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週末的學生成長週記

來源:才華庫 2.73W

週記做護航責任伴成長——棗莊市第二十中學德育特色教育

有關週末的學生成長週記

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反映最為強烈、感到最為困惑的問題是評價制度。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現行的考試製度已經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瓶頸。它遏制了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影響了我國全民素質的水平和發展。如何打破這套多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評價制度呢?近幾年來,我校不斷探索實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出了《學生成長週記》,開展素質教育評價。

一、《學生成長週記》理論依據:

多元智慧理論對傳統的標準化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評價制度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考試成績評價學生是片面的和侷限的,它不能真實、準確地反映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從多方面觀察、記錄、分析和了解每個學生的優點和弱點,並以此為依據設計和採用適合學生特點的評價制度,幫助學生“揚長避短”。也要幫助家長認識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要,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幫助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其潛能。因此學校的評價指標、評價方式也應當多元化,並使學校教育從紙筆測試中解放出來,注重對不同人的不同智慧的培養。《學生成長週記》內容設定是依據多元智慧理論中的自我認識智慧而設立的。

二、《學生成長週記》內容設定及說明:

1、封皮為膠印彩頁,體現學校校徽、校歌、校訓等旨在突出其自

身的使用和儲存價值;體現學校辦學方向和辦學宗旨。讓學生熟記校訓、會唱校歌。讓入校後的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二十中人。

2、“我對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欄目和“學期末感言”欄目,旨在幫助學生每學期初為自己制定一個明確可行的奮鬥目標,並時時督促和提醒學生反思每個階段應付出怎樣的努力才能實現既定目標。

3、“學科週週清”欄目是為了避免學生學習中知識的積壓,讓學科教師瞭解學生周知識掌握情況,便於任課教師動態教學。同時把“學科週週清”欄目列入班級學習小組互動上來。讓學生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相互完善。

4、“父母寄語”和“摯友的話”兩個欄目是利用學生身邊的力量,來教育和影響學生的發展,進而使其感受到一種關心的力量。

5、“我讀過的書”欄目是為了給學生留下一個讀書的'記憶,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讀書的渴望,也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比較,從而努力去讀更多的書。

6、“每週一言”旨在通過格言、

警句等形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積累經典佳句,並且激發學生學習與前進的動力,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目的。

7.“我的假期我做主”欄目幫助學生進行假期計劃制定,其中重點強調音、體、美內容的設定,也注重學生特長假期提煉拔高。

三、《學生成長週記》的使用:

《學生成長週記》一學期一本,一學年兩本,國中三年共六本。為了利用好《學生成長週記》,使之發揮最大效益。我校《學生成長周

記》的具體使用流程如下:

1、開學初學校下發《學生成長週記》,以班級為單位統一組織實施,班主任具體負責,年級組督導。班主任統一填寫姓名、班級序號,指導學生填寫個人資料,列出學期階段計劃。每週週二班會下發給學生,次日上交,班主任統一管理。學校每月按照班級序號抽查一次,檢查結果納入班級月量化。

2、每月末班主任填寫學生一個月以來日常行為表現情況,要求用等級和激勵性語言,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

3、每月末各班級利用一節班會課組織學生對自己一個月中的表現情況進行反思,舉行班級月交流辯證會,對自己做出客觀分析,制定改進措施。

4、學科教師兩週填寫一次,雙週週末學生把《學生成長週記》帶回家中,交給父母,請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並對學校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週一返校時學生帶回反饋意見,班主任負責向學校反饋。

四、《學生成長週記》使用的保障措施:

1、學校把《學生成長週記》使用列入學校長期學校發展規劃的一部分,建立長效機制,使用過的《學生成長週記》有檔案室專人負責。

2、任課教師對《學生成長週記》的運用納入教師全員量化,有教導處負責檢查。班主任對《學生成長週記》管理使用則由政教處納入班級月量化。

3、學生對《學生成長週記》的使用是學校評選“優秀學生”的必要條件,讓學生深知《學生成長週記》使用的重要性,讓學生養成自覺使用的良好習慣。

五、《學生成長週記》使用的意義:

1、《學生成長週記》注重的是學生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是學生成長中最珍貴的記錄,是學生國中學習生活成長的足跡,它應成為一生中最值得收藏和紀念的東西。學校對學生使用過的《成長週記》長期存檔,期限為10年,為畢業生提供聚會交流資料。

2、《學生成長週記》是落實我校提出“精細化”管理的主渠道。《學生成長週記》抓住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細節,又強化了每一個細節的過程管理,引領了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導方向,使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出現了質的變化。

3、《學生成長週記》蘊涵著巨大人文價值。《學生成長週記》不僅是一個評價、一個反思,更多的則是師生間心與心的碰撞,思想與思想的對白,靈魂與靈魂的溝通;是家長對孩子的殷殷細語,愛的傾訴;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相互支撐、相互攙扶;是人性的光輝在這裡得到的尊重與昇華。

六、《學生成長週記》使用後取得成效:

1、《學生成長週記》已經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快速更新。《學生成長週記》使用徹底改變我校教師只會用分數評價學生的教學理念。通過多次的交流、學習、研討以及典型引路、榜樣示範,教師們在對學生評價的觀念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原來的一味指責、數落,到現在的理解、包容、指正、欣賞;從原來對個別生的忽視到現在的“一個都不能少”;從剛開始泛泛、大眾化的評價到現在有針對性的細緻評價;從剛開始程式化的評語到現在的融入情感與愛心的交流,教師們對評價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2、班主任利用《成長週記》使班級管理更加規範、有序。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把《成長週記》列入重要位置,在操作和使用過程中,《學生成長週記》可以是靜態的,《班規班紀》則應是動態的,各班級根據本班實際和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全員參與、靈活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班規班紀,其內容成為主導班風、班紀的主要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把班主任從繁重的班級瑣事中解脫了出來,為其他工作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3、《學生成長週記》促進了學生、家長、老師的有效溝通與交流。《成長週記》使用後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老師、老師與家長四方面的溝通與交流更和諧。例如:家長就利用“家長寄語”欄目流露家長對孩子目前階段的學習狀態的要求和希望,並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瞭解後給出建議。現在許多家長已經養成習慣,希望每一次都能在《學生成長週記》上認認真真地寫上幾筆,表達一下對老師們工作的感激之情或者對老師教學、學校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家長已經緊密地和我們站在了一起,融入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了。

《學生成長週記》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與班級管理相結合,使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其運用和填寫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共同進步和提高的過程,促進了良好班風班紀及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對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教育理念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