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家風作文合集八篇

來源:才華庫 3.3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家風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家庭家風作文合集八篇

家庭家風作文 篇1

儉以養廉,這是爸爸從小就對我說的話,並讓我時時刻刻都記住這句話,從此這句話就作為我的銘語。

小時候我常常記得一家人吃飯時,我和弟弟總是吃不乾淨飯,並且見到耗材經常情不自禁八飯撒得一桌子都是米飯,爸爸看見了很不高興要我們將遺落的米飯撿起來吃掉,並告訴我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當然很不明白,總以為爸爸很“吝嗇”,一天爸爸帶我上街買菜,“叮叮咚咚”一陣清脆的金屬撞擊地面的聲音。原來有人隨意講一枚一角錢扔進了地上,一角錢硬幣搖搖晃晃的滾進臭水溝裡。爸爸見此狀況臉色大變,飛快的跑到水溝前,掏出那沒可憐的一角錢。爸爸拿出一塊乾淨的手帕擦乾淨它身上的汙泥,並小心翼翼的放在貼身的口袋裡。我不解的問爸爸,他告訴我雖然這只是一枚一角錢硬幣,但在他身上刻有中國的國徽,這是中國人的尊嚴絕不可以拋棄。

我慚愧地低下頭,為從前不理解爸爸後悔,心裡告誡自己要養成勤儉的好習慣。勤儉歸勤儉,爸爸在該用錢的地方絕不含糊,只要我需要的學習工具他從來都沒有拒絕過我,即使是幾百元錢一臺的復讀機,他照樣賣給我了。當他把東西給我是告訴我:“花錢如炒菜放鹽一樣,要恰到好處。鹽放少了,菜就會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嚥。”所以不要浪費一分錢。我銘記爸爸的話,對使使用的物品從不挑剔,只要能夠用就行,並準備一個存錢罐將我的一分一分節省的錢放進去,等到長大翻開一看說不定已有數不清的硬幣。

爸爸送我“儉以養廉”這四個字,真實足以夠我受用的座右銘。

家庭家風作文 篇2

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太爺爺奶奶在世時,家裡人很多、很窮。太爺爺奶奶雖然很窮,可他們收留了很多吃不上飯的窮人在家裡,大家生活在一起,很和睦很幸福。到爺爺奶奶的時候,大伯、小叔我們都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雖然過得不太富裕,可是很快樂幸福美滿。

記憶中,一到夏天,奶奶一大清早都會生火燒水,泡上柳樹條葉子的茶水,然後擺在大院子裡,供那些過往的行人喝,每次有人給奶奶錢時,奶奶總樂呵呵的說不要。大家都稱讚奶奶心善。我也不解的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我是看你太奶奶這樣做的,大家很高興,我也就做了。爺爺是鄉里的會計,每天走鄉串村的開會,經常拿出自己的錢財幫助那些可憐的孤寡老人看病。爺爺當了一輩子的會計,家裡窮的叮噹響。有一次,小叔偷了爺爺的一毛錢公款,被爺爺發現,和我大伯、父親把小叔吊起來痛打了一番,小叔以後再也不敢了。爺爺還教育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要。否則就是這樣的下場。

奶奶不幸得了食道癌。媽媽日夜守護照看。最後,攤在床上,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媽媽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顧,從沒有一句怨言。一直到奶奶臨終。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所以,我們姐弟三個也不嫌棄爺爺奶奶髒,都會幫媽媽照顧孝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去世後,爸爸媽媽又承擔起照顧小叔一家,接濟大伯一家。還要我們都要對我的大姑好。媽媽說,我的大姑不是爺爺奶奶的親生女兒,而是我大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哥哥的孩子,當年大爺爺被抓去當壯丁就沒有回來。爺爺奶奶就把大姑當親生女兒一樣。以至於我們比親姑姑還要親。現在,我們堂兄妹十幾個關係也處得非常好,相互幫助,相互關愛。

父親母親一直都以言傳身教來影響我們,傳承祖輩的積德行善、孝順父母,關照兄弟姐妹。父親母親經常教育我們不要忘了本,不要忘了我們的祖輩,更不要忘了祖輩給我們留下來的優良傳統文化——孝、悌、仁、愛、禮、義、忠、信。父親母親現在每年都會回老家祭祀祖墳,帶上我們這些後輩兒孫,要我們懂得感恩我們的祖輩。母親經常教導我們不要忘了祖宗。我們現在有這麼賢順有德行的兒孫後代,都是祖宗積德行善種下的善的種子。感恩爺爺奶奶為我們留下了做人的典範。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勤勞節儉,樂於助人。尊敬領導師長,團結同事鄰里。

這也許就是我們家族的家風家訓吧。作為兒孫,我一定要傳承下去。以身作則,為兒子做榜樣,不辜負祖輩的期望,不要給祖輩丟臉。讓我們的兒孫都做有道德人!

