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華傳統作文彙總7篇

來源:才華庫 6.26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中華傳統作文彙總7篇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中華禮儀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幫”的美譽著稱於世。文明美德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著不可缺的少角色。

文明美德對於個人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以前,我總是認為給別人讓座是傻子的行為,認為自己沒有義務給別人讓座。而有一次,我的想法被徹底改變了。“公交車來了!公交車來了!”隨著一陣陣的呼喊聲,我也飛快地擠上了公交車,坐到最後一個座位上。這時,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正拄著柺杖,行動艱難地爬上公交車,站在我的旁邊,那個老爺爺越站越累,汽車加速時他差點摔倒了。這時,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小妹妹說:“老爺爺,您座我這兒吧!”我感到非常羞愧地說說:“老爺爺,您還是坐我這兒吧!”全車人都望著我們,投來敬佩的目光。老爺爺點點頭,笑著說:“謝謝。”便坐在了我的位置上。我高興極了,比我自己坐在位置上還高興。看來,讓座並不是傻子,而是一種樂於助人的文明美德。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國小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甲骨文作為中國古代象形文字,是中國優秀傳統的一部分。南越中學三年級用甲骨文寫標語。陳教授藉助計算機技術重新解釋象形文字。毫無疑問,他將這種文化與時代潮流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時尚的傳統文化,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生命。

保持傳統文化與時俱進,離不開科技的推動。科技可以創新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結合現代時尚元素,讓傳統文化煥發光彩。甲骨文已成為一個通過網際網路表達包。陳教授設計了具有幾何美學效果的甲骨文字型。二十國集團峰會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展示了中國畫。這些都是依靠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和時尚的步伐。

我們不僅要用科技創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還要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一種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人們的宣傳。弘揚傳統文化對其傳承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科技手段出現,甲骨文知識在公眾生活中以網路流行語進行宣傳。南嶽中學高三在廣告牌上用標語宣傳甲骨文文化,讓學生了解甲骨文的構成,讓公眾瞭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無數新的傳播方式將幫助中國傳統文化走進人們的視野,跟上時代潮流,進一步走向時尚。

雖然弘揚中華文化順應時代潮流需要科學創新和傳播,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人們的傳承和保護意識。沒有這些意識,我們如何創新和傳播?受“文理”學術運動的啟發,陳郊具有承繼象形文字的意識。有多少志願者為了不讓民俗文化消失而主動學習和繼承。甲骨文也登上了世界記憶體排行榜。這些都是在繼承意識和保護意識的.前提下完成的。

只有繼承、創新、傳播傳統文化,才能傳承下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接受所有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創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要保持其精華,不讓優秀傳統文化變味,實事求是地繼承、創新、傳播。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了跟上時代步伐,成為時尚的象徵,我們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通過科技手段進行創新和傳播。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國人的根,中華傳統節日,是這個根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我就帶領大家看看我們中華傳統節日—春節,是怎麼過的吧!

我們春節要做的事情許許多多,古時候,有一些人在包餃子的時候,在餃子裡放一個銅錢,誰吃到了,就會明年發大財,有的貼春聯,有的放鞭炮……各種春節的習俗,數都數不清。

還記得那次在老家過春節的時候,有一次,爸爸和姐姐準備去貼春聯的時候,我拽住了爸爸,對爸爸說:'爸爸,我也想去幫你和姐姐去貼春聯,爸爸說:'好吧!我站在了椅子上,可是還是夠不到,爸爸見了對我說:'你幫我拿著膠帶,我說:'好,我把膠帶撕成小片片,遞給爸爸,春聯馬上就貼好了。

我喜愛春節,過了春節,我又長大了一歲啦!'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各種傳統活動中,賽龍舟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活動。

盼呀盼,終於盼來了端午節,也盼來了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賽龍舟也是家鄉的一個習俗。我剛吃過粽子,嘴裡還留有粽子的餘香,就和爸爸媽媽還有小弟弟來到了大淩河看賽龍舟。往日幽靜的河岸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人來人往,摩肩接踵。

