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風作文10篇

來源:才華庫 2.7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家風作文10篇

家風作文 篇1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家有國法,學校有校規,每個家庭也有各自的家規。在好的家規家訓薰陶下,我們從國小習守規矩、盡責任,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文明高尚的人。

小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弟子規》,第一句就是:“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我問媽媽:“孝是什麼呢?”媽媽笑著對我說:“孝就是孝順。古人說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看著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忍不住搶先拿起筷子準備開吃。這時候,媽媽說:“懷悅,外公外婆還沒動筷子呢,你怎麼先吃了?”我不好意思地放下筷子,端坐好,等大家到齊了,外公說:“吃吧。”才開始享用我的美食。媽媽一邊把好吃的往外公、外婆碗裡夾,一邊讚許地對我說:“這才是孝順的好孩子!”以後每逢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幫媽媽擺碗筷。因為我知道孝順既可以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可以包含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爸爸常常教導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記得有一次去吃自助餐,以前我都是買半票,可是那次結賬的時候爸爸為我買了全票,我疑惑地問爸爸:“我才139釐米,還沒140釐米,為什麼要買全票啊?”爸爸伸出大手輕輕地摸著我的頭,在他的胸前比劃著說:“你穿上鞋子不就140釐米啦,我們的若彤是大孩子了,呵呵。”爸爸以身作則的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還經常叮囑我要認真做事,他幽默地對我說:“認真的女孩子最美麗。”我把他的話牢牢記在心裡。每當我彈琴彈累時候,每當我學習不夠認真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爸爸說的這句話。我要做一個做事認真的好孩子才不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

這些平凡的家風家訓教會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也教會我要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家風作文 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湧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家裡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家風所在。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巨集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國小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正,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也會更加欣欣向榮,繁榮昌盛!

家風作文 篇3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家訓,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的家訓是勤儉節約好讀書。別看這樸素的幾個字,卻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家幾代人呢。

我爸爸出生在嵊州鄉下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那裡小橋彎彎,流水潺潺,雖然風景宜人,但交通閉塞、土地貧瘠,人們世世代代當著農民,住著破爛不堪的泥巴房,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可就算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國小文化的爺爺奶奶始終鼓勵著他們的孩子們勤奮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農村。

爸爸小的時候,農村基礎設施很差,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經常跳閘停電。一天傍晚,爸爸正埋頭做著作業,耳聽“噗嗤”響,又停電了,周圍一下子昏暗了,只有西邊的太陽還在無力地發著光,在這若有若無的.光亮下,爸爸愁眉不展,無法繼續寫字了。苦思冥想之後,終於有辦法了。“對了,古有匡衡鑿壁偷光,”爸爸自言自語道,“我也可以效仿匡衡借點別的光來呀!”於是他拿出奶奶花了幾個月積蓄給他買的鐵皮鉛筆盒,用乾淨的布把鉛筆盒蓋子裡面擦了一遍又一遍,放在作業本前面,調整好蓋子的角度,努力讓微弱的光線反射到桌子上,在這來之不易的光線下,繼續著未完成的作業。

我爸爸在艱苦的環境中發奮學習,媽媽更是如此——

上國小的時候,在一個期末考試的前晚,媽媽正在認真複習、準備考試,可夜深了,她非常疲憊,眼皮不自覺地打架。於是媽媽想了個好辦法,泡了一杯濃濃的綠茶,感到困了,就喝上一大口,並把茶葉含在嘴裡使勁咀嚼,反覆幾次之後,就不再困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天的期末考試中,媽媽如願地考出了高分。

勤奮好學是我家的家訓,正是長期受到良好家訓的薰陶,我爸爸他們姐弟三人個個都考上了大學,媽媽和舅舅大學畢業後也都當上了光榮的人民教師。不過最厲害的要數大姑姑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大姐姐,她是前年大學聯考餘杭區的理科狀元,現今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堪稱是我家的學習楷模。現在,我也一直勤奮學習著,努力把這良好的家風家訓發揚光大!

家風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的,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後,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炒粉皮、結米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炮竹之類。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早早的貼上對聯、年畫,然後準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炮竹。爾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飯後,年長者會為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才算過完。正月七年級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簌乾淨,然後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並以芹菜、豆腐為主,意粉皮、米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為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八年級,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後,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喝著滾燙的酒。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孃家。正月九年級,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家風作文 篇5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家庭都會有各自的家風,差別就是家風的好壞。

“無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風是我們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有了它,我們就像擁有了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就會走進成功的殿堂。反之,則會變成一個失敗墮落的人。

而促使我成功的就是良好的家風,是它,使我成為一個誠實、有禮貌、品行優良、孝親敬老的好孩子。

在我家的家風中,誠實,是必須做到的;如果不從小養成誠實的好習慣,長大就不會得到他人的信任,即使才華再好,也不會受他人重用。

孝親敬老;如果不做到這一點,即使長大有本事,也無用。少了孝,就等於少了人性。

寬容;如果小肚雞腸,沒有人願意與你交往、合作,就更不必談什麼美好未來了。因為,沒有他人幫助,你就很難成功。

理智;有了理智,才會避免因衝動做出不該做的事,從而避免違法犯罪。

謙虛;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只有謙虛,成功才會走的長遠。

知廉恥,懂榮辱;如果一個人不知廉恥、懂榮辱,那麼只會受人唾棄。

仁愛;在當今這個社會上,最缺少的就是仁愛,世上的弱勢群體,是需要我們幫助的。它,我們不能少。

......

