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民風作文300字集錦8篇

來源:才華庫 8.15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風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民風作文300字集錦8篇

民風作文300字 篇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而不同的家鄉也會有不同的習俗。你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嗎?別急別急,君情聽我慢慢道來……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習俗,我們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七年級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裡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乾、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裡拜完灶神後,大家有爭先恐後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裡、鎮子上,頓時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怎麼樣?我家鄉的習俗有意思吧!你家鄉的習俗呢?不防也說來聽聽吧!

民風作文300字 篇2

門神也是和春聯有著同樣地位的一件春節必備品,但是隨著文化的發展,它已經不多見了。

我個人認為它的衰弱應該是因為現代建築對於大門的改革,門神的畫像很難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漸消散了。

經過多方尋找,我終於看到了它。

聽賣畫人介紹,這是神茶及鬱壘的畫像,他們一個手執鋼鞭,一個腰帶鐵鐗,大有怒髮衝冠之勢。

通過資料,我瞭解到,在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

採摘野果,摘種桃樹生活。

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

一天,鬼王想在這裡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卻被兩兄弟打了一頓,鬼王一氣之下,現出原形,在晚上闖進了兩兄弟的住所。

兩兄弟沉著冷靜,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餵了老虎,眾鬼便對他們俯首聽命。

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桃樹下檢閱百鬼。

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民風作文300字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家喜歡的衣著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韓國人穿的韓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在當地被稱為著物,因和服的圖案與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體意象,又叫賞花幕。和服不用鈕釦,只用把結的腰帶,腰帶種類很多,打結方法也不同,廣泛使用的是太鼓結,就是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一個紙或布做的芯。由於打結很費事,二戰後又出現了改良帶和文化帶。

韓袍是韓國人的傳統服裝,它的樣式適合韓國的氣候,和韓國人起坐習慣,女性的韓服短上衣搭配優雅的長裙,上衣和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還加了明豔華麗的錦繡。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風情畫,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各個國家的獨特魅力。

民風作文300字 篇4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56個民族,像56朵花點綴在祖國各地,不同的習俗,不同的語言裝扮著祖國。

先說說蒙古族吧。蒙古族也叫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不僅喜歡騎馬,也喜歡喝奶茶。在風吹草地現牛羊的草原上吃著羊肉,喝著奶茶,拉著馬頭琴,過著美好的生活!

再說說壯族吧。壯族大部分住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山林裡,那裡山清水秀,是盛產民歌的好地方。他們有許多獨特的風俗,比如:雞蛋不是裝在籃子裡,而是用草繩一條條串起來;他們頭上戴的斗笠,下雨時戴在頭上,不下雨時當鍋蓋用;他們還有搶婚的習俗……

其他的民族比如:苗族人喜歡用銀飾品裝扮自己,回族人不吃豬肉,彝族有火把節,xx有潑水節……

各自的民族有各自的風俗,匯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

民風作文300字 篇5

近日的雨讓人心情意外安定,閉起眼聽一曲黃梅戲,更顯暇意。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其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黃梅戲,聽村裡的老人說,這種戲劇原名黃梅調”,發源地就在我的老家安徽。

黃梅戲以唱腔委婉著稱,嚴鳳英的《天仙配》實為代表之一。我閉著眼聽戲,在優美動聽的旋律聲中,我彷彿看到了綠水青山,聽到了聲聲悅耳的鳥鳴,聞到了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曲到高潮,我不禁睜眼,那精緻的髮髻,飄飄的衣帶,華麗的刺繡,無不吸引著我的眼球,那飄逸之美一度環繞於我心間,那似清泉般清澈的音韻亦帶走了周遭所有紛擾。

為什麼黃梅人要唱黃梅戲呢?我心中甚是疑惑。原是黃梅縣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水災,當地人民深受其害,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人們便唱起了黃梅戲。歲月流轉,黃梅戲便以其行雲流水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法,在各地人民群眾中深受歡迎。

黃梅戲,演的是生活,唱的是淳樸,說的是人民美好的願望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在戲中感受生活,懂得生活,像泥土一樣,樸實而又深厚。

民風作文300字 篇6

雲南的風俗我的家鄉不是在雲南,我是從課外書書中瞭解到的。有一次,我在一本書上看見一篇文章,寫的是雲南的風俗。文中說,雲南居住的有:傣族,白族和彝族,其中居住人口最多的是傣族。傣族的風俗節日很多,比如十分有名的潑水節和火把節等。在潑水節當天,街上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互相潑水,已表示對對方的祝福。人們用鍋碗瓢盆來向街上的人潑水,被潑到的人也通常會回潑,除非他們沒有“武器”。在那天,街頭巷尾都變成了“戰場”。

傣族人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喜歡起竹樓。竹樓是架空的,文章中說這樣可以防蛇,還可以養牲口。上面一般是若干個臥室和一個客廳,客廳用來招待客人,不過臥室是不能讓客人進去的。傣族人主要的食物是竹筒飯,這種飯是用竹子做的碗裝的,飯上有肉和青菜吃起來有一股竹子的香味,是當地獨具特色的食物。他們還經常吃用荷葉包著烤的雞,這種雞是他們自家養的雞,是吃蟲子長大的。他們把雞收拾好後,就放在荷葉上,包起來,放在火塘上烤,烤熟後把荷葉開啟,只聞到一股香味登時竄進了你的鼻子裡,雞肉的顏色是金黃的,看上去十分誘人。啊!美麗的'雲南,你就是祖國西南方的一顆明珠,讓人流連忘返。

民風作文300字 篇7

我的家鄉在農村,家鄉的風俗很多,最熱鬧的就是元宵節的走會。我們村分為三個排:中排,東排、西排。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走會,一般是三天,正月十五中排走,正月十六、十七東西走。這三天,全村的人都會參加,加上串門的,看親戚的,看朋友的,還有三裡五鄉來湊熱鬧的,簡直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嚴嚴實實。

為了這個會,一進臘月,村裡人就開始忙活,打掃衛生,屋裡屋外,屋前屋後,都打掃乾淨,所有東西都煥然一新,還要備足年貨皁甙親戚朋友。街道要張燈結綵才能顯示節日的氣氛,村裡的能工巧匠大顯身手,製作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掛在街道兩旁,一到晚上,燈火通明,異常壯觀。

到了正月十五,村子開始熱鬧起來,顯示各排的大鼓聚在一起,鼓手們一個個精神十足,把鼓敲得震天響,顯示著各排的氣勢。各村的表演隊也上場了,扭秧歌的,唱戲的,練武的,每隔不遠就是一個。觀眾們把場地圍得水洩不通。

街道旁有各種擺攤的,賣糖葫蘆的,棉花糖的,畫糖人的、吹糖人的,還有各種小玩意,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民風作文300字 篇8

每到農曆的三月九年級,我的家鄉湖南便有一個習俗,就是用地菜煮雞蛋吃。

其實“地菜”這種野生小草,其真正的學名叫“薺菜”。這薺菜在田邊、地頭、溝坑、叢林哪兒都長,它雖是野菜,但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而且鈣鐵的含量也比較高,具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那麼,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資料告訴我:“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採來一把地菜,叮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痛即痊癒。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九年級,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雞蛋便成了習俗。

每到三月三,家中的長輩便會用地菜煮雞蛋給家裡吃,它那清甜的滋味時常讓我回味,這雖然只是家鄉的一種習俗,但儼然已經成為我心中最溫暖的一部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