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西安兵馬俑的作文3篇

來源:才華庫 6.99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西安兵馬俑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西安兵馬俑的作文3篇

寫西安兵馬俑的作文 篇1

你們聽說過兵馬俑嗎?我聽說過,也在書上看到過,但對它的瞭解很少,很想親眼去看一看。五一的時候,媽媽就帶我去了西安,去看真正的兵馬俑。

剛剛到達兵馬俑博物館的時候,導遊就提醒我們說要仔細聽講解,否則看到的不過就是兩輛破車和幾個大坑、幾個陶人,沒啥新奇的,感受不到這是一個歷史的奇蹟。

我趕緊打起精神,先到一號坑,可走進去一看,裡面人山人海,根本看不到兵馬俑的影子。不過,我想那麼多人來看兵馬俑,必然有它的不同凡響之處,這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慢慢地往前走,湊到欄杆前,終於看到了兵馬俑,兵馬俑沒有什麼顏色,可是牆上圖片裡的兵馬俑卻是彩色的,怎麼回事呢?聽了介紹才知道,古時候用的是礦物質顏料,出土以後就被氧化了,顏色就會掉落,看來儲存好兵馬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我仔細地觀察兵馬俑,一排排的兵馬俑排列整齊,看上去和真人差不多高,每個兵馬俑臉上的表情仔細看都是有差別的,表情雖然不一樣,神色卻都很堅毅,眼光都看向前方,他們身披鎧甲、手拿武器,再加上昂首挺胸、栩栩如生的戰馬,好像正整裝待發,準備奔赴戰場,看上去如此的威武雄壯,磅礴的氣勢把我給震撼了,好像一下就把我拉回到二千多年前的秦朝。真的很難想象在二千年多年前就能燒製出如此精美的兵馬俑,當然現在我們能看到這麼多完整的兵馬俑,很多都是專家通過碎片修復起來的。

後來看到的二號坑和三號坑,面積比一號坑要小一些,但裡面的兵馬俑還是很精緻。都說“耳聽為虛 眼見為實”親眼看到兵馬俑和書上看到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當一排排威武的兵馬俑展現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為古人的智慧而驚歎!

寫西安兵馬俑的作文 篇2

今年五一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去了西安旅遊。為什麼要去西安呢?主要就是奔著兵馬俑而去的。

在還沒去兵馬俑之前,我對兵馬俑的瞭解並不是很深,只知道它是一個奇蹟,就像探測水的深度卻只探測到了水的表面,這次我終於可以撥開水面,仔細看看兵馬俑這個奇蹟到底是怎麼樣的。

剛來到兵馬俑的大門前,導遊便給我們打了預防針“希望我們認真聽講解,不要回去說兵馬俑就是三個大坑,兩輛破車,沒什麼 看的”。為了多瞭解兵馬俑,我便緊緊跟著導遊的腳步,認真地聽他講解,關於兵馬俑的歷史故事

據導遊說: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目前已經發現了三座,其中一號坑最早發現,大約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一號坑裡面的兵馬俑最多,他們個個與真人般大小,體格魁梧,神態各異,有步兵,也有騎兵,還有膘肥體壯的駿馬,,他們排列整齊,整裝待發,好像準備打一場大戰,場面十分壯觀,令人震驚。果然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眼前看到展示出來的兵馬俑,我簡直不敢相信,二千多年前有秦國,沒有像我們現在的先進技術,但卻憑藉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疑結出了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真是不可思議!

後面我們又參觀了二號坑和三號坑,因為兵馬俑的顏色現在技術還不能保留,考古專家們停止了挖掘工作,才能更好地儲存好呢?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去研究。

這次去西安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真是不虛此行。

寫西安兵馬俑的作文 篇3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她歷史的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秦兵馬俑就是其中之一。它氣勢蓬勃,被譽為世界文化遺產。今天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感受一番。

現在我們來到了一號俑坑,它是三個坑中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約14260平方米。你們看上面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四周橙黃色的圍牆連線在一起,這使兵馬俑像一個歷史文物遊覽大廳。大家請看下面,兵馬俑精緻而雄偉,彷彿那時候發生的事情歷歷在目;秦始皇傷財勞民,到處充滿怨恨之聲,他為此常常坐臥不安。先後五次到全國各地巡遊安撫地方。當他最後一次巡遊回來的路上就去世了。秦二世胡核給他建造這大規模的'墓。意思是秦始皇也要在陰曹地府裡稱帝。看著姿態各異。數量級多的傭兵就知道他兩的野心是相當大的。好了,現在我們還是來仔細看看這些兵馬傭吧。

身材高大,頭戴鶡冠的是將軍俑,他們身披鎧甲,緊握寶劍。眼睛瞪得圓鼓鼓的,向遠方眺望。看著鎮定自若的樣子好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