家風,是一個家庭品行的最好體現。如果一個家庭的家風好,那麼這個家裡的人必定很優秀。但如果一個家庭家風壞,那麼這個家的人祖祖輩輩都必定很失敗,甚至品行也很差。

因此,我會將我家的良好家風發揚、傳承下去,讓它像花瓣開 滿人間。

家風作文 篇6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孝順、誠實、謙虛”就伴我隨行

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有一次,爸爸和媽媽都出去了,我獨自在家。正當我玩得高興時,卻不小心把媽媽的最喜歡的杯子打碎了,但我沒有跟媽媽說。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杯子不見了,怎麼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你一定知道媽媽的水杯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他還說:“杯子碎了還可以買,可誠實是買不回來的。”我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孝順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裡。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裡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不停的討好。事後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上次奶奶得了重病,住院了。爸爸媽媽天天去看望她,希望她能早點好起來。媽媽曾經對爸爸說過“百孝順為先,孝敬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的人。

我家的謙虛之風。有人說:成功來自於謙虛。因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去年,我被評為省級四好少年,我非常得意。那孔雀般驕傲的尾巴就翹了起來。家庭聚餐時,還在姨媽和表妹的面前賣弄,媽媽用嚴厲的目光看向我,我還不以為然。回到家,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剛取得一些成就就在人前賣弄,這樣對嗎?”我慚愧的低下了頭。媽媽又說:“即使以後取得了一些成就,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時刻勉勵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樣才能取得更大更好地成就。”這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以後一定不會驕傲的!”

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了這些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和諧,更幸福。

家風作文 篇7

我們家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和我。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我們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小時候,我就知道要孝敬老人,爸爸媽媽告訴我我們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

記事起,我就知道奶奶不能動,她癱了。那時起,媽媽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給奶奶換尿布,洗尿布,做飯,給奶奶梳頭,洗臉……。還要陪奶奶聊天,乃你啊癱了六年,媽媽照顧奶奶整整六年。這六年來,媽媽從沒和奶奶紅過一次臉,更沒和奶奶發過一次脾氣,抱怨過一次。記得那次媽媽出去了,奶奶把便盆打翻在了床上,回來後,媽媽看到被尿浸溼的被子並沒有發脾氣,而是把自己的乾淨被子拿來給奶奶換上,然後把被子洗乾淨。我看到媽媽這樣很是不滿,媽媽憑什麼要蓋奶奶的臭被子呢。媽媽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告訴我:孩子,奶奶不容易,她也不想這個樣子,你怎麼能嫌棄奶奶呢?從那以後,我明白了……不只是媽媽,爸爸每天下班不管多晚,都要到奶奶房裡去看看奶奶,問問奶奶過得好不好。

從那時,“孝”的種子便播種在了我的內心深處。

幾年後,奶奶離我們而去了,還沒等我們一家人從失去奶奶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不幸的是爺爺又呆了。媽媽又要開始照顧爺爺,爺爺呆了七年,媽媽伺候了爺爺七年,更是沒有抱怨一句。爺爺糊塗了,什麼也不知道,那次爺爺竟把媽媽蒸的包子裡面的餡都挖了出來,把包子皮扔的滿地都是,但是媽媽回來後並沒有著急,還問爺爺渴不渴。在媽媽的感召下我和哥哥都學會了要孝敬老人。哥哥每天都會給爺爺擦澡,我會給爺爺按摩。

從那時,“孝”的種子已經在我的心中開花。

一個女人,將自己的13年美好時光奉獻在了照顧老人上,鄰里之間總會說媽媽偉大,但媽媽總說:孝敬父母是我們子女應有的本分,有啥偉大的。媽媽照顧爺爺奶奶落下了胳膊疼的毛病。現在回到家,我總會幫媽媽按摩,因為……

這時,“孝”的種子已在我的心中結果。

我一定會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把我家的家風傳下去。現在,我家依然很幸福,嫂子十分孝敬我的爸爸媽媽……

