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精選7篇)

來源:才華庫 1.81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精選7篇)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1

一心執著為學生。“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為孩子們多做點事。”樸實無華的語言,蘊含著張桂梅老師對山區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女孩輟學在貧困山區較為普遍,為了讓更多女孩能返回學校讀書,家訪成為張桂梅老師生活的常態,走訪1500多戶家庭,為的是瞭解到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她把那些姑娘一個一個往回“撈”,哪怕是她自己掏錢,也一定讓她們讀書。

理想信念永不變。40多年來,她探索教育扶貧,把絕望變成希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張桂梅老師有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獨白:“有人說我愛崗敬業,有人說我‘瘋了’,也有人說我為了榮譽,也有人不理解……說到底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裡不愧。”多麼鏗鏘有力的話語,她就是這麼一個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樸實純粹為事業。常有人問她:這樣做有什麼目的?有什麼好處?什麼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桂梅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孩子的“媽媽”,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她多次受到中央、省、市、縣的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中。

張桂梅老師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那堅韌執著、無私忘我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同樣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從張桂梅老師身上汲取到了很多力量,今後,我一定將張桂梅老師的精神落實到工作的每一處,腳踏實地工作,用專業的水平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去教育學生,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2

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

可見,女子教育,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無比重要。

雖然教育家們早已看到女子教育的重要,也在積極呼籲,但中國自古以來的陳規陋習仍然在不同時代拖著同樣的後腿:女子無才便是德,出閣前以父為主,嫁人後以夫為天,女子是名副其實的附屬品。

萬幸的是,我們的教育家們看到了這些:從康有為到梁啟超,他們在倡導女子教育的同時,也在積極實踐,從創辦中國第一所女學開始,再到後來的男女同校,無數教育家的努力,才換來本就應該享有的受教育的權利。

而在每個時代,那些為民眾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教育者們,會讓我們格外動容。就如那朵開在懸崖上的桂,雪中的梅——張桂梅老師。

初識張桂梅老師,源於一篇公眾號的推送文章,但最讓我難忘的不是那篇文章,而是那張病痛纏身卻眼神堅定的照片。當我瞭解到這個偉大的人民教師,為了山區女童能夠改變命運毅然決然地堅守了幾十年時,我的內心無比敬佩。

當學校組織全體教師一起觀看學習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時,從視訊中,我看到了需要攙扶才能支撐身體前行的張老師,聽到了她非常激動又時而哽咽的聲音,那一個個瞬間,都讓我眼淚跟著流下來。

張老師在講話中說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但在我們心中,她不僅不普通,而且是值得我們廣大人民教師學習的榜樣。她在講話中,講到自己看到山區的女孩因為家庭貧困失學時哽咽的'瞬間,讓我感受到她是真的心疼那些因貧失學的孩子。

作為教育者的張老師,太知道女子受教育的意義了,所以才有了她無論如何都要建立免費女子中學,為了建立免費學校去籌款,甚至想要透支自己的棺材本,這種執著最後換來了華坪女子高中的建立,而這所學校也是全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但在這個過程中,張桂梅老師透支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工資、棺材本,更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健康。毫不誇張地說,她是用生命在從事教育。

很多人覺得不值,但我卻從張桂梅老師那一張憔悴的臉龐中,讀出了她的焦急。她焦急於因貧失學下會有更多的女孩被迫走上一條無比艱難的路,她焦急於看到那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因為貧困輟學流下了太多的淚水。

所以,當她說自己做的事情拯救了一代人時,我覺得一點都不誇張,張桂梅老師不僅拯救了一代人,還有更多代人。

執著,堅定,奉獻,是我從張桂梅老師身上學到的。此時此刻,我的腦海裡浮現出的是張老師拿著喇叭喊女孩們起床,嚴厲有加,而轉眼間又看到她拖著病痛的身體,挨家挨戶地家訪,摟著那些女孩時溫柔安撫,耐心勸導,這樣一位嚴父慈母兼具的師者,手纏繃帶,病痛纏身,讓人瞬間淚目。

正如感動中國給張桂梅老師的頒獎詞: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

張桂梅老師是這樣的,她就是懸崖的桂,雪中的梅。這種精神不必宣揚,自帶芬芳。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3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無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貴,雪中的梅。”這是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給張桂梅的頒獎詞。實至名歸,因為她是拿命在踐行自己的初心。

在頒授現場,有一個催人淚下的細節——張桂梅被人攙扶著走進人民大會堂,人們清楚地看到她的手上貼滿膏藥。張桂梅為教育事業奉獻了一切。她在發言中動情地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沒有豪言壯語,卻能直抵人心。

大山沒有窗,山巒遮蔽了夢想的光芒,大山需要窗,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張桂梅為師以德,志向恆遠,數十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教師的擔當與奉獻。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推動建立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0多位山區女孩,用知識改變命運。她重疾纏身,每天吃著多種藥物,卻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徒步翻山越嶺,走遍山區村寨,將陽光和雨露灑向孩子們的心田,為鄉村女孩插上築夢的翅膀。她勤儉樸實,每天的生活費控制在最低標準,省下的每一分錢都用來資助學生、發展教育事業,他沒有積蓄,卻並不貧窮,知識是他的財富,信仰是她的力量。用紅色的赤誠點燃大山的希望。她以“紅梅傲雪,大愛無疆”的精神,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幫助他們實現“知識改變命運”。她是孩子口中慈愛又嚴厲的“張媽媽”,是將全部心血傾注在教育事業上的“燃燈校長”。用初心和信仰書寫著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為民奉獻、堅韌執著的高尚情懷!

春迎百花夏望月,秋收碩果冬傲雪。人間本多情,我讀懂了你初心不變的教育情懷;生活本多彩,我看到了你甘於奉獻的生命本色!

