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記敘文

來源:才華庫 1.91W

相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特別是其中的記敘文,更是常見,記人記事、日記、遊記、傳說、新聞、通訊、小說等,都屬於記敘文的範疇。我們該怎麼去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故事記敘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故事記敘文

我的故事記敘文1

書,是開啟知識的大門;書,是通往知識的海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如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品,身體的強壯離不開蛋白質的合成,而我們心智的成熟需要閱讀好書來滋補。

上幼兒園時,我已經開始讀書了,雖然那時我只是閱讀一些連環畫、圖畫書,可那時的我卻覺得這些書讀起來是那麼奇妙無趣,引人入勝。之後我上了國小,讀二年級時就迷上了文藝書,童話故事及伊索寓言等。那時的我,只要一拿起書,就立刻沉迷當中,看的如痴如醉。正如那一本《太空歷險記》,把我帶到神祕的太空探索世界;還有那本《格林童話》又令我彷彿置身於神奇美麗的童話王國;而最令我愛不釋手的要數《淘氣包馬小跳》,書中那一個個搞笑的故事,總會是我笑破肚皮。所以說,我已經和書結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如今上了八年級的我已經懂得了不少的道理。這還於歸功於我的那些書呢。在剛升入國小四年級時,姨便從網上給我購了《勵志故事》,《感恩故事》等,其中給我留下影響最深的就是張海迪,張海迪自5歲時便患上了無法治癒的脊髓血管瘤。可是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她是中國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代表。

現在每到假日,我手中總會拿著一本書,它似乎成了我的好朋友,與我形影不離了。它時而叫我哈哈大笑,時而又叫我怒氣衝衝,時而又讓我變的悲傷、失落。有那麼幾次我忘了吃飯,媽媽還把我狠狠地罵了一通。雖然書是被迫暫時放下了,但心是終歸放不下的,還是想著裡面的故事情節,惦記著裡面的人物。

讀書讓我學會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而書是不會說話的老師,但它交給我們的知識卻遠遠高過老師,它也是我們最最知心的朋友,潛心書海當中,縱橫上下五千年,有苦辣酸甜;有快樂憂傷。我愛你書!

書,讓我學識淵博;書,讓我懂得知識;書,讓我更加美麗;我離不開你。

我的故事記敘文2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這句名言,我覺得特別有道理。從小到大,我讀過各種各樣的書。書就像我的好朋友,一起伴隨著我成長,伴隨著我長大……

四五歲的我,對世界充滿了天真和好奇,常常聽著媽媽講的童話故事,漸漸進入甜蜜的夢鄉。

七八歲的我,吃力地讀著大部頭,有時候因為看得太入迷,還鬧出了一些小笑話

記得有一次,我正讀著《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這本書上癮的時候,媽媽在廚房裡大聲地叫我:“好孩子,幫我到樓下超市買一袋鹽!”我隨口應聲:“知道啦!”話音剛落,我仍埋頭繼續讀書。

過了一會兒,媽媽見我不動身,再次催促說:“你怎麼還沒去買鹽啊?快點!”“馬上!”我敷衍地說。此時,我越看越入迷,又一次把媽媽的話拋在了腦後。

“你到底還去不去,再不去你的午飯就沒法吃了!”這時候的媽媽正舉著菜刀站在房門口,衝著我怒吼。我立刻放下手中的書,連滾帶爬地朝超市方向飛奔而去。忙亂中,我根本沒有聽清楚媽媽說的話。到了超市,我隨手買了一包糖就回來了。

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的午飯都是甜菜,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而現在的我,開始與湯姆索亞一起喜怒哀樂,開始穿梭在明朝的歷史中,開始走進簡·愛的世界……

這時候,我已經褪去了幼稚,不再看那些無聊的阿衰和豌豆,不再把喜洋洋、摩爾莊園掛在嘴邊,我開始如飢似渴地飽覽《明朝那些事兒》、《簡·愛》、《朱自清散文集》等等。這時候,我開始和爸爸媽媽一起切磋歷史故事,常常爭得面紅耳赤;開始和爸爸媽媽一起交流簡·愛的自尊、自立、自強、自愛;開始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智謀、司馬懿的狡詐、曹操的多疑、劉備的仁義等等。

書帶給了我許多無窮的樂趣,帶給了我許多無盡的知識,見證了我的成長曆程。讓我們一起在書的海洋裡自由自在地遨遊吧!

