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兵馬俑作文6篇

來源:才華庫 3.18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兵馬俑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兵馬俑作文6篇

兵馬俑作文 篇1

今天,我們要去西安臨潼觀看那一支“威武之師”——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以前人們打井的時候發現的,目前已經發現了三個傭坑,一號坑最大,發現將軍俑兩個,士兵俑大約三千餘件,陶馬大約一千餘件,三個俑坑加起來有大約兩萬平方米,有大約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夠壯觀吧!

將軍俑頭戴鶴冠,身穿盔甲,手握寶劍。武士俑身材魁梧,肌肉豐滿。士兵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腰邊掛著一把寶劍,傳說是秦始皇死後把它的一支大軍隊一起陪葬。

陶馬與真馬一樣大小,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兵馬俑神態各異:有的手握寶劍準備上馬衝殺,有的緊握拳好像在發誓,要為秦國統一天下做殊死拼搏。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每個兵馬俑栩栩如生都是一件藝術珍品,在它身邊彷彿能聽到它們的呼吸聲!兵馬俑太壯觀了!

兵馬俑作文 篇2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吃好了早飯,坐上了大巴。導遊在大巴上給我們講兵馬俑的歷史。車子開了十幾分鍾後,我們終於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導遊給我們買了票,我們就進去了。

我們一邊看,一邊走。這是,一位講解員走過來給我們講解。他告訴我們“俑”就是用泥土捏成的士兵,他們陪秦始皇埋進墓葬已經20xx多年了。

很多的兵馬俑排著整齊的隊伍,站在我的面前,他們形態各異。據講解員書說:這些兵馬俑的服飾、髮型和表情不一樣,就連動作也不一樣,這要仔細的觀察才能發現。

兵馬俑博物館內人山人海,有全國各地的人,還有外國人呢!還有出土的兵馬俑呢。據講解員介紹:兵馬俑一挖出來以後,遇到空氣,他身上不同顏色的顏料會被腐蝕、分化、兵馬俑也會損壞。現在還沒有好的技術能讓兵馬俑一挖出來就儲存完整。

看來我要好好的學習。挖出來並儲存完整的兵馬俑任務可能就要我們來完成。

兵馬俑作文 篇3

生命是短暫的,這是對於有形的生命而言,無論是流芳千古的偉人,還是遺臭萬年的奸臣;但生命又是永恆的,這是基於無形的生命而言,不管是開天闢地的仙人,還是芸芸眾生中的凡夫俗子。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消失的是歷史文物殘留下來的精神,它們昭示著歷史的精神,生命的價值……——題記

公元20xx年,我終於又回到了家鄉的懷抱,來到久違的.兵馬俑。

漫步在秦坑旁,望著近萬平方米的土地,其中有成千上萬的兵馬,但千人千面各不雷同,這真不愧對“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美譽。

在第二號坑中,一個個挺著筆直的士兵威武地站著,目光中透出一絲堅毅;跪射兵那英俊瀟灑的姿態,彷彿發誓要與敵人決一死戰,同歸於盡;而那大腹便便的將軍俑,好像在大聲地發號施令,指揮著全部兵馬作戰。他們有的仰望天空,似乎在跟家人告別;有的目光堅毅,彷彿在想著如何戰勝敵人;有的目光深邃,彷彿在思考一個問題……。我望向大門口,四匹上好良馬雕塑栩栩如生,從遠古緩緩地朝我走來。

時光回到千年之前。戰國時期,峰煙四起,生靈塗炭,慘不忍睹。但亂世出英雄。奏王贏政採取遠交近攻的方式,為老百姓開田地,分土地,人們的生活有了保障。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就這樣,他很快就統一了天下。從此,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自然就少不了沾沾自喜,但又擔心還會有其他的軍隊造反,便讓人在他的皇宮外修築長城,不知死了多少無辜的百姓。到了老年,他變得貪生怕死,便四處向人打探長生不老的仙丹,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前三次尋找都失敗了。於是,他決定親自去找。可就在那一次,從前那個呼風喚雨的秦始皇卻竟然悄然長逝。而幾年之後,他辛辛苦苦打拼的秦家王朝,卻在項羽的一把大火中化為灰燼,從建立到滅亡,只有十五餘年。

思緒戛然而止。看望一隊隊整齊的兵馬,我心中升起一陣感慨:啊!兵馬俑啊!你們經歷了幾千年的磨礪,咬著牙頂著頭項上的土塊,撐著頭頂上的石塊,將自己完好無損地重現在世人面前,你們就是當時那些無辜人的化身,永垂不朽。而秦始皇呢?終竟沒能長生不老,化為塵土隨風飄逝了。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灑在兵馬俑身上,照亮了他們的全身,在他們身上,那閃閃發亮的盔甲中,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

兵馬俑作文 篇4

一隊又一隊身著鎧甲的士兵,邁著整齊的步伐行進著;車輪碾過、馬蹄踏過的土地,黃沙漫天飛舞。只見一位身長9尺、身著雙重戰袍的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昂首挺胸,立眉圓眼,有著出人一等的氣勢。隨著他一聲令下,千百名士兵彎弓搭箭,射出如雨點般密集的飛箭,接著,騎兵與步兵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敵軍撲去,戰場上頓時混亂一片,喊叫聲、馬嘶聲響徹天地,突然,一支暗箭射到了將軍的身上……

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坑內的兵馬俑也最多,我們站在那裡看到了6000多張不一樣的面孔,他們個個面貌各異,栩栩如生,身材魁梧,身高都在180cm—185cm之間,和活人一樣。

