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3篇

來源:才華庫 3.23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師教育心得體會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3篇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現在社會,怎樣做個好老師是我們每個教師心中所想,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德者師之魂。教師是學生崇拜和模仿的物件,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怎樣去做人和學習。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教師職業特徵的概括,也是對現代教師人格塑造的要求。

做一名好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幹一行,愛一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把自己的這份職業當成一種事業來對待,從而會產生一種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並且具有著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才會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才會熱愛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高標準要求自己,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為人師表,以身立教,樂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一切服從工作需要,自覺地積極地為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做一名好教師,還要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而敬業與愛學生是分不開的。要愛學生,要讓學生喜歡你。春雨能溫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一粒粒沉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他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他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悅目的亮麗景緻。師愛應該是每個學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權利,充分沐浴愛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師愛是一種不公平的師愛,不成熟的師愛,因此我特別關注那些有問題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從來沒有因為他們學習或行為習慣差而放棄他們,因為他們就像是一顆蒙著塵埃的珠子,作為教師的我有責任去發現他們,重視他們,為他們擦拭,幫他們發亮。也許他們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們要相信有光就會有希望。他們的接受能力差,我們要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為他們講解。讓這些孩子不斷地取得進步,慢慢跟上班集體前進的腳步。

二、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一名國小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我認為要做一名好老師,甚至要有一河的活水。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淵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師更應具有淵博的知識。有學者說 教師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寬闊的科學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淵博的知識能有益於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也是適應現代社會科技不斷髮展的需要。因此,教師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個性,能以教書傳知,育人感人,

作為教師,平時應儘可能多的瞭解各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進、觀念更新,不教條守舊,帶著微笑進課堂,流利、生動、自然地講解教學內容,啟發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學科的課程標準要求和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興趣,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識感染學生,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努力創設一種競爭向上的學習氣氛,使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三、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面對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面對新時代的學生,做一名好老師,我認為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不斷探索新的途徑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不教死書,死教書,不能像以前一樣,就課本教課本,而要更新觀念。

做一個好教師應該具有獨特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教師應努力實踐,積極探索獨特的教學方法,設計好每一堂課,儘量兼顧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因人而易,創造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根據教學過程的情況要把握好預設和生成的關係,教學手段要做到與時俱進,努力掌握好現代資訊科技。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師應能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挖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展孩子的個性。讓每個孩子追求成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一名好教師一定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學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裡,師生民主平等;知識是師生互動生成的;學生成績的評價是全方位的、立體的、運動的。

要成為一名好教師還應不斷地改革創新,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地完善自己,因為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四、好老師還應該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勢必會給人帶來許多無形或有形的壓力。學會如何釋放自己,始終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一切,那樣你才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你工作中的壓力,去克服種種困難和問題,使許多問題能迎刃而解。

好老師應該有著開闊的胸懷,勇於接受各種批評與自我批評,充滿愛心與責任感等等。做一個好老師很不容易,對於一個年輕老師來說更是認識膚淺。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邁進一步。記得有一位老教師曾經說過:每位老師都要熱愛教育事業,每位老師都要熱愛我們的孩子。千萬不要把孩子估計錯了,估計少了,估計小了。孩子們的事沒有一件是小事。他們的事在老師心中應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們老師的責任。做好了我們會感覺活的很有意義。 我想這大概就是好老師的典範吧。我會用我的實際行動,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好老師。

做一名好教師應該成為我們每位教師終生為之追求的奮鬥目標,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堅持不懈,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才能真正實現做一名好教師的崇高目標。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我有幸成為縣骨幹教師培訓班的一員,這也給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集中培訓、分學科培訓、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專家進行講座。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訓過幾次,但每次都是以聽教師的課堂教學為主,所看到的都是經過了層層包裝的課堂實況。這次聽了他們各具特色的前沿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後,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為科研型教師的信心,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領。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更新觀念。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書齋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研究。必須具有現代教育觀念,並將其運用於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朝著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師為本的觀念應當轉為以學生為本,自覺讓出主角地位,讓學生成為主角,充分相信學生,積極評價學生。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不能為了教書而教書,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只讓學生“學到什麼”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以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衝擊著各學科的教學。在網路理論下知識突破了原有書本的限制,不再以點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流的形式傳遞,使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

生根本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靠二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傳統觀念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聞道有先後”的觀點,也將被基於新課程教學提出來的“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網路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教與學的改革深化。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不能為了教書而教書,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只讓學生“學到什麼”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以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衝擊著各學科的教學。在網路理論下知識突破了原有書本的`限制,不再以點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流的形式傳遞,使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生根本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靠二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傳統觀念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聞道有先後”的觀點,也將被基於新課程教學提出來的“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網路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教與學的改革深化。 通過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作為一名骨幹教師,我們要以紮實的作風潛心實踐,堅持不懈;要以自覺的精神對待學習,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要以務實的心態

思考問題,力求兼收幷蓄,博採眾長;要以獨特的眼光大膽創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獨運;要不斷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識結構,保持積極而健康的心理品質,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研究的狀態,讓自己的生命處於不斷探索與追求的過程之中。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培訓,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我會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有目的地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中起到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

今後我會將在這裡學到的新知識儘快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運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去,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地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協作能力,加強平時的學習、充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讓培訓的碩果在職教事業的發展中大放光彩。這次培訓內容豐富,水平高,充溢著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我會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有目的地總

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中起到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動物的生存與人的生活都是生命活動的存在方式,但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生活是一種不斷地創造新的意義和價值的高階生命活動。因此,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實現課堂教學的重建,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要求我們必須關注教育主體的生活質量、生命價值和意義,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進行不斷髮現和創新的過程,在發現和創新的過程中去展示個體生命的靈動與飛揚。“創新所帶給人的精神愉悅是任何物質享受和感官享樂所無法比擬的,那是燦爛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輝煌、最汪洋恣意的綻放。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新是自我實現最高的表現形式。教育作為人道主義的事業,理所當然應該關注個人生命質量的提升。”

(一)課堂教學是教師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主要定位在知識的講授和傳遞,就像是把知識從一個倉庫搬運到另一個倉庫,這樣一來,教師就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他們的職業活動變成了一種單調乏味、簡單重複的機械“操作”,淪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式機械執行、缺乏創新意識的“教書匠”。在這種單調乏味的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體驗不到自己職業生活的快樂、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

馬克思曾經說過:“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從根本上來講是教師不斷進行創新和超越、體驗生命律動以及實現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實現從“教書匠”向發展型、反思型和創新型教師的轉變,把研究和反思作為自己的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基本方式,通過自由而富有創新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斷地確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師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在這種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活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湧動和成長;只有在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才不

只是與科學,而且是與哲學、藝術相關,才會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一個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一名優秀教師與其他教師的區別就在於他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根本上是因為他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個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是不可能形成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的。

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個性特徵的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獨特結合與表現。教學風格是教師的個性特徵在課堂教學中的全面反映,是教師在教學藝術上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而且,教師的教學風格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沒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也難以培養出富有個性品質的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