴的求知慾深深的打動了我,我們不正需要這種學習的精神嗎?

高爾基曾說過:“我撲到書上,就好像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這句話深深的鐫刻在我的心裡。

當我讀到第三自然段時,我被鎮住了因為她連一個小女孩最重視的外表都不在意,可見她對書的渴求到了魚水不分離的地步了。

接著,我讀到“急忙開啟一頁兩頁,我想一匹餓狼貪婪的讀著。”心想,要是我,我也會像一隻小螞蟻趴在糖果上似的細細美美地享受甘霖。

當我讀到“我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我更是感動萬分,因為作者對書的如飢似渴的精神讓我受益匪淺。我將以她為榜樣發奮圖強,為自己描繪人生的藍圖。

最後一句更讓我深受感觸,“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是啊!知識是人們的營養品是人靈魂成長的必需品,我們不能沒有它。啊!讓我們努力攀登知識高峰,壯大自己的力量並用閃光的智慧造福人類建設祖國。

竊讀記心得體會5

《竊讀記》這篇文章主要敘述作者林海音小時候去書店偷偷讀書的經歷,也說明了林海音對讀書的熱愛與對知識的渴望。因為她愛讀書、想讀書,所以總結了許多竊讀的技巧,比如藏身於眾多顧客之中,借雨天讀書等等。雖然竊讀又苦又累,可是林海音這種愛書的精神值得我們去敬佩。是啊,“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吃飯是在哺育身體,而書則是在充實我們的生活。當然我也十分喜愛讀書。我讀書也時常忘記時間,忘記吃飯。去年暑假我幾乎每天都要去三毛書城讀書,從早上一直讀到晚上,19:00左右才肯回家,也常常忘記吃午飯,因為讀書讀進去之後就不會覺的很餓。有時一本書都要讀上兩三遍,偶爾抬頭瞧瞧四周,左右的人都在入迷的讀著,而在書架旁一本一本選書的人則挑的十分仔細,挨個挑生怕錯過哪本精美的書。書店從沒有人喧譁,沒有人吵鬧,一片寂靜。從進門到出門;從天亮到天黑;從安靜到喧鬧,彷彿和店外是兩個世界,兩種生活。

讀書真的是令人愜意、享受的事情,正如林海音那樣,因為愛讀書可以跑遍幾家書店,也正如那個年代,她說:“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我想,那個年代生活不寬裕的人家讀書很辛苦,腳麻了,腿痠了,但是可以竊讀,讀完了心裡會十分輕鬆,那麼我們何嘗又珍惜現在的生活呢?

書,是我們的益友,它可以讓我們享受生活;可以讓我們心情愉悅;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現在讓我們像林海音那樣去快樂地讀書吧!

竊讀記心得體會6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林海音寫的《竊讀記》,我十分佩服她。雖然家裡沒錢,不能買書,可是她還是很愛讀書。可我們現在有些人,有了錢,可以買書了,卻不愛讀書了。和她相比,我們真是差太遠了。

林海音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書,只好去“竊讀”,但那樣的經歷是很難受的。怕書被賣光了,沒得看;又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把自己給趕出去;還要忍著飢餓。所以,她有時要假裝是別人的女兒,站在一個大人身邊看書,真是用心良苦呀。

尤其是到了下雨天,要是是我的話,我一定會覺得很懊惱。可是,林海音卻異常興奮,因為,這樣她就有充分的理由一直在書店待下去了,她有時還得裝著皺起眉作文頭望望街心,好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她心裡卻在想:“大些,再大些!”如果是我的話,哪還有心思跑到書店去呀,立馬就跑回家去了!

我也有過“竊讀”的滋味。有一次,我去新華書店,忘了帶錢。正當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心急如焚時,不經意間看到許多人正蹲在書架前看書時,我也蹲了下來,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後來的幾次到書城,都不帶錢,就蹲在書架前看書。看久了,也覺得不好意思了,服務員來了,就把書放回書架上。但無論如何,也沒有林海音那樣要忍飢挨餓。

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好好閱讀,快快成長,做一個有用的棟樑之才!

