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開學典禮的心得體會

來源:才華庫 2.49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研究生開學典禮的心得體會2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研究生開學典禮的心得體會

研究生開學典禮的心得體會1

“9月6號,我來到中山大學南校區,開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雖然之前的複試經歷讓我對南校區有了一定得了解,但正式開學後真正成為中大一份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跟四年前大一報到時相比,現在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壓力與責任。

經過開學後一週左右的新生入學教育級開學典禮,我對中大有了更深的認識,瞭解到美麗的校園背後有著輝煌的歷史,中大濃郁的校園學習氛圍和優美的環境更讓我覺得自己當初選擇的正確性,當然我也會更加珍惜這個學習機會。“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由孫中山先生親筆提寫的校訓將會激勵著每一代中大人更加努力地學習,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地奮鬥。

在研究生這兩年中,希望自己在完成課程計劃的基礎上,多與同學交流,培養自己的能力,順利完成研究生階段的論文,並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知識,讓自己的眼界更開闊,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中大無數的光環讓我自豪,但光環背後的辛勤努力更值得我學習,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大人。”

“來到中山大學,學校為我們新生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我從中受益匪淺,對我儘快融入新環境,成為真正的中大人,帶來很大幫助。在開學典禮上,我學會了中大校歌,肅穆的歌聲中,我們彷彿回到那個年代,民族興亡,風雨飄搖,親聆先生的教誨,博學審問,慎思不罔,明辨篤行。學以致用,不息自強,發揚光大,貫徹主張,振興中華,永志勿忘,嘹亮的聲音在小禮堂迴盪,那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的承諾。接下來,我參加了學院的朋輩交流會,研二的師兄師姐熱情地給我們介紹作為一名研究生,在生活、學習、工作等各方面的經驗,並細緻地回答我們的問題。這次交流會給我們開啟一扇窗戶,後面是中大兩年研究生生涯的精彩世界,我們帶著期盼和激情,即將攜手前行。我們的第一課,學術道德規範講座,老師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敏銳深刻的洞察,深度解剖最近學術腐化的典型案例,讓我們深深明白一個道理,違反學術道德遲早是要還的。”

"不知不覺研究生第一學期的學習已經接近一半了,回想起開學以來跟同學們的學習,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這是跟以前中學學習以及本科的學習都有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受。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開學不久的幾次新生同學交流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同學們交流大家的一些生活以及學習的經歷,讓我們從別人的生活經歷中有所懂得,有所收穫,同時也讓大家同學之間又一個深刻的相互瞭解,比較順利的融入到研究生的這樣一個全新的生活裡面去。回想起大四下學期以來經歷的種種變故,讓我在暑假乃至工作期間都經歷著相當的心理壓力,但是在跟同學進一步互動之後,讓我的心情也有所釋懷。昔日的時光在一點一點的離我們遠去,對一些東西的思念卻與日俱增,讓我們放眼未來,走好今後的每一步。

研究生開學典禮的心得體會2

來到中山大學讀研究生已經半個月了,也勉強做了半個月的新生。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新生,而是一個“老生”。因而,我所謂的新生感言就是一個詞:“不新鮮”。

第一,環境不新鮮。

首先,對於廣東不新鮮。作為一個廣東本地人,雖然由於在北京讀本科,已經將我改造成半個“北方人”,甚至於剛剛回到廣州的時候,還會有點水土不服,需要半天的“倒時差”時間。但是,對於廣東的一切依然是那麼熟悉和親切:連綿的夏雨、熱鬧的大排檔、清甜的老火靚湯、運動後的溼汗淋淋……這就是家鄉廣東的感覺。因而,我對於廣東基本上不需要“新生期”,一切就像魚如江海、鳥飛山林般清新自然。

