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統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

來源:才華庫 1.4W

關於傳統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1

清明節可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關於傳統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至今,清明節已發展成為了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關於傳統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2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說:“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長嘆一聲說:“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為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為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為“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悲吟著,高歌著,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為了祖國,為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裡,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裡,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裡,活在歷史裡,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為漫長浩渺。

關於傳統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們照常回老家祭拜爺爺。

陽光明媚,我們把祭品弄好之後,手拿鋤頭、鮮花走著陡峭的山路上了山,找到爺爺的墳墓,我們肅然起敬。開始清理了!我們把周圍的雜草用鋤頭清理掉,在墳上培上新土,插上嫩綠的“清明柳”,把親手採的鮮花放到墳墓周邊,把燒肉和糕餅放好,再把酒杯擺整齊,然後把香燭放好,把爆竹掛好,一切準備完畢。倒上燒酒,我們開始給燒爺爺冥幣,接著,我們手拿著香,把它點燃,排好隊跟去世的爺爺說說話,讓他在天國的那一邊過得快樂、安心。開始放爆竹了,一點火,“啪啪啪……”的爆竹響聲震耳欲聾!我們不得不把耳朵捂緊!

不知不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也得走了,明年的今天再見,我親愛的爺爺!

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關於傳統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4

在早上,我才剛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媽媽就已經坐在叫我快速地穿衣服起床了。因為今天,我們全家人都要一起去掃墓。清明掃墓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不是很好,天空上還下著一些毛毛細雨。然後我們就坐車來到了馬宿嶺陵園老公公、老婆婆的墳墓前,墳墓上長滿了雜草,因為我們沒帶鋤草的工具,叔公就請人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乾淨了。接著,我們開始在墳墓上插花。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把香點著,還放起了鞭炮。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一個個上前磕頭。輪到我了,爺爺一邊叫我磕頭,一邊請老公公、老婆婆保佑我平平安安。在下一站的時候,我們就要去賀嘉山陵園,奶奶的墳墓掃墓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我對奶奶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為奶奶在我4歲的時候時候就去世了,爸爸說奶奶很疼我,小時候都是奶奶帶我。很快,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把鮮花插在兩邊的“花瓶”裡,點上香後,一個個的上前磕頭,我一邊磕頭一邊請奶奶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我想奶奶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祭拜完後,我們到指定的地方燒紙錢、放鞭炮。自然收束

在清明節的時候,是大家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年這個時候的我們都會一起去給他們掃墓。

關於傳統清明節的優秀作文精選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讓我想起了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

一大早我們一大家子人就出發了,爸爸說:“我們早點出發,晚了怕路上堵車。”“為什麼?”好奇地問。“因為大家都要去祭拜自己的先祖,人多車也多啊!”爸爸邊開車邊回答我。一路上到處都是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粉紅色的桃花,嫩綠的枝芽,一片春天的氣息。耳邊不時傳來劈里啪啦的鞭炮聲……

終於到了,下車還要走一段山路,大伯挑著擔子,兩邊都是祭祖的物品,琳琅滿目的美食,看著我想吃。

去掃墓的路有點遠,大約走了30分鐘,終於到了太祖太婆的墓地。樹枝樹葉雜草顯得有些零亂,大人們忙著除草,把祭臺上的灰塵打掃乾淨,還在墳頭上添土,爺爺砍了根樹枝插在上面,奶奶、媽媽、大媽把籃子裡的祭品拿出來,一一擺在上面,點上蠟燭和香。我們孩子都去找竹筍了,一會兒就叫:“找到了,找到了,快來。”鋤頭就放在邊上,可是我們力氣小,拿不動,更別說挖了。“你們兩小孩快過來拜拜!”奶奶叫我們了。奶奶拜的時候嘴上一直在說到什麼,輪到我了,我在祭拜的時候心裡在說,一定要讓我的學習變得更好。

倒酒祭拜三次,奶奶把事先準備的紙錢燒起來,爸爸和大伯開始排放鞭炮,隨著鞭炮聲,一年一度的祭拜就這樣結束了。

清明是祭拜祖先,懷念逝去的家人的日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