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來源:才華庫 7.34K

參加了我校與浣江國小校校互動活動。聆聽了二年級的語文教學,回想陳老師的課,風格獨特,收穫良多,許多地方在我的平時教學中值得借鑑和學習。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二年級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一、應用多媒體為教學服務

多媒體課件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它將動態、形象、美觀、科學的資訊,高效、便捷的傳遞給每一位學生,為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創造了有力的條件。在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越來越體現出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件中文字、圖形、影象、動畫、視訊佔較大比重,設計得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更好的表達教學內容,有利於學生抓住重點。而且在課堂教學上也節省了不少時間。

二、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著老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深入到聽課老師和學生的心靈深處。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

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如,一段優美的範讀,不僅起到了示範作用,還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感受到老師的語言太美了,我也要這樣去讀,從而喚醒了學生讀的慾望。這一方面更值得我去學習。

三、朗讀教學與自主學習貫穿課堂始終。

語文課應該是書生朗朗的,每堂課我都能感受到的就是朗朗的讀書聲。一堂好的語文課,首先學生讀的時間就應該佔有較大的比重,所謂讀書,讀書,書首先要求學生去讀,學生讀正確讀流利了,那麼對文章就基本理解了。引導學生自始至終都沉浸在讀書中。讓學生去讀這篇文章,讓學生從讀中去體會文中蘊含的意義。在聽課中大多數教師避免了過去,繁瑣的分析和講解,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讀書,通過學生自主讀書,自讀自悟,抓住重點詞語、句子和段落,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品味閱讀,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課堂中充滿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在詩性的課堂裡浸潤,收穫的是人格修養的薰陶、語文素養的發展、豐厚語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開發,更獲得了生命發展的動力。教師還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達到閱讀教學中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一。

而我有時在課堂中,總擔心學生理解不了,讀又佔很多時間,恐怕課時完成不了,於是老師的問和講佔用了大部分時間。這方面應該好好學一學,得轉變轉變。

四、凸顯學習方法的點撥指導。

1、帶著問題,整體感知。

格式塔心理學派的研究表明:國小生的認知特點是,先感知整體的現象而後才注意到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閱讀教學應當始終把文字看成一個整體系統,注重從整體上感受和領悟。對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個區域性的感悟,都應放在整體中進行。閱讀感悟應當是“整體的綜合的感悟”。所聽的課幾乎都這樣處理的,既符合新課程理念,又符合學生閱讀心裡和特徵。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指導他們細讀品味。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閱讀教學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自己正確豐富的理解。”可見,字斟句酌是感悟的需要。這一點,所有上課的老師都做到了,能針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重點詞,重點句反覆品味。

五、實現了師生角色的轉變。

教師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夥伴,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他們不僅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共同學習,而且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使課堂教學進入了個性化學習的權利,有學生獨特的感受。

通過這次外出聽課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