我的故事記敘文3

書,一個知識的海洋,我就是一條小魚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

我喜歡閱讀。如果遇到一篇有趣的作文,我會讀上好幾遍,似乎想把它看透,可卻又看不透;如果遇到悲傷的作文或句子,我會不由的感到鼻子酸酸的。

有一天晚上,我睡不著,我心想:明天是星期六,又不上學,就看會兒書吧!我悄悄爬下床,踮手踮腳地走到書架旁,拿了本“作文大全”開了個小檯燈,爬上了床便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正當我看得起勁時,我突然聽見外面有動靜,於是忙把檯燈關了,把書放到了枕頭底下後便裝模作樣的“呼呼大睡”起來了。過了一會兒,我一聽沒了動靜,變起來繼續看了。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兒就到了凌晨一點多,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馬鑽進了被窩。

還有一次,我正在房間裡看書,由於看書看得入了迷,就連媽媽喊吃飯了我都不知道。過了一會兒,門“咚”的一聲被媽媽的“無影腳”給踹開了,我被嚇了一跳,門也在一旁“吱吱”的抱怨。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媽媽便開口了:“我喊吃飯了你沒聽見麼?”“你們這一大一小的——唉!真是的!”“啊?你喊過’吃飯了嗎?”看著一臉茫然的我,媽媽不由自主地“撲哧”一聲笑了。

還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去餐廳吃飯,我帶了一本書便跟爸爸媽媽上路了。到了餐廳,我就看起了我帶的書,看著看著一不知不覺的過了好長時間,我卻覺得才過了一分鐘。媽媽對我說:“別看了,吃點東西吧!”“哦。”我拿了一塊兒蛋糕,想往嘴裡送,可因為看得入了迷,連嘴都忘了張開,直接把蛋糕胡到了嘴上,弄得全桌人笑的肚子疼。

我愛閱讀,我愛讀書。它讓我的腦子裡有了很多的詞語,如:望文生義、其貌不揚等;它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書,它是我一生的朋友和老師,它在我想放棄的時候教我堅持;它在我退縮的時候教我勇敢……

我愛閱讀!

我的故事記敘文4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回想自己成長的歷程,既包含著老師的辛勤培育,更是讀書長大的。我酷愛讀書,抱住一本書不讀完誓不罷休。為此,為看書還經常和奶奶玩捉迷藏,甚至“欺騙”奶奶。

記得我八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正津津有味的讀著《水滸傳》這本書,9點半,奶奶對我說:“寶寶,時間不早了,該上床睡覺了。”當時我正看到攻打曾頭市這一部分,聽到奶奶的話,我就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心情無比沮喪,極不情願地合上書上了床。

躺在床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我在想:攻打曾頭市順利嗎?梁山好漢有沒有被抓起來的?最後得救了嗎?又有哪些好漢陣亡了?晁天王死了嗎……突然,我冒出了一個念頭:等奶奶睡著了,我偷偷起來繼續讀書。好不容易等奶奶進屋關燈睡覺了,我小心翼翼地下了床,輕手輕腳地走到書桌旁,慢慢的、輕輕的拉開椅子,開啟一盞小檯燈,繼續看書。我看得如醉如痴,既為梁山好漢打了勝仗而欣喜,又為晁天王遇難而悲傷。不知不覺已到了夜裡11點多了,《水滸傳》還有幾頁沒看完,我不甘心,又繼續看了下去。突然聽到一聲“你在幹什麼?”我猛一抬頭才發現,奶奶已經站在我的桌前。我低下頭,連聲對奶奶說:“對不起,奶奶,我這就上床睡覺。”我依依不捨的放下書……

啊!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營養豐富的麵包,也像一片知識的海洋。讓我們在書中盡情地吸取營養,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吧!