體格健壯,形體均稱的是武士傭,他們高約1。8米身穿戰袍,手持兵器,看著威風八面的樣子可謂是衝鋒陷陣。所向披靡。但他們卻凝視著前方,是不是想念家鄉了。

身著短甲,足登長靴的是騎士傭,他們有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時刻準備上馬衝殺。叨唸著;但願打完這一仗天下就能太平埃

陶馬用大家一定都認得出來吧。它與真馬一樣高一樣大。目光炯炯,那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橫空而起。飛馳而過。

站在兵馬俑的中間,眼界開闊了不少,心靈彷彿變得更加充實了。高遠博大的氣息在身邊圍繞。真無愧於大名鼎鼎的秦兵馬俑。

但此時此刻,本次愉快的旅行結束了,相信大家都對它有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它點綴著中國的歷史,為中國繁榮昌盛的形象增添了永不退色的一筆。

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第八大奇蹟!不看金字塔不算到過埃及,而不看秦兵馬俑就不算到過中國。我和媽媽就到了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博物館參觀來了。

來到博物館中心的陳列館裡,館內一個菱形標誌吸引了我。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代表性標誌。藍色的外圓中心包裹著菱形的圖案,很有特色。

館裡很明亮。前方是一個階梯,走上去,可以看見壯觀且巨大無比的兩個提線木偶。一個是面容平和的秦俑,他的手牢牢地牽著一個小女孩。它們可曾經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走過秀”哪!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有?

鑽進一個昏暗的小廳裡,陰暗的光線使得周圍的景物更加生動。眼前四匹駿馬正拉著一輛車。玻璃櫃臺柔和的白色光線灑在馬兒身上,形成淡淡的光暈,讓它們顯得更加真切。那四匹馬白色的身子,幾塊顯眼的黑色斑紋點綴在四隻強而有力的長腿上,可以想象它們馳騁起來會有多麼英姿颯爽啊!可是為什麼非要四匹馬呢?原來爭強好勝的秦始皇認為,“四”與“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駟”諧音,可以說明自己是個守承諾、講信用的正人君子。

向前走,好多的玻璃櫃臺中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文物。其中有兩隻箭很是顯眼,上面青漆斑駁,殘舊不堪,年代又頗為久遠,就更是顯得陳舊。導遊說,這箭一支頭兒尖,一支頭兒平,一支用來演習,一支用來討伐征戰。可想而知,當時的秦始皇野心雄厚,想據天下為己有。

出了小廳,出了陳列館,我們來到一號挖掘坑。剛進門,我就被它的巨集偉氣場震懾了。它一望無際,每個小坑裡都筆直地站滿了秦俑,挨挨擠擠。頭戴冠冕的,臉布鬍鬚的,眼神凌厲的……個個神態不一,各有其表且栩栩如生,難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做到這樣的精雕細畫的。它們的髮髻全都向右,這是大秦的一種習慣。遠處一望,好像來到一片海域,雄壯得令人驚詫不已。一號坑還有尚未挖掘完畢的地方。橫木橫穿,秦磚堆積。有幾個人頭戴頭燈,正用刀仔細地修繕文物。坑土裡還散落著已經出土的秦俑,還有的只探出了腦袋……

這場面煞是壯觀,我都捨不得出去了。

來到二號坑,尚未出土的兵俑和馬俑居多,面積也不如一號坑大。它的坑土上下起伏,呈波浪形,如浪潮一般跌宕起伏,還是墨綠色的。這號坑在1967年6月份發現,總面積520平方米。此坑曾經遭到嚴重破壞,挖掘出來的全是殘破不堪的。

三號坑和二號坑有些相似,不過大部分已經出土了。那些秦俑站的筆直,手持刀劍槍棒,面容嚴肅。

接著我們來到一個展示秦兵馬俑的大廳裡。迎面是單膝跪地的中級軍吏俑。它頭戴長冠,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面部嚴肅而認真,雙脣緊抿,很是威嚴。再向右看,是一個雙眼微眯的高階軍吏俑,俗稱“將軍俑”,目前只出土了7件而已,是秦俑坑中級別最高的陶俑。再看身邊,一個雙手持拳,半蹲馬步的年輕秦俑作持弩待發狀,名為“立射俑”。它的姿態是步兵一類的生動寫照。而所有的秦俑雕刻都甚為精細,竟然連鞋底的花紋都細心雕刻出來了!

可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秦俑呢?據說秦始皇生來殘暴,是個昏君。因此死去之後也希望不受人侵略,便命人大量製作了兵馬作為陪葬,好保護他。

參觀完了秦兵馬俑博物館,我就回了西安。感觸真深,希望可以再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