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文:幸福在哪裡啊

來源:才華庫 2.51W

人在地上走,心卻在天上飛。思想是風箏,生活是那牽住風箏的線。 家門口的北邊是樂園,南面是農貿市場。 夏日清晨,家裡仍然悶熱,便買張門票進樂園。多年供職於機關,人變得刻板、拘宥,對撲面而來的有清新的空氣感到愜意,對公園裡的熱鬧氛圍還真有點不習慣呢。 湖邊,一位芳齡在60左右的女子,越劇唱得字正腔圓,低迴婉轉。在她的旁邊,幾個打太極拳的老太太慢慢的收勢,接著熱烈的攀談著熱烈的攀談。哇,原來其中的一位已經89歲高齡,居然紅光滿面、談笑風生,舉止灑脫幹練。哪的鑼鼓聲敲得這麼歡實?循聲看去,有男有女的一群人在跳舞。他們的年齡已經不輕,伴著古老的樂曲,重複著慢節奏的動作。他們的舞姿,與春節聯歡會上的妙齡舞者相比,實在缺乏美感。但是,他們舞得認真、自得其樂、自我欣賞、互相欣賞。從他們臉上的自信足以證明。忽然,會被某個從身旁路過的大爺嚇一跳。他喊:“老鄉們,快回來吧,鬼子投降了”當年的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經典語言讓大爺喊得撕雲裂帛、振聾發聵…… 面對清澈的湖面,沉浸在如泣如訴的江南旋律中,那個身材苗條的女子,已經從內到外享有讓眾人羨慕的風度氣質。那位老太太,舉手投足表現出身在高齡的年輕態,修行並非一日之功。還有那些大爺、大娘們非專業的連喊帶比劃,如一股股頗有穿透力的熱風,慢慢融化了我裹在身上多年的堅冰。 吃喝拉撒,向被高尚之人視為大俗,所以有中國的亞聖之“君子遠庖廚也”。但作為家庭主婦,面對家人的嗷嗷待哺,當然義不容辭地提籃奔向家門南面的農貿市場。久而久之,卻也從中瞧出了些廚外之處。 “王老五”的燒餅鋪前總是排隊,因為女兒喜歡這裡的麻醬燒餅,我也成了常客。所謂“王老五”並非光棍,夫妻二人一個和麵做燒餅,一個連烤帶賣,供不應求。90年代初在棉紡廠雙雙下崗,租了個小門臉守著個煤爐賣燒餅至今,再忙再累也沒想著顧個夥計。就在前幾日,櫃檯上貼出:招聘店員,男女皆可,月薪面議。再買燒餅時發現店裡添了生臉,賣燒餅的`速度果然有所提高。象這等私人僱工要發生在50年代,不把你打倒再踏上一隻腳才怪。如今僱工在農貿市場已經比比皆是。燒餅店旁邊的烤雞店、小飯館……等等。生意好了,才想到僱工。生意好的訣竅已經不是祕密,不外貨真價實。但做到這四個字不是唾沫沾家雀,辛勤的汗水、精明的計算,沒有8小時以外和大禮拜的休息時間……這些與我們機關裡坐而論道的清談家們統統是風馬牛不相及。到了春節,一年365天裡難得歇了幾天就看出來了,人們已經離不開他們了。 誠實的勞動,才是社會大廈的基石。在機關裡待長了已然見怪不怪的我忽然想起了當年插隊鄉下的歇後語:“十個老鴰炒一盤——光看見嘴了”;“狗掀門簾——拿嘴對付”。不由汗顏。吃著老百姓“豐厚的小米飯”,你給老百姓付出了什麼“誠實的勞動”呢?!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排不上議程,留待今後研究,該扯皮的時候不扯皮也不對。 思緒在天地之間趔趄。 那天,又在機關履行聊大天,聊到幸福時,我說:“我現在有了兩個做人的老師,一個在家門口南面,一個在北面……” 眾人皆作不屑狀

敘事文:幸福在哪裡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