竊讀記心得體會7

今天,我讀了《竊讀記》這篇課文後,感觸很深,受大了很大的啟發。

本文是作家林海音寫的。這篇課文以“竊讀”為線索,生動的再現了作者放學後急匆匆的感到書店,到晚上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整個“竊讀”的經歷。細膩的描繪了“竊讀”的複雜滋味,表現了作者對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讀完課文後,我感到很內疚。我們是多麼不會珍惜時間啊,整天只是吃喝玩樂,馬馬虎虎地過一天,一點兒書也不看。

記得我7、8歲那年,母親買了一些書給我看:《唐詩三百首》、《三字經》、《論語》。可我就是不愛看。一天下午,我正在遊戲機前面津津有味的玩起遊戲,可媽媽又開始發嘮叨:“你看你,有時間也不看書,整天只知道玩,不準玩!去看書去!”我只還垂頭喪氣地坐下來乖乖看書,只不過我沒心看。可現在我才知道,時間是多麼的可貴,我們再也不能浪費點點滴滴的時間了。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在書的王國裡遨遊,一起在書的王國裡吸收知識,一起走向書的奇妙之旅。讓我們成為一個擁有健康、知識、智慧的人!

竊讀記心得體會8

帶著好奇的心情,我讀了林海音的《竊讀記》,這個題目使我心生疑問。 為什麼像林海音這樣的國家人物在他小時候需要偷偷讀書?直到我閱讀了文字。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林海音小時候家境貧寒,買不起書,就每天放學後急匆匆地從學校感到書店,到傍晚才回家。她品嚐了竊讀的酸甜苦辣,表現了林海音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

文中我最欣賞國文老師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吃飯長大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想想看,也的確如此,只有知識和智慧共同成長的人,才是健康成長的人。我們每天都必須吃飯,也必須讀書。

21世紀,這個富有的時代,大多數少年寧可把時間浪費在發呆上,也不肯去看一看書。在這個富有的時代,已經有了電腦和電視,還有誰願意為看不了書而苦惱呢?

也是,只有上一世紀的青年擁有這種毅力。正如我所說的,故事講述了女孩兒林海音小時候偷偷讀書的故事。看,那個放學後急匆匆走向書店的女孩就是童年時代的林海音。從她沒找到書前的焦急與找到書後的喜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一句話令我感受尤為深刻。它讓我明白了吃飯是身體的物質需要,而讀書使精神心靈成長,這兩樣都是必不可少的!

與林海音相比,我看書的痴迷度可比不過她。我平常讀書的速度有點走馬觀花,一目十行,而對讀書的理解,也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我每回一到書店,就就要買書,每回買回的書,我差不多都看不懂其中理。我以後一定要像林海音熱愛讀書。

讀書不僅能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還能將我們的知識增長。書,就是一把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書,就是一隻只蠟筆,將我們黑白的人生塗上色彩;書,就是——讓我們熱愛讀書吧!讓我們暢遊書海,擁有智慧吧!

竊讀記心得體會9

新學期開始了,翻開語文書,第一頁就是竊讀記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我深深受益。

文中講林海音小時候的故事,林海英的做法使我感慨。林海音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書。她沒放學回家,就急匆匆的跑向書店去讀書,我想,大概我們會家是去吃飯吧!她用急切的腳步走向書櫃,用她的雙眼去找她的書,卻遲遲找不到,她告訴我們她是多麼愛看書,並且告訴我們竊讀時的那種複雜心理,告訴我們她喜歡下雨天,因為她可以在書店看書,她非常地高興。

我們應該學習林海音那種愛讀書的樣子,不應該不讀書。就像是文章中最後一句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竊讀記心得體會10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竊讀記》,我深受啟發。課文寫的是作者林海音小時候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書,就去書店竊讀。讀書的時候,怕書店的老闆發現她只讀書、不買書。晴天的時候她把自己隱蔽在一個大人的身邊,雨天又要裝著十分著急的樣子給老闆看。書店沒有地方坐,時間一長,腰痠背痛,飢腸轆轆。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隻餓狼,貪婪地讀著……”