家庭家風作文 篇3

一個好的家風對一個人很重要,一個好的家風可以培育一個心智健康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風影響人的品德,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家的家風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孝敬長輩,二是鍛鍊身體,三是愛讀書。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家裡都非常孝順老人。奶奶每週都來我們家裡,見了奶奶後首先問好,然後讓奶奶坐下。爸爸拿出家裡最好的茶葉,一邊泡茶、一邊聊天,和奶奶談笑風生。中午爸爸媽媽準備午飯,做一些奶奶愛吃的飯菜。吃飯時總是讓奶奶先坐下,等奶奶先動筷子之後,我們才開始夾菜吃飯。吃完飯,奶奶詢問我生活、學習的情況。奶奶走的時候,媽媽總要給她帶一些她喜歡吃的麵食,如包子、窩頭,饅頭等。

爺爺去世好幾年了,我們都很想念他,每逢重陽、清明節日,我們都會買一些祭品,去墳前燒紙。

對姥姥和姥爺也是經常探望,因為姥姥身體不好,媽媽就為他們做一些事情,買些他們喜歡的東西,媽媽還讓我每週五給姥姥打電話問候,爸爸媽媽的這種孝敬行為已經影響了我。

健康的身體是快樂的基礎,我們家的人都愛鍛鍊身體、注意飲食。爸爸的好多同事由於不注意鍛鍊都血壓高、血糖高,爸爸每天早晨都起來鍛鍊身體,身體健康、紅光滿面。有了爸爸的引導,我們全家都注意鍛鍊身體,每天我會和媽媽一起打一個小時羽毛球,早晨和爸爸帶我一起活動、訓練。後來,我們發現要想有好的身體,不僅要鍛鍊,還要健康飲食,我們家很少食用深加工食品,經常吃素,漸漸通過健康飲食、鍛鍊身體,我們全家人很少生病。使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

書籍能給人帶來智慧,讓人明白事理。爸爸愛喝茶、喜歡紫砂壺,家裡存放各式各樣的紫砂壺,他喜歡看茶文化之類的書籍。通過讀書他的茶文化知識很豐富,也知道了很多茶道禮儀,關於茶道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媽媽喜歡看生活類和教育類的書籍,增長生活經驗和教育心得。我喜歡看軍事類和歷史地理類的書,像兵器知識,歷史上下五千年,明清歷史,《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些書拓寬了我的知識面。為了積累詞彙,我還購買了意林雜誌,意林雜誌上推薦的好書,我們也從網上買,為此我們家每個月都要為書專門設立一筆賬呢!

家庭是最好的學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我的父母的好習慣好作為影響著我,讀書健身,孝敬老人,好的家風影響著社會好的民風,我的小家庭為這個大社會增添一點和諧的色彩。

家庭家風作文 篇4

這讓我想起我從小所受的家教。我小的時候,家教是誠實,不說謊話,不是自己的東西絕不能拿。再就是艱苦樸素勤撿節約。

記得剛上國小一年級時,班裡的一位小男生送給我一把小剪刀,我十分喜愛,回家後就用小剪刀剪紙花玩。父親看到了問:“是誰的小剪刀?”“是同學的。”“怎麼拿同學的東西?”“是同學送給我的。”“明天還給同學。”那把小剪刀我實在是喜歡,以至於還給同學後還一直想念,直到今天還記得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喜歡也不能要。

父母親的艱苦樸素勤撿節約是一貫的。“光碟行動”在我們家是長期實行的:“來來,一人分一點就吃完了。”父母親常這樣對我們說。到後來,我說:“不想吃就不吃吧,多吃一口再減肥,還不如現在浪費一點好。”父母親說不過我,不要求我吃多餘的飯菜,但他們是絕對不會倒掉剩飯剩菜的,以至於我們家有了“寶菜”之說。就是那種做得不好吃,一次又一次出現在桌子上的菜,被我們戲稱為“寶菜”。

媽媽常說要節約,我常常勸她說要花錢,“錢是紙,用紙去換回你喜歡的東西多好啊”。母親說:“不節約哪裡有啊?”我說:“不掙才沒有啊,你再節約,能有多少?”母親說不過我,但她一如繼往地節約,沒有用的紙盒、塑料袋、舊布都會被她整齊地收藏……買東西依然是買最便宜的。這是她要傳給我的家風,但我並不想好好傳承下去。我教給女兒的是要學會生存,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的生活,要會掙錢,也要會花錢,但不要虛榮地攀比,要買物有所值的好東西。不必節約,但絕對不能浪費!

