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新課改培訓的心得體會

來源:才華庫 1.42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新課改培訓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中新課改培訓的心得體會

國中新課改培訓的心得體會1

在今年暑假開始的新課堂培訓中,我認真聽取了山西太谷教研室主任張四保同志的講座,對此我感觸很深。現在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一、學生成長是學校生命力的所在

學校是培養學生的搖籃,教師的成長是學校的根本,學生成長是學校生命力的所在。xx年至今太谷會考大學聯考能夠飛速發展,尤其20xx年在已達到極限的情況下還能再上一個臺階,這根本原因在於學校教育發生了本質的改變,課堂模式發生了改變。

二、課堂是師生的主要陣地

課堂是師生的主要陣地,是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教學藝術提升的場所。課堂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能力,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打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基礎,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儘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為重點。課堂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場所。教師是有限的空間,而課堂可以不侷限於教室,它可以是學生在更廣闊的時空中,更為個性化的學習與生活的方式。因此,只要是以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主要目的的存在方式的場所都可以是課堂,要讓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在課堂上,要在課堂之外,要讓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暫時的而是終身的。

三、太谷的課堂模式

太谷的課堂模式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為了學生學而教。我們常常感嘆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其實是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出現了問題。不要說&“道理我都懂&”,若做不到就不算懂。或許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觀念要轉化成教育理念才行,理念才決定有效的行動,我們要經常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師畢竟不是一個普通的職業,雖然我們不驕傲地宣稱&“陽光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也不張揚地自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是我們非常清醒地意識到,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教育,教書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忘了目的要育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動敬業地教書,一心一意地教書,其結果頂多就是一教書匠,永遠成不了教育的行家,真正的教育行家。我們要把教育當事業,而不僅僅是職業。

改變原有教學方式,重視合作性學習,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素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全部學習的群體作用。要利用好2人一小組4人一大組,要讓小組長督促組員學習,讓組員幫襯組長,要學會兵教兵,兵帶兵。在合作中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要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教師首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夥伴,其次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通過培訓,我發現,教育的觀注點是學生,所以教師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培養學生身上來,學生成材了,教師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學校才能健康才持續發展。

國中新課改培訓的心得體會2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從學生的作文中,能看出學生的語文水平。寫作文,是個別學生最頭疼的事,大多數學生感到無處下筆,無材料可寫,針對學生怕寫作文,不願寫作文,我近兩年嘗試把作文教學融入語文課堂中去,經過幾學期的實施,效果很不錯,學生不怕寫作文了,願意寫作文了,作文水平明顯的提高了。

在課改的大潮之下,我雖從教二十多年,也不甘落後,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銳意改革,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在教育教學中新課改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老師們遇到了全新的挑戰。課堂教學的改革,關鍵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充滿創造,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語文課程改革中我嘗試了把作文教學融入到語文課堂當中去,語文課堂上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課堂練習本,學到課文的關鍵地方我就藉機會,就讓學生寫幾句話心得感悟,我們學過《七根火柴》和《凡卡》後,王棟同學寫了一首小詩:

幾根火柴,反映了窮苦兒童的悲慘;幾根火柴,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一封信,寫出了凡卡的命運;一封信,寫出了凡卡的痛苦生活。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裡,有辛勤的園丁教育我們,有慈愛的父母鼓勵我們,有知心的朋友陪伴我們。我們何嘗曾想到過生活在痛苦中的賣火柴的姐姐和可憐的凡卡弟弟啊!晚上,我希望,夢兒趕快飛進我的被窩,我要把童年的快樂送給他們,我要把幸福送給他們!

學過江口渙的《鶴群》中的一個情節兩隻大鶴救助傷鶴後,孟凱霞同學寫了這樣幾句話:此時此刻,讓人多麼潸然淚下啊,為了一隻傷鶴,兩隻大鶴用自己唯一的希望——翅膀來救助傷鶴,然後各自奮力扇動單翅飛回高空的佇列,本來飛上空中是很容易的,但是對於又增加了一隻傷鶴的重量後,飛上去就更加困難了,但是為了同伴,他們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同伴的性命,這正表現了鶴有正義,有感情。無論生命多麼渺小,只要有一線希望,在困難的事也可以成功。在生命即將消失的那一刻,是同伴給了自己以希望,從而勇敢的活了下去。不僅讓我想到生命因為朋友的幫助而精彩,生命因為小事而感動,生命因為快樂而多姿多彩,在生活中帶給自己的往往是感動,往往是那永不忘懷的友誼和親情。

學過《遊恆山記》,張新月寫道:北嶽恆山,奔騰起伏,莽莽蒼蒼,橫自塞上,巍峨聳峙,氣勢洶湧,從文中可得,恆山的虎風口是多麼險峻,但也寫出了作者徐霞客勇於打破傳統觀念,不安於現狀,大膽實踐,不怕一切艱難困苦,勇高峰的精神。

要想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生動活躍起來,關鍵在於教師觀念的轉變。願全體語文教師著眼與學生的未來,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來關注學生的寫作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