林海音將滿懷讀書渴望的自己比作一隻餓狼,一頁頁貪婪的閱讀,猶如餓狼撲食,寫出了林海音強烈的求知慾和對讀書的渴望。作者家裡窮買不起書,就去書店竊讀,十分辛苦。而我們呢?有哪位同學能說,你要買對學習有幫助的書而家長不同意呢?沒有。家長一聽,就會立刻去買,一分鐘也不會耽誤。可我們有林海音那樣熱愛書籍、渴望讀書馬?看書,有的同學是走馬觀花,簡簡單單看一看,有的同學是隻看頭、不讀尾,還有的同學是書買回來後,連翻也不翻;甚至有的'同學是家長逼著看書,我們與林海音的差別多大啊!讓我們記住課文中國文老師的一句話吧!“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是啊!吃飯能提供我們物質營養的,而讀書是給我們提供精神營養的。這兩種營養都不能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竊讀記心得體會11

讀完了竊讀記,我很想跟林海音說:“你為什麼要偷偷摸摸?讀書是光明正大的,讀書點的老闆就算心裡不大高興,我想也不會專門阻止你讀書吧?還有,看了你的竊讀記,覺得你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孩子,這種孩子應該是好學生,而不應該被人拒絕的。”

“你為了讀書想盡了千方百計,很少孩子能跟你一樣這麼的熱愛讀書,真誠的對待讀書,現在成了一個作家,應該是老天同情你的,給你了作家的天賦。而你也沒有浪費,而是珍惜老天給你的每一份“禮物”。

同時,我也想對書店的老闆說:“你太凶狠了,這麼一個對讀書熱愛的孩子,就被你這樣的拒絕了,然後你看著林海音慢慢的長成作家,也不知你心裡有沒有一點傷心,覺得當時是不應該拒絕林海音讀書的,要是林海音長大成作家,說不定還會回來報答你,你不是為了賺錢麼?林海音成了作家自然你就會有錢,有錢他就會來報恩的,就算林海音沒成為作家,你的.心難道就會憎恨他麼?我想,答案是不會的,所以,你為什麼要拒絕林海音讀書呢?”

竊讀記心得體會12

這學期的第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課的主題是《竊讀記》,主要講的是一個小女孩放學後趕去書店看書,直到書店的日光燈亮了才依依不捨的回家。有時候為了不引起書店老闆的注意,她會粘在一個成年人的身後,彷彿他是自己的小姐姐或者小女兒,反映出當時舊社會的貧窮和困苦。

“記住,你是吃著讀書長大的!”這句話很好。吃是指人身體需要的營養;讀書是指精神成長。人的精神可以控制身體。只有不斷從書本中吸收和獲取知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你看,現在哪個作家不多讀書,你看,高爾基,林海英,葉聖陶這麼多作家,哪個沒讀過書?我們語文老師告訴我們:“同學們,你們要多讀書,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從書中學習知識,做一個讀書人。”但是我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完全不聽老師的勸告。現在好了,讓我們班的作文水平持續了一整年!

嘿!說到讀書,我真的很慚愧!去年我爸給了我一張借書證,讓我多看書。第一天只借了一本書,只看了十頁就看不下去了,還了。後來越看越少。後來我爸逼我看的。直到現在,我才發現,書裡有很多樂趣。到目前為止,我的作文水平逐漸提高,從原來的中等水平,成為班裡作文最好的明星之一。我要感謝你的閱讀!

《竊讀記》裡的小姑娘愛讀書,渴望知識,這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一句話:愛讀書!

竊讀記心得體會13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竊讀記》,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我們不讀書就不會長大嗎我有翻來覆去仔仔細細得讀,也沒讀懂。就在這時,老師叫一名同學解釋這句話,可是她也沒能理解明白。突然,老師問:“不吃飯會餓死,對嗎”我一想,這也太簡單了,一定對。老師接著又問:“不讀書不讀書你們也會長大,但在你們精神上你們會長大嗎”我似懂非懂,問老師為什麼老師告訴我們“吃飯長大是物資上的需求,而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上的成長,心靈上的成長;食物哺育得是我們的身體,書籍哺育地則是我們的靈魂;只有知識不斷增長,才是一個健康的人。能讓數成為你們終生的朋友嗎”

