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習俗作文彙總六篇

來源:才華庫 1.88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日習俗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節日習俗作文彙總六篇

節日習俗作文 篇1

大年七年級的清晨,我整裝待發,去幹什麼呢?去討飯。

你一定哼驚訝,現代的社會,還需要出去討飯?這是有原因的:爺爺奶奶常在我耳邊唸叨:我們小時候,大年七年級有個風俗就是小孩子去要飯,提個淘米的籃子就出門了,小夥伴三兩成群的就出發了,基本就在本村或者鄰村轉悠,不會走太遠,大人們也很樂意的給飯。晚上父母就會把我們要回來的飯煮煮吃了,俗稱百家飯,吃了百家飯,新的一年就事事順利了。聽得多了,我就和哥哥、妹妹商量,今年大年七年級,我們也去討飯處,去體驗一下。

這不,我準備了一個不會漏米的小籃子,整了一下衣服,出發了。我哼著輕快的小曲,踏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妹妹家,準備召集她們一起去,這樣人多也熱鬧。不然我一個人走著走著無聊了也沒有人聊天那。

等哥哥及兩個妹妹都到齊了我們便去真正的目的地老宅基。那裡空氣很清新,不光光是因為樹木多,更是因為這兒的人很多都是行走或騎自行車的。所以這兒環境很好。走了不知多少時間,吸了不知道多少新鮮空氣,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我們開始工作了。先從第一家開始。只見大門半敞開著,門上還有一副對聯呢。我躡手躡腳地走進門,好像裡面有小寶寶在睡覺,生怕吵醒她(他)。在門裡有一位阿姨正在看電視,她看到我們的樣子,便說:今天是大年七年級,你們是來討飯的,對吧,我這就給你去拿,等一下。謝謝阿姨,祝阿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我說。不用謝,這有什麼好謝的呀。沒想到出事順利,我們興奮極了,討飯原來這麼簡單呀!

接著繼續下一家,下一家,下一家當然,我們也體會到了要飯的不易,有幾家沒有米給我們,我們只好掃興離去,有些人家還態度很差,我們還沒開口,就說:我們沒米,快走、快走!但大部分人還是很客氣的,半天下來,我們收穫還不錯。回家,奶奶幫我們煮了百家飯,吃著,我覺得,這飯,特別有滋味。

經過這次活動,我收穫不少,不僅能討到象徵吉利的飯,還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讓新年更有趣生動。其他小朋友也可以玩喲。

節日習俗作文 篇2

一到12月27日,媽媽就帶我上街買鞭炮和對聯 。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著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說:“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說:“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說:“好!

”然後我們付了錢,我們拿著東西,又來到裡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著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塗在門牆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歡迎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說:“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說”壞話,呀!

到了七年級,早上吃了一碗熱呼呼的面線糊和甜雞蛋,爸爸媽媽和我來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外公外婆 家拜年,人人都說我“長高了,懂事了,學習進步了。” 每個人都給我紅包,我對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這裡就不像北方那麼熱鬧了,只是吃“狀元圓”而已,可是,聽說世紀公園、泉州公園晚上卻是燈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見幾百盞燈來,要是我能親眼一見,那就太好了。節日習俗作文200字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春節節日習俗作文

節日習俗作文 篇3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年夜飯

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來表達感激之情。

節日習俗作文 篇4

快要過年了,我們全家人去外婆家吃團圓飯,大家說說笑笑,可開心了!

春節有很多習俗,如有貼對聯,我、媽媽和爸爸一起先把“禮花朵朵迎新歲”貼在右邊,再把“爆竹聲聲慶平安”貼在左邊,再把“喜迎新春”貼在上面,最後再把一個大大的“福”字貼在門中央,就大功告成了。

還有放煙花,把煙花點燃,隨著一聲聲的巨響,天空出現了不一樣的形狀,有像菊花、雪花、愛心……還會放出五顏六色的煙花,真好看!

我和爸爸、媽媽每年都會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很好看,我很喜歡。

過年的習俗還有很多,過年真好玩,我喜歡過年!

節日習俗作文 篇5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多,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媽媽告訴我,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管他迷信不迷信!

節日習俗作文 篇6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傳統的節日自然有很多傳統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常去郊外踏青、掃墓、祭拜祖先等等。

每到這一天,姐姐、哥哥和我跟著爸爸一起回到老家,然後隨著大人們去掃墓。大人們挑著祭品,我們小孩則邊走邊玩,一路上鳥語花香,笑語盈盈。突然,我們眼前一亮:前方有幾顆楊梅!我們連忙跑過去,一看,許多楊梅都已經成熟了!我們爭先恐後地跑去摘楊梅吃,大人們則在一旁休息。吃飽後,我們覺得很開心你也可以投稿,走路也更加輕快了。

最好玩的是掃完墓後吃飯時,大人們找來一些樹枝做成筷子,用來夾糯米飯吃。另外,用來祭拜祖先的雞蛋、糖果、餅乾之類的,也都成為我們小孩的囊中之物。

清明節是我們祭拜祖先的節日。在懷念祖先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大自然、擁抱大自然,所以我喜歡清明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