家風作文 篇8

新年裡,我認識了一個新詞——“家風”。

最近,我在電視節目裡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家風是什麼?讓我也想認識自己家的家風是什麼?看到新聞上被採訪的叔叔阿姨們說:“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家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良美德。”通過觀看這個節目,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家風,也認識了不少優良的家風。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現在,我與大家聊聊我自己家的好家風:“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要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待人有禮貌。”首先,在勤勤懇懇方面,我的外公是一個好例子。我的外公是一個農民,他不管颳風下雨都要去田地裡種菜收割,他勤勤懇懇從不叫苦叫累。接著,在待人有禮貌方面,我跟爺爺學。爺爺是做生意人,每次與同事打電話時總會叫上幾聲“你好”,新年裡爺爺打電話時總會送幾句新年祝福語。還有,在陽光心態方面,爸爸是我的榜樣,雖然,爸爸工作繁忙,但是不管工作再忙,爸爸也不會愁眉苦臉,總會積極面對。

家風就是一個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記長輩告訴我的好家風。

家風作文 篇9

人們常說: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樣,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好吃懶做”。哈哈!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讓我來給你慢慢地解釋吧。

“好”就是好運動。爸爸常常帶我去騎自行車,因為多運動可以讓身體更強壯。每天我都會從家騎到青奧公園,來回差不多兩個小時,差不多20公里。一路上我汗流浹背,常常不得不停下來擦汗、為自己補充水份。爸爸雖然騎的是大自行車,我騎的是小自行車,可我總是會把他“甩”在我的後面。

“吃”就是能吃苦。媽媽雖然上班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堅持給我們一家做飯,陪伴我學習,我要謝謝我的媽媽;爸爸每天起早貪黑,早上5點多起床,晚上備課、改作業到凌晨,這樣是為了掙錢養家,我也要謝謝爸爸;我每天堅持練習羽毛球姿勢,手舉得很酸很累,但事後得到了老師和父母的表揚,心裡樂開了花。

“懶”就是不懶惰。不過,媽媽偶爾會在週末的時候睡個懶覺,我和爸爸從不打擾她,因為我們知道媽媽平時很辛勞;爸爸也會偶爾“偷懶”忘了洗碗,因為他靠在沙發上睡著了;而我呢,會主動幫助媽媽摘菜做飯,幫助爸爸修理家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就是做好人。媽媽常說:“做人要誠實善良。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噁心而為之。”假如我撿到別人的東西,我會盡力將它物歸原主;雖然公園裡的花草很美,可我不去採摘,讓它們盡情地綻放。

瞧!我家的家風就是這樣的“好吃懶做”,它培養了我許多好習慣,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我一定要把這種家風傳遞下去,並且傳遞給更多的人。

家風作文 篇10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有人會問“家風”是什麼?在我的定義裡,家風是指一個家庭中所有成員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規範。家風猶如磁鐵一般將每個家庭成員緊緊地吸附在上面,讓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不忘家風。

誠信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也是家風的核心。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曾子的妻子帶兒子到集市上去買豬,可孩子哭鬧不停,妻子只好答應兒子說:“等我們回來,殺豬給你吃,別哭了。”回家後,曾子拿起刀準備殺豬,妻子叫住他說:“你還真殺啊,我逗孩子的…”曾子打斷妻子說:“做人貴在講誠信,你這麼做不是在教孩子騙人嗎?我們身為父母,應為孩子做好榜樣啊,凡事說到做到。”妻子聽了這話,點了點頭。

媽 媽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講誠信,現在我們是青少年,更要自覺培養自己誠實守信的好習慣,這樣不僅促進人格發展,而且對將來的工作獲得成功也有很大幫助,給家庭帶來歡樂與祥和。

勤儉

勤儉是一劑催人奮進的良藥,也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

大概在七歲時,我有一次吃一塊蛋糕,還沒吃完就打算扔了,爸爸瞧見了,耐心地教導我說:“蛋糕還沒吃完怎麼就扔了?也不要求你多節儉,可你要明白,所有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花費很大的精力才收穫的,你可不能輕易浪費啊,如果人人都和你一樣,那得浪費多少糧食啊,世上還有許多人每天餓著肚子呢。”看著爸爸認真的眼神,我有點敬畏,也似懂非懂地“恩”了一聲。

在爸爸的教育下,我逐漸明白了“勤儉”這個詞的意思,我覺得如果我們養成了這個好習慣,一定可以使自己自覺地克服身上的嬌氣,明白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

尊老

尊敬老人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然也是重要的家風之一。

在家裡,我總是學著父母對奶奶尊尊敬敬,在小區裡,父母總是讓我主動打招呼,我雖然也有不情願,可時間一久,這也養成了習慣。孔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尊敬長輩是我們必須遵守的,這樣既可以教導我們懂得尊敬他人,學會回報他人,還有助於家庭和睦,幸福快樂。

“誠信、勤儉、尊老”是我們家共同制定的家風,這六個字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無時無刻不激勵著我,鞭策著我,促進我健康成長,是我的終生財富。

良好家風助我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