家風家教更重要的是父母親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樹立榜樣。有什麼樣的父母親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隨著社會的進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給孩子留下的家風家教,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傳統觀念他們也會一代代傳承下去的。雖然像我,對父母親傳承給我的“艱苦樸素勤撿節約”做了一些修改,難道不是更好嗎?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但變一定要變得更好,不能忘了根本。

家庭家風作文 篇5

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又在不同的家風中成長起來。

我家是一個大家庭,從爺爺那裡開始,一直延續著我家的好家風。爺爺告訴我們,祖輩們都說“百善孝為先”,首先要懂得孝道,所以我每次看到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買很多好吃的給他們,爸爸幫爺爺家幹一些重活,媽媽就洗洗涮涮的忙個不停,爺爺奶奶在這個時候總是在旁邊說:“別忙乎了,你們上班累了!”,可是能夠看到,爺爺奶奶的眼裡充滿了欣慰和幸福。

爺爺還教育我們,做人一定要正直,永遠不要有害人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還要樂於幫助別人,爺爺常說“捨得捨得,只有舍才有得”,我們也是這樣做的,爸爸媽媽都幫助過很多人,我也在學校幫助過很多同學,爺爺誇我是個懂事、有善心的好孩子,我也覺得從心裡感覺快樂!

我們還有勤儉節約的好家風,從來不浪費任何東西,我每次吃飯都會把碗裡的最後一粒米吃完,也不會亂花錢,哥哥穿過的衣服,改一改媽媽就拿來給我穿,媽媽還用很多破舊的衣服做拖布和椅子墊呢,非常漂亮!爸爸也常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也覺得節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在家裡,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做的,爸爸媽媽從來不嬌慣我,一開始很不理解,也因為爸爸媽媽不幫我,還哭過呢!後來爸爸對我說:“一個人要學會自強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將來長大了誰還會幫你呢?所以從小就要鍛鍊自己哦!”,後來,我學會了堅強,很多事情都去學著做,自己做。媽媽說,她很小的時候就學著做飯洗衣服了,還要下地幹農活呢,我聽了以後,感覺自己要比爸爸媽媽幸福多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學會自強自立呢?

這些就是我們的好家風,我覺得生長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裡很幸福,有這樣的好家風很自豪,孝順、正直、勤儉、自強。其實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我們本應該堅守和傳揚下去,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品德!

好家風培養了我的好品質,好家風讓我懂得了人間大愛,好家風更會讓我們未來的生活吉祥幸福!

家庭家風作文 篇6

我太姥姥今年93歲了,我的姥姥姥爺歲數也很大了,都六十幾歲了。他們身體不好,天天要吃藥,但是他們還是每天去照顧太姥姥,而且,他們照顧太姥姥可仔細了。

姥姥做飯特別好吃,她知道太姥姥牙不好,就給她做軟的東西吃;怕太姥姥營養跟不上,每次都是想方設法調劑好伙食。姥姥做出的飯色香味俱全,太姥姥最愛吃我姥姥做的飯了。

冬天到了,天氣冷了,姥姥姥爺早就給太姥姥準備好了厚厚的衣服,把家裡的暖氣也燒的熱熱的。

不光我的姥姥姥爺特別孝敬太姥姥,姥爺的其他兄弟姐妹也一樣,把太姥姥照顧的無微不至。太姥姥每天都樂呵呵的,心情好身體就好,大家都說太姥姥一定能長命百歲。

媽媽告訴我,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以後也要向他們學習,孝敬老人,讓尊老愛幼的良好家風發揚光大!

