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民俗作文錦集5篇

來源:才華庫 1.2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俗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民俗作文錦集5篇

民俗作文 篇1

早就聽說廈門是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城市,又被人們譽為“海上花園”,這個假期,我們便來到了廈門。

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由廈門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

其中,最美的,非鼓浪嶼莫屬。鼓浪嶼面積1.91平方公里,島上常住人口只有兩萬人。島上除了電動警車、救護車外,沒有其他機動車。人們都是靠人力板車作為運輸工具。

9月30日上午,我們坐輪渡來到了與廈門隔海相望的鼓浪嶼。

一下船,我便看到了以歐洲古典建築風格建成的優雅別緻的紅白兩色小洋房,每一座小洋房內都有一座一年四季百花盛開、花團錦簇的小花園,這些五顏六色的花朵襯托著紅色的牆,形成了一副連綿不斷的畫卷。再加上房前屋後那掛滿棕色氣根的巨大榕樹,給人一副歲月滄桑的感覺。

縱橫交錯的步行街上繁華昌盛,人頭攢動,馬路兩旁的底層住宅都改造成了商店,每家商店的裝修風格別具特色,別出心裁。

另外,鼓浪嶼上還有13個領事館,有日本、德國、美國、英國等。廈門就是一個“公共租界”的城市。在當年廈門被佔領時,步行街上可不像如今這樣繁華昌盛,當時的步行街可謂是蕭條。

鼓浪嶼上最有名的,非港仔後浴場莫屬。那柔軟的沙灘呈淡**,就像紅糖一般。站在沙灘上,朝遠處望去,是一望無際的蔚藍色大海。大海微波盪漾,可以看見海底那**的細沙。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偶爾有幾隻展翅高飛的海鷗。

披著圍巾,在微風的拂動下,在那海水和沙灘交界的地方跑上幾步,再加上撲上沙灘的海水,好飄逸!

靜下心來,聆聽海的聲音,也是別有一番風趣。

民俗作文 篇2

隨著城市的建設飛速發展和新農村的住建完善,許多人都告別了大雜院,相繼搬進了高聳如雲的樓房。以前,那種端著飯碗去串門的情形越來越少了;以前,芝麻糖、年糕等年貨都是自己做,小孩可以整夜不睡覺等著吃那第一口美食,可現在什麼都能買到,什麼時候都能買,不用親自動手,也不用盼到過年再吃;以前七年級一直到初十五都在拜年,現在幾乎都被電話或手機資訊所代替了。所以總聽大人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今年我又來到老家過年,原本以為只是在家看看電視吃吃零食,沒想到今年村裡組織了串馬燈的活動。

馬燈?我們城裡小孩甚至大人可能都不太瞭解。它是蕪湖民間在春節間搞的一種帶有遊玩形式的演出活動,它還被列為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馬燈裡面的人物全是“三國演義”與“楊家將”等戲裡的英雄,我在裡面扮演的是岳飛的兒子——岳雲。馬燈的走法也是有講究的,是按照孫子兵法演變而來的。我們這些小孩都得提前一週,由大師傅帶領著,每天要訓練好幾個小時呢!否則你一人走錯,會影響整支隊伍的。

到了正月七年級,我們凌晨三點起床,開始準備。要花上京劇的妝容,戴上華麗的戲帽,身上套著假馬,穿著戲服,褲子上繫著兩個鈴鐺。一直忙到9點,我們在鞭炮聲中開始了“表演之旅”。

我們要去關係比較好的鄰村表演,每到一處,我們都會選一處空曠的地方表演,我們隨著鑼鼓點,變換陣勢,包括:八卦陣、四馬親嘴、荷花出水、龍蝦戲水……

到了午時,村裡都會準備豐盛的佳餚招待我們。這裡的門道也很多:進門不能踩門檻;安排好你坐在朝門的長凳上,坐了就不能隨意走動;不能自己夾菜,進門就不能說話,不要就擺擺手;吃完飯得圍著他們家的餐桌和床繞一圈,雙方圍繞對方繞一圈,然後才能走。

就這樣我們一直忙到晚上八九點才能到家,一天下來要走四五十里路,雖然十分辛苦,但是我嚐到了馬燈的樂趣。

在串馬燈中,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久違的親切感,鄰里之間熱情的招呼,鄉村之間濃濃的鄉情,同時也體驗到民俗——馬燈的魅力和它的文化內涵。

今年我的中國年,過得很有年味兒!

