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集合7篇

來源:才華庫 3.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集合7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篇1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篇2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接著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裡唸唸有詞,接著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後,再將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接著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因此,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將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姥姥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著大袋小袋。我問姥姥這是準備做什麼,姥姥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姥姥做食餅筒的過程。 姥姥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麵糰。揪出一小團的麵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姥姥從籃子裡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麵和土豆絲了。姥姥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麵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姥姥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姥姥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裡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姥姥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姥姥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姥姥說晚上還有粽子等著大家一起吃呢。 今天不但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篇4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因為爸爸當天正好有空,所以我們全家去看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洩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瞭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隻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衝,每一隻龍舟下面都都綁著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斬下扔進水裡。每隻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會兒1號領先,不一會兒8號又追上了。

突然,划船手好像力氣大增,每一隻龍舟的速度更快了。這時,擊鼓手開始鳴鼓了,划船手頓時很有節奏的跟著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來助威,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

真是鼓聲!人聲!助威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彷彿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1號,5號,9號構成了領先集團。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見5號的力量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發了!把後面的兩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後面,然後衝線了!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篇5

端午節這天,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就是殺雞、包粽子、拜神。這天早上,我們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請奶奶到他們家幫忙包粽子呢,做完後,自然也會送幾個給奶奶。而我呢,可是最喜歡吃粽子的,一見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饞起來。於是,我丟下手邊的粽葉,吃起美味的粽子。這個瘦肉拌小蔥餡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好幾個粽子了。“嘻嘻……”大家都捂著嘴巴笑了起來,我不知所措地難為情起來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們為什麼都要在偷笑我呢?終於有個人肯要告訴我原因了:“看你這個大花貓,吃得滿臉都是。”說著把紙巾給我,我一擦,結果紙巾上全是米飯粒,我也不禁笑了起來。

終於把粽子做好了,這個時候已是中午了,我們趕緊拿上雞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見奶奶和媽媽雙手合上,跪著,嘴裡還在嘰哩咕嚕地說一大堆話,說完以後便燒起了紙錢,然後回家吃粽子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非常開心,因為既有美味棕子吃,還可以聽到古老的傳說故事——包棕子的來源。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篇6

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潑水節、中秋節團圓節、春節猜燈迷等。我的家鄉就有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的來源:相傳在古時候,楚國國王不務正業,整天沉迷在酒色。楚國大夫屈原多次勸阻後投入江中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所以就包粽子丟下江河給魚蝦吃,所以就有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我要向媽媽學習包粽子。第一步,媽媽拿來包粽子的葉子進行清洗,這葉子綠色的',橢圓形外表,像一把芭蕉扇一樣。第二步,洗乾淨準備好的糯米,倒入鹽、醬油等配料攪拌。第三步,準備包粽子的餡,豬肉排骨、紅豆、綠豆、荷包豆等,第四步就可以開始包了,首先把米放葉子上,再放餡再蓋上一些米,用葉子捲起來,再慢慢纏上線打結,就完成了。

包完粽子後,接下來就是把粽子放進鍋,再倒入很多水。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放這麼多水呢?”媽媽說:“因為要把粽子全部給淹沒掉,這樣才可以把粽子給煮熟。”我目不轉睛的看著鍋,沒過多久,水就開始冒泡了。過了半個小時,媽媽把粽子翻了一遍,讓上面的粽子放到鍋最下面,媽媽說這樣就能保證每個粽子都能煮熟。再過十五分鐘,美味的粽子就可以出爐了。

吃著美味的粽子,過著快東的節日。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00字 篇7

每個地方的節日都有每個地方節日習俗的不同。在我們家鄉最讓人盼望的就是每年的端午節了,因為這個節日和其他節日不一樣。

我們那裡端午節那天在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人們都會早早的起來。每家每戶只要有十歲以下小孩的家庭都會拿一個紅桶,桶裡放著十二種不同的樹葉和一面鏡子,同時桶了還裝了半桶水放在路邊給太陽晒到十二點,然後就拿那水給小孩子洗澡。習俗的意思是洗了那半桶水就會一年平平安安,十歲以上的小孩,家長一般會同意到小溪或海邊游泳。總之那天午時所有人都會洗上午時水。

那天中午家家戶戶都會給飯桌上加上幾個菜,其中在這幾個菜中一定少不了的有雞肉、鴨肉、狗肉。因為大人們說這三種菜是最上火的,今天吃了,以後不管吃什麼熱氣的東西都不會上火了!

端午節我們那裡還要每個門窗兩邊要掛著點燃的大香。這是老人們說的,這兩邊的香菸氣充滿滿屋,可以辟邪。

中最要的是在那天我們還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裡面包的材料一定有水產品,比如說魷魚,蝦肉等等。這個好像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

現在想想,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而我在離家比較遠的地方上學,所以不能回去過端午節了,只能堵在他鄉想念自己家鄉節日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