家庭家風作文 篇7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這是爸爸常用來教育我的話。爸爸是個建造師,他非常重視學習。爸爸告訴我他從小在農村長大,家裡很窮,他不想一輩子都在農村種地。為了擺脫貧窮,爸爸說他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他意識到讀書能夠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因此養成了勤學好讀的好習慣。在我的記憶裡,爸爸的書桌上總是擺放著一摞子的書,他不停地學習,參加各種考試,常常書不離手,而這種好習慣也漸漸地影響了我。

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每天讀書半小時。那時我認字少,我把讀書當成作業,覺得很累,總想看會兒電視休閒一下。爸爸知道了我的想法後,告訴我其實電視裡的人物都來自書中,書中對人物描述的更生動,更有意思,還可以邊看書邊發揮自己的想象。你要換一種態度對待讀書,讀書可以豐富你的詞彙量,可以增長知識。於是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我開始讀一些簡裝本的名著,也常常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讀書對我寫作幫助很大,在一次作文課上老師讓寫我的同桌,我想到同桌有一個特點很像《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於是我把它運用在我的作文中,也得到老師不少的誇獎。還有一次我參加了華人作文大賽,得了三等獎。現在我感覺讀書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每天回到家我就會拿起我心愛的書讀一會兒,有時讀的入了神,連媽媽叫我吃飯也聽不見。讀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更自信。

我家的勤勞之風是媽媽樹立的,媽媽就是勤勞使者。她每天早早起床,把家裡打掃的井井有條、乾乾淨淨。打掃完還要給我做早餐,等我起床後,吃著包含著愛的早餐。但媽媽自己卻顧不上吃早飯又開始洗衣服。我每天都穿著乾淨的衣服去上學,就連我的鞋子也是一塵不染。媽媽的勤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我也越來越勤快。我每次學習完,不僅把書包收拾好,還會把我的學習桌整理乾淨。每當看到媽媽幹活,我也會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學校我也同樣積極勞動,每次值日時,我都會認認真真打掃衛生,而且總要比別人多幹一些。

爸爸媽媽不經常批評我,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指導著我,讓我不禁想起一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爸爸的勤學好讀,媽媽的勤勞成就了我現在的好習慣。

家庭家風作文 篇8

我們每一個人,從脫離母體呱呱落地,降臨人世,作為一個社會成員,首先進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個小孩子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家長,其中特別是父母,是小孩子不可任意選擇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開端。嬰幼兒的頭腦象一張白紙,很容易塗上各種顏色。在小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長和家庭生活對他們實施著各種各樣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極為深刻的烙印,很難消失。家長實施的各種教育,他們終生不忘,成為他們一生成長的基石。

最初的言語是從父母那裡學會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小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著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父母手拉手教小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導下進入社會生活,瞭解社會的。小孩子小時候,是形成習慣的最佳時間,良好習慣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起著打基礎的作用。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說早期形成的習慣象是與生俱來的一樣穩固。

在兒童階段,小孩子們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興趣廣泛,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善於模仿,有很強的感受能力,有驚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兒童時期,小孩子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對家長有極大的依賴性,他們的活動能力和活動範圍有限,主要是在家庭,在父母身邊同家長朝夕相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幾乎天天都在強化。由於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統關係,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建立了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在小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小孩子十分信賴家長。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自然成為小孩子們效仿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成為小孩子生活的準則,家長對周圍人和事的評價標準,成為小孩子道德評價的標準,甚至父母的作風、習慣、氣質、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等,都深深地影響著小孩子。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對於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展起著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甚至可以說是起著型塑的作用。有人說:“小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小孩子是家長的翻版”,這種說法,都說明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的發展水平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說過:“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革命導師的教導十分深刻。作為法官,必須執行法律,否則就是失職;作為傳教士,必須以傳播宗教為本分,否則就是不虔誠;同樣,作為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為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象法官傳教士那樣忠於職守。

小孩子們在入學之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裡渡過的。入學以後,每天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裡,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學校的時間,再加上雙休日、寒暑假,小孩子接觸家長的時間、機會要比接觸教師多得多。因此,儘管小孩子在入學後學校教育起著主導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經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小孩子在入學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起著打基礎的作用。但學齡前家庭教育並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過程,而是家庭教育全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應當承認,小孩子入學以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的增加,社會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們遇事有了一定的獨立見解,

不象小時候那樣聽話了。但家庭教育還在繼續發揮作用。以到小孩子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獨立生活,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著家庭教育的影響。

小孩子到了國中,就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他們獨立活動能力增強,社會活動範圍擴大,要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這一時期,正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小孩子在思想和學習上開始分化。同時,這一時期,也正是小孩子和家長重新調整關係的時期。調整好了,家長就可以繼續保持教育的主動權;如果調整不好,把關係搞僵了,就要喪失教育的主動權。因此,小孩子進入學校以後,家庭教育不但不能放鬆,反而更應當抓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