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剪紙的作文800字

來源:才華庫 2.06W

  剪紙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造出如次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

今天,老師就讓我們欣賞了四幅色彩繽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美不勝收的剪紙。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就是有著紅色色澤的“好朋友”剪紙。在圖上我看到了一頭老牛定定的站著,眼睛呆呆的看著遠方。牛角上有兩隻小鳥正在嬉戲玩耍,可開心了!而牛背上呢?是一個孩子在使勁地拉下面另一個孩子的手。看到這兒我不禁想到了一個故事

夏天到了,大娃和二娃帶著草帽去放牛。在半路上大娃和二娃一直在玩耍,而老牛在想:今天我一定要吃到最美味的青草。突然,二娃看見了遠處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河旁邊有著遼闊的草地,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看到這番景象的二娃不禁被吸引了,他再也忍不住激動的心情,便從牛背上跳了下來跑了過去。大娃看二娃從牛背上跳了下來便立即把牛拉住,但怎麼拉也拉不住,因為老牛看到美味的青草近在眼前不能放棄。大娃看老牛還是不停下來只好用鞭子狠狠地打了牛幾下,無奈的老牛隻好乖乖的停了下來。興奮的二娃跑到了草地上坐了下來。霎時間,他聽到了老虎的咆哮聲,回頭一看一隻強壯的老虎張著血盆大口站立在他的眼前。見此情景的大娃迅速拉著無奈的老牛往二娃那兒趕去,二娃看大娃來了便跑了過去抓住大娃的手一起跑了出來。驚慌失措的老牛在大娃的引導下跑了出來,最後兩人和老牛都得救了。但是二娃怎麼上都上不到牛的背上。在一旁的老牛抱怨道:“現在的孩子太頑皮了,不但差點兒因為他們丟了性命,現在又不斷的蹬我。啊!我美味的青草呀,什麼時候才能吃到啊!”可是,大娃和二娃聽不懂老牛在說什麼,聽見牛叫個不停在一旁的大娃和二娃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無奈的老牛隻好呆呆的站著。這時,大娃再次伸出了手,讓二娃抓住他的手把他拉上來。在下面的二娃不禁愣住了問道:“你為什麼要救我?”大娃笑著回答道:“因為我們是朋友呀!”這時,二娃激動地淚水溢滿眼眶,深情回答道:“嗯!”從此大娃和二娃變成了最好的朋友。

看了這個小故事你一定動心了吧!對,就是這樣,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就是這麼神奇,這麼的美不勝收。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了解了解。

  剪紙中的故事

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剪紙形象生動又有趣,大小疏密,風格迥異,是非常美的手工作品。從剪紙中我們可以品悟人生的真諦,感受大自然的鳥語花香、風景優美。我還隱隱約約地可以看見一個個優美的故事。

姥姥是村裡剪紙活動中一等一的高手,還有著“剪紙能人”“剪紙神人”的稱號,因為姥姥剪的剪紙惟妙惟肖。她剪的那些動物活靈活現,好像給它一顆心,它就可以活蹦亂跳了。只要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和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我姥姥的手裡翻來折去,再“咔嚓”剪幾下,就能剪出美麗動人的圖案來。

一天,姥姥來我家做客。我是姥姥的“超級粉絲”,見這是個千載難逢好機會,就纏著姥姥給我剪一幅剪紙。最終姥姥拗不過我,便答應給我剪一幅剪紙。我高興地拿出了剪刀和紙,只見姥姥“刷刷”地剪了起來,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僅僅只用了幾十秒鐘的時間,一幅“瑪麗姑娘跳舞圖”就完成了。嗬!這幅剪紙色彩繽紛、美不勝收,真是件令我愛不釋手的寶物。圖上的瑪麗姑娘頂著幾個碗在跳舞。從中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優美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苗族的村莊,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大型舞蹈表演。這一天,一年一度的表演終於來到了,村民們早早的就來到了表演場所,等待著表演者的舞蹈。表演很精彩,斷斷續續傳來陣陣掌聲。現在,出場的是一位叫瑪麗的苗族姑娘。她跳起了苗族赫赫有名的舞蹈——竹竿舞!她的舞蹈贏得了村民們的寶貴掌聲,也贏得了村民的喜愛,就連我也陶醉了。她那舞姿委婉連綿,猶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使人們陶醉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之中,讓人們歎為觀止。忽然,瑪麗姑娘想增加難度,向助手使了個眼色。於是助手立刻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碗,甩手扔向姑娘。當第一個碗飛向瑪麗姑娘時,人們的手心都捏了一把汗。“好,漂亮!”碗穩穩當當地落在瑪麗姑娘的頭上,人們拍手稱讚,像雨點一樣,掌聲足足響了十幾分鍾。瑪麗姑娘邊跳“竹竿舞”邊玩“頂碗”雜技。觀眾們個個目瞪口呆,因為她又接住了第二個碗,第三個碗……

這就是我看到的剪紙中的故事,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真是神奇!我們應該把“剪紙”發揚光大,讓許許多多的人都來學習剪紙,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剪紙

現在的小女孩,還有多少是喜歡剪紙的,有一次上課時教我的學生們剪紙,他們歡呼雀躍,在自己面前的玻璃上貼滿了自己的作品,當時看著這變的非常民間的教室,竟然是感動的。

真的,喜歡的人已經不多了,象過去的女孩子那樣,一張紅紙,一把剪刀,託寄閒情的實在是不多了。抓髻娃娃可以避禍,如果在正月七年級到初七,每天剪一種動物貼上,就是一年的風調雨順,大鬼小鬼不能入門。

非常古老而生趣的傳說,伴著白底窗紙上紅亮亮的窗花,古中國是純雅而迷人的。就是被歲月一再衝刷,魂消魄散,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那實在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鋪一張紅紙,畫喜歡的花樣,用剪子鉸,剪子尖挑挖,細細的,一花一葉,一眉一眼,沉溺情境,不知日月長。那些細密的動作,手也是有愉悅的,非常原始而清澈的快樂。

而剪成的東西,哪怕是有些細節破損了,非常不堪了,全部剪完看起來,一點也不會顯,怎樣都是好看的,它本身就是稚拙的,美在形式,瑩瑩一片喜氣,非常的包容。

而刺繡也是一樣,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對面上鋪的一個女孩子,人長的很美,有一次靠在床上,就著窗外的陽光慵懶的繡一支銀色的蘆葦,那一幕我記了很久。

我一直覺得那是女孩子失落的童話

現在這童話大家都已經不愛做了,而老公作為我的忠實觀眾也熱愛起來,他心血來潮的時候陪我一起做,埋頭苦挖,手居然比我還巧。每次都能剪出翻新的花樣,閒情偶寄,非常的自得。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人家賣剪紙的,非常複雜而漂亮的花樣,一個才可以賣10塊錢。他的童話感立時受到了打擊,垂頭喪氣,替中國古老的手工藝術鳴了一路的不平。

其實有什麼不平,我們誰也沒有本事去維持一個古老民間的傳統,我們為自己做的,也不過是打發日月的遊戲,再假裝深刻一點,也不過是尋找一些現實生活之外的寧靜和心情。

但我有時候真的會想,如果再過幾代人,我們再想見到這些手工製作,古樸美麗的剪紙,會不會要去博物館。

那該多麼可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