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領羊”的喪葬風俗範文

來源:才華庫 2.18W

“領羊”作為極有地方特色的祭祀文化習俗是由遊牧民族那裡留傳而來的.今天小編就來分享甘肅“領羊”的喪葬風俗範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甘肅“領羊”的喪葬風俗範文

甘肅“領羊”的喪葬風俗範文

“領羊”是甘肅中部蘭州、定西、天水、慶陽等農村地區的一種祭祀祖先方式,是各種祭祀活動中最具有神祕色彩的一種儀式。用大肥山羯羊(有些地方也採用大白綿羊,當地人認為羊乃潔淨之物)來獻祭,儀式過後宰殺此羊並煮熟,祭獻亡靈並招待前來弔唁者。因為此儀式莊嚴、肅穆、古樸,能使喪事辦得比較穩妥,還能充分流露並檢驗兒孫輩們的盡孝情結,所以,是喪事中的“重頭戲”。此習俗在隴原一帶沿襲已久,此儀式被稱為“領羊”。

一般在逝者埋葬前一天,即開弔(追悼會)當日(有的地方是晚上,有的地方是白天)舉行。另外在逝者三、七、九、十二年等大型祭祀活動中也有此儀式。

領羊前,由孝子孝女、外甥等晚輩圍攏在靈堂前的公羊周圍,主持領羊人將羊牽定。孝子及親屬用自己話說出死者未盡之言,請求羊擺耳抖動全身,即為應領。如果羊不領,人們多次求告。民俗認為羊代表亡者靈魂,祈求者述說些讓亡者安心的話,如說家庭及兒孫都好,以後不會有什麼困難,不必掛牽等等。羊如果仍不領,主持領羊者用紙蘸些水,為羊擦臉部和頭部,也有把水潑在羊脊背上的,羊會開毛大領(抖動全身)。隨著羊的抖動,孝子全部悲聲痛哭。民間有說法,此刻羊是通陰陽兩界的,這隻羊就成為亡者靈魂的附著體,它的舉動就代表了亡者的意願,似乎,此時的羊被賦予了某種神性。

“領羊”雖說是一種喪禮上的儀式,卻有著深刻得文化內涵意義:一是亡者的親人借葬禮表達對亡者去世的悲痛和對亡者盡孝之意;二是亡者去世後,親人們借給亡者“領羊”,召集所有的孝男孝女和親朋好友在場,以長者吩咐的形式,向其親人和家族成員發問,就亡者生前關注的人和事進行禱告,以這種方式將亡者的所思、所想、以及生前的關注、要求、對人事的看法在大庭廣眾面前提出來。最後達到使亡者生前的意見、願望、關注的人和事得到延續的目的;三是對孝男孝女和親朋好友起到一個啟發和警示的作用,從而形成一種喪葬文化的傳承和延續的作用。

“領羊”作為極有地方特色的祭祀文化習俗,有人認為是一種封建迷信,認為羊抖毛並非亡者顯靈,僅是羊抖掉身上水珠的一種本能反應而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