再高的山也無法禁閉夢想,再遠的路也不能阻隔信仰,張桂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遠閃爍著希望之光,指引少年乘風破浪!她是時代的傑出楷模,是我心中敬仰的巾幗英雄!

有人不解,沒有子女,沒有財產,張桂梅如此拼命圖的是什麼。用她自己的話說,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後能為社會作貢獻時,她覺得值了。教書育人的樸素心願,正是支撐她堅持到底的不竭動力,豁出命來也要改變貧困山區女孩的命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像張桂梅一樣的鄉村教師還有很多,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宛如一座座燈塔,指引著孩子們前行的方向,激勵著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前行的路上堅守初心、照亮他人。因為熱愛,我慶幸選擇了教師這份平凡而神聖的工作。躬耕不輟、專注於心,使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我恪守的教育信條。我雖然沒有作出驚天動地的貢獻,但在學生的擁戴、家長的認可、社會的讚譽中感受到了做教育工作的滿足感。見賢思齊,為師以德,初心如磐,篤行致遠。未來的路,我願意牽著學生的手,將無數中國英雄的精神鐫刻在孩子們的心裡,讓孩子們乘著信念的翅膀在祖國的天空中翱翔!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4

之前偶聞雲嶺張桂梅,起初內心並無太大波瀾,畢竟在中華大地上,讓我們崇敬的仁師猶如繁星。但在看完她的第一個故事後,我又忍不住一個接一個地看。工作30餘載,她把自己的生活全部獻給了雲南華坪縣的教育事業,為福利院孩子們帶來溫暖的回憶,為大山裡的女孩們換取光明的未來。即使生命的燈火日漸微弱,她仍舊沒有停下奉獻的腳步,撼動之餘我更多的是自愧弗如。

奉獻。提起這個詞語,相信每一位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親身體驗,因為這是我們為人師的使命,而在張桂梅這裡,它卻是生命的全部意義。“俯首甘為孺子牛"。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她生活十分清苦,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三元以內,把微薄的工資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她的奉獻,不止於傾囊而出,是拿出今生所有,喚醒更多人對教育的思考和支援。她對於華坪女子中學所做的一切,是切實的教育扶貧事業。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已有16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考入大學,對於知曉這一切的人,都知道這一切離不開張桂梅的默默付出。

初心。“用教育救一代人,不管多少”,這是張桂梅來華坪的初衷。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著入黨之初的這份初心,對她來說,“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獻理所應當。張桂梅用“我將無我,不負初心”的寬闊心胸與博大情懷詮釋著奉獻。我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為標杆,學習她們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堅守教育初心!

堅持。坎坷中,她總會說“再堅持堅持”。剛剛成立之初的華坪女高,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校”。但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著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佩戴黨徽上課,發揮黨員帶頭示範作用,把黨員教師們內心的澎湃激情轉化為堅定信念,造就了獨特的麗江華坪“女高精神”,華坪女高也逐漸成為當地學生、家長嚮往的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日漸顯著。張桂梅和學校的黨員教師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

信仰。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臺上,領導讓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這就是堅定信仰的精神魅力!

張桂梅同志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作為一樣紮根山區農村的新時代人民教師,我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因此,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學習張桂梅同志對待工作的態度,學習她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教育崗位,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努力做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教師!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5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繫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紮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裡—更需要我們!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6

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續寫著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

在張桂梅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志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蹟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淨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

黨總支王從愛書記要求,全校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心繫群眾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注重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態度;學習她厲行節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淡泊名利、牢記宗旨、忠誠於黨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敢闖敢幹、敢為人先、敢於擔當的開拓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執著堅定、無怨無悔的人生追求。

在當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要把向張桂梅同志學習作為重要載體,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廣泛深入學、聯絡實際學、結合工作學。要把張桂梅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認真開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繫於民。

教師《榜樣6》心得體會7

雲南一位縣級領導在教育局工作的時候,有幸和張老師有了面對面的接觸。

2008年香港教育工會組織了“向張桂梅老師學習分享活動”,一行30多人到了兒童福利院看望張桂梅老師。

香港教育工會的副理事長李副祕書長臨行前,特意遞了個信封給這位領導,說“張老師身體虛弱需要加強營養,建議每天喝袋牛奶,但沒有冰箱牛奶不易儲存,上半年我給了她3000元囑咐她買個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沒有買,這筆錢都用孩子們身上了!這裡面有2600元,請你在張老師搬到新的兒童福利院時,幫忙用這筆錢給她買個冰箱,拜託了!”這位領導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祕書長的用心良苦,接受了這個重託。

可還沒等到張老師搬新家,組織安排這位領導到了新的崗位,臨行前他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張老師,一是辭行,二是把李副祕書長的心意告知張老師。他誠懇地對張老師說,“請您不要辜負李副祕書長的心意,一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筆錢只能用來買冰箱……”再三囑託後便離開了。

半年之後,這位領導到新福利院看望張老師,發現宿舍裡除了原有的書和物件外,沒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們卻沒得喝,我怎麼能喝呢?”張老師說到。

後來知道張老師把錢用在購買孩子們的生活用品上了。這位領導深深地自責,覺得辜負了李副祕書長的重託!耳邊迴響起祕書長的話“張桂梅老師的身體太弱了,她的工資不用在自己身上,連我們寄給她買藥的錢,她也用在孩子們身上了,請你給她買個冰箱,華坪天氣熱,鮮奶必須放冰箱保鮮,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鮮奶。”

萬般懊悔之後,這位領導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於常人不過是平常之事無可厚非,況且身體健康需要,張老師卻視為奢侈,孩子們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說張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真誠贊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