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春節傳統作文10篇

來源:才華庫 5.21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傳統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春節傳統作文10篇

春節傳統作文 篇1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延綿自己文化從古至今從未斷絕的國家。而在其中,中國傳統文化自然是起了極大的作用。而春節代表著傳統文化的精華。

我愛過春節,有奇異的神鬼傳說吸引著我的眼球,有難得的壓歲錢拿,還有漂亮的新服穿,可以見到許久未見的好朋友。

外婆常說:“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凶猛異常。每到除夕的時候就會出來傷人。人們只好躲避到深山中,可後來人們發現‘年’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於是每到除夕的時候,各家各戶都要貼紅對聯,放煙花爆竹來驅趕它,以保平安。”我在小時候聽得似懂非懂,只得邊聽著邊點頭,在迷迷糊糊中對於春節有了嚮往。

春節的傳統就是全家團聚,今年爸爸媽媽都能回家陪我,這讓我十分開心。媽媽也給我生了一個小弟弟,我逗他逗得不亦樂乎,這樣一家人團聚的滋味總讓我感覺自己被幸福充盈著。從我記事起,由於爸爸工作的特殊性,即使在春節的時候也不一定可以回家,在團圓的節日裡總缺少了一些年味,每當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嬌軟可愛地向他們的父母撒嬌,我都有一股落寞的感覺從心中升起,可今年爸爸終於回來了,我的感傷就一掃而空。

春節期間,每個村裡都會舉辦的民俗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抬王母王公的比賽激情四射,我在場外拼命為爸爸加油,當他把獎金輕輕地放在我手上的時候,我覺得這就是我最滿足的時候了。我一直緊緊地抓住爸爸的手,在這個團圓的節日,我要多和爸爸待在一起。好不容易有這樣一個日子可以讓我們在一起,我真的捨不得放開爸爸溫暖的手。

今年的春節,爸爸媽媽都在我身邊,我覺得春節的意義也許就在此,給予分別的人重聚的機會。

春節傳統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到春節,人們就喜氣洋洋。有的放著煙花爆竹,有的在貼對聯,還有的在掛燈籠。你們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嗎?就讓我來講講這個神話故事吧!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隻叫做?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夜都會到村莊裡面去禍害百姓,搞的民不聊生。後來有一個老人來到這個小村莊,老人問農民:?聽說每到除夕夜,你們這裡就會有一隻叫'年'的怪獸來搗亂,我是特地趕來處理這件事的。?人們不相信這位老人可以趕走年獸,所以沒人理他。到了除夕夜,人們又像往年一樣躲了起來,只有那位老人留在村莊裡。年獸出來了,老爺爺拿出一副對聯貼在村口,又點燃了一掛爆竹,年獸一看,嚇得趕忙逃跑。原來,那位老爺爺是神仙,特地來趕跑年獸,保護百姓。另外,老爺爺臨走前,還留下三件東西來對付年獸,分別是燈籠、爆竹、對聯。從此這件事就被傳開了,以後每到除夕夜,人們就在家門口貼上對聯,燃放爆竹,從此以後年獸就再也不敢來了。

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過年還可以吃年糕,吃餃子,放煙花,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

過年真是非常的有趣,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我很喜歡過年,因為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有新衣服穿。希望每個人都過一個開開心心的年。

春節傳統作文 篇3

臘月二十三,我們稱為小年。之所以稱之為小年,是因為從傳統意義來講,春節的習俗從這一天就陸續開始了,所謂的年味,也都是從一個個習俗中散發出來的。“二十三,糖瓜粘”,民間在這一天有祭灶的習俗,送灶的時候,要用飴糖供奉灶王爺,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正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還有“二十五,糊窗戶”的說法,即臘月二十四掃完塵,二十五就該糊窗戶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糊窗戶這個傳統已經OUT了,但貼窗花、貼福字等裝飾屋子的方式方法更加豐富多彩。在這一天,不同地區還會有不同的傳統活動,像接玉帝、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早在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即便到了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但臘月二十六置辦點大肉也是許多人保留至今的老傳統。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採購年貨。由於民間傳說,正月裡不能剃頭,俗諺稱:“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理完髮之後,還要去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民謠有“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所謂“貼花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

中國農曆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這一天也叫小除夕。“二十九,蒸饅頭”,二十八做好了發麵,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也有“臘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中國的酒文化也是流傳已久,新年大餐怎能少了酒呢?除了籌備年貨外,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對於所有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一家人要在一起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這就是過年回家的意義,與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