我的故事記敘文5

我的時光是五彩繽紛的。多了一個奶奶,我的時光就又多了一份色彩。

小時候,在公園玩,我看見了一個大大的風箏在天上飛,便央求奶奶給我做一個。午夜,當我起來時,發現奶奶戴著老花鏡在那微弱的燈光下,正在一針一線的給我在縫風箏。看到了這一幕,我的眼淚嘩嘩地直往下流。

白天,奶奶幫我穿衣。穿完了,我拿著奶奶給我縫的風箏,放飛起來。我心想,風箏含著我和奶奶的親情,我一定要好好愛惜它。雖然,現在它已經殘破不堪,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奶奶的愛。

小時候,我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奶奶手把手教我學走路。我沒走多少,就摔跤了。奶奶趕忙走來,迅速抱起我並仔細地檢查我的身體,突然發現了我的腿部受傷嚴重,於是急急忙忙帶我去醫院。到了那裡,醫生笑笑說:“沒事!”奶奶這才放心了。

小時候,我老是愛生病,一到晚上,病魔就來找我了。奶奶總是最先發現病魔,於是,“天使”和病魔就打起來了。“天使”拿來酒精和其他東西為我按摩。不一會,病魔就夾著尾巴逃走了。

這就是我和我奶奶那些事,讓我感動,讓我成長。我愛你,奶奶!

我的故事記敘文6

我剛出生時,我的媽媽才只有二十九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麗大姑娘。

在我一兩歲,還在地上蹣跚學步之時,我和媽媽經常玩一種幼稚到極點的遊戲。那時,我總是哭著鬧著不肯吃飯,媽媽在無奈之中想出了一個辦法。她一手託著飯碗,讓我坐在嬰兒車裡,另一手握著嬰兒車的握把,推著我在院子裡繞圈圈。每繞一圈,她就用小勺往我嘴裡喂一口稀飯。我還要命令媽媽,一會嘴裡含糊不清地說:“慢——”一會又含糊不清地說:“快——”這場幼稚的遊戲要一直玩到我把碗裡的稀飯喝完為止。而那時,媽媽早已被累得滿頭大汗了。

我上幼兒園了,媽媽就從書店裡買來了好一大堆課外書,上面都有許多精美的圖畫。每次讀書的時候,我就會指著一幅圖畫,用結結巴巴的話說:“媽媽,我……我想讓……讓你讀這幅圖。”媽媽一聽,就會放下手中的活,走過來,給我把那個圖畫底下的文字讀一遍。我看圖畫,而媽媽讀文字。

說實話,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可是一株瘦瘦弱弱的“豆芽菜”。腦袋挺大,可那身板實在太小了,就是一個新版小蘿蔔頭嘛!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老是挑食。媽媽為了讓我多吃點食物,總是連哄帶騙。不是吃玉米就能長高啦,就是吃白菜就可以長生不老啦……總之,媽媽在讓我改挑食這方面,可是費盡了心思。

如今,我長大了,再也不是小頑固,小結巴,更不是小豆芽菜了。可是,昔日與媽媽度過的時光總是在腦海中不時浮現出來。我和媽媽遊戲、成長的故事永遠、永遠也不會終結!