下午二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著鞭炮聲起,來自各個村的十二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與宣傳標語遙相呼應,劃過的龍舟與人們的喝彩聲此起彼伏。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

你瞧,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凜凜啊!像凱旋的將軍。橈手們分別穿著色彩鮮豔的服飾,紅、黃、藍、綠五色交輝,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勇往直前”他們各個英姿勃發,如同整裝待發的士兵,威風凜凜。

比賽開始了,各方隊嚴陣以待。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團結協作,緊張而又有序,動作嫻熟而又優美,剛勁而又有力。

拉拉隊的助威聲此起彼伏,突然傳來了一陣陣“黃花灘隊加油,黃花灘隊加油”的吶喊助威聲。原來是黃花灘隊拉後了。在觀眾的助威聲中,橈手們更沉著了,更使足經拼命地划著。黃花灘隊的龍舟,在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迎著洶湧澎湃的浪花,擁有乘長風破千里浪的信念,在河面上劃出了一條長長的波紋,衝上了前頭。其他的龍舟也不甘示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黃花灘龍舟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協作的精神鼓舞了所有觀眾。

龍舟賽是人們對龍的嚮往與尊敬,是人們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一種習俗。龍魂深深地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中,讓中華民族在沉淪與逆境中發出了“我自橫刀向天笑,留去肝膽兩崑崙”。“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等不屈的悲壯的聲音。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弘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

賽龍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一種活動,我們應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民族精神!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有人喜歡端午節,有人喜歡中秋節,還有人喜歡重陽節,而我卻最喜歡除夕佳節。

除夕佳節的習俗還真不少!有放鞭炮、貼春聯、吃餃子、掛燈籠……對了,你知道為什麼要放鞭炮嗎?貼紅色的春聯嗎?掛紅色的燈籠嗎?那是因為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凶猛異常,常在除夕夜吞食牲口傷人性命。後來有一年,當“年”正想橫行的時候,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炸響聲,“年”竟然倉皇而逃,再也不敢進村。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貼春聯,燃放鞭炮,燈火通明,守更待歲。你說是不是很有趣?(傳說引用過多,不當!)

後來,除夕佳節可熱鬧了!大人們忙著貼春聯、包餃子…… 孩子們呢,則在放鞭炮、吃餃子……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除夕佳節。是這樣的歡樂,這樣的熱鬧。

缺少一家人過節的場景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大談變化和西方商業精神的時代,從“乳酪”到“致加西亞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業文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似乎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談到一個叫“羅文”的士兵如何敬業、服從、努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在人們費勁心計號召員工努力學習“羅文”精神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似乎忘記了我們身邊一個更好的榜樣,這是“雷鋒”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應該來說,“雷鋒”要比“羅文”偉大的多,也要實在的多。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奴隸式的付出,更應該是一種對世界和他人的愛,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而我們卻曾經幾度遠離了雷鋒。

是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飢餓了,再也不要像雷鋒那樣經歷那麼多苦難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還應該是我們的榜樣,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麼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

雷鋒應該永遠屬於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中華傳統作文 篇7

這幾天,一直都是陽光明媚,天天都是好天氣。花兒不停地忙碌,在進行“光浴”,想是自己的面板又嫩又滑;小草舒展著自己的“細腰”,眨眨朦朧的眼睛,把陽光什麼扎進自己嬌嫩的身體裡;鳥兒在陽光下快活地唱著歌:“渣…渣……。”陽光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這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在愉快的迎接著美好的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遠的歷史,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多麼美好的佳節;中秋節,團圓的時刻,中秋節,人們思念家鄉親人的好日子。中秋賞月,是人們過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個小插曲。中秋賞月,自然少不了月餅來“助陣”。每到中秋,人們便搬張凳子,坐在家門口,邊賞月邊吃香甜的月餅,而月亮則當起了郵遞員,為遠在他鄉的人們傳遞思鄉和思念親人之情。

“月圓人盼圓。”中秋節,令人懷念的佳節,就要到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