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年味的作文三篇

來源:才華庫 1.35W

引導語:想必有很多人都有寫過作文,寫作文亦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會的,那麼要怎樣寫一篇有關於年味的作文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關於年味的作文三篇

篇一:關於年味的作文

又是一年辭舊歲,不知不覺中,又到了辭舊迎新的日子,身邊的人們好像都忙碌了起來,有回鄉的、有釆購年貨的、有走親訪友的,大家彷彿都沉浸在“年”的氛圍之中。可不知道為什麼,我看著周邊的人們,總感覺到似乎少了些過年的.味道。

還記得小時候,對過年有一種類似於宗教信仰般的虔誠,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吃餃子、給老人磕頭拜年,要壓歲錢,除夕夜裡,端著盛滿餃子的大碗和父母家人一起,守著電視裡的春節晚會,熬啊熬,熬得凌晨的鐘聲響起,爬到自己能爬到的最高處,看滿城煙花燃起,那種記憶,那種樂趣,深深的留在了記憶裡,成了獨有的揮之不去的影像,深深地紮根在心裡。

時光流轉,如今,長大了,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孩,卻找不到了過年的味道。不用準備年夜飯了,早早就在酒店訂好了,不用醃製臘肉了,淘寶網上早就下單了,不用去寫春聯了,移動充話費就送,不用購買菸花爆竹了,市區禁止燃放煙花,不用給小輩發紅包了,微信紅包又快又好……

過年,彷彿成了公式化的流水線作業,過年已經不是記憶裡的那個味道了。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好想在回到過去,重新唱起這首耳熟能詳的歌謠,找到記憶裡的年味。

篇二:關於年味的作文

當我踏上回濟的客車,窗外的大紅燈籠仍舊高懸在門樓,親人不斷地向我揮擺著手,震耳的鞭炮聲讓離開的心情變得愈加煩躁,也更鮮明地襯托出了離家的不捨。一如春節前回家的匆忙,這次又要匆忙地離開,或許應該把這些不捨與煩躁歸因於春節假期的短暫。

今年的主題徵文活動定為“過年那些事”,春節前總想起筆寫下些什麼,但都因思緒短路告終。記憶中過年的那些事,長大後都成為了一種習慣、一道程式,美食、新衣、煙花儼然已不能引起我們足夠大的興趣,結婚、生子、收入成了必談的話題。年,貌似成了一次炫富會、炫福會,親朋好友坐在一起總要比出個高低,又要唏噓哀嘆一番。年味,便也逐漸淡了下來。

印象中的小時候的年味要比現在濃許多,剛入小年大家便都從四面八方趕回家,29、30才回家的少之又少,沒有回家過年的更像是犯了忌諱;買年貨、買新衣、大掃除、貼春聯,這些需要全家總動員的過年專案更平添了幾分樂趣;在那個以黑白電視為主的年代,年三十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變成了一家人的文娛大餐;大年七年級的家族團拜更彰顯了一個家族的人丁興旺。幼時的年味之所以濃,是因為在幼小的心裡年就是年,沒有其他的意義。

漸漸地長大了,社會發展的步伐加快,工作生活的節奏加快,除夕回家亦或是過年不回家都習以為常,穿不穿新衣變得無所謂,放煙花成了小孩子的玩耍,春節聯歡晚會可以在電腦上看重播,逼婚、問收入、催生孩子成為談論的話題,一切都變得平淡起來,又覺得低俗,甚至又令人厭煩。長大後的我們厭煩過年,是因為正是過年讓我們又大了一歲,意味著責任多了一份、擔子重了一份;正是過年讓我們在沒有結婚的情況下被一次又一次地催促。

正是過年讓我們清楚了親朋好友家的孩子已然飛黃騰達,自己仍舊平庸落寞;也正是過年,才讓我們真正懂得了生活的壓力、生存的艱辛。長大後的年味之所以淡,是因為我們自身情況對過年的一種自信的削減,長大後的年不再是單純的吃喝與穿衣,或許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種生活的狀態。

長大後,過年是一道關卡,讓我們懂得了在忙碌一年後要做個總結與計劃;過年是一種矛盾,讓我們在回家的自卑與自信中糾結;過年是一番記憶,讓我們憶起了逝去的.人、遺失的事。長大後,體現在外表上的年味淡了,更多的是來自心底的年味。過年意味著回家的興奮,無論在何方,無論有多遠,在外的遊子都會背起行囊不問路途艱辛;過年意味著離家的不捨,短暫的假期,眾多親朋的走訪,匆忙的行程後才發現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最少;過年意味著思鄉的心切,堅守在崗位不能回家的遊子,或許也只有在這一刻才最心酸。

年味,或許真的不曾離我們遠去,當我們恪守對於家的思念與不捨時,已然烙印在心底。

篇三:關於年味的作文

過年就是過一種味道,那濃濃的年味帶著歡樂,帶著祝福,帶著一家人老老少少的喜悅,帶走過去一年的回味,帶來新的一年的希望漸行漸遠!過年過的其實就是一種耐得咀的,一家子樂樂哈哈的味道;過的是的是一年又一年的紅紅火火,盼的是一年又一年的喜氣洋洋,送的是一年又一年的平安吉祥!