其次,對於廣州不新鮮。雖然家不在廣州,但是對於廣東的省城還是比較熟悉。從以前給朋友寄信的地址,到後來往返北京廣東的中轉站,再到廣州實習打工,基本上每個階段都有著廣州的印記。尤其記得的是,往返學校途徑廣州的時候,我基本上都會提前一兩天到,然後在廣州看看朋友,看看風景,吃吃小吃,呵呵,上下九的小吃還是很不錯的,然後再從容地坐火車北上。

最後,對於中大不新鮮。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老師和家長帶到中大參觀,進行一番勵志教育,將來要考這間大學啊!結果,陰差陽錯,大學聯考之後去了提前批院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與兒時的中大擦肩而過。大學階段也保持著與中大的聯絡:中大的東校區、北校區和南校區我都曾留宿過、蹭過飯堂。及至大學畢業,面臨選擇。雖然身在“帝都”,但“梁園雖好,終非故土”,而且秉承“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加之中大“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極大誘惑,我選擇了到中大讀研,也算是兌現了兒時的承諾。因而,中大對於我而言,一點都不新鮮,就像多年未見的老友一樣,眉目之間盡顯親切。

第二 心態不新鮮。

作為一個“研究僧”,自然每天都要敲學術的木魚。走過了大學的四年,也明確了自己的選擇與方向,面對每天都要敲上幾下的“木魚”,早已是“駕輕就熟”,成為一個十足的老油條。

這是一種很熟悉的生活,每天按照熟悉的作息起床睡覺,按照熟悉的方式方法讀書上課,按照熟悉的口味到食堂吃飯,用熟悉的眼光打量走過的美女,甚至連上課打瞌睡的姿勢都是那麼熟悉,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或許這就是“朝九晚五”的'翻版,但這是安靜淡然的生活,是適宜讀書思考的生活!

這是一種很充實的生活,每天不需要問自己人生目標是什麼,不需要問怎麼寫論文搞學術,也不需要問明天吃什麼穿什麼。要做的,只是朝著你的方向一步一步前進,只需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

這是一種很舒適的生活。安靜的宿舍、涼爽的圖書館、綠蔭蔥蔥的校園、溫和嚴謹的老師、親切熱情的同學……要說唯一的不舒適,就是九層的宿舍沒有電梯啊!

對於這樣的生活,我已經明確、已經熟悉,也確實是我所想要的生活。人生之中,能擁有兩年這麼熟悉、充實而舒適的讀書生活,足矣!

第三,感情不新鮮。

來到中大,完全沒有“待曉堂前拜舅姑”、“畫眉深淺入時無?”的緊張與拘謹。因為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

前面已經說過與中大斷斷續續的緣分,中大給我的柑橘我始終是一個老朋友,以至於剛剛來到中大的時候,我就想走上前去,跟她說一聲:“嘿,我回來了”!

而對於中大的老師與同學,也是很自然地就相處在一塊了,似乎不用太長的熟悉期,大家都這麼親切樸實。從葉老師突然爆出的“我,老葉啊”,到喊李老師“飛姐”,再到喊師兄和同學外號,一切都是這麼自然而然,無須刻意地經營。

第四,研究的不新鮮

學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專業名字,以至於往往填表格的時候經常兩行都寫不下。由其長度,我們可以猜想它的枯燥程度,因為我們通常會說又長又臭的什麼什麼。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不新鮮的研究。一個是因為高中學的是政治,大學學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等到“研究僧”了,居然還研究這個,可謂是“飽受毒害”、“入木三分”(本人名字有木字)。而且,顧名思義,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汗,真的不是我在充數字),搞的多是理論研究和文獻研究,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其後面暗黃的書頁;輕輕一聞,就能聞到陣陣的舊紙書味。

雖然這是一門不新鮮的學術,但沒辦法,我就熟悉這門,也只好“一條路走到黑”了。再加之,我想要在這不新鮮的學術領域發現一點新鮮東西的野望,我便走上了這條不新鮮的研究之路。

好吧,就這樣開始我不新鮮的研究生新生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