民俗作文 篇3

襄樊是一個風景優美秀麗的古城,也是我的家鄉。說起咱家鄉襄樊那特有的民風民俗可還真不少呢!現在,就根據我瞭解到的民俗給大家講講吧!

襄樊人歷來好客。在待客方面,只要有客人來,必定不停喊著“稀客”,忙著端茶倒水,陪客人閒談。而當客人走時,拱手相別,囑“慢走”、“再來”。留客吃飯,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說,叫做“有酒無菜,客人不怪;有菜無酒,站起就走”,強調酒的重要。一般先酒後飯,不可先飯酒。飯酒必強勸,往往客人碗中未盡,主人又端來一碗,趁其不備,叩進客人碗中,直到吃不完有剩餘,主人方才稱心,這叫“叩飯”(襄樊人土音念“KANG”飯)。

而壽誕,慶祝生辰,俗稱“過生”或“做生”。兒童生日吃長壽麵,穿新衣,長輩贈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歲、60歲、70歲生日較為隆重,多由晚輩操持,親友祝賀,送壽聯、壽匾或其他禮物,主人置酒款待。

喪葬,舊時土葬,對棺木很講究,我用杉、柏、楸等上等優質木材製作,內裝裱,外雕鏤,反覆油漆。人死後,洗身、穿壽衣,放進棺內,名曰“入殮”。靈柩放入靈堂“停靈”三天。然後送至墓地掩埋。然而建國後,封建迷信的`活動漸漸廢除,火葬漸漸興起。

而穿天節為襄樊古代特有節令。宋代的左季裕《雞肋編》稱“襄陽正月二十一日謂穿天節,去交南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漢水之濱,傾城自萬山泛綠舟而下。婦女在灘中找有孔穿的不白石,以色絲貫之,懸插於首,以為得子之祥。”

襄樊的風俗之豐富,遠不止如此,每一個風俗都是一個優美的故事或傳說。如今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處處充滿了幸福、寧靜、祥和。生活在這裡的我,也越來越愛上了她!

民俗作文 篇4

“一步邁進歷史,一日遊遍中國”這句華麗的標語不僅點出了錦繡中華。民俗村的好玩吸引人,更增添它的了神祕。其實錦繡中華。民俗村是反映中國的歷史,文化,藝術的主題公園,深圳因為有了它的點綴而顯得更有文化氣息。

今天,我來到了這個歷史聖地—錦繡中華。民俗村。進入錦繡中華·民俗村後,一條筆直的樓梯出現在我的眼前,樓梯上還有著兩條可愛的金黃色長龍,我順著樓梯走了下去,迎接我們的是一個開闊的廣場,我被各種形形色色造型奇特的房子驚呆了。

首先,我們看了大型原創實景歷史劇《金戈王朝》,雄渾的鐘聲帶我們回到四百多年前的萬曆年間,因倍受慘孽統治,遼東地區滿族英雄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建州,以區區四萬軍隊和無畏氣概迎戰數倍於他的朝廷四十七萬大軍,在一場實力懸殊的戰役裡,在兵臨城下的緊要關頭,在鐵背山前的薩爾滸河畔,打響了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壯烈之爭。。。。。。看了這部這麼震撼的大型原創實景歷史劇《金戈王朝》,不禁被那馬背上民族的豪邁與雄風感染了,好像自己也親身經歷過這一場驚心動魄,逼真壯闊的歷史戰爭!