儘管那味道一年又一年的重複著,可人們還是有滋有味地品著,那裡有濃濃的親情,眷眷的鄉戀,暖暖的回味…儘管會把一年的辛苦收穫揮灑得襄中見底也自甘願意;儘管會因為走親訪友而身心疲憊,但還是無怨無悔;儘管會有年關將近、開年工作路途擠堵不順伴生舟車勞頓,還是會因心中有暖眼裡有盼行走得開開心心…

過年就是一種埋在心裡的守望,半百的父母守望在外飄泊的兒女有錢沒錢回家團圓;留守的孩子守望在外勞作的爸爸媽媽回到身邊;年青的中年的社會建設主力軍帶著一年的收穫回家送給家人一年的祝賀…過年就是把守望的慢長味道變成現實!

十七年了,我的母親從一位挑起育兒養家的責任的膚色胞滿的中年婦女走進溝壑縱橫的耄耋之年,她總是教育我們兄弟姊妹四個好兒女應志在四方;如今我們早己隧了母親願,通過多年打拼努力都在大都市紮下根且生兒育女,漸漸地適應了都市繁華便捷的生活方式,漸漸模糊了那遙遠的小山村,漸漸地忘記了那小山村的守望;回鄉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鄉音鄉情在燈紅酒綠的擠兌中漸漸地陌生了,總是藉口工作忙,總是託辭家裡走不開,事實上是我們自己以經不適應那簡單原始厚道的鄉村生活了;所以母親的盼望一年又一年地年三十落空了,老屋的年味空寂的讓人窒息,母親照樣擺著我們姊妹的碗檜,一個人孤獨地咀嚼著團圓的味道。我們總勸母親跟我們去大都市過年,母親總說習慣了鄉里的味道,習慣等孩子們回家的那份牽掛…今年,我年三十帶著孩子婦媳回到老家,陪母親過年,母親見到我回來了,快樂地像個孩子,臉上的皺紋樂開了花,逢人就誇兒子媳婦孝順!我在鄉親面前,臉紅到耳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十七年了,我才第一次回家陪母親過年三十,還有啥資格談孝順!母親忙前後地張落著,滿滿擺了一座雞鴨豬牛肉,沒有一點素菜,巴不得讓我們把一年落下的好吃的吃回去;席上還一個勁兒地給我媳婦孩子兒夾菜,"媽,現在城裡人都是多吃蔬菜少吃肉"媳婦說道。母親伸在半路上的筷子一下凝固在半空中了,眼裡好像有砂似的.,忙道"媽老了,不中用了,不知道孩子們喜歡啥!"我瞪了媳婦一眼道:"媽,沒事的,我從小就喜歡你做的年夜飯,我和孩子們都喜歡吃肉,不吃鬧得慌,正好你給我們解了饞!"尬尷的氣氛一閃而過,你一杯我一杯地祝福讓母親臉上掛滿了笑,老屋裡飄出了許久未有個的歡快氣氛…儘管八年級下午我就返回了城裡,但走時我感受到了這是母親十七年從未有過的甜蜜!

年味就是有錢無錢回家團圓!我們所處這個時代,生活好了,物資豐富了,但缺的是人情味,那是一個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精神!不管我們有多成功也不管我們有多富有,也不論我們平凡或者普通,在我們心裡那一種可以傳承的風骨,可以播灑的味道,那就是一個家庭一個民族可以延續的親情友情這種主流情義,與財富名利無一毛錢的關係!

過年在人的一生有幾十次甚至上百次,但是那漸行漸遠的過去,那欣欣然然走來的盼望,卻讓山河更替,時光流轉,讓歲月充滿味道;過去的耐得回味,未來充滿希望,正如那紅紅的燈籠罩著的對日子的肯定,對生活的追求,滿是幸福的夢…

年味是我們這個民族特有的氣息,那是萬家團聚的盛會,親情友情的集會,是父母兒女團聚樂哈的日子,誰也不願落下,年復一年地聚會,年復一年地盼望,那是分久必合的大團圓喜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