我的故事記敘文7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我覺得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像愛迪生一樣,每天都刻苦讀書。而且愛迪生小時候還嘗試孵蛋,愛迪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最終,他成了一個發明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學習很差,但他努力讀書,長大後成了一個科學巨人。

從我五歲起,媽媽就督促我讀書,她說:“一天不讀書,長大就沒知識。”我日日讀,月月讀,終於我喜歡上了讀書。

記得有一次,我知道了一本書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到中午,我便會貪婪的`吸收著這本書的精華。到了晚上,等我寫完作業我就會坐在床上讀書,一會,媽媽走過來對我說:“讀一會就要睡覺了。”知道了。我回答。過了一段時間,好像世界都消失了。我和書似乎融為一體了。過了一會,爸爸嚴厲的說:“快睡覺。”他一看我還沒答應,就生氣了,說:“你再不睡覺我就把你的書扔了。”我回過神來便馬上去睡覺了。但我並不是真睡而是裝睡,等爸爸媽媽睡著了之後,我便偷偷摸摸的把書拿了回來。躺在被窩裡,幸運的是沒有被爸爸媽媽發現。我用手電筒照著來讀書。讀著讀著我便沒有睡意了,但是我的脖子卻感到很疼,就好像有一個東西壓在脖子上一樣。可我並沒有理會,而繼續讀書。等我到十二點半的時候,媽媽發現了我,問:“讀書也要分清時間,晚上讀書會近視的。現在你應該睡覺,明天才能早起。”我說:“好吧。”然後我便乖乖聽話了。

我每次讀完一本書就會明白一個道理,這次我明白的道理是“開卷有益,”不管你讀什麼書,只要用心去讀,才會讀懂其中的道理,也會讀懂其中的奧祕。

這次讀書也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幹什麼事情不能光靠蠻力解決,這是不行的,這也要講究智慧,我還知道了,只要讀有意義的書,你只會獲得好處,而不會獲得壞處。

我的故事記敘文8

在我記憶中,媽媽每晚總喜歡捧她,在床前靜靜地為我講述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安靜地聽著,聽到諸如“王子和公主最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之類的結局,便甜甜地睡著了。

從我看她的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感覺——“她與我有緣。”以後的日子裡,我便千方百計地親近她,漸漸地,發覺已深深地愛上了她。她的知識是那樣的廣闊;她的話語是那樣的親切;她的目光是那樣的溫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凍的心田;她的雙手是那樣的溫柔,好像能撫平受傷的心靈……

記得前段時間,學校組織我們參加“電信天翼”杯鋼琴大賽,為了展示我這幾年的“功力”,媽媽讓我進行了積極的備戰,每天增加練琴的時間不說,就連“五一”三天假期也被“掠奪”了。每天反覆摸著那幾個黑白鍵,我感覺非常枯燥、無聊。有一次,一連彈幾個小時,把手都彈破了,疼得我痛哭了一場。這時,媽媽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送給了我,希望我能從中受到啟發。我一口氣讀完了她,裡面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工地上的磨難和病床上的痛苦與考驗,他用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戰勝了艱難險阻,把自已煉成了一塊“鋼鐵”。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使我振奮,與保爾相比,我是多麼渺小和軟弱啊!這麼一點點疼痛就喪失信心,這不是很可悲嗎?於是,我振作精神,開始向鋼琴“進攻”,披荊斬棘,終於闖過了預賽、決賽的“關卡”,獲得了A組第一的驕人戰績。

是啊!只要和她在一起,我的人生就充滿了激勵和奮進,她就是書,鼓勵和伴隨我成長的書,能讓我的人生更豐富和精彩的書。

我的故事記敘文9

我有一個最好的朋友,那就是書。我十分喜歡讀書,只要有空就會隨時翻開一本書,書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媽媽愛叫我“小書蟲”。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天讀書給我聽,漸漸的我聽得入了迷,甚至不愛睡覺了,這是我便於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媽媽給我買了許多優秀的書,我一看到書就愛不釋手。《十萬個為什麼》幫我解答很多迷惑不解的問題;《少年百科全書》讓我明白了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豐富多彩,大自然如此奧妙無窮;《小故事,大道理》《中外名人故事》告訴我做人的許多道理。這些書籍將我帶進一個廣闊的世界,引領我慢慢成長;翻開每一本書,就像走進一座寶庫,每一扇神祕厚重的門裡,必定藏著知識的財富。