正月七年級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從這天開始人們便開始走親訪友,串門拜年,出門扭一扭。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拜年的方式也隨著科技的前進更加fashion!前幾年,大家拜年的方式還是打電話、發簡訊,今年恐怕更多的人會選擇微信了。

春節傳統作文 篇4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麼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麼理髮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麼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習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學們,我對“年”的習俗收穫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穫,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裡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春節傳統作文 篇5

我的家鄉是三德範,那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莊,那裡的春節有著獨特的習俗。 家鄉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了,家家都買起了年貨,忙裡忙外的`準備了起來。而小孩子們更是熱鬧,男孩子向大人要錢買鞭炮,女孩子纏著父母吵著要買新年衣裳。可平時‘小氣’的大人們在這時總是大方地把錢從錢袋裡掏出來給小孩買衣服、買鞭炮煙花。 看吧,每天都有幾個是好朋友或者是親戚的男孩子在衚衕裡放鞭炮;聽吧,每天家門外頭都沒完沒了地響著,什麼二踢腳啊、竄天猴啊……各種各樣的鞭炮聲,隨著幾個男孩的笑聲響了起來。我不知道別人聽到這種奇妙而又特別的“樂曲”是什麼感受,但我知道每當我聽到這聲音的時候心情都特別舒暢。 轉眼間,已經是小年了,臘月二十三,孩子們差不多都放假了。這一天,大人開始忙活著包水餃了。晚上,一盤香噴噴的水餃擺在了餐桌最顯眼的位置,看著是多麼美味可口啊。這水餃的皮兒是父母的關愛,這水餃的餡兒是父母的期望啊。 臘月二十八這天,是趕集的日子,這一次趕集和往常的不一樣,這不僅僅是一年中最後一次趕集了,而且這一天大多數人都是去買菸花爆竹。小孩跟著父母,在賣鞭炮煙花的區域裡逛著,東挑挑、西挑挑,不一會兒,籃子裡就裝滿了煙花、爆竹,當然還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炮和煙花。一家人就高興而滿意的回家了。 其實,最熱鬧的還是大年三十這天。天漸漸黑了的時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親拿著掛在竹竿上的鞭炮,站在大門口上就噼裡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那熱鬧勁兒就甭提了。當天完全黑了的時候,男人們才開始放煙花,而婦女則在家裡準備除夕晚上豐盛的大餐。這時,小孩是最悠閒的了。大家都紛紛爬到了自己的房頂上,懷著那種興奮的心情看著五彩繽紛的煙花。當我像其他孩子一樣,站在房頂上看到那一朵朵燦爛奪目的煙花時,就會想到,這一晚今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過了這一晚我就又長大了一歲,長大了一歲的我會邁向人生更高的階梯、會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蹟……看完了煙花的‘表演’,大家都從房頂上下去了,回到溫馨洋溢的屋子裡,會看到一桌豐盛美味的大餐,還有幾盤光滑晶瑩的水餃。這時,小孩子的爸爸會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兩盅。全家吃著可口的飯菜,看著引人入勝的春節聯歡晚會,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七年級,這一天便是春節了。不管男女老少這一天都會穿著新衣服,邁著輕鬆的步伐去給親戚朋友們拜年。小孩這一天會非常的高興,因為他們又可以收到壓歲錢了,雖然我們這裡的壓歲錢給的不多,但是小孩們都會非常開心。 接下來的幾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媽媽的孃家走親戚,這也是一種習俗,也是過春節可少的習俗呢! 大約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動也隨之來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婦女們個個容光煥發;趕毛驢兒的、扮豬八戒的老太太們個個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輕了好幾十歲;踩高蹺的人們個個都十分賣力;站在抬杆上的小朋友們個個精神抖擻。扮玩也是一門藝術,我覺得它是一門了不起的民間藝術。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是元宵節,也叫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賞燈節也是元宵節的別名,這是因為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這一天,大家會吃著香甜粘滑的湯圓;到了晚上,每一家都會出來放煙花,有的還會去街上賞燈,有耍龍燈的、玩雲彩燈的……真的是應有盡有!這一天,將又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夜晚……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也差不多就結束了,大人們去工作了,孩子們也都陸續開學了……大家都精神煥發地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學習。