我豁然開朗懂了這句話的含義,我一定會把它銘記在心。

竊讀記心得體會14

除了鮮明的對比外,《竊讀記》首尾構思的另一個特點是寫出了“我”對書店裡發生的事情的獨特感受。

如在開頭的部分,在“我”進入書店“竊讀”之前,既寫出了“我”對書的內容的感受:“昨天讀到什麼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後嫁給誰?”又寫出了“我”對書的擺放位置的感受:“那本書放在哪裡?左角第三排,不錯。……”我們之所以認為這種感受是“獨特”的,是因為只有此人,才會有這樣的感受。作者是一位女作家,女作家對外界發生的一些事情的感受是十分細膩的。要是在男作家的筆下出現這樣的文句,那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作者的另一個身份是一個窮學生,而且是一個窮女學生。因此,當“我”在“竊讀”被抓住時,就表現出了一個貧窮的女學生應有的尷尬與無奈。“我像一個被捉到的小偷,羞慚而尷尬,漲紅了臉。”“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這種聲氣對待我。”出於女孩子的面子,“我”進行了“悲憤地反抗”,說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嗎”的話,但是,“我”知道這是徒然的,“其實我的聲音是多麼軟弱無力!”。在“我”“幾乎是狼狽地跨出了店門”後,聽到從店員口中說出了“不是一回了”的話,出於女孩愛面子的本性,“我”為自己“竊讀”的行為進行了以下的辯解:“不是一回了?那口氣對我還算是寬容的,彷彿我是一個不可以再原諒的慣賊。但我是偷竊了什麼嗎?我不過是一個無力購買而又渴望讀到那本書的窮學生!”這些感受都是十分獨特的。

又如在結尾部分,當“我”“第二天走過幾家書店都看不見那本書時”,“我”的感受是:“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勁的書被人搶去一樣,我暗暗焦急,並且詛咒地想:皆因沒有錢,我不能佔有讀書的全部快樂,世上有錢的人這樣多,他們把書買光了。”當“我慘淡無神地提著書包,抱著絕望的心情走進最末一家書店”,看見“書架上那本書的位置換了另外的書”時,“心整個沉下了”。這時,那位“耳朵架著鉛筆”的店員卻將那本書送到了“我”的面前,並且對“我”說:“請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沒有賣。”這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以至“我接過書不在應當如何對他表示我的感激”。在“他若無其事地走開”後,“我”“被衝動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書本上”。當“我”讀完那本書,並且把書放回原處,低著頭走出那家書店時,又一次集中寫出了“我”的感受:“我黑色多皺的布裙被風吹開來,像一把支不開得破傘,可是我渾身都輕快了。”“忽然想起有一次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用功的話:‘記住,你是吃飯長大,也是讀書長大的!’但是今天我發現這句話還不夠用,它應當這麼說:‘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愛裡長大的!’”通過這一系列獨特感受的描寫,把一個既痴迷於讀書又知恩圖報的女學生的形象,表現得十分充分。

竊讀記心得體會15

今天上午,我讀完了《竊讀記》原文。我覺得作者很可憐,沒有錢,連一本她喜歡的書都買不起,只能站在書店裡讀書。作者酷愛讀書的精神很值得我們的學習。但是她也不能看了那麼多的書,卻連一本也沒有買。我知道她窮,但是不大可能連買一本書的錢都沒有。如果她有錢買,但是不去買就很不對了,如果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不買書了,寫書的人就不願寫了,如果寫書的人不願寫了,印書、運輸書和賣書的人也不掙錢了,世界上就沒有書了。她可以免費看書,可是她連一點內疚都沒有,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她親身經歷過這個事情,所以成人了以後,就應該幫助那些讀不起書的人讀書。那個店員很善良,早就注意到了作者,但是她沒有把作者轟走。她也沒有賣作者喜歡的那本書,等她到來時拿出來給她看。我覺得她做的很對,這樣那些沒錢買書的孩子就有書看了。我覺得那個書店老闆對作者這樣也是有理由的,因為她都看過那麼多書了,卻連一本也沒有買。雖然作者沒有買一本書,但是老闆也不能那麼粗暴,因為她畢竟是個孩子啊,她可以好好跟她說。

我喜歡這篇文章,因為人物描寫很細緻,很生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