現在,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課餘飯後都是讀書的好時候。讀書能令我渾然忘記煩惱與不快,彷彿在書的海洋裡遨遊。書籍史知識的寶庫,使無知的人變得聰明。書香讓人神往,讀書讓我增強了立志成才的決心與信心。

我的故事記敘文10

我和我的同桌相處不融洽,我不喜歡他,他也不喜歡我。上課我要認真聽講,可他呢,總是開小差,作小動作,還閒不住一直說話。 前天下午,我的同桌上課時和前排的同學嘰嘰呱呱地說個不停,吵得我的頭都暈了。我曾多次警告他。

不許說話,要是再說的話,我馬上報 告班主任葉老師!你算個什麼東西,還來管我,切!同桌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氣得我七竅 生煙,恨不得出拳揍他一頓。但我又忍住了,我得保留他說我的這些話的記憶,下課後好去葉老師那兒告狀,要求調換位子。同桌,這下我可以擺脫你了!嘻嘻嘻 嘻。 下課後,我迫不及待地來到葉老師辦公室,向他報告了同桌上課時說話的事情,並強烈要求不與他同桌。葉老師若有所思地想了一會兒,叫我去把同桌請到辦公室裡。同桌進了老師辦公室後,我本想在那兒逗留一會兒,看看老師是怎樣和同桌談思想的,可是上課 鈴響了,我只好不情願地回教室上課了。

下課後,葉老師把我也請經對他發出了嚴重警告,他要是再說話就要扣行規分了。但是位置不能換,因為你是好靜 的,而你同桌是好動的,你能使他走向安靜……以後他再有什麼異常情況,都可以來告訴我啊!說完我便走出辦公室。

現在我的心情又喜又悲,喜的是同桌挨批了,估計會收斂一段時間;悲的是我還要和他坐一個學期,聽他說一個學期的話,好慘啊!而且老師還要我引導他走向安 靜,這個任務我恐怕不能勝任。

我的故事記敘文11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集郵者,房間裡一本厚厚的集郵冊,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郵票:有繞群山飛舞的長城,有瀑布飛騰的廬山,有玲瓏俊秀的蘇州園林,還有壯麗巍峨的布達拉宮。看著這集郵冊,往事便湧上心頭

記得去年,我和媽媽一起在看相簿,偶然發現了集郵冊,別弄壞了!那可是我的寶貝集郵冊!說著,媽媽從我手中奪過了集郵冊。我努努嘴,十分不滿地說:看一眼行嗎?可以,別弄壞了哦!於是,我小心翼翼地開啟集郵冊,哇!我尖叫一聲,好美!那些祖國的壯麗山河盡收眼底,讓我看得眼花繚亂於是,我甜言蜜語地說:媽咪,我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您打住,打住,我知道你要幹什麼,來,這有二十幾張重複的郵票,送給你吧!我愛不釋手地接過郵票,放進媽媽剛送我的郵冊裡,心裡樂開了花,比吃了蜜還甜呢!從此,我的集郵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我和郵票的故事要說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可只有這件事記得清清楚楚。上次,我發現媽媽的集郵冊裡多了一枚大熊貓的郵票,眼睛都直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把它放進我的集郵冊裡。晚上,媽媽發現郵票少了一張,便問我是怎麼回事,我支支吾吾地說:是是是我偷的媽媽語重心長地說起了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道理。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