春節傳統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國家最隆重的節日。

春節前,一到臘月二十三,全國各地的人們,不管離家多遠,都要高高興興的趕回家裡與家人共度新年,為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的打掃衛生,蒸饅頭、炸丸子、炸年糕、煮肉,到了年三十,大家都要穿上新衣服、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辭舊迎新,好不熱鬧,祝願新的一年裡一帆風順、健健康康。

關於春節,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說,傳說中,有一個怪獸,叫年,十分凶猛,每到新年的晚上,就襲擊村裡的人,大家都很害怕,經一位仙人指點,只要家家戶戶在大門上貼上紅紅的春聯,再放些鞭炮,年就不敢再來了,於是,人們紛紛照做,果然,到了晚上,年一看見門上的春聯,嚇得不敢再來了,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春聯、放鞭炮,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大年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訪友。

這風俗廣泛流傳,成為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傳統作文 篇7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傳統作文 篇8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的原因,有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比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春節傳統作文 篇9

我最熟悉的節日是春節,春節是正月七年級。

在古時候有一隻叫“年”的怪物。“年”有三怕,一是怕燈光,二是怕紅色的東西,三是怕聲響。所以每家每戶在正月七年級都會亮著燈,貼紅色的春聯和放炮竹。這就形成了春節的傳統習俗。春節的習俗還有喝屠蘇酒、貼“福”字、貼春聯、包餃子等等。不過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包餃子。

那年春節我和媽媽到了下午的時候就開始包餃子的準備工作。媽媽先拿出一袋麵粉,倒出部分放盆子裡,加水揉成麵糰,再用擀麵棒擀成麵皮。再拿出一塊肉,把肉剁成肉泥,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

媽媽開始教我包餃子了,她認真地給我邊說邊做示範,我則想到那麼一件事的邊聽邊學著媽媽的動作。由於我想露一手,媽媽說的話我一句也沒領會,只顧照貓畫虎照虎畫貓,左手托住一張餃子皮上放了一勺餡,把餡子皮合攏,用手一捏,哈哈……捏住了!

正在我得意之際,突然感到對手溼漉漉的,原來是油從餃子左面冒了出來。於是,我捏左邊,可是沾了油的麵皮始終合不攏。我非常氣惱,一使勁,左邊是捏住了,可是右邊又冒油了,真是氣死我了!於是,我同時捏住兩邊,再使勁一捏,餃子的肚子就給撐破了,這可氣的我火冒三丈,不得不再拿一張麵皮補住。我手裡拿著的已經不是餃子了,而是一個肉湯圓。誒,沒辦法,誰讓我沒看清學懂呢。

我難為情地拿著“傑作”給媽媽看。此時,媽媽已笑得合不攏嘴了,她停止了笑對我說:“包餃子不能用蠻勁,要用巧勁”。並如此一般地又教了我一邊。聽了媽媽的話,我非常慚愧,我決定再包一次。我按著媽媽說的,右手捏中間,然後兩邊對擠,在左右輕輕一捏。嘿,你別說,這隻“小胖墩”還挺帶勁呢!

通過這次包餃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是,我們都要講究方法。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媽媽就去廚房把我們做好的餃子拿出來煮了,等媽媽把煮熟的餃子端出來的時候,我特別高興,因為我迫不及待的想吃我和媽媽一起包的餃子。

過春節真有趣啊!

春節傳統作文 篇10

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裡,在外工作的人們都會陸陸續續的回到家中,與家人們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不過,在吃飯之前,人們還會放鞭炮,據說是為了驅趕年獸。

在大年三十前一天,你會發現街道上的車川流不息;菜市場里人山人海;就連超市裡的商品都被一洗而空,場面十分“壯觀”。再那一天,你還會發現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對聯,意喻著新年紅紅火火。

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一大早就開始忙碌了。中午過後,人們便開始準備年夜飯的材料。不得不說,菜真的是豐盛啊!油燜大蝦、清蒸鱸魚、大閘蟹……在吃飯時,長輩們都會給晚輩們一個紅包,收到紅包的小孩子們都十分開心。

吃完晚飯後,孩子們拿著煙花在空地上玩耍。亮閃閃的火花十分美麗。在我們家,一般都會守歲。在八點左右,我們一家會圍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直到主持人在倒數新年來臨的時候,“3、2、1!”。這時,天空上綻放出了美麗的煙花,人們也在迎接新年的到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