然後,我們看到了西藏的布達拉宮,走進去,又依次看到了:廣西的象鼻山,北京的故宮,頤和園,雲南的石林,西安的秦兵馬俑……,看得我眼花繚亂,每一個景色都栩栩如生,淋漓盡致。看了這麼多,我彷彿在全國各地都走了一遍。

看完了許多名勝古蹟後,弟弟突然說:“我剛剛看見有潑水玩,我也想去。”姨媽聽了,立馬帶我們來到了舉行傣族潑水節的地方,潑水節是傣族的節日,用來潑去各自的黴運,在這個地方,只要你不怕弄溼衣服,就可以和傣族人民一起感受傣族風情。弟弟迫不及待的想去玩,可我們又沒帶換洗的衣服,這可怎麼辦啊?弟弟好像看出了我心裡所想的,說“姐姐,那邊有賣雨衣和水盆的,只要六十元,雨衣45,水盆15。有了雨衣就不怕弄溼衣服了,有了水盆,就可以盡情地潑他們了。”一邊是昂貴的潑水必需品,一邊是弟弟苦苦哀求的眼神,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便把目光投向了姨媽,姨媽說:“沒關係,買吧!”於是他們在噴水處裝滿一盆水,就開始潑了.大家潑完了一盆又一盆.不一會兒,弟弟就變成了穿著雨衣的落湯雞,當然,誰也不例外.大家都玩得興高采烈的!

天漸漸地黑了,我們也該回家了,我感到這一天的旅程太棒了!錦繡中華·民俗村讓我見識許多東西,瞭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走遍了中國的名山大村。朋友,如果你來到深圳,可千萬別錯過這麼好的地方!

民俗作文 篇5

五千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了,孕育了多少富有魅力色彩的民俗文化。那般如同銀河般燦爛的文明,傳承了先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體現了現代人對幸福生活的想往。

而在我身邊,也有一個特別有本土氣息和名俗風情的文化傳統,那就是在我國南部沿海地區都有一種民風情調的文化——“年例”。或許有人聽過,或許也有人沒有了解,沒有關係,就讓我帶你們進入“年例”的世界了去感受吧。

在我的家鄉,同樣也會舉辦“年例”。所謂“年例”,就是一年一次類似於春節的重大日子。但是這並不乏各地風土情調,因為每個不同村莊所依照來主辦“年例”的主題都不盡相同,不免有幾絲幽美神祕卻總是吸引人的氣息。我家鄉的“年例”主題,據村中的長輩在夜中促膝長談中才知道,原來家鄉的先人們為了在農閒之際和家人朋友團聚,於是便定下主題,也就是立下規矩,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把親戚朋友請來,團聚在一起。於是乎便成了我家鄉的“年例”。但是,各個村莊的“年例”來源是不盡相同的,充滿了他們本土的氣息。

到了正月十五晚,也就是元宵。在家裡人吃完湯圓後,就要開始準備明日的“年例”的活動事項了。首先通知親戚朋友,也有的時候提早通知。然後就從養的雞中挑出適合的雞,準備第二天用來敬奉神靈和招待親朋好友。接著就要去了解“遊神”的路線。所謂“遊神”,就是村裡的一些大人和小孩有的身披獅子的服裝舞動獅子,有的打鼓敲鑼,有的則拿著形形色色的旗子,以示神靈到來過你家並帶來福氣。確定路線後,就要決定第二天殺雞的時間,從而能在神靈到來之前擺好並端上桌子。

到了第二天,我們一家人早早就起來了,在決定的時間裡殺好了雞,擺放在碟子裡,並且把桌子擺放在家門前,把雞放在中央。在桌子上擺放了蒜,蔥,糖果,茶,酒等許多好寓意的物品。當“遊神”隊伍走過時,我們要先放鞭炮,然後他們在桌子前舞著獅子大展旗鼓,場面十分熱鬧,象徵著紅紅火火。“遊神”隊伍離開之時,我們要遞上紅包。

接著親朋好友紛紛到來,於是便開始了全家團聚的美好的團圓飯。

這就是“年例”,充滿了本土濃厚的氣息。成為眾多民俗文化的閃閃銀河中的一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