啊!集郵給我帶來了多少益處,正如老舍先生說的:集郵長知識,嗜愛頗高尚,切莫去居奇,賺錢代欣賞。

我的故事記敘文12

一年級時,我期末沒考好,沒準我要挨一頓嚴刑拷打。嚴刑拷開啟始了,我只扛到了一半就要扛不住了,我急中生智飛奔到書房拿書包來扛打,就這樣我躲過了一場嚴刑拷打。

我喜歡這個灰書包,它有許多用處。

現在回過頭來它不再是灰色的了,是彩色的因為它給我帶來了庇護和快樂,還有許多美好的回憶。

它伴隨我四年了,它非常特別,用了四年還是嶄新的。

我的故事記敘文13

聽媽媽說,在我剛學走路的時候,父親經常拿著我喜歡的玩具在前面“引誘”我向前走,但是每當我快要摔倒的時候,他都會迅速放下手中的東西把我接住,不讓我摔倒,有時候還把一些柔軟的墊子放在我面前防止我摔傷,這都是父愛的體現。

在我六歲的時候,父親教我騎自行車,即使他早已把兩邊的輔助輪安裝上了,也還是不放心,還是會在旁邊緊跟著我。漸漸地,父親就把兩邊的輔助輪取下來讓我練習騎車,雖然摔倒了很多次,雖然每一次父親教給我一樣“新本領”,我都要學習很長時間才能學會,但他從來沒有失去耐心。

父愛,和母愛一樣,有時嘮叨,有時沉默,父愛一直圍繞在我身邊,父愛的形式非常多,比喻父愛的句子也很多,但我只記得一句,那就是:父愛如陽光,因為陽光可以照亮一切!

我的故事記敘文14

今天我終於讀完第一遍《論語》了。

《論語》是記錄兩千多年前中國偉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好書。我剛開始讀時,覺得很枯燥沒意思,可爸爸總是逼著我讀,所以我討厭讀《論語》。但後來,我發現這裡竟然藏著許多道理,也終於明白爸爸讓我讀《論語》的用心了。於是,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抽出一點時間來讀,就這樣堅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讀《論語》對我來說,不僅鍛鍊了意志,還收穫了很多的東西,比如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

《論語》裡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的意思是:幾個人在一起,一定有我的老師。我們不僅要學習好的方面,而且還要改正不好的方面。這句話,在生活中有很有用。比如,在我們班,我就要向張依清學習熱情的性格,向祝天舒學習音樂。當然,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我們就不要學習,比如隨地吐痰的,亂扔垃圾的。這些言行不好的人也能當老師,因為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跟他們一樣,不好的就去加以改正。

還有一句是:“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句話是在講:當學生的就要在家孝順父母,在外敬愛兄長,謹慎而守信,關愛別人。從這句話裡我知道了孝順父母,誠實守信是中華美德。我們三年級的一位同學就做到“入則孝”這點,還被評為“小孝星”了呢!我們學校經常組織關於孝順的活動,讓我們給父母寫感恩賀卡,為家長做事情。我真心希望這兩點中華美德發揚下去。

雖然有許多話我還不太懂,但是,我想再多讀幾遍就一定能懂了。在這裡,我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都來讀《論語》!

我的故事記敘文15

一天,孫奧哲的爸爸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郵票學問的課。

一枚小小的郵票會有什麼樣的學問呢?我想。老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讓我來慢慢告訴大家吧!

如何把信封上的郵票完整地給撕下來?這個學問大著呢!首先把信封上的郵票剪下來,四周要留出邊。接著,讓郵票在水中泡一個小時,紙和郵票就分離了。然後用新毛筆把郵票後面的膠水洗乾淨。再用清水漂洗一下,用頭部扁平圓滑的鉗子撈出,放在吸水紙上吸乾。最後,把郵票就在筆記本里,壓上一些書,千萬不要直接晒乾,否則就不平了。這樣,一枚完美的郵票就很輕鬆地拿下來了。

另外,郵票的種類有兩大類。按用途分有:一。普通郵票;二。紀念郵票;三。特種郵票。按形式分類有:一。單枚郵票和四方連郵票;二。小型張;三。小全張;四。小本票。

老師還告訴我們,每枚郵票都有票名。齒孔。圖案。銘記。面值。志號組成。

聽完老師的課,我這才明白:原來郵票的學問還真是豐富多采呢!我們可不能小瞧這一枚枚小小的郵票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