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作文

來源:才華庫 2.81W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許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文化遺產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文化遺產在我身邊

城牆對我們來說,這個詞是家喻戶曉的,我的學校和我的家就在商城城牆角下。每天上學、放學都要從城牆角下走過,這是我從家到學校的必經之路。

鄭州商城遺址位於市內及郊區,鄭州市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曆史的的古老城市,文物古蹟十分豐富,地下埋藏有眾多文物,這是中國考古學的重要發現之一,據資料記載,遺址佔地面積達25平方公里,規模巨集大的都城位於遺址的中部,城址的平面近似長方形,四周是高築的城牆,牆周長7公里,地面殘留的牆垣最高處達5米,牆基最寬處達32米,鄭州商城遺址的面積廣大,遺存豐富,特別是城垣和宮殿的發現證明了這裡是商代的重要都邑。

古時的城牆是提供城防武將協防的作用和對來襲敵軍進行城防傷害的,今日的城牆,早晨有晨練的市民,有三三兩兩個在一起聊,東家長西家短、也有三五成群的在做晨操、還有一二十人在唱老歌、大家都和城牆生活在一起,娛樂在一起。

篇二:文化遺產在我身邊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許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例如:北京雄偉的萬里長城,西安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四川景色宜人的九寨溝……但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都有文化遺產,比如我家附近的商代遺址就是河南的文化遺產。

商代遺址歷史悠久,已經有3600的歷史,是1950年被發現的,1951年開始發掘,目前發掘工作仍在繼續。它的城垣剖面為梯形,下面挖有基槽,兩側有護坡,全部用土分段分層夯築,每層上面有密集的圓形尖底或圓形圓底的夯杵印痕,城牆還留有版築痕跡。周長近7公里,牆基寬20——32米,地面殘存最高為5米左右。城周共發現11個缺口,有些是城牆廢棄後損毀的,有些可能是城門。

1974年,人們在西北段城牆外挖防空洞是發現了一個窖藏,其中共埋藏有12件銅器。1982年,鄭州市向陽回族食品廠基建過程中又發現了第二個窖藏,埋藏銅器13件。1996年又發現了第三個窖藏。這三批銅器品種齊全,包括了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兵器,同時這些銅器形體高大雄偉,鑄造精美,紋飾講究,它們的主人無疑是商王。

為了保護文化遺產,鄭州市成立了商城文物保管所,專門負責商城遺址的文物保護工作。3600年過去了,歷史風雲變幻,滄桑如歌。夕陽的餘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一派滄桑寧靜,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好我們的歷史文物,研究歷史,展望未來,創造祖國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篇三:中國文化遺產

6月12日——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我省70個景點免費開放。河南的文化遺產非常多,有商城遺址、城隍廟、二七紀念塔,還有洛陽龍門石窟、登封少林寺、開封龍亭……但是,我最喜歡的是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是中國著名古都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佔地約27公頃,座落在開封城風光秀麗的龍亭湖西岸。它是依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它於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古代一幅極為珍貴的社會風俗長卷,畫中描繪了中國北宋時期人們的生活,雖然畫中只有當時的一小部分,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剩下的部分也難以逃過人們豐富的想象力。最有趣的是,一千多年前,張擇端把它從現實搬進了畫卷;一千多年後,人們又把它從畫卷搬進了現實。徜徉其間,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

清明上河園把名勝景區的枯燥和肅穆改成了激情與狂歡,當你正沉湎在大宋的世俗民風時,一不小心就會置身於一個精心編排的節目之中:看,那緩緩走來的不就是包公嗎?廣場上龍爭虎鬥的原來是梁山好漢們!那邊水上大戰炮聲隆隆,甚至還能聽見鬥雞場的尖叫……在這裡,你可以參加一次科舉,當一當狀元郎;在聽一曲編鐘奏樂,那優美的古典樂曲始終在耳邊徘徊……

這些美麗的遺產展現了我國的繁榮、富華。讓我們珍惜前輩們留下的美麗遺產,一起保護它們吧!

篇四:中國文化遺產

今天,我讀了媽媽給我買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這是一本充滿知識的書。在這本書裡,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現在,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吧。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帝王宮殿是哪座宮殿嗎?那就是我國的.故宮。故宮是明清兩代的宮殿,共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即位。由於故宮裡收藏著大量的珍貴文物,所以改名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的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寶殿”,是故宮等級最高的宮殿。在太和殿中舉行的儀式都非常高階,例如皇帝登基、節日慶典等。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或演習禮儀的宮殿。保和殿是舉行殿試和宴會的地方。

介紹完了故宮,那大家對人間仙境黃山瞭解的又有多少?黃山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素稱“三奇”。怪石、奇鬆、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黃山的名鬆有迎客鬆、送客鬆、蒲團鬆、鳳凰鬆、棋盤松等。迎客鬆是黃山第一名鬆。到黃山未看迎客鬆,等於未遊黃山。由此可看出,迎客鬆的名氣有多大!

書裡的知識可真不少。我要認真閱讀這本書,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同學們聽。

篇五:文化遺產

五千年華夏大地,五十六種豔麗花葩,五彩繽紛的中華文化;悠悠千載,多少人用他們的汗水與智慧鑄就了一個個雄偉的大廈,多少人用他們的勇氣和執著書寫著血氣的長卷,多少人用他們纖巧的素手編織了別樣的藝術。神州大地有多少文化值得欣賞啊!

從塞北的長城,蜿蜒千里,如騰蛟般附在群山之間。古往,她守護著祖國的疆土;今來,她展示著炎黃兒女不可一世的雄才。

走進西安的秦始皇陵園,一個個形態逼真的陶俑,一匹匹急欲馳騁的駿馬,一道道設定巧妙的機關,他們不僅僅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他們更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珍品啊!

尋訪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品味江南水鄉那一絲悠悠情愁,那一段離情別戀,那一曲跌宕的小調,那一壺香醇的美酒,那一首淡雅的詩詞,暢遊綠水、紅瓦、藍天之間,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名山大川,高樓大廈,詞曲名段,琴棋詩畫,數不勝數,數不勝數啊,可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您這位華夏兒女知其幾何呢?對文化遺產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據調查,竟有13.3%的市民人不知道遺產有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分,近50%的市民認為家鄉的文化遺產保護不到位,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資料啊!

朋友們,金山銀山也有其耗盡的一天,我們的中華文化再不加保護,也會有其消逝的一日啊!古羅馬、古希臘作為先導警示著我們,不要讓有錫變為無錫啊!

也許,一個國家,太過廣大,引起不了大家的共識,那我們從家鄉說起,我想很少有同學知道阜寧是中國散文之鄉;建湖是中國雜技的視窗;城郊的那海鹽博物館是國務院批准的唯一的國家級海鹽博物館……

也許在座的每一位又要捫心自問,我們——一位高中生,為遺產保護做了多少。保護遺產不是要大家拋頭顱灑熱血,其實當您向一位不瞭解該遺產的介紹他,就是最好的保護啊!

朋友們,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正在消逝,行動起來吧,盡一份微薄之力,讓中華文化這四個打字更加閃亮。

篇六: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我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裡,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神祕禁忌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采,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熱門標籤