二號坑是車馬坑,都是一些車馬,現在正在發掘。

三號坑是將軍坑,東西最少,因為此坑遭到嚴重破壞,但裡面有最好看的兵馬俑。在展廳中,將軍俑身材魁梧,神態自然自若,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軍。其次是l軍吏俑,身材瘦少,但是他們級給軍隊出一些好的主意。還有騎兵俑,身著短甲,穿著馬靴,一看就是要準備上馬衝殺了。,兩眼盯著前方,有的立,有的跪,隨時準備射向前方。惟妙惟肖的兵馬俑是古代安西勞動人民的結晶,也是雕塑史上的奇蹟。

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是那麼偉大!秦始皇的偉大,古代人民的偉大,考古工作者的偉大,融為一體,為我們展現了這一震撼人心的奇蹟。

前幾天,爸爸的朋友從西安給他帶了個小型兵馬俑。

它愁著臉,彷彿在說:“真是的,我在這兒居住了這麼久,竟然也沒有人發現我,太傷心了。”它的頭髮很長被線捆了起來,真像個娃娃頭它穿著厚厚戰甲,顯得很威風。看起來像個將軍。

有一次,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害怕的難以入睡,突然,有一個聲音在叫我,我心裡一驚,會是誰呢?難道是爸爸、媽媽回來了,我喜出望外,去開門,把門一開,外面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難道是我太害怕,開始出現幻覺了嗎?那個粗糙的聲音再次傳來。哦,原來是兵馬俑,“小主人,有我保護你,不會有事的。”兵馬俑怎麼會說話呢,我立刻嚇暈了過去,什麼事都沒有嗎?難道是我的幻覺?

唉,你說這事怪不怪?

兵馬俑作文 篇5

在中國有這麼一句俗語:“看十年的中國在深圳,看百年的中國在上海,看千年的中國在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在西安。”這次,我將探訪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去一覽它的風采!

千人千面兵馬俑

談起西安,人們的腦海中就一定會出現一個響亮的名字——兵馬俑。它位於秦始皇陵中,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是中國的藝術瑰寶。

來到一號坑,映入眼簾的是排著整齊隊伍的兵馬俑,遠遠望去,他們並無分別,仔細一看,他們個個都獨一無二,各有各的面相,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采奕奕;還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真可謂千人千面,神態各異。咦?兵馬俑怎麼排著橫著的隊伍?它們不是應該排成一列列的嗎?哦,原來,這些排頭軍就是率領士兵衝殺的突擊隊員,也就是現在所稱的“敢死隊”,正是因為這些軍人都具備捨己為人的精神,秦國才能一統天下,成為中國的霸主!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這延續東西三公里的珍貴的兵馬俑卻只佔秦始皇陵墓的萬分之三,可想而知,兵馬俑在秦陵中是多麼渺小,而秦陵又是多麼龐大的工程!

穿越歷史在陝博

來到了陝西歷史博物館,乘坐著“時空穿梭機”,我首先來到青銅器時代,一件件雕刻著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的青銅碗、青銅缸、青銅酒盅展現在我眼前,我想,這樣堅硬的青銅器,竟能雕刻出如此複雜的花紋,當時的工匠技術真不可想象!據說這樣精美的器皿只能有帝王們才能享用,那普通百姓用什麼呢?是泥巴做的?木頭做的?這真是個未解之謎!

在臨潼我目睹了千人千面、惟妙惟肖的秦兵馬俑,在陝博我還看到了漢兵馬俑、唐兵馬俑,但是這些俑個個都千篇一律,就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那是因為暴戾的秦始皇不想讓這些能工巧匠透露地宮的祕密,把他們關在封閉的地宮裡窒息而死,所以這些工藝就失傳了,直到今天,即使運用高科技也無法達到秦代的工藝,這也是中華藝術文明的一大損失。

西安是一支歌。它將黃土高原的豪邁、關中平川的坦蕩和秦巴山區的婉約融匯在自己悠揚而久遠的旋律之中。

西安,不虛此行。

兵馬俑作文 篇6

這學期的課文中有講道秦陵兵馬俑的,文中描述了兵馬俑的模樣,動作,穿著等等,這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很想親眼見見這世界第八大奇蹟。這個暑假,我和父母去西安旅遊,我期盼已久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位於臨潼,據導遊說,秦始皇之所以把陵墓選擇在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頭枕驪山,腳踩渭水,左握藍田玉,右持黃金,是個風水寶地。

兵馬俑博物館開放的有三個坑,我們先參觀的是三號坑。三號坑的面積很大,看不見一個兵馬俑的影子,導遊說這是糧草庫,可以看見的那個小洞是以前盜墓賊留下的,目前沒有開挖。

接著我們來到二號坑,二號坑不大,零零散散地佇立些兵馬俑,這裡是司令部。讓我驚奇的是,有的兵馬俑竟然沒有腦袋!導遊說沒有腦袋有兩種可能,或者根本就沒有腦袋,或者還沒有復原,出土的兵馬俑都是碎片,需要考古學家一件一件復原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完整的兵馬俑。透過沒有腦袋的兵馬俑,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兵馬俑的身子是空心的,並不是傳說中由活人燒製而成的實心。兩個坑看下來,我沒有看到多少兵馬俑,不禁有些失望。

最後我們來到一號坑,這裡最大,兵馬俑最多,當然遊客也是人山人海。正如課文中所描述的,每一件兵馬俑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活像一個真的軍陣擺在你的面前,等待你的指揮。這些兵馬俑神態各異:有的頷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幹練,好像在隨時準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兵馬俑排列為不同的方陣,有衝在最前面的沒有穿鎧甲的敢死隊,有站在旁邊瞭望的哨兵,各有分工,排列整齊,這壯觀的場面讓我彷彿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戰場。

栩栩如生的兵馬俑令我記